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耕作论文_马颢榴,盛浩,潘博,薛毅,张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长期耕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呼吸,成分,连作,冬小麦,特性,方式。

长期耕作论文文献综述

马颢榴,盛浩,潘博,薛毅,张亮[1](2019)在《双季稻-油菜耕作制对土壤肥力质量长期演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长期双季稻-油菜耕作制下的土壤养分和肥力质量演变趋势,选取湖南省湘南毗邻的、连续耕作> 30 a的稻-稻-油和稻-稻-闲(对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长期稻-稻-油和稻-稻-闲土壤不同土层、根际与非根际土壤p H、有机质、养分含量和肥力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稻-稻-闲相比,长期稻-稻-油轮作土壤有机质含量显着下降了9%~11%,有效态Ca、Mg含量分别下降了10%~33%和14%~42%;相反,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14%~56%和21%-46%,有效态Cu、Zn含量分别提高了20%~36%和7%~36%。主成分-聚类分析表明,长期稻-稻-油轮作土壤肥力质量等级(I-III)明显高于稻-稻-闲(III-VI),有助于提升水稻土养分有效性,改善肥力质量。但是,为弥补长期稻-稻-油轮作土壤有机质和Ca、Mg有效性的降低,有必要适当增施有机肥和石灰。(本文来源于《土壤与作物》期刊2019年04期)

周鹏翀,沈莹,许姣姣,韩惠芳,宁堂原[2](2019)在《长期定位耕作方式下冬小麦田根系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长期定位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田土壤呼吸以及根系呼吸的影响,研究根系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基于设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的长期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始于2002年),包括常规秸秆还田(PC)、免耕秸秆还田(PZ)、深松秸秆还田(PS)和旋耕秸秆还田(PR)4种处理,采用静态箱法测定和分析麦田土壤呼吸及水热因子,并利用根去除法研究根系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根系呼吸与土壤呼吸的变化趋势相同,即在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土壤呼吸与根系呼吸速率均呈"低-高-低"的趋势。各处理之间的土壤呼吸速率差异显着,与PC相比,PZ、PS、PR的土壤呼吸速率分别降低37.2%、17.0%、15.4%,PC、PZ、PR的根系呼吸速率较PS相比分别下降了9.4%、24.3%、22.4%。在冬小麦生育期内,根系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例呈双峰型,比例波动为21.7%~82.0%,均值为49.1%,总体表现为PZ>PS>PR>PC。土壤呼吸与10 cm土层地温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而与土壤湿度未达到显着相关。研究表明,与PC相比,长期定位耕作方式中PZ和PS可以降低麦田的土壤呼吸速率,减少麦田土壤的碳排放,并且可以提高根系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其中PS的根系呼吸速率最高,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本文来源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Waqas,Ahmed[3](2019)在《长期施肥与耕作管理对不同农业气候区稻田土壤磷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施肥和耕作管理可能会影响亚热带地区水稻土中磷的组分及磷素有效性,从而影响作物的可持续生长。然而,土壤中磷组分对长期施肥和耕作模式的响应仍不明确。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双季稻模式下不同化肥施用量对土壤化学性质和土壤磷组分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化肥配施麦秆和有机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不同气候及水稻耕作管理对磷组分的影响。本文分别从南昌(NC)、进贤(JX)、宁乡(NX)、重庆(CQ)和遂宁(SN)5个长期施肥试验点中,选择了不施肥(CK)、化肥(NPK)和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3个处理,以及安徽省庐江县的不施肥(CK)、化肥(NPK)、化肥配施麦秆(NPKS)和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四个处理,并分别从宁乡和哈尔滨两个试验点选择了4种耕作处理:常规耕作(T1)、秸秆还田常规耕作(T2)、秸秆还田轮作(T3),秸秆还田免耕(T4),分析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土壤磷酸酶活性,并通过Hedley等(1982)连续分级法测定土壤有机和无机磷形态。结果表明,与CK和NPK相比,NPKM中土壤全磷、有效磷和有机质(SOM)含量以及各试验点的水稻籽粒产量明显较高。长期施肥条件下,NPKM处理的大部分有机P组分(Po)和无机P组分(Pi)在各试验点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与CK相比,NPK和NPKM均降低了稳定P组分,而中度不稳定P组分明显增加。在潮土型水稻土中,与CK和NPK相比,有机物料与化肥的配施显着提高了作物产量、磷素农学效率(AEP)、磷肥回收率和磷肥偏生产力。NPKS和NPKM处理的全氮和矿物氮含量也明显高于NPK。与NPK相比,NPKS和NPKM处理增加了大部分不稳定P组分(NaHCO_3-P)和中等不稳定P组分(NaOH-P),降低了残余态P组分,显着改变了磷素的分布。在耕作试验中,与T1相比,T4处理明显提高了两个试验点中土壤有机质、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宁乡和哈尔滨两个试验点的磷酸单酯酶(AcP)和磷酸二酯酶(DP)活性分别显着提高了39.8%、62.1%和40.3%、54.6%。不同耕作制度对磷的有机和无机组分均有显着影响。与T1相比,宁乡的T4处理不稳定和中度不稳定P组分分别增加29.3%和19.2%,哈尔滨的T4处理分别增加64.7%和33.8%,两个试验点不稳定P组分分别减少10.6%和18.5%。与低NPK处理相比,高NPK处理显着提高土壤的养分有效性,降低磷的稳定性,提高了水稻产量及磷肥农学效率。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显着提高了水稻产量及不稳定磷组分,降低了稳定性磷组分。更有利于提高磷素有效性以及对作物的可持续管理。在耕作条件下,秸秆还田免耕通过提高表层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显着提高了磷的利用率和不稳定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总之,结论表明,长期施肥和秸秆还田显着影响土壤磷含量和磷有效性,最终影响作物产量和生产力。有机物料的添加在土壤P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Hedley连续分级法能较好地测定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未来可利用XANES技术鉴别金属结合态磷,进一步探讨长期施肥对不同土壤类型下不同磷组分的化学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以及与有机碳储量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王碧胜[4](2019)在《长期保护性耕作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转化过程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保护性耕作是旱作农业采用的主要方式,对土壤结构和有机碳具有重要影响。理解旱地保护性耕作土壤中有机碳的分布及转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保护性耕作对各土层有机碳及团聚体分布的影响和~(13)C标记秸秆有机碳在土壤中转化规律的研究,阐明旱地农田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的固定机制。论文取得进展如下:(1)长期保护性耕作显着提高了土壤表层(0—20 cm)和深层(>20 cm)有机碳含量,并促进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形成,提高了团聚体内有机碳含量以及细大团聚体(2000—250μm)有机碳组分含量。少耕(RT)和免耕(NT)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土层最深分别为60—80 cm和40—60 cm。与传统耕作(CT)相比,NT显着提高土壤0—20 cm土层粗大团聚体(>2000μm)含量;RT和NT显着提高0—100 cm细大团聚体含量;RT对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有提高作用,多集中在0—20 cm和40—60 cm土层,最深可至80 cm。(2)添加秸秆对土壤有机碳、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内部有机碳组分均具有显着影响。培养15 d—360 d,添加秸秆提高有机碳含量达3%—22%,使大团聚体含量由12%—37%上升至39%—54%,各级团聚体以细大团聚体为主;显着提高粗大团聚体、微团聚体(250—53μm)和粉-黏团聚体(<53μm)有机碳含量,同时显着降低细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显着提高粗大团聚体和细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降低微团聚体和粉-黏团聚体有机碳的贡献率;显着增加细大团聚体中细颗粒有机碳(fPOC)和矿物结合碳(mSOC)质量比,降低粗颗粒有机碳(cPOC)质量比,并提高所有组分有机碳含量。(3)添加秸秆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土壤C循环相关的酶活性。添加秸秆显着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在15 d—180 d期间较不加秸秆处理提高124%以上;显着提高β-葡萄糖苷酶(BG)、β-纤维二糖苷酶(CBH)和β-木糖苷酶(BXYL)活性,不同培养时期各处理均以BG活性最高,但添加秸秆对CBH活性提高幅度最大。(4)~(13)C标记秸秆碳在土壤分布具有显着差异。土壤有机碳δ~(13)C值以传统耕作+秸秆(CTS)最高,可知秸秆碳进入CTS处理较多较快。团聚体有机碳δ~(13)C值以粗大团聚体和粉-黏团聚体最高,说明秸秆碳最先结合到这两粒级团聚体;各处理细大团聚体中秸秆来源碳在90 d后均表现为mSOC>fPOC>cPOC;微团聚体中秸秆来源碳表现为fPOC>mSOC;但结合细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mSOC组分较高的质量比例,可知团聚体内的秸秆碳最终固定于mSOC。综上所述,保护性耕作及添加秸秆均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和团聚体稳定性,以细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有机碳的贡献率最大;外源秸秆碳在土壤中主要通过>2000μm团聚体和<53μm团聚体进入土壤,经转化最终固存于mSOC。(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张文丽,贾淑霞,张延,郭亚飞,张士权[5](2019)在《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水分和呼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从2011至2016年采用动态气室法(Li-cor8100)野外原位监测免耕与秋翻在轮作与连作两种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呼吸速率,解析了耕作方式对东北黑土碳循环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土壤呼吸速率表现出与土壤温度相同的季节性变化。玉米连作条件下,秋翻5-7月份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显着比免耕分别高出20. 9%、14. 8%和6. 7%,而7-10月份,秋翻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与免耕无显着性差异。在玉米大豆轮作的条件下,整个生长季节内秋翻与免耕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无显着性差异。无论是在秋翻还是免耕处理下,轮作7月和8月的土壤呼吸速率均小于连作,但无显着差异。轮作土壤CO_2年释放量比连作高,其中秋翻高出3. 4%,免耕高出5. 9%。耕作处理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因种植模式而异。连作下免耕增加了土壤含水量,生长季节平均比秋翻增加14. 6%;轮作下免耕的含水量较秋翻高,但是差异不显着。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速率混合模型分析表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速率混合模型可解释土壤呼吸速率变异的52. 4%,且表明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从土壤碳释放的角度出发,玉米免耕连作减少了作物生长前半期的土壤呼吸速率,并且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是有利于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的耕作措施。(本文来源于《土壤与作物》期刊2019年01期)

李凡,李江叶,郝晋珉,牛灵安[6](2018)在《华北平原长期施肥和耕作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基于两个分别长达28年和26年的氮磷肥配比和免耕培肥定位试验,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通气法对土壤氨挥发进行原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氮磷肥配合施用降低了土壤氨挥发速率,同时也减少了土壤氨挥发损失量和氮肥损失率,试验中处理高量氮肥磷肥混施处理的氮肥损失率在轮作周期内最低仅为0.58%。在少耕培肥试验中发现表施秸秆促进氨挥发损失,将秸秆翻耕到30 cm可以降低土壤氨挥发。氮磷肥配比试验中施肥后连续测定的时间段内土壤氨挥发速率(y)与土壤铵态氮浓度(x)呈明显的线性相关性,y=0.0016x+0.0052,R~2=0.9263;在少耕培肥试验中二者在一定范围内呈现指数关系,y=0.0312e0.0164x,R~2=0.6557。在氮磷肥配比试验和少耕培肥试验中土壤氨挥发速率的机制模拟函数分别为Y=0.003e0.0015C+0.119W-0.06,R~2=0.559和Y=e0.0036C*(6.241ln T-55.924ln(1-W)-15.011)-4.225,R~2=0.412,可以解释40%~50%土壤氨挥发速率。并且土壤氨挥发速率与气温呈极显着相关(P <0.01),相关系数r=0.42。研究表明,气温对氨挥发有很大影响,通过氮磷肥配合施用以及秸秆翻耕深施都可以减少氨的挥发。(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8年06期)

闫加亮,赵文智[7](2019)在《长期机械耕作压实对绿洲农田土壤优先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机械耕作压实会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和水力特性产生显着影响,进而影响土壤优先流强度,但机械耕作压实对土壤优先流强度的影响仍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在临泽绿洲农田边缘持续压实区(CC)和正常耕作区(对照,CK)分别设置3个样方,利用亮蓝溶液进行原位染色试验,测定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和土壤饱和导水率等指标,分析长期机械压实对土壤优先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机械耕作压实对耕作层(0~20 cm)的土壤物理和水力特性无显着影响,而对犁底层20~60 cm的土壤物理和水力特性影响显着(P<0.05)。其中,持续压实区土壤剖面20~60 cm土壤容重增加了10.8%,土壤总孔隙度减少了11.9%,土壤饱和导水率减少了32.3%。长期机械耕作压实显着改变了土壤优先流特征及强度。持续压实区的土壤优先流呈现明显的横向流,显着区别于正常耕作区的大孔隙流;并且持续压实区的土壤优先流显着大于正常耕作区的土壤优先流(P<0.05),主要体现在最大入渗深度(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机械耕作压实显着改变了耕作层以下的土壤物理和水力特性,并加强了土壤优先流强度。(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宋霄君,吴会军,武雪萍,李倩,王碧胜[8](2018)在《长期保护性耕作可提高表层土壤碳氮含量和根际土壤酶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长期耕作措施对作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碳氮元素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土壤碳氮元素与碳氮转化相关酶之间的相互联系,对认识土壤酶响应土壤碳氮变化的机制和选择合理有效的耕作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长期耕作试验始于1999年,位于河南孟津县,属于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土层深厚(50—100 m),土壤类型是壤质黄绵土。试验处理有草地(GL)、传统耕作(CT)、免耕覆盖(NT)、深松覆盖(SM),于2016年采集根际土和非根际土0—20 cm、20—40 cm,分析了土壤总碳、有机碳和总氮含量,以及β-葡萄糖苷酶(BG)、β-纤维二糖苷酶(CBH)、β-木糖苷酶(BXYL)、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的活性,并进行了土壤碳氮元素含量与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和深松显着提高了根际和非根际0—20 cm土壤的总碳、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显着降低了非根际20—40 cm土壤的总碳、有机碳和总氮含量。草地显着提高了根际土壤总碳、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显着提高了非根际0—20 cm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显着降低了非根际土壤的总碳含量和非根际20—40 cm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深松显着降低了作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C/N,免耕和草地处理显着降低了作物非根际20—40 cm土壤中的C/N,但草地处理显着提高了作物非根际0—20 cm土壤C/N。2)与传统耕作相比,草地、免耕和深松显着提高了根际土壤中β-葡萄糖苷酶、β-纤维二糖苷酶、β-木糖苷酶和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草地显着提高了根际土壤的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免耕和深松显着降低了根际土壤的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3)碳氮转化相关酶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除β-纤维二糖苷酶与亮氨酸氨基肽酶之间)。碳氮转化相关酶与土壤总碳、总氮和有机碳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除亮氨酸氨基肽酶与总碳之间),与C/N之间均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土壤碳氮转化酶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参与土壤碳氮的转化。长期保护性耕作(免耕和深松)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表层的总碳、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提高根际土壤酶活性,有利于营养元素(有机质、碳氮元素)的循环转化和作物的吸收利用,以深松效果最好,免耕次之。(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张建军,樊廷录,赵刚,党翼,王磊[9](2018)在《耕作方式与长期定位施肥对雨养农田冬小麦产量的调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西北黄土高原半湿润偏旱区耕作方式与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调控效应,以设在半湿润偏旱区连续12年的耕作与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采用裂区设计,以传统耕作和免耕耕作为主处理,不施肥(CK)、单施无机氮肥(N)、单施无机磷肥(P)、单施有机肥(M)、无机氮磷肥配施(NP)、有机无机肥配施(NMP)为副处理,栽培制度为1年春玉米-3年冬小麦轮作,研究耕作及施肥措施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在生产年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型及耕作方式均以有机无机配施冬小麦产量最高,有机肥单施高于化肥单施,磷肥单施高于氮肥单施。耕作方式间表现为传统耕作高于免耕耕作,年型间表现为丰水年>平水年>干旱年,耕作和施肥方式的增产效果以干旱年最好,平水年和丰水年差异不显着。有机无机配施与传统耕作结合优化了冬小麦冠层温度、叶绿素相对含量等生理指标,提高了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因而改善了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性状而使冬小麦增产。在550mm左右降水量的陇东旱塬雨养农业区,无论何种耕作方式及生产年型,长期采用有机无机或无机氮磷肥配施均表现出持续提高冬小麦产量的良好作用。因此,有机无机配施结合传统耕作是提高陇东半湿润偏旱区冬小麦产量的最佳耕作栽培模式。(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王倩,李军,宁芳,孙磊,温鹏飞[10](2018)在《渭北旱作麦田长期保护性耕作土壤肥力特征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渭北旱作麦田10年长期定位试验实施4种土壤物理指标和7种化学指标组成的土壤肥力性质为评价指标,研究长期6种保护性耕作处理后11种土壤指标的累积效应,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肥力的累积效果进行综合评分,以期为渭北旱塬土壤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传统连续翻耕(CT/CT)比较,免耕与深松轮耕(NT/、ST)、深松与翻耕轮耕(ST/CT)、翻耕与免耕轮耕(CT/NT)处理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6.6%5.9%、6.6%,连续免耕(NT/NT)与连续翻耕差异不明显.>0.25 mm力稳性团聚体含量以NT/NT最高,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以NT/ST最高.与传统翻耕相比,5种耕作处理力稳性团聚体增加了1.7%~10.1%,土壤有机质增加了0.6%~11.2%,氮、磷、钾含量也均有提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1种土壤指标分为两个主成分综合表征土壤质量,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为75.5%在其上有较高载荷的指标为土壤有机质、水稳性团聚体、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容重、孔隙度,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3.2%,力稳性团聚体在其上有较高载荷,两者共解释了88.6%的原变量.长期不同耕作效果逐渐累加形成的土壤肥力水平依次表现为:NT/ST>ST/CT>CT/NT>NT/NT>ST/ST>CT/CT,NT/ST处理形成了一个相对平衡和较高肥力质量的土壤状况,为渭北旱作麦田最适宜的轮耕模式.(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长期耕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讨长期定位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田土壤呼吸以及根系呼吸的影响,研究根系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基于设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的长期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始于2002年),包括常规秸秆还田(PC)、免耕秸秆还田(PZ)、深松秸秆还田(PS)和旋耕秸秆还田(PR)4种处理,采用静态箱法测定和分析麦田土壤呼吸及水热因子,并利用根去除法研究根系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根系呼吸与土壤呼吸的变化趋势相同,即在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土壤呼吸与根系呼吸速率均呈"低-高-低"的趋势。各处理之间的土壤呼吸速率差异显着,与PC相比,PZ、PS、PR的土壤呼吸速率分别降低37.2%、17.0%、15.4%,PC、PZ、PR的根系呼吸速率较PS相比分别下降了9.4%、24.3%、22.4%。在冬小麦生育期内,根系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例呈双峰型,比例波动为21.7%~82.0%,均值为49.1%,总体表现为PZ>PS>PR>PC。土壤呼吸与10 cm土层地温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而与土壤湿度未达到显着相关。研究表明,与PC相比,长期定位耕作方式中PZ和PS可以降低麦田的土壤呼吸速率,减少麦田土壤的碳排放,并且可以提高根系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其中PS的根系呼吸速率最高,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期耕作论文参考文献

[1].马颢榴,盛浩,潘博,薛毅,张亮.双季稻-油菜耕作制对土壤肥力质量长期演变的影响[J].土壤与作物.2019

[2].周鹏翀,沈莹,许姣姣,韩惠芳,宁堂原.长期定位耕作方式下冬小麦田根系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

[3].Waqas,Ahmed.长期施肥与耕作管理对不同农业气候区稻田土壤磷组分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4].王碧胜.长期保护性耕作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转化过程及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5].张文丽,贾淑霞,张延,郭亚飞,张士权.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水分和呼吸的影响[J].土壤与作物.2019

[6].李凡,李江叶,郝晋珉,牛灵安.华北平原长期施肥和耕作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8

[7].闫加亮,赵文智.长期机械耕作压实对绿洲农田土壤优先流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9

[8].宋霄君,吴会军,武雪萍,李倩,王碧胜.长期保护性耕作可提高表层土壤碳氮含量和根际土壤酶活性[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

[9].张建军,樊廷录,赵刚,党翼,王磊.耕作方式与长期定位施肥对雨养农田冬小麦产量的调控效应[J].草业学报.2018

[10].王倩,李军,宁芳,孙磊,温鹏飞.渭北旱作麦田长期保护性耕作土壤肥力特征综合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长期耕作后非根际土壤养分、p...长期耕作后根际土壤养分、pH值...长期耕作土壤添加秸秆后微团聚...长期耕作土壤添加秸秆后团聚体...长期耕作土壤添加秸秆后细大团...半方差函数图

标签:;  ;  ;  ;  ;  ;  ;  

长期耕作论文_马颢榴,盛浩,潘博,薛毅,张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