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黑龙江省通河县中医医院150900

摘要: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方法:本资料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高血压患者,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为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17例(60.71%)、有效9例(32.14%)、无效2例(7.14%),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显效12例(42.86%)、有效11例(39.29%)、无效5例(17.86%),总有效率82.14%;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收缩压和评价舒张压分别为(124.6±15.1)mmHg、(82.5±6.3)mmHg;对照组分别为(153.2±18.5)mmHg、(95.2±8.2)mmHg;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高血压

临床多采取药物治疗高血压,但长期应用西药治疗,虽具有一定效果,但易出现并发症[1]。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中医治疗高血压取得一定疗效。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资料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高血压患者,患者症状主要包括头晕、心悸、失眠等,符合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患者对本次试验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次试验。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过敏患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对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男13例,女15例;年龄48~69岁,平均(58.7±3.6)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3.2±0.7)年,平均舒张压(98.5±12.7)mmHg、平均收缩压为(165.7±8.5)mmHg;文化程度:初中以下患者18例,高中、中专患者7例、大专及以上患者3例;对照组男12例,女16例;年龄47~68岁,平均(58.3±3.4)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3.3±0.9)年,平均舒张压(98.3±12.8)mmHg、平均收缩压为(165.9±8.3)mmHg;文化程度:初中以下患者17例,高中、中专患者8例、大专及以上患者3例;两组基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比性强。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西药治疗,给予患者卡托普利片口服,每次25mg,每日2次;观察组给予患者中医辨证治疗,将患者分为肝阳上亢型、痰湿阻滞型、肝肾阴虚型和气血亏虚型。①肝炎上亢型:患者表现:头晕头痛、心烦气躁、面色赤红、口干口苦、舌红,脉弦。方药选择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药物组成为白芍12g、生地10g、黄芩10g、天麻10g、钩藤12g、石决明12g、玄参10g、牛膝12g、地龙10g、甘草6g。对于火盛患者添加龙胆草;对于风盛患者添加牡蛎、龟板、龙骨。②痰湿阻滞型:患者表现:头晕、头重、胸闷气短、不思饮食、大便溏稀、舌苔白腻、脉滑。治疗采取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为主,方药选择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为半夏10g、白术12g、天麻10g、胆南星10g、厚朴10g、陈皮10g、生姜6g、甘草6g。对于出现耳鸣患者可添加郁金、石菖蒲;对于胸闷气短严重患者添加瓜蒌、白蔻仁。③肝肾阴虚型:患者表现: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耳聋耳鸣、手足心热、舌红。方药选择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为枸杞10g、菊花12g、山药12g、丹参12g、山茱萸10g、熟地10g、酸枣仁12g、牡蛎15g、生龟甲15g、甘草6g。④气血亏虚型:患者表现:心慌心悸、失眠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方药选择归脾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为当归10g、白术10g、枸杞10g、黄芪20g、酸枣仁20g、党参12g、远志10g、木香10g、甘草6g。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血压变化及疗效。疗效判定:治疗后患者收缩压降低超过20mmHg,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或收缩压降低在30mmHg以上,患者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患者收缩压降低在20mmHg以内,血压在正常范围,或收缩压降低在20~30mmHg之间,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患者血压变化和症状均不明显。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P<0.05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17例(60.71%)、有效9例(32.14%)、无效2例(7.14%),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显效12例(42.86%)、有效11例(39.29%)、无效5例(17.86%),总有效率82.14%;差异显著,P<0.05。

2.2血压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平均收缩压和评价舒张压分别为(124.6±15.1)mmHg、(82.5±6.3)mmHg;对照组平均收缩压和评价舒张压分别为(153.2±18.5)mmHg、(95.2±8.2)mmHg;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高血压在我国非常多见,据统计高血压人数已超过3亿,主要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甚至出现心血管事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西医治疗可达到稳定血压的效果,但不能从根本上去除高血压的病因[2],同时长期用药对患者肝、肾功能造成损伤。近年来,中医治疗高血压取得了一定效果,中医认为高血压发病主要和肝阳亢盛、阴不制阳、肝肾阴虚有关[3],本研究将患者分为肝阳上亢型、痰湿阻滞型、肝肾阴虚型和气血亏虚型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了显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更低于对照组,疗效更加确切,体现出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彩英.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2):28.

[2]张丽霞.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动态血压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4):29-30.

[3]张丙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20):91-91,92.

标签:;  ;  ;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