姚丹唐茂芹唐童龙
(岳池县中医医院康复科;四川岳池6383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督穴导气针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电针疗法,观察组改为采取督穴导气针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85.00%(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督穴导气针法的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腰腿痛症状并促进其尽早康复。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督穴导气针法;价值
腰椎间盘突出症即腰突症,是指患者椎间盘出现退行性改变,受到外力影响导致纤维环发生破裂以及髓核突出,进而对相邻神经根、血管以及脊髓等形成刺激及压迫,进而表现出的以腰痛为典型症状的病理性改变[1]。目前临床中针对此类患者多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案,其中针灸是患者的常用治疗方式。本文将着重分析通过应用督穴导气针法对于腰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线性资料
以本院2017年7月~2019年5月接诊的80例腰突症患者,根据其就诊顺序奇偶性分组,观察组为40例,性别比:男22/女18,年龄24~63岁,均值为(40.5±0.6)岁,腰突症病程3~34个月,均值为(16.4±0.3)个月。对照组为40例,性别比:男19/女21,年龄22~65岁,均值为(39.8±1.4)岁,腰突症病程2~35个月,均值为(17.4±0.4)个月。两组线性资料对比中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电针疗法,同期观察组则采取督穴导气针法治疗,两组取穴方法如下:主穴为腰阳关、环跳及十七椎,对于太阳腰腿痛者增加昆仑、承扶及委中穴;对于阳明腰腿痛者增加解溪、伏兔及足三里穴;对于少阳腰腿痛者增加悬钟、风市及阳陵泉穴。对照组电针疗法:取0.3mm*40mm、0.35mm*75mm的毫针,对所选穴位进行针刺,深度1.2寸,以补泻手法使之得气并持续约1分钟,之后连接电针仪,频率4Hz,强度2mA。观察组督穴导气针法:毫针规格及进针深度等同对照组,竞争后操作者以拇指和食指对针柄上方进行夹持,并以中指对针柄进行固定,缓缓的进行提插捻转,以患者感觉沉重、紧涩为宜。结合患者辨证分型,其中实证者需逆督脉经进行刺入,使针感得以下传,虚症者需顺着督脉经进行刺入,以使针感得以上传,持续时间2分钟。两组均每2日治疗1次,并持续治疗10次。
1.3评估指标
根据JOA腰椎功能评分对患者疗效来进行评价,显效:JOA评分的改善率≥80%,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且恢复正常的生活;有效:JOA评分的改善率≥50%,腰腿痛症状缓解,且恢复部分工作及生活;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所涉及数据利用SPSS17.0分析,标准差通过(±s)描述,行t、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85.00%(P<0.05)。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年来的临床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疾病是由于各类原因所导致的患者椎间盘变性,髓核突出以及纤维环破裂等,对于神经根和马尾神经等形成刺激压迫,患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腰和下肢的不同程度疼痛感。而中医理论则认为,患者的腰腿痛持续产生主要原因在于素体气血虚弱以及肝肾不足等,再加上患病后痹阻经络致使其气血的运行不畅,同时不通则痛,进而导致患者持续性的腰腿部疼痛。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2]-[3],此类患者还伴随不同程度的神经传导改变。而针灸则是目前临床中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的常用方式,其总体原则为补虚泻实,也就是通过对患者气血阴阳虚实进行调整,进而达到治疗效果。督脉是人体的阳脉之海,并且和手足的三阳经与阳维脉所交汇。本次研究当中所选择的腰阳关属于督脉穴位,通过针刺腰阳关穴可发挥良好的益肾健腰效果,可帮助补肾助阳、舒筋活络,同时还具有散寒止痛的效果。十七椎则属于经外奇穴,也是临床中对于各类腰部疾病进行治疗的常用穴位,采取督穴导气针法有助于提升温阳补肾的治疗价值,通过针向导气能够强化得气感并提升疗效,进而发挥补肾温阳、散寒止痛以及祛风通络等效果。从本次的分析结果可知,观察组采取督穴导气针法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这表明,采取该治疗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治疗价值好于传统的电针疗法。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督穴导气针法的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腰腿痛症状并促进其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赵雪飞.关于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研究进展[J].养生保健指南,2019,46(40):288.
[2]张建鹏.内热针与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39(41):236.
[3]罗明才,韦运浦,郭钦源,等.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概况[J].家庭医药,2019,33(8):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