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涉及大鼠防咬手套技术领域,具体为改良型大改良型大鼠防咬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和组成手套本体的手腕区、手心区和手指区,本实用新型中手套本体由皮质内层、铁网层、皮质外层三层组成,皮质内层良好的与皮肤贴合,佩戴舒适,铁网层硬度较高,保证大鼠不会咬穿,提高了大鼠防咬手套本身的使用寿命,皮质外层与大鼠接触,良好的将大鼠隔绝开来,且皮质外层由皮质制作,能够保证良好的与大鼠贴合,将大鼠拿持在手中,本实用新型中手套本体上的手指区端部设有相互交错的多组竖向防滑纹、横向防滑纹,竖向防滑纹、横向防滑纹配合使用防滑性较好,可通过手指区的辅助作用将大鼠牢牢的抓在手上。
主设计要求
1.改良型大鼠防咬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和组成手套本体(1)的手腕区(11)、手心区(12)和手指区(13),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上的手腕区(11)、手心区(12)和手指区(13)从左到右依次一体设置,手腕区(11)上设有环形系槽(2),环形系槽(2)中穿有系带(3),系带(3)穿出环形系槽(2)的两端处相系,所述手心区(12)的表面固定设有橡胶隔热垫(4),橡胶隔热垫(4)的表面设有防滑孔(5),所述手指区(13)的端部设有竖向防滑纹(6)和横向防滑纹(7);所述手套本体(1)的从里到外由皮质内层(101)、铁网层(102)和皮质外层(103)组成,所述皮质内层(101)固定设置在铁网层(102)的内层,所述铁网层(102)固定设置在皮质外层(103)的内层,所述铁网层(102)的横截面由多组横条组成矩形网格状,所述铁网层(102)的竖向截面由多组组成等腰三角形状网格的横条组成。
设计方案
1.改良型大鼠防咬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和组成手套本体(1)的手腕区(11)、手心区(12)和手指区(13),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上的手腕区(11)、手心区(12)和手指区(13)从左到右依次一体设置,手腕区(11)上设有环形系槽(2),环形系槽(2)中穿有系带(3),系带(3)穿出环形系槽(2)的两端处相系,所述手心区(12)的表面固定设有橡胶隔热垫(4),橡胶隔热垫(4)的表面设有防滑孔(5),所述手指区(13)的端部设有竖向防滑纹(6)和横向防滑纹(7);
所述手套本体(1)的从里到外由皮质内层(101)、铁网层(102)和皮质外层(103)组成,所述皮质内层(101)固定设置在铁网层(102)的内层,所述铁网层(102)固定设置在皮质外层(103)的内层,所述铁网层(102)的横截面由多组横条组成矩形网格状,所述铁网层(102)的竖向截面由多组组成等腰三角形状网格的横条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大鼠防咬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隔热垫(4)呈矩形板状结构,橡胶隔热垫(4)的厚度为一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大鼠防咬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孔(5)呈圆孔状结构设有多组,多组防滑孔(5)呈等距离等大小分布在橡胶隔热垫(4)的表面,且防滑孔(5)的深度为一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大鼠防咬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防滑纹(6)呈横向设有多组,横向防滑纹(7)呈竖向设有多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大鼠防咬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防滑纹(6)和横向防滑纹(7)均呈矩形橡胶条状固定设在手指区(13)的端部,多组竖向防滑纹(6)和多组横向防滑纹(7)相互交错。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鼠防咬手套技术领域,具体为改良型大鼠防咬手套。
背景技术
大鼠防咬手套是用于防止大鼠咬到手的一种手套,避免在饲养大鼠捕捉、注射疫苗等情况下大鼠咬到手的手套,但它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现有的大鼠防咬手套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使用寿命较短,往往使用一定时间之后就被磨损、风化或者大鼠咬的失去了作用;
2.现有的大鼠防咬手套戴在手上拿持大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脱滑等现象,不便良好的将大鼠抓住,安全性能较低。
为此,我们提出了改良型大鼠防咬手套以良好的解决上述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改良型大鼠防咬手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改良型大鼠防咬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和组成手套本体的手腕区、手心区和手指区,所述手套本体上的手腕区、手心区和手指区从左到右依次一体设置,手腕区上设有环形系槽,环形系槽中穿有系带,系带穿出环形系槽的两端处相系,所述手心区的表面固定设有橡胶隔热垫,橡胶隔热垫的表面设有防滑孔,所述手指区的端部设有竖向防滑纹和横向防滑纹;
所述手套本体的从里到外由皮质内层、铁网层和皮质外层组成,所述皮质内层固定设置在铁网层的内层,所述铁网层固定设置在皮质外层的内层,所述铁网层的横截面由多组横条组成矩形网格状,所述铁网层的竖向截面由多组组成等腰三角形状网格的横条组成。
优选的,所述橡胶隔热垫呈矩形板状结构,橡胶隔热垫的厚度为一厘米。
优选的,所述防滑孔呈圆孔状结构设有多组,多组防滑孔呈等距离等大小分布在橡胶隔热垫的表面,且防滑孔的深度为一厘米。
优选的,所述竖向防滑纹呈横向设有多组,横向防滑纹呈竖向设有多组。
优选的,所述竖向防滑纹和横向防滑纹均呈矩形橡胶条状固定设在手指区的端部,多组竖向防滑纹和多组横向防滑纹相互交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手套本体由皮质内层、铁网层、皮质外层三层组成,皮质内层良好的与皮肤贴合,佩戴舒适,铁网层硬度较高,保证大鼠不会咬穿,提高了大鼠防咬手套本身的使用寿命,皮质外层与大鼠接触,良好的将大鼠隔绝开来,且皮质外层由皮质制作,能够保证良好的与大鼠贴合,将大鼠拿持在手中;
2.本实用新型中手套本体上的手指区端部设有相互交错的多组竖向防滑纹、横向防滑纹,竖向防滑纹、横向防滑纹配合使用防滑性较好,可通过手指区的辅助作用将大鼠牢牢的抓在手上;
3.本实用新型中手心区上设有一厘米厚的橡胶隔热垫,橡胶隔热垫既有隔绝热量的作用,又有防滑的作用,配合橡胶隔热垫上的防滑孔使用,可增加其防滑性能,将大鼠进一步的固定在手心处,方便后续处理,橡胶隔热垫的作用是在需要给大鼠测量温度时避免手心温度传递给大鼠导致测量不准确等现象,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使用;
4.本实用新型中手腕区还设有环形系槽,环形系槽中穿有系带,系带系紧,可将手套本体牢牢的固定在手上,不易脱滑,使用稳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套本体组成层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铁网层俯视剖图。
图中:手套本体1、环形系槽2、系带3、橡胶隔热垫4、防滑孔5、竖向防滑纹6、横向防滑纹7、手腕区11、手心区12、手指区13、皮质内层101、铁网层102、皮质外层1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改良型大鼠防咬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和组成手套本体1的手腕区11、手心区12和手指区13,手套本体1上的手腕区11、手心区12和手指区13从左到右依次一体设置,手腕区11上设有环形系槽2,环形系槽2中穿有系带3,系带3穿出环形系槽2的两端处相系,本实用新型中手腕区11还设有环形系槽2,环形系槽2中穿有系带3,系带3系紧,可将手套本体1牢牢的固定在手上,不易脱滑,使用稳固方便,手心区12的表面固定设有橡胶隔热垫4,橡胶隔热垫4的表面设有防滑孔5,手指区13的端部设有竖向防滑纹6和横向防滑纹7;
手套本体1的从里到外由皮质内层101、铁网层102和皮质外层103组成,皮质内层101固定设置在铁网层102的内层,铁网层102固定设置在皮质外层103的内层,铁网层102的横截面由多组横条组成矩形网格状,铁网层102的竖向截面由多组组成等腰三角形状网格的横条组成。
橡胶隔热垫4呈矩形板状结构,橡胶隔热垫4的厚度为一厘米,足够厚度的橡胶隔热垫4保证了隔热性能,在需要给大鼠测量温度时避免手心温度传递给大鼠导致测量不准确等现象,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使用,且使用寿命较长,不易被磨损。
防滑孔5呈圆孔状结构设有多组,多组防滑孔5呈等距离等大小分布在橡胶隔热垫4的表面,且防滑孔5的深度为一厘米,手套本体1在戴在手上拿持大鼠时,大鼠的外皮表层会陷入橡胶隔热垫4上的防滑孔5中,增加拿持大鼠时的摩擦力,进一步防止大鼠脱滑。
竖向防滑纹6呈横向设有多组,横向防滑纹7呈竖向设有多组。
竖向防滑纹6和横向防滑纹7均呈矩形橡胶条状固定设在手指区13的端部,多组竖向防滑纹6和多组横向防滑纹7相互交错。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手套本体1由皮质内层101、铁网层102、皮质外层103三层组成,皮质内层101良好的与皮肤贴合,佩戴舒适,铁网层102硬度较高,保证大鼠不会咬穿,提高了大鼠防咬手套本身的使用寿命,皮质外层103与大鼠接触,良好的将大鼠隔绝开来,且皮质外层103由皮质制作,能够保证良好的与大鼠贴合,将大鼠拿持在手中;
本实用新型中手套本体1上的手指区13端部设有相互交错的多组竖向防滑纹6、横向防滑纹7,竖向防滑纹6、横向防滑纹7配合使用防滑性较好,可通过手指区13的辅助作用将大鼠牢牢的抓在手上;
本实用新型中手心区12上设有一厘米厚的橡胶隔热垫4,橡胶隔热垫4既有隔绝热量的作用,又有防滑的作用,配合橡胶隔热垫4上的防滑孔5使用,可增加其防滑性能,将大鼠进一步的固定在手心处,方便后续处理,橡胶隔热垫4的作用是在需要给大鼠测量温度时避免手心温度传递给大鼠导致测量不准确等现象,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2467.8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421006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A41D 19/015
专利分类号:A41D19/015
范畴分类:15B;
申请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街道笋岗西路3002号
发明人:徐晓;王大平;段莉;李兴福;熊建义;欧阳侃;黄江鸿;邓志钦;蒯声政
第一发明人:徐晓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代理人:马金华
代理机构:1153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手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