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学波动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光学,神经网络,两相,燃烧器,波长,广义,锅炉。
光学波动法论文文献综述
周昊,吴剑波,杨玉,李亚鹏,胡善涛[1](2012)在《旋流燃烧器出口气固两相流场的光学波动法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精确测量旋流燃烧器出口的固相质量分数和颗粒细度,介绍了光学波动法测量固相质量分数的基本原理,并在气固两相流实验台上采用基于光学波动法的激光探针测量固相质量分数,对不同的一、二次配风条件下的回流区大小、扩散特性以及质量分数分布变化进行了测量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燃烧器出口流场中,固相质量分数最高点和气相速度的最高点均处于二次风口附近,在离燃烧器出口0~200mm范围内,气相速度衰减迅速,而固相质量分数的衰减缓慢;各次风对固相质量分数分布的作用各不相同:一次风大小的改变对中心回流区内固相质量分数影响微弱,主要影响周边区域;增强内二次风对增强回流区内的固相质量分数的差异最为明显;增加外二次风限制了颗粒对外扩散,固相质量分数的分布在周向上更加均匀.(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2年12期)
郑立刚[2](2004)在《大型电站锅炉优化运行与气固两相流光学波动法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锅炉的燃烧优化是通过锅炉的运行调整,达到最高的锅炉燃烧效率和最低的污染物排放量,从而降低电厂的煤耗和排污费用。我国能源人均占有率低,能源利用率低,“节能降耗”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能源政策,同时工业造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保护环境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因此锅炉的燃烧优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探讨了锅炉污染物NOx的生成机理和控制方法。重点探讨了NOx的生成机理、影响因素及其控制的一般原则。 锅炉NOx排放量、飞灰含碳量受锅炉煤种和运行参数影响很大,相互关系很难以常规的计算公式表达,本文引入BP网络(Back-Propagation)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建立了锅炉的污染物NOx排放、飞灰含碳量神经网络模型。模型以影响目标值的因素为输入变量,以NOx产量及飞灰含碳量等为输出变量,用电厂采集的数据样本进行训练。此模型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本身具有的强大的联想功能和记忆功能以及对于非线性变量的映射能力,来计算污染物排放与锅炉效率。 本文建立了锅炉燃烧优化算法模型。综合考虑锅炉效率和NOx排放两个方面的影响,建立了燃烧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建立了机理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的燃烧优化模型;研究了十进制遗传算法及其在数值优化中的应用,并将其用于该燃烧优化问题的寻优计算,优化结果对运行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阐述了光学波动法测量气固多相流颗粒浓度的原理,并在实验条件下,利用此原理对多相射流的浓度与粒度分布进行了测量研究,对单弯头、组合弯头对多相流浓度粒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前置空间组合弯头及内置楔形体的直流燃烧器出口不同截面气固两相流颗粒浓度粒度分布作了测量研究,得出各截面浓度分布规律,扩散和衰减规律;对燃烧器出口射流和侧边风混合特性做了详细的研究,讨论了各截面浓度分布规律及两相流的混合特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4-02-01)
周昊,杜黎龙,郑立刚,王正华,樊建人[3](2003)在《基于光学波动法研究气固两相流扩散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利用光学波动法测量颗粒浓度的原理,并在实验条件下,利用此原理,对前置空间组合弯头及内置楔形体的直流燃烧器出口不同截面气固两相流颗粒浓度分布作了测量研究,得出各截面浓度分布规律、扩散和衰减规律,可供分析电站锅炉稳定燃烧、节能及燃烧器改造参考.(本文来源于《燃烧科学与技术》期刊2003年04期)
周洁[4](2001)在《基于光学波动法和相关原理的颗粒测量及多波长火焰温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本论文的第一部分中,介绍了有关采用多波长分析方法测量碳氢燃料火焰温度的研究。在该方法中,采用SD2000型光纤光谱仪测量火焰在可见光(480-1100nm)波长范围内的火焰的辐射光谱,结合Newton-Raphson非线性迭代算法和Levenberg-Marquardt最优化算法,得到火焰温度和单色辐射率变化规律。在研究中分别采用了基于F(λ)和α(λ)的单色辐射率的表达方式并进行了对比计算。 对丁烷气体火焰及丁烷-植物油混合燃料火焰的测量结果表明,多波长分析方法优于传统的双色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由于综合考虑多个波长单元上的火焰辐射信息,多波长方法的测量精度比双色法有较大的提高;二、在多波长分析方法中,采用标准卤素灯进行相对辐射强度标定,简化了双色法中的火焰绝对辐射强度的标定。 在本论文的第二部分中,介绍了采用光学波动法测量气固两相流中颗粒浓度和粒径,以及采用光学信号相关计算方法测量颗粒空间流速的研究。光学波动法结合颗粒经过光束时所产生的光透射信号强度的均值和波动值,来得到颗粒在探测区域内的平均浓度和平均粒径,同时对光波动信号进行相关计算,可以得到颗粒的空间流速,在研究中还引入了数字滤波技术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并对测量范围进行了讨论。 多处工业现场和自制两相流试验系统的测量结果表明,测量颗粒浓度和粒径的精度在10%以内,速度测量精度在8%以内,证明这种技术可以用于非球形、不透明颗粒的测量。(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1-06-01)
光学波动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锅炉的燃烧优化是通过锅炉的运行调整,达到最高的锅炉燃烧效率和最低的污染物排放量,从而降低电厂的煤耗和排污费用。我国能源人均占有率低,能源利用率低,“节能降耗”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能源政策,同时工业造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保护环境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因此锅炉的燃烧优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探讨了锅炉污染物NOx的生成机理和控制方法。重点探讨了NOx的生成机理、影响因素及其控制的一般原则。 锅炉NOx排放量、飞灰含碳量受锅炉煤种和运行参数影响很大,相互关系很难以常规的计算公式表达,本文引入BP网络(Back-Propagation)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建立了锅炉的污染物NOx排放、飞灰含碳量神经网络模型。模型以影响目标值的因素为输入变量,以NOx产量及飞灰含碳量等为输出变量,用电厂采集的数据样本进行训练。此模型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本身具有的强大的联想功能和记忆功能以及对于非线性变量的映射能力,来计算污染物排放与锅炉效率。 本文建立了锅炉燃烧优化算法模型。综合考虑锅炉效率和NOx排放两个方面的影响,建立了燃烧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建立了机理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的燃烧优化模型;研究了十进制遗传算法及其在数值优化中的应用,并将其用于该燃烧优化问题的寻优计算,优化结果对运行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阐述了光学波动法测量气固多相流颗粒浓度的原理,并在实验条件下,利用此原理对多相射流的浓度与粒度分布进行了测量研究,对单弯头、组合弯头对多相流浓度粒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前置空间组合弯头及内置楔形体的直流燃烧器出口不同截面气固两相流颗粒浓度粒度分布作了测量研究,得出各截面浓度分布规律,扩散和衰减规律;对燃烧器出口射流和侧边风混合特性做了详细的研究,讨论了各截面浓度分布规律及两相流的混合特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学波动法论文参考文献
[1].周昊,吴剑波,杨玉,李亚鹏,胡善涛.旋流燃烧器出口气固两相流场的光学波动法测量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
[2].郑立刚.大型电站锅炉优化运行与气固两相流光学波动法测量[D].浙江大学.2004
[3].周昊,杜黎龙,郑立刚,王正华,樊建人.基于光学波动法研究气固两相流扩散特性[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3
[4].周洁.基于光学波动法和相关原理的颗粒测量及多波长火焰温度分析[D].浙江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