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论文-侯军利

马致远论文-侯军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马致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元杂剧,八仙戏,《黄粱梦》,空间叙事

马致远论文文献综述

侯军利[1](2019)在《元杂剧中八仙戏的空间叙事及其文化意蕴——以马致远《黄粱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元代神仙道化剧中含有大量的八仙戏,体现出文人和百姓对以八仙为题材的杂剧的喜爱之深。《邯郸道省悟黄粱梦》(以下简称《黄梁梦》)是马致远等人合创的元杂剧,讲述钟离权度化吕洞宾得道成仙的故事,其中涉及到无限的地理空间和想象空间。以《黄粱梦》为主从八仙度人所涉及到的空间叙事理论来进行研究,从而窥探出以《黄粱梦》为主的的元代八仙戏剧在空间建构下的八仙故事及其文化意蕴。(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杜晓艳[2](2019)在《吹啊吹啊,我的离愁别绪。——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文人最喜欢,也最常做的事情莫过于"思乡"了,为此留下的佳作数不胜数,早期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后有诗仙李白的《静夜思》成为人人传唱的佳作;贺知章也有诗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4期)

常婷[3](2019)在《散曲中的元代文人心态窥探——以马致远散曲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马致远与元代文人心态的研究,现有研究多结合其杂剧进行探析,鲜少涉及其散曲来分析元文人心态。本文尝试以马致远散曲为例,从他的散曲内容、艺术风格来探讨其作为散曲专家所代表的元代文人心态,同时把他的散曲与元代其他散曲作对比,从而指出其散曲中所表现出元文人心态的典型性:即元代文人被政治边缘化的普遍情况下,不问是非、闲居傲世、寻找灵魂寄托与归宿的心态。(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15期)

魏丹丹[4](2019)在《认知诗学视角下的意象分析——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分析诗歌意象是理解诗歌的一个窗口。本文通过认知诗学的视角,从名词化结构和意象图式两个方面对《天净沙·秋思》这首诗的意象进行分析,从认知的层面分析读者如何解读诗歌以及在阅读过程中欣赏诗歌表现出的美,以期为人们欣赏诗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房树德[5](2019)在《浅析马致远的理想人格》一文中研究指出让我们走进马致远的是他的元曲小令《天净沙·秋思》,但真正能窥测其心志的却是他的杂剧。马致远为元杂剧四大家之一,也是当之无愧的。在马致远的众多杂剧中,《泰华山陈抟高卧》(简称《陈抟高卧》)是比较特别的一部。《陈抟高卧》主要内容写的是五代末年的隐士陈抟隐居在泰华山,预知有真命天子出世。于是下山寻访,遇到赵匡胤与其义弟郑恩,陈抟指明赵匡胤就是真命天子,并辅佐赵匡胤扫清天下,建立大宋,定都汴京,之后又归隐泰华山。赵匡胤为报答陈抟的辅佐之功,请他出山为官,享受荣华富贵。陈抟随使者入朝,向赵匡胤表明自己的心志,不为(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期刊2019年12期)

包崇保[6](2019)在《马致远散曲的绘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马致远散曲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综观近年来对其散曲的研究,大多局限于"语言"、"修辞"、"诗情"、"画意"、"意境"等艺术特征的分析。而本文主要从构图、色调、意境,尤其是读者神思四个角度切入,来探讨马致远散曲绘画性的生成及产生的审美效果。(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9年04期)

陈帅[7](2019)在《列车上的马致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作文新天地(初中版)》期刊2019年03期)

[8](2019)在《马致远》一文中研究指出马致远(约1250年-约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附近)人。元代着名戏曲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创作杂剧16种,现存7种。代表作《汉宫秋》是其借相关历史背景而加以大量虚构改造成的宫廷爱情悲剧。《荐福碑》一剧多处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集中反映了作者怀才不遇的牢骚和宿命的人生观,也反映出元代许多文人在社会地位极(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之友》期刊2019年03期)

龚丝敏[9](2019)在《汉诗歌英译中的意象再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英译本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典诗歌极具审美价值,其中意象组合的独特方式赋予了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美学特征。而意象又分为广义意象和狭义意象。广义意象指的是整首诗歌烘托出来的总意境,狭义意象指的是诗中个别词语的意境,而这些个别语词意象多.是为总意象服务的。译者对于这两种意象的处理,.直接l影响到译作对原诗感情和效果的传达。本文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对象,分别对翁显良,许渊冲以及Wayne中的意象再现情况。(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10期)

任为新[10](2019)在《“美在关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要求之一,其中涵盖体验与感悟、欣赏与评价、表现与创新叁部分。要培育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教师自身必须有相应的美学素养,并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践行。"美在关系"是一种重要的审美思维模式,虽侧重于艺术研究,但对语文教师研读文本、设计具有审美特质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也很有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教学》期刊2019年03期)

马致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古代文人最喜欢,也最常做的事情莫过于"思乡"了,为此留下的佳作数不胜数,早期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后有诗仙李白的《静夜思》成为人人传唱的佳作;贺知章也有诗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致远论文参考文献

[1].侯军利.元杂剧中八仙戏的空间叙事及其文化意蕴——以马致远《黄粱梦》为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杜晓艳.吹啊吹啊,我的离愁别绪。——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评析[J].青年文学家.2019

[3].常婷.散曲中的元代文人心态窥探——以马致远散曲为中心[J].汉字文化.2019

[4].魏丹丹.认知诗学视角下的意象分析——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5].房树德.浅析马致远的理想人格[J].中学语文.2019

[6].包崇保.马致远散曲的绘画性[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

[7].陈帅.列车上的马致远[J].作文新天地(初中版).2019

[8]..马致远[J].语文教学之友.2019

[9].龚丝敏.汉诗歌英译中的意象再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英译本赏析[J].校园英语.2019

[10].任为新.“美在关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解读[J].中学语文教学.2019

标签:;  ;  ;  ;  

马致远论文-侯军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