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承载力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承载力,水资源,指标体系,水环境,生态,蒙古高原,土地资源。
承载力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壵[1](2019)在《自然保护地生态承载力时序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金石滩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区域,运用综合指标评价模型研究金石滩生态承载力的时序变化,并对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石滩自然保护地自2000~2015年生态承载力不断降低,生态系统环境状况不断下降。土地利用的变化是金石滩生态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金石滩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以期为自然保护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孔祥军[2](2019)在《浑河流域沈阳农村地区水环境承载力动态变化特征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浑河流域沈阳段区域为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分析框架构建了农村水环境承载力评估体系,基于云模型改进的模糊综合法科学评价了其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浑河流域沈阳段农村水环境承载力对治水投入、供水总量以及工农业废水排放等具有较高的要求,动态变化特征评价结果能够较好的反映农村水环境承载力实际状况;浑河流域沈阳段农村水环境承载力在2014—2018年期间总体处于弱承载状态,动态变化呈现出稳中上升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地下水》期刊2019年06期)
侯雪松[3](2019)在《变化环境下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变化环境下的内陆河流域,提出将水资源承载力相对余度作为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指标,计算分析流域剩余承载容量,并提出反映近期下垫面条件下的地表水资源量,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具有一定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水利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齐士强[4](2019)在《辽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辽河流域为例,综合分析了水环境与环境污染、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资源短缺等因素的作用关系,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水资源与水质量各参数权重,运用多目标优化模型综合评价了辽河流域2010-2016年的水环境承载力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辽河流域经济承载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富营养化和人口指标处于超载水平,相对于水环境而言水资源面临的形式更加严峻;基于多目标优化模型的评价结果与流域水环境实际状况基本相符,可为促进区流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地下水》期刊2019年05期)
张晓东,金矿[5](2019)在《宁夏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和未来情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宁夏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发展状况,以宁夏整体和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模糊层次分析、GM(1,1)和不同情景模式法,分析了2004-2016年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驱动因子和未来(2020、2025、2030年)不同情景下的发展。结果表明:北部引黄灌区和宁夏整体变化趋势相近,在2004-2016年呈现稳定增加趋势;中部干旱带虽然也呈上升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南部山区波动较大,虽然也表现为一定增加,但效果很小。水资源承载力的良性发展是以牺牲部分生态环境为代价,不同因素的驱动影响大小排序为森林覆盖率>生态用水率>农业依赖度>年降水量>人均GDP>恩格尔系数。未来4种情景假设下的宁夏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状态发展良好,排序为情景3>现状>情景2>情景1。(本文来源于《节水灌溉》期刊2019年09期)
张浩然,郑志宏,王徐洋[6](2019)在《河南省水环境承载力动态变化趋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综合分析水环境承载力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水环境现状,从水资源、水生态和社会经济3个方面考察水环境承载力,构建河南省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并采用向量模法对河南省水环境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计算结果表明,从2007-2016年,河南省水环境承载力基本上在逐年增加,但总体上还是处于中低水平,水资源紧缺是限制河南省水环境承载力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水利科技与经济》期刊2019年07期)
高飞,王会肖,刘昌明[7](2019)在《2001—2015年北京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市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由此引发了包括地面沉降等相关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本文采用地下水可利用量和用水效率定义了地下水承载力,并结合地下水开采程度(RG)和经济发展程度的投影图(RQ)对北京市2001—2015年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地下水的供水量高于地表水的供水量,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量波动幅度较小;北京市农业用水效率和工业用水效率逐年升高,其他行业用水效率除在2014年和2015年出现小幅度降低外,其他年份均处于升高趋势,折算后的综合用水效率也从2001年的97元·m~(-3)增长到2015年的620元·m~(-3);北京市地下水实际承载的GDP从2001年的2 636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1 469亿元, 2015年又减少到11 284亿元。以2010年为界限北京市地下水开采程度(RG)和经济发展程度(RQ)投影点分别位于Ⅰ区和Ⅱ区内,表明北京市地下水承载力2010年以前处于相对荷载过重的状态, 2010年以后荷载状态有所缓解。虽然北京市实际承载的GDP低于理论承载的GDP,但是北京市地下水承载力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逐步提高地表水使用量和提高用水效率是有效缓解北京市地下水超采的有力举措。(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07期)
左坤[8](2019)在《西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资源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载体和劳动对象,是城市开发建设活动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对土地资源载负能力的研究,是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衡量其区域内国土资源能够进行开发利用的程度,并评判土地资源健康发展的状态,为后续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和对策。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西安的土地资源开发建设活动不断发力,使土地资源的载负压力不断增强。本文以西安市为研究区,梳理了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相关概念、理论和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参考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对土地资源承载力概念的理解;以耕地协调性、建设用地协调性、生态用地协调性叁个角度构建西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结合西安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等级划分;以熵值模型、模糊数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为测算模型,并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制图功能,对西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差异和各驱动因素的贡献程度进行探测;分析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特征的差异性和驱动因素间贡献程度的时空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来看,西安市土地资源载负压力适中,土地资源承载力与相关要素之间协调程度不强,造成土地资源的载负能力整体不高,处于中度承载力水平,承载力指数呈现出先小幅度缓慢上涨,而后小幅度缓慢下跌的态势,总体在0.51-0.57之间上下波动。从空间来看,西安市各区县土地资源所能载负人类活动和支撑经济活动的能力处于中度承载力水平,土地资源与各要素的协调性程度在空间上略有差异,其承载压力适中,载负能力总体处于中度承载力水平。从驱动因素来看,各驱动因素2015年较2006年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程度呈现总体下降状态;驱动因素两两之间交互作用较强,其交互关系多为双驱动因素增强;驱动因素具有较强的空间分布差异,并随着时间的变化各县区承载力的主要驱动因素也发生改变。(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5-29)
郭美骅[9](2019)在《和林格尔县土地综合承载力变化和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内蒙古是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它自身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亟待发展的经济建设需要我们重视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随着和林格尔县成为呼和浩特市经济发展热点地区,城镇建设、交通、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量逐渐加大,开展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认识土地综合承载状况,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研究区域的承载力水平。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和林格尔县区域特色及土地利用现状特征,构建适合和林格尔县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21个评价指标和4个评价子系统组成。运用极差变换法、均方差决策法、综合指数法、状态评价法以及层次分级法等方法对2009-2016年和林格尔县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测算,分析了8年间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变化特征及其障碍因子;并对2020年和2030年和林格尔县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了预测,结合预测结果对未来国土空间规划给出可行性建议。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1)结合和林格尔县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状况及土地利用现状,构建了由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四个承载子系统和21个评价指标组成的适宜和林格尔县发展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2)和林格尔县土地综合承载力在2009—2016年间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土地资源、社会和经济承载叁个子系统均不同程度的增长,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水平有所下降;(3)四个承载子系统彼此间互相影响,但发展不均衡,在2009—2013年期间,各子系统承载力虽然呈波动状态,但总体上升2013年后,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开始下降,其他叁个子系统仍保持上升状态,四个承载子系统间的协调程度仍有待提高;(4)通过障碍度分析得到,子系统障碍度值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经济承载>社会承载>土地资源承载>生态环境承载。经济承载是影响和林格尔县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5)和林格尔县2020年和2030年土地综合承载力与现状相比有所提升,但2030年土地综合承载力子系统间协调性较低,生态环境承载力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为进一步提高和林格尔县土地综合承载力,从下一步编制国土空间规划需求、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合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度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6)
董昱,闫慧敏,杜文鹏,胡云锋[10](2019)在《基于供给—消耗关系的蒙古高原草地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加剧的双重影响下,蒙古高原草地放牧超载与草地退化问题不断凸显。如何从畜牧业生产对草地利用强度角度揭示草地生态系统的人地关系,对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至关重要。基于生态系统供给与消耗平衡关系,利用卫星遥感数据与畜牧业统计数据,分析蒙古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状态,研究不同政策背景和资源禀赋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承载压力的区域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两地不同的政策和习俗深刻影响了牧民对草地的利用方式,使得两地畜牧业生产结构产生显着差异,内蒙古自治区牲畜类型组成区域差异性大、总量相对平稳,而蒙古国牲畜数量增加显着、牲畜类型组成区域分布更为均匀。(2)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草地消耗量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蒙古高原草地资源消耗总量在2014年超出了供给量,其中内蒙古自治区草地资源消耗量在2005年超出了供给量,而近年来蒙古国的草地资源消耗量也逐渐逼近供给量。(3)2000-2016年间,蒙古高原草地承载压力不断增大,整体从盈余状态变为临界超载状态,持续严重超载地区主要出现在荒漠草原地区,并逐渐向典型草原及农牧交错区推进;蒙古国自2003年起富富有余状态区逐步减少且严重超载区逐步增多,内蒙古自治区则受生态保护政策的影响呈波动性变化。通过定量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草地承载状况的时空差异性,所揭示出的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下畜牧业生产结构与强度的变化规律可为草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承载力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浑河流域沈阳段区域为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分析框架构建了农村水环境承载力评估体系,基于云模型改进的模糊综合法科学评价了其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浑河流域沈阳段农村水环境承载力对治水投入、供水总量以及工农业废水排放等具有较高的要求,动态变化特征评价结果能够较好的反映农村水环境承载力实际状况;浑河流域沈阳段农村水环境承载力在2014—2018年期间总体处于弱承载状态,动态变化呈现出稳中上升的发展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承载力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1].王壵.自然保护地生态承载力时序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9
[2].孔祥军.浑河流域沈阳农村地区水环境承载力动态变化特征探析[J].地下水.2019
[3].侯雪松.变化环境下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
[4].齐士强.辽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分析[J].地下水.2019
[5].张晓东,金矿.宁夏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和未来情形分析[J].节水灌溉.2019
[6].张浩然,郑志宏,王徐洋.河南省水环境承载力动态变化趋势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9
[7].高飞,王会肖,刘昌明.2001—2015年北京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
[8].左坤.西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D].长安大学.2019
[9].郭美骅.和林格尔县土地综合承载力变化和预测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10].董昱,闫慧敏,杜文鹏,胡云锋.基于供给—消耗关系的蒙古高原草地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