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类运动论文_金刚,陈健,陈钢,谈强,周晟

导读:本文包含了球类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球类运动,自闭症,方根,福州市,幼儿园,物理,儿童。

球类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金刚,陈健,陈钢,谈强,周晟[1](2019)在《叁项球类运动改善小学低年级学生动态视敏度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足球、羽毛球和乒乓球叁项球类运动对小学1~3年级学生动态视敏度的影响。方法 2019年2月至6月,选择4所小学1~3年级7~9岁学生123名,分为对照组(n=32)、羽毛球组(n=33)、乒乓球组(n=30)和足球组(n=28),各实验组参加相应球类训练16周,对照组无相关干预。训练前后进行动态视敏度测量。结果各实验组的动态视敏度均较训练前提高(t> 2.196, P <0.05),对照组无显着性变化(t=1.570, P> 0.05)。动态视敏度提高百分比依次为:足球(26.82%)、羽毛球(25.44%)、乒乓球(19.21%)。结论球类运动对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动态视敏度有积极作用;大球类运动效果可能更佳。(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11期)

宋湘勤,杨树,李小东,靳仕亨[2](2019)在《起源于巴西的时尚球类运动——博萨球》一文中研究指出博萨球是近年诞生的集足球、排球和体操于一体的时尚球类运动。该项目的游戏规则类似于排球运动,但可以用身体的任何部位(头、脚、手等)把球击过网。博萨球运动在巴西、德国等地非常流行。博萨球参与者既需要有很好的球感,同时也需要有体操运动所展现出的柔韧性、敏捷性和协调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博萨球运动项目的起源与游戏规则,期望更多的人了解博萨球运动并参与博萨球运动。(本文来源于《体育世界(学术版)》期刊2019年11期)

庞博,纪仲秋,姜桂萍,张子华,李嘉慧[3](2020)在《基于AnyBody仿真和肌电测试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男性青年球类运动中的生物力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Anybody肌肉骨骼建模系统,使用数学建模技术模拟人体骨骼、肌肉和环境的关系,可对人体的逆向动力学进行研究,得出下肢叁关节最大肌肉力等指标。目的:研究24名不同体质量指数男大学生在坐瑞士球一个动作周期的下肢肌肉力值,及受试者在坐瑞士球与平凳的均方根肌电平均值对比情况。方法:将24名男大学生按体质量指数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用BTS叁维红外动作捕捉系统、Kistler叁维测力台、BTS表面肌电测试系统,同步记录动力学和肌电参数,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定性比较不同组间肌力和肌电参数差异,用定量差异分析法对比均值差异。结果与结论:①肌肉力量方面,由坐到站过程中,正常组与肥胖组相比,股直肌、半膜肌、股二头肌长头、腘肌、比目鱼肌、胫骨前肌差异显着(P<0.05,0.47≤QD<0.80),股方肌与耻骨肌的两组肌肉力差异极其显着(P <0.01,QD≥0.80);超重组与肥胖组肌肉力相比,股方肌具有显着性差异(P <0.05,0.47≤QD<0.80),由站到坐过程中,正常组与肥胖组相比,缝匠肌、拇长伸肌、腓肠肌肌肉力差异显着(P<0.05,0.47≤QD<0.80);②均方根肌电值方面,坐平凳状态下,由坐到站过程中,正常组与肥胖组相比,股二头肌和腓肠肌差异显着(P<0.05,0.47≤QD<0.80),由站到坐过程中,正常组与肥胖组相比,股直肌差异显着(P<0.05,0.47≤QD<0.80);坐瑞士球状态下,由坐到站过程中,正常组与肥胖组相比,胫骨前肌、股二头肌差异显着(P<0.05,0.47≤QD<0.80);由站到坐过程中,正常组与肥胖组相比,腓肠肌、右竖脊肌肌电值差异显着(P<0.05,0.47≤QD<0.80)。提示:①各组由坐到站过程中主导发力肌肉是臀中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长头、股直肌、腓肠肌、胫骨前肌、比目鱼肌,由站到坐过程中下肢臀中肌、股外侧肌和股二头肌长头、腓肠肌、胫骨前肌、比目鱼肌主导发力;②与坐平凳相比,受试者在坐瑞士球时胫骨前肌、股直肌、股二头肌、腓肠肌均方根肌电值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20年03期)

许卫华[4](2019)在《球类运动实现快乐体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球类运动是幼儿园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在球类运动中可以获得快乐的体验,锻炼身体,发展运动能力。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学习球类运动须采用游戏化的方式。以球为载体的运动,将运动渗透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采用游戏的形式,将人体的跑、跳、投、踢以及动作的灵敏和协调等基本技能结合在一起,并根据幼儿教育的实际需要,具有运动性和趣味性。给幼儿更多的自主发挥的空间,让幼儿采用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本文来源于《教育》期刊2019年40期)

黄玉瑜[5](2019)在《球类运动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传承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基础教育创新改革的今天,幼儿园体育教育也面临着改革与创新的艰巨任务。幼儿园体育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身体发育,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培养幼儿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高贵品质。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球"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体育器材,所以当前的球类运动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占据的分量较高。本文中,作者结合实践经验,探究了球类运动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传承与创新。(本文来源于《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期刊2019年08期)

黄成永[6](2019)在《福州市城区中学开展球类运动现状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所以,学生应尽量达到"什么都会"的标准。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对福州城区中学生的球类运动现状做了调查分析。研究发现,现阶段部分学校受器材、环境、场地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学生学习兴趣等主观条件的影响,中学生不能够达到这一标准。现对学校、教师、学生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20期)

王鹤颖[7](2019)在《球类运动对自闭症儿童认知能力影响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认知障碍,主要表现在言语能力运用差、注意力不集中,敏感与迟钝同时存在、记忆力能力较差等方面。近年来,改善自闭症儿童认知的手段较多,体育干预是简单有效的手段之一,球类运动是运动干预中的一项,是大肌肉运动发展中物体操作中的主要内容,球类运动在大肌肉群运动分为原地拍球、踢球、双手接球、肩上投球、下手投球、击打固定球、击打反弹球七类,儿童参与球类运动,可以发展身体能力的同时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将球类运动设计成游戏,一方面游戏的趣味性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一方面有针对性的促进自闭症患儿学习复杂运动能力提升的同时,提高自闭症患者自我认识和及对认知世界对的能力,无论是从社会学还是教育学的角度来说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采用实验法选取两名某特殊教育学校中度自闭症患儿作为实验对象,这两名儿童在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的认知能力方面均存在缺陷,运用球类组合游戏进行为期12个月的运动干预,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 CARS量表、ABC量表、智力量表测试,发现通过球类运动的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自闭症症状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对智商有一定的提高作用,但提高程度并不明显。2球类运动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球类运动掌握水平,但提高程度并不明显,大肌肉群量表测试结果显示,由实验前的6.5提高到实验后的8.5和8.2。3球类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A、B两儿童的认知能力,主要表现为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有所改善和提高,但记忆力、思维推理能力的改善和提高并不明显。4球类运动在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大肌肉动作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其认知能力。建议:1球类组合游戏在教学设计方面要考虑到所选自闭症儿童自身情况、自闭症儿童的认知特点以及游戏设计者自身的能力的影响,以上面的影响因素制为依据来制定、设置具有针对性的球类组合游戏,以此来推进自闭症儿童认知能力得到更好地改进、增强与提升。2对引导自闭症儿童情绪朝向积极方向转变进行重视,使自闭症儿童进行有效的干预并完成相应的康复治疗。3由于不同的自闭症儿童通常有着各种各样的情况,因此在设计运动处方方案时,要参考社会学、体育学、医学以及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并将其融入进教学内容之中,同时还要符合自闭症儿童的实际情况,对球类组合游戏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进行体现,对实施计划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纠正,进而实现计划的完善。4做好与自闭症儿童相关的宣传工作,使社会消除对自闭症儿童的误解,同时对政府、社会的多方合作进行加强,以此获取政府与全社会的支持,进而让更多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进来,关注并重视自闭症儿童的问题,为自闭症儿童的健康发展和生存需要提供支持与援助。(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苏鹏辉[8](2019)在《球类运动中物理知识的运用阐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球类运动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具体包含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几种.物理学是和人们实际生活密切关联的学科,将物理学知识和球类运动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引导我们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物理学习和球类运动学习,而且还能够提升我们学以致用的能力.(本文来源于《物理通报》期刊2019年05期)

石硕[9](2019)在《从物理角度分析少数民族球类运动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少数民族球类运动中,物理知识不可或缺。从物理角度分析少数民族球类运动的特点,希望对少数民族球类运动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08期)

胡沛文,路凤萍,陈小蓉,王小龙[10](2019)在《我国民族传统球类运动地域分布与文化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文献资料法并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对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族传统球类运动进行分布特点的概述以及文化特征的研究。利用GIS技术在地图中标注,显示出我国球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分布区域为西北片区、东北片区、华北片区、华南片区。在此基础上分析分布地区的自然及人文地理环境的角度,探究影响球类运动的形成发展、制作器材、击打方式、项目个性特征等因素,从而进一步阐释我国民族传统球类运动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性、宗教性、历史文化等更深层次的地域文化特征。(本文来源于《四川体育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球类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博萨球是近年诞生的集足球、排球和体操于一体的时尚球类运动。该项目的游戏规则类似于排球运动,但可以用身体的任何部位(头、脚、手等)把球击过网。博萨球运动在巴西、德国等地非常流行。博萨球参与者既需要有很好的球感,同时也需要有体操运动所展现出的柔韧性、敏捷性和协调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博萨球运动项目的起源与游戏规则,期望更多的人了解博萨球运动并参与博萨球运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球类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金刚,陈健,陈钢,谈强,周晟.叁项球类运动改善小学低年级学生动态视敏度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9

[2].宋湘勤,杨树,李小东,靳仕亨.起源于巴西的时尚球类运动——博萨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

[3].庞博,纪仲秋,姜桂萍,张子华,李嘉慧.基于AnyBody仿真和肌电测试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男性青年球类运动中的生物力学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

[4].许卫华.球类运动实现快乐体育[J].教育.2019

[5].黄玉瑜.球类运动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

[6].黄成永.福州市城区中学开展球类运动现状调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

[7].王鹤颖.球类运动对自闭症儿童认知能力影响的个案研究[D].吉林大学.2019

[8].苏鹏辉.球类运动中物理知识的运用阐述[J].物理通报.2019

[9].石硕.从物理角度分析少数民族球类运动的特点[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

[10].胡沛文,路凤萍,陈小蓉,王小龙.我国民族传统球类运动地域分布与文化特征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训练监控设备对运动员比赛运动...一14球类运动项目教材结构球类运动的作用-多姿多彩的球类运动“球类运动”的嵌入式形式背景一15球类运动项目教材的外部联系6老年人户外活动的空间分布打陀螺、...

标签:;  ;  ;  ;  ;  ;  ;  

球类运动论文_金刚,陈健,陈钢,谈强,周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