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透镜间距校正安装装置论文和设计-钱坤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透镜间距校正安装装置,包括空心圆管,所述空心圆管两端面上均加工有圆形通孔,所述空心圆管两端处均加工有与所述圆形通孔内部相连通的滑动豁口,所述空心圆管上表面中心处加工有挤压通孔,所述空心圆管内中心处设有圆筒挤压气囊,所述圆筒挤压气囊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通过所述圆形通孔伸出所述空心圆管的推动架,每个所述推动架表面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动豁口相匹配的滑动支撑块。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双透镜间距校正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圆管(1),所述空心圆管(1)两端面上均加工有圆形通孔,所述空心圆管(1)两端处均加工有与所述圆形通孔内部相连通的滑动豁口,所述空心圆管(1)上表面中心处加工有挤压通孔,所述空心圆管(1)内中心处设有圆筒挤压气囊(2),所述圆筒挤压气囊(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通过所述圆形通孔伸出所述空心圆管(1)的推动架(3),每个所述推动架(3)表面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动豁口相匹配的滑动支撑块(4),所述空心圆管(1)侧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卷尺盒(6),每个所述卷尺盒(6)内均设有与所述滑动支撑块(4)相连接的标尺(7),所述挤压通孔内设有与所述圆筒挤压气囊(2)相对应的推动挤压塞(8),所述空心圆管(1)上表面且横跨推动挤压塞(8)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手持把手(9),每个所述推动架(3)侧表面且与所述滑动支撑块(4)位置相对处固定连接有弧形固定板(10),每个所述弧形固定板(10)上均加工有螺纹通孔,每个所述螺纹通孔内均设有螺纹支撑杆(11),每个所述螺纹支撑杆(11)端面上均套装有推动调整块(12),所述固定手持把手(9)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对与所述推动架(3)相对应的水平拉伸限位架(13)。

设计方案

1.一种双透镜间距校正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圆管(1),所述空心圆管(1)两端面上均加工有圆形通孔,所述空心圆管(1)两端处均加工有与所述圆形通孔内部相连通的滑动豁口,所述空心圆管(1)上表面中心处加工有挤压通孔,所述空心圆管(1)内中心处设有圆筒挤压气囊(2),所述圆筒挤压气囊(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通过所述圆形通孔伸出所述空心圆管(1)的推动架(3),每个所述推动架(3)表面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动豁口相匹配的滑动支撑块(4),所述空心圆管(1)侧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卷尺盒(6),每个所述卷尺盒(6)内均设有与所述滑动支撑块(4)相连接的标尺(7),所述挤压通孔内设有与所述圆筒挤压气囊(2)相对应的推动挤压塞(8),所述空心圆管(1)上表面且横跨推动挤压塞(8)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手持把手(9),每个所述推动架(3)侧表面且与所述滑动支撑块(4)位置相对处固定连接有弧形固定板(10),每个所述弧形固定板(10)上均加工有螺纹通孔,每个所述螺纹通孔内均设有螺纹支撑杆(11),每个所述螺纹支撑杆(11)端面上均套装有推动调整块(12),所述固定手持把手(9)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对与所述推动架(3)相对应的水平拉伸限位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透镜间距校正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推动架(3)外侧且靠近所述圆筒挤压气囊(2)处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滑动限位架(14),所述空心圆管(1)外侧表面均加工有与若干个所述滑动限位架(14)相对应的若干个滑动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透镜间距校正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水平拉伸限位架(13)的纵截面均为L形,每个所述水平拉伸限位架(13)的水平端为拉伸的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透镜间距校正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动通孔内两相对侧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动限位架(14)侧表面相连接的挤压弹簧(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透镜间距校正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圆管(1)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一对短圆柱(16),每个所述短圆柱(16)下端面均套装有竖直弹簧(17),每个所述竖直弹簧(17)下端面均设有真空吸盘(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透镜间距校正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挤压塞(8)两相对侧表面上端且与所述空心圆管(1)内上表面之间均设有双节固定臂(19),每个所述双节固定臂(19)连接处均套装有弧形弹性套(20)。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校正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透镜间距校正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校正就是调整之间的相对位置,使之位置正确的操作。

透镜就是用来透视的,由于光在经过透镜时会有折射等情况,如果想要调整不同的折射情况,需要调整透镜之间的位置,如果需要某种确定的折射情况,需要使得透镜之间具有确定的距离,在透镜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因素影响,使得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为了保证观察,需要对透镜之间进行位置校正,传统的校正斗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操作比较麻烦,观察也不方便的,因此为了救解决问题,设计一种双透镜间距校正安装装置时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双透镜间距校正安装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透镜间距校正安装装置,包括空心圆管,所述空心圆管两端面上均加工有圆形通孔,所述空心圆管两端处均加工有与所述圆形通孔内部相连通的滑动豁口,所述空心圆管上表面中心处加工有挤压通孔,所述空心圆管内中心处设有圆筒挤压气囊,所述圆筒挤压气囊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通过所述圆形通孔伸出所述空心圆管的推动架,每个所述推动架表面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动豁口相匹配的滑动支撑块,所述空心圆管侧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卷尺盒,每个所述卷尺盒内均设有与所述滑动支撑块相连接的标尺,所述挤压通孔内设有与所述圆筒挤压气囊相对应的推动挤压塞,所述空心圆管上表面且横跨推动挤压塞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手持把手,每个所述推动架侧表面且与所述滑动支撑块位置相对处固定连接有弧形固定板,每个所述弧形固定板上均加工有螺纹通孔,每个所述螺纹通孔内均设有螺纹支撑杆,每个所述螺纹支撑杆端面上均套装有推动调整块,所述固定手持把手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对与所述推动架相对应的水平拉伸限位架。

每个所述推动架外侧且靠近所述圆筒挤压气囊处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滑动限位架,所述空心圆管外侧表面均加工有与若干个所述滑动限位架相对应的若干个滑动通孔。

每个所述水平拉伸限位架的纵截面均为L形,每个所述水平拉伸限位架的水平端为拉伸的架。

每个所述滑动通孔内两相对侧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动限位架侧表面相连接的挤压弹簧。

所述空心圆管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一对短圆柱,每个所述短圆柱下端面均套装有竖直弹簧,每个所述竖直弹簧下端面均设有真空吸盘。

所述推动挤压塞两相对侧表面上端且与所述空心圆管内上表面之间均设有双节固定臂,每个所述双节固定臂连接处均套装有弧形弹性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便于根据挤压推动,调整双透镜之间的距离,也便于观察挤压准确距离,便于矫正良好,使用比较方便的装置。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一种双透镜间距校正安装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图2为一种双透镜间距校正安装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一种双透镜间距校正安装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一种双透镜间距校正安装装置的局部正视图;

图5为一种双透镜间距校正安装装置中所述空心圆管、所述圆筒挤压气囊、所述推动架、所述滑动支撑块、所述弧形固定板和螺纹支撑杆相配合的正视剖面图;

图中所示:1、空心圆管;2、圆筒挤压气囊;3、推动架;4、滑动支撑块;5、限位块;6、卷尺盒;7、标尺;8、推动挤压塞;9、固定手持把手;10、弧形固定板;11、螺纹支撑杆;12、推动调整块;13、水平拉伸限位架;14、滑动限位架;15、挤压弹簧;16、短圆柱;17、竖直弹簧;18、真空吸盘;19、双节固定臂;20、弧形弹性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透镜间距校正安装装置,包括空心圆管1,所述空心圆管1两端面上均加工有圆形通孔,所述空心圆管1两端处均加工有与所述圆形通孔内部相连通的滑动豁口,所述空心圆管1上表面中心处加工有挤压通孔,所述空心圆管1内中心处设有圆筒挤压气囊2,所述圆筒挤压气囊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通过所述圆形通孔伸出所述空心圆管1的推动架3,每个所述推动架3表面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动豁口相匹配的滑动支撑块4,所述空心圆管1侧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卷尺盒6,每个所述卷尺盒6内均设有与所述滑动支撑块4相连接的标尺7,所述挤压通孔内设有与所述圆筒挤压气囊2相对应的推动挤压塞8,所述空心圆管1上表面且横跨推动挤压塞8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手持把手9,每个所述推动架3侧表面且与所述滑动支撑块4位置相对处固定连接有弧形固定板10,每个所述弧形固定板10上均加工有螺纹通孔,每个所述螺纹通孔内均设有螺纹支撑杆11,每个所述螺纹支撑杆11端面上均套装有推动调整块12,所述固定手持把手9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对与所述推动架3相对应的水平拉伸限位架13。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推动架3外侧且靠近所述圆筒挤压气囊2处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滑动限位架14,所述空心圆管1外侧表面均加工有与若干个所述滑动限位架14相对应的若干个滑动通孔,每个所述水平拉伸限位架13的纵截面均为L形,每个所述水平拉伸限位架13的水平端为拉伸的架,每个所述滑动通孔内两相对侧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动限位架14侧表面相连接的挤压弹簧15,所述空心圆管1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一对短圆柱16,每个所述短圆柱16下端面均套装有竖直弹簧17,每个所述竖直弹簧17下端面均设有真空吸盘18,所述推动挤压塞8两相对侧表面上端且与所述空心圆管1内上表面之间均设有双节固定臂19,每个所述双节固定臂19连接处均套装有弧形弹性套20。

具体使用时:手握位于空心圆管1上表面的固定手握把手9,手指对推动挤压塞8向下挤压,使得位于空心圆管1内部的圆筒挤压气囊2向两端伸出,使得位于圆筒挤压气囊2每个端面上的推动架3慢慢的伸出空心圆管1,慢慢的接触到需要进行矫正的一对透镜内侧表面上,在每个推动架3进行水平伸缩时,带动位于侧表面一端的滑动支撑块4进行移动,拉动所对应的标尺7在所对应的卷尺盒6内进行出来,便于测量一对透镜之间的距离,便于根据标准距离进行调整一对透镜之间的距离的,如果低于标准,可以在进行挤压,使得推动架3将透镜之间距离增大,如果小于标准,可以将位于固定手持把手9上表面的一对水平拉伸限位架13搭接在每个透镜的外侧进行回缩拉伸,其中每个水平拉伸限位架13在进行距离增加时,也可以搭接在透镜的外侧进行限制推动的距离的,其中每个滑动支撑块4在进行滑动时,在空心圆管1两端侧一对滑动豁口内进行滑动的,其中如果此装置推动的极限距离还是不够,可以将位于每个推动架3侧表面另一端弧形固定板10上的螺纹支撑杆11进行水平拧动,使得位于每个螺纹支撑杆11增加推动距离,位于每个螺纹支撑杆11端面上的推动调整块12便于与透镜内部进行接触,进行推动的,其中在每个推动架3进行移动的过程中,位于每个推动架3侧表面上的若干个滑动限位架14进行水平移动,由于每个滑动限位架14均是伸出空心圆管1外侧,而且两端均通过挤压弹簧15与所对应的滑动通孔内侧表面进行连接,便于使得移动均匀为稳定,也便于恢复原位的,便于下次使用的,其中一对卷尺盒6通过限位块5与空心圆管1侧表面进行连接固定的,其中位于空心圆管1下表面的若干个真空吸盘18便于在支撑时对此装置进行吸附固定的,其中每个真空吸盘18均通过竖直弹簧17与位于空心圆管1下表面的短圆柱16进行连接,竖直弹簧17便于弹性支撑良好的,其中推动挤压塞8在进行升降推动时,位于两相对侧表面上且与空心圆管1内侧表面之间的一对双节固定臂19便于摆动和将推动挤压塞8进行固定的,其中位于每个双节固定臂19上的弧形弹性套20便于在与圆筒挤压气囊2进行接触时,保护圆筒挤压气囊2的。

最后,还应说明,上述举例和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再次说明,上述实施例只是给出了随意举了一个目前常用的实施方式。

设计图

一种双透镜间距校正安装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3024.2

申请日:2018-12-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2(天津)

授权编号:CN209117950U

授权时间:20190716

主分类号:G02B 7/02

专利分类号:G02B7/02

范畴分类:30A;

申请人:天津海东光华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天津海东光华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00385 天津市西青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赛达新兴产业园C座1309室

发明人:钱坤

第一发明人:钱坤

当前权利人:天津海东光华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高正方

代理机构:12217

代理机构编号: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双透镜间距校正安装装置论文和设计-钱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