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莲: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论文

朱雪莲: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论文

摘 要:目的 观察分析予以2 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对其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015 年至2018年11 月于本社区医院接受治疗的2 型糖尿病患者共400 例设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组间样本容量均为200 例。予以对照组常规健康干预,予以研究组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糖尿病生化指标、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结果变化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组间糖尿病生化指标、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对比无结果无差异性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组间糖尿病生化指标、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较对照组大改善效果显著,P<0.05;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的应用可通过对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改善,从而实现对患者病情效果的提升,干预影响显著。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2 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应用效果;影响

0 引言

2 型糖尿病作为社区老年常见慢性代谢基础病,此类疾病发病除受到患者自身代谢功能退化、糖耐量降低影响外,还与患者自身生活习惯健康性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且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受限,导致其在患病期间难以做到按时服药、安全用药,保持健康生活习惯等自我管理行为,导致药物效果难以达到治疗预期,影响效果,故应在实际治疗中配合相应药物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病情进展获得有效控制[1]。因此,为观察分析予以2 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对其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特选取200 例患者开展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用冷冻离心机以8 000 r·min-1的转速离心30 min,将未被包封的丁香酚与被包封的丁香酚分离。再取上清液适量,用60%的无水乙醇稀释至10 mL,于280 nm测定其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游离的丁香酚浓度,由公式(1)计算丁香酚的包封率(Entrapment Efficiency,EE)。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5 年至2018 年11 月于本社区医院接受治疗的2 型糖尿病患者共400 例设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组间样本容量均为200 例。对照组,男/女,105/95,年龄区间56-75 岁,平均(65.53±6.28)岁;病程0.8-7 年,平均(3.92±0.53)年。研究组,男/ 女,102/98,年龄区间55-78 岁,平均(66.51±6.37)岁;病程0.7-7.5 年,平均(4.11±0.61)年。2 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结果P>0.05,无差异性,研究结果可展开对比。纳入标准:患者均在知情前提下参与研究。排除标准:排除合并精神疾病者;排除无自我护理能力者;排除合并视听障碍者。

1.2 方法。患者均在对症接受药物口服、注射治疗基础上配合护理。予以对照组常规健康干预,即向患者发放糖尿病健康干预宣传册,于患者就诊、复诊期间询问其用药情况,叮嘱其按时用药、定期复诊等。予以研究组社区护理干预:①建立电子管理档案:于研究期间对参与研究患者建立电子档案,除需录入患者家庭住址、联系人信息等常规信息外,还需将患者建档前糖尿病病程、进展及所用药物信息进行收录,有效提升社区护理干预实施有效性。②健康干预:2 型糖尿病患者均为老年患者,此类患者由于认知限制,缺乏对疾病危害性的正确认知,故需结合患者接受能力选取相应健康干预形式予以其健康知识干预,可采取健康讲座、宣传片播放、社区宣传栏张贴干预海报等形式进行健康干预,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危害,进而起到对其治疗积极性的有效提升。③药物干预:2 型糖尿病患者受到自身药物敏感性、胰岛素分泌功能差异影响,故其在实际治疗中所用药物存在较大差异性,导致用药剂量及用药次数均有明显差异,故药物干预的实施需具有针对性,应根据患档案信息中药物类型的不同,对其进行个性化用药干预,确保药物治疗时效性及安全性,使患者病情获得有效控制,降低药物安全风险。④生活习惯干预:生活习惯的干预主要包括对患者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及体重管理的干预,故需与社区居委会合作,组织患者进行集体体育锻炼,如广场舞、太极操等;与此同时,还需予以患者饮食干预,做到健康饮食,严格限制患者脂肪、糖分的摄入,从饮食方面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2-4]。

由图3可知,若深圳港-东莞开通水上“巴士”不会占有绝对优势.首先,东莞距南沙港更近,且南沙港提供的服务可以很好地满足其需求;其次,路径3两次换装增加了装卸成本和时间,使其经济性较路径2差.故深圳港-东莞不宜开通高密度的水上“巴士”.

1.3 观察指标。两组护理前后糖尿病生化指标、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结果变化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采用SDSCA 评分表测评,共11 题,每题0-7 分,总分为77,且得分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呈正比;护理满意度根据患者主观感受口头询问记录、统计所得。

十七岁,别呦呦嫁了人,婚后处处不如意。她说,我跟丈夫睡在一张床上,却像坐两条船上,一个向东,一个向西。

2 结果

2.1 糖尿病生化指标、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对比。护理干预前,组间糖尿病生化指标、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对比无结果无差异性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组间糖尿病生化指标、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较对照组大改善效果显著,P<0.05,见表1。

1.4 统计学分析。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糖尿病生化指标、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对比

?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对比(n,%)

?

3 讨论

有效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于2 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具有积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前,组间糖尿病生化指标、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对比无结果无差异性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组间糖尿病生化指标、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较对照组大改善效果显著,P <0.05;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社区护理干预的应用,通过对患者疾病信息的建档收录、健康、药物及生活干预的实施,帮助患者从疾病知识认知、疾病治疗等方面对其自我管理能力进行综合提升,从而为患者病情进展的有效控制,提供基础[5]。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干预的应用可通过对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改善,从而实现对患者病情效果的提升,干预影响显著。

参考文献

[1] 孙运升.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5):99.

[2] 丁为群,胡雪梅.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31(08):159-160.

[3] 闵红娣.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9):158+160.

[4] 戴长虹.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5):143+146.

[5] 杨秀芹.社区护理干预对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2):100-102.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8.229

本文引用格式:朱雪莲.社区护理干预对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336+339.

标签:;  ;  ;  ;  ;  ;  ;  

朱雪莲: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