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建国:“三教一理”论视域下《乐记》“人生而静”章与十二因缘法之比照论文

邹建国:“三教一理”论视域下《乐记》“人生而静”章与十二因缘法之比照论文

摘 要:《乐记》“人生而静”章所描述的人心由未发时的本然状态,逐渐为外物牵引而迷失的过程,和佛教十二因缘法的杂染顺观极为相似,在“三教一理”论视域下,两者或许有可以互相对话的可能。

关键词:人生而静;十二因缘;儒佛互释

一、《乐记》及“人生而静”章

《礼记》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其中《乐记》是《礼记》第十九篇,主要论述乐的产生、乐与礼的关系、礼乐的作用及其对人与社会的影响等,故名“乐记”。《乐记》认为,不同类型的音乐容易引发人们不同的情绪。《乐记》谓:

“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狄成、狄滥之音作,而民淫乱。”

入选标准:①患者均满足PFNA手术适应症;②术前检查其血压、血糖、凝血均正常;③术前2d均接受徐常规检查;④患者和其家属均知晓此次诊治方案,并签字确认;⑤均为首次手术治疗者。

既然志微、噍杀之音能令民思忧,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能令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使民刚毅,而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使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则让民心生慈爱,流辟、邪散、狄成、狄滥之音会扰民淫乱。那么,音乐能影响人民情绪、心志的原理又是什么呢?为了进一步在根本原理上阐明礼乐对于调和人心的重要作用,《乐记》进一步说道: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二、十二因缘法

第四阶段是外在言语造作阶段。《乐记》里说的是“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十二因缘法大致对应的是“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

“如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集成一大苦蕴。”

为对本文提出的球面波传播的频域分析方法进行评估,利用表1给出的波传播系数及r1处粒子速度作为输入量,计算r2处的粒子速度,并将其和实测粒子速度进行比较。按照粒子速度的频率响应函数的定义,r2处粒子速度的频域计算公式可以写为[20]

“也”是上古汉语中常见的句中、句末语气词,表示事实的静态,不着眼于时间因素。[4]198-200多见于《诗经》、《左传》、《论语》及战国以后典籍。[5]337“也”在上博楚简中使用频率最高,且语法功能比较完备,多用于句子末尾。根据其他材料,我们认为,“也”作为语气词在战国时期得到蓬勃发展,是古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语气词之一。上博楚简三篇中“也”出现了183次。主要用法有:

智慧城市的发展其实经历了多个阶段,而每一轮发展都是伴随着IT及信息技术的重大突破而产生。上世纪90年代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核心的美国新经济时代,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了数字城市的概念,这是智慧城市最早的雏形和发展基础。而在2000年Wi-Fi技术被提出,并得到快速发展的阶段,无线城市随之应运而生。在之后的几年中物联网、大数据概念诞生,将数据、网络、设备连接起来,进行智能分析,由此智慧城市得以取得快速的发展。未来也许在城市互联、国家互联、能源互联领域将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时候,智慧地球也将由概念走向现实。

三、两者可对话的相似点

我们可以把这个逐渐迷失自我的过程描述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未发时的本然阶段”。《乐记》里说的是“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这里“静”只是一种清静澄明的客观状态,并非伦理的范畴,它与学界纠缠不休的公孙尼子“有善有恶”论不同。十二因缘法大致与此对应的描述是“无明缘行,行缘识”。

第五阶段是迷失自我本性阶段。《乐记》里说的是“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十二因缘法大致对应的是“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第三阶段是产生好恶分别阶段。《乐记》里说的是“然后好恶形焉”,十二因缘法大致对应的是“受缘爱”。

《缘起经》(唐玄奘译本)又云:

《乐记》的“人生而静”章描述的一个人逐渐被外物牵引、产生好恶分别而逐渐迷失自我的过程,让人不由想起佛教十二因缘法的描述。如《毘婆尸佛经》(法天译本)云:

“云何名缘起初?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起愁叹苦忧恼,是名为纯大苦蕴集,如是名为缘起初义。”

第二阶段是心性受外物牵引阶段。《乐记》里说的是“物至知知”,十二因缘法大致对应的是“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

鹰眸少年抬起头,望着这些自由翱翔于天空的白鹫,眼中流露出欣羡的神色。忽觉一只大手按上肩头,他吓了一跳,扭头一望,正瞧见天葬师那张阴沉着的骷髅脸。

夹嘴夹持导线提供摩擦力时要求夹持稳定性能可靠,同时还要保证导线不受损伤,因此卡线器夹嘴不应过短。但是,夹嘴过长容易导致卡线器整体尺寸、质量过大,造成搬运和移动不便。导线的夹紧状态如图3所示。

这五个阶段只是笔者勉强划分,两者对应的文字也很难完全互应解读。但对于一个人被外物影响逐渐迷失自我心智的起始、过程、结果的陈述,两者确实可以互为映照。

四、两者之不同

当然,《乐记》的“人生而静”章是儒家的典籍,十二因缘法是佛教的说法,儒佛两家立论的前提和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

1.单向和循环

《乐记》的“人生而静”章所揭示的人心迷失的过程是单向性的,是一个逐渐失控、衰败的过程。而佛教的十二因缘的时间性则是循环封闭的,在这个封闭的循环中,十二支因缘涉及到了前世、今生和来世的轮回。如最初的“无明”和“行”的二支,是属过去的因;最后的“生”和“老死”的二支,是属未来的果;中间的八支,则是现在的果与因。此三世因果的划分,是很明显的。十二因缘法共由生命的十二支前后刹那无间相续之法所成,环环相扣,是一个周而复始的闭环。正如《阿含经》所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在这一点上,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2.今生和轮回

那么,十二因缘法能够周而复始,形成闭环的前提是什么呢?它是建立在佛教的三世轮回说的基础之上的。而《乐记》“人生而静”章所讨论的则只限于今生今世。

佛教认为,众生因为起惑造业而不断在六道轮回中受苦。在前世、今生、来世这三世因果轮回观的前提下,十二因缘的“无明”和“行”是过去两支因,“识”、“名色”、“六入”是今世三支因,“触”、“受”、“爱”、“取”、 “有”是今世五支果,“生”和“老死”则是来世的二支果。

五、结语

《乐记》的“人生而静”章揭示人心被外物所感而容易迷失的过程,旨在提醒世人要通过加强修养和慎独功夫,逐渐达到自心能主宰自我的“澄明”之境。而佛教的十二因缘法建立在三世轮回观的基础上,其终极目标是熄灭贪、嗔、痴的的烦恼,乃至脱离六道轮回之苦,两者的立论基础当然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两者对于外物惑心所持有的共同警惕态度、对于自心光明的共同追求,或许也是儒佛两家文化几千年来可以互相对话和融合、影响至深的缘由。

参考文献:

[1]王锷.《礼记》成书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成祖明.超越善恶:人生而静,天之性也——《乐记》被遮蔽的人性论突破[J].中国哲学史,2016(1).

[3]李霞.憨山德清的三教融合论[J].安徽史学,2001(1).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19)09-0170-02

收稿日期:2019-8-1

作者简介:邹建国(1984—),男,湖北黄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儒释道三教关系研究。

(责任编辑:李凌峰)

标签:;  ;  ;  ;  ;  ;  ;  ;  ;  ;  ;  ;  

邹建国:“三教一理”论视域下《乐记》“人生而静”章与十二因缘法之比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