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文学论文-陈毓文

唐末文学论文-陈毓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唐末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唐末五代,闽地,文学生态

唐末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陈毓文[1](2017)在《唐末五代闽地文学生态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限于地域、文化等原因,闽地文学开发直至中唐才渐有起色。唐末五代时期,闽地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吸引了大批北方士人南迁入闽。在外来文化力量与本土文化力量的冲突与交融中,闽地文学生态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时期,奠定了宋以后闽地文学大兴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李伟[2](2017)在《辞不尚奇,切于理也——唐末五代小品杂着的内容特征与文学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唐末小品杂着作为中唐古文革新的后劲,得到了北宋初年姚铉等人的理论确认,这在《唐文粹》的选文观念中有着鲜明的体现。继韩、柳之后,唐末小品杂着之所以能在推进古文创作方面发出耀眼的光彩,主要由于其在内容与艺术方面都作出了新的开拓,即内容上的尚"理"趋向与艺术上对"怪奇"文风的纠偏。至于唐末小品在讽刺艺术上的大力求新,则给晚唐骈文的创作带来了一股"小品化"的深刻影响,这也成为晚唐五代时期古文与骈文在对立消长的态势中借鉴彼此创作经验的一个典型范例。(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张婷[3](2015)在《唐末文学风气与徐寅诗赋》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晚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日益败落。晚唐前期步入文坛并建立起声誉的诗人,如杜牧、李商隐、温庭筠、许浑等先后离世。而晚唐后期更是唐代的衰亡期,唐末的文学也进入了一个衰微期,可以说此时的文学是众声喧哗、没有大家。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个新旧朝代更迭的时期,社会各个方面更易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因此,在文学上也体现出重要的时代特征。徐寅正是生活于晚唐后期的末世,可以说徐寅正是晚唐社会大背景下孕育出来的文人典型,其诗文创作与文学思想必然摆脱不了当时文学风气的影响。因此,本文结合唐末文学风气的时代背景,论述徐寅诗文的艺术特色,试图探寻出唐末文学风气对徐寅诗赋的影响,以及作为独立个体的徐寅所具有的典型特色。本文主要分叁个章节来论述唐末文学风气与徐寅诗赋,具体如下:第一章主要论述徐寅及其所处的时代,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有关徐寅的生平考辨,力图梳理出徐寅的名号、生卒年、行年、交游等,以期对徐寅生平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二是探寻唐末时的文学风气与诗坛风尚,主要有吊古之风、苦吟之风、题咏之风与淡泊的审美趣味,这些文坛风尚的产生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正是处于唐末乱世才使得诗人们怀古伤今、逃避现实、渴慕归隐,这是这个时期文学的共同特点,身处这种时代氛围中的文人徐寅,其诗歌自然也摆脱不了这些风气的影响。第二章主要论述徐寅的诗歌与所谓“五代之格”的离合。重点选取了徐寅诗歌中数量与质量俱佳的四类诗歌。一是咏物诗,徐寅创作的咏物诗数量,在晚唐位列第五,多达108首,他大量创作咏物诗就是晚唐咏物诗进一步繁荣的体现。避题字也是唐末时较为突出的一个创作特点,这种特点在徐寅诗歌中也有体现。此外,徐寅的咏物诗与韩偓的咏物诗一样还好吟咏抽象事物,但不同于韩偓的好吟女子物件,而是多有寄托、情感真切。正如徐寅其人一样,他的咏物诗也体现出刺世嫉邪与渴慕归隐的两种倾向,对现实充满不满即愤为发声,但又无奈仕进只能逃避现实,因此是时代导致了徐寅这两种情感倾向的产生;二是咏史诗,唐末咏史组诗大量出现,还出现了咏史四大家,此时的诗人开始有意识的创作咏史诗,徐寅诗中也有七首主题一致的咏史诗,也可看出诗人是有意为之。在对今非昔比的喟叹中,诗人们多以“开元遗事”入诗,这不仅是唐末文学的普遍特点,在徐寅诗中也是如此,徐寅的咏史诗中也有多首吟咏李、杨之事的诗歌。而且徐寅这类诗中总是萦绕着一种“末世之悲”,这种绝望与悲痛之情是晚唐文人所共有的情感体验;叁是科举诗,首先论述科举诗的定义,这是本节行文的基础。其次具体到徐寅的科举诗,要具体深入地分析题材内容,对徐寅科举诗中的情感内容与艺术特色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由此推进,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徐寅具有浓重的隐逸情结,这种情结的产生离不开唐末时的隐逸风尚。最后深入探析科举诗中重要的“长安”意象,从这一意象的分析上也可见出晚唐科举诗的发展变化,更能以小见大;四是题壁诗,这类诗歌在徐寅诗作中数量不是很多,但更能真实地反映诗人内心的情感,因此也是徐寅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诗。有些诗作是诗人当时当地所作,因此就能大致推断写作时间,了解了诗歌的写作背景就有利于理解诗歌更深层的情感。此外,晚唐时的苦吟之风并未随着贾姚的离世而消歇,反而呈愈演愈烈之势,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诗人们作题壁诗时往往更注重苦吟,徐寅诗中也处处可见诗人苦吟为诗。总而言之,这一章是把视角细化到诗歌类型上,从微观方面来阐明唐末文学大背景下徐寅诗歌的艺术特色。第叁章主要论述徐寅的律赋与所谓“程试之格”的离合。律赋发展到晚唐,才真正别开生面,成为唐赋的代表体式与主流文类。而作为晚唐律赋叁大家之一的徐寅,在晚唐律赋的光彩中添上了重要的一笔。因此这一章先论晚唐律赋的艺术特色,再深入分析徐寅律赋的典型特色,具体分析徐寅律赋时,与其他二人进行相关对比,着重分析徐寅律赋的风格形式、语言特色、情感表达等方面,在对比中突显徐寅律赋创作的新变与特色,从而进一步突出其律赋在晚唐律赋发展上的重要作用。这叁章的论述,始终围绕唐末文学风气与徐寅诗赋特色两个方面,第一章是专论唐末文学风气与诗坛风尚,重点在对当时诗坛主流的把握,第二、叁章具体到徐寅诗歌与律赋,通过品析其诗赋的艺术特色来印证当时的文学风气,其中有不脱当时风气影响的作品,也有诗人独具特色的作品。通过对徐寅诗歌的分析可看出确实是深受唐末文学风气影响,而徐寅的律赋更能体现个体的艺术特征。(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5-05-09)

金燕明[4](2014)在《广明之乱与唐末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唐末,军人哗变、农民起义以及藩镇间的相互攻夺等各种战乱此起彼伏,其中,“广明之乱”对唐政治的破坏最大,是整个唐王朝走向分崩离析的开始,对文人的影响巨大。本文以“广明之乱”与唐末文学作为研究对象,以王仙芝起义到唐王朝灭亡33年为时间范围,梳理“广明之乱”对唐末文学的影响,试图通过分析唐末文人在战乱中的生存选择、他们的心态以及他们的诗歌,结合唐末史实,研究唐末文人政治、文化心态的变化,进而窥探唐末文学衍变的进程。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广明之乱”对唐末文人的影响,具体如下:第一章从“广明之乱”的进程、爆发的原因,以及其后果叁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原因包括自然灾害和政治腐败、战乱频仍以及铨选失当等方面,涉及唐末社会的几个重要层面,旨在对“广明之乱”有一整体把握,阐明晚唐文人所处的政治文化处境。第二章对经历过“广明之乱”中文人的生存状态进行描述,据他们在战乱的经历,分为归隐,随驾与入幕,叛变与被杀等叁类情况,以初步显示动乱对文人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第叁章论述“广明之乱”对唐末文人政治心态的影响,为此,首先通过大量作品的解析以呈现当时文人对“广明之乱”的情感表达,其次描述动乱之后文人对待科举、入仕态度的变化。经历过动乱的文人体验到动乱带来的切肤之痛,第一节从他们关注战局,流露出对朝廷的失望情绪;谴责暴行,表达对战乱的憎恶和对百性的同情;思念亲友,慨叹生命的担忧叁个方面来分析。战乱过后,文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科举不再是文人汲汲不舍的追求,入幕则成了更多文人的选择;而且,科场失意使一部分文人更加怨望朝廷,甚至与朝廷为敌;哪怕是那些在朝为官的文人,政治热情逐渐冷却,明哲保身成了他们痛定思痛之后不得已的选择。第四章通过分析郑谷这一个案,通过描述其心理历程以直观呈现“广明之乱”对文人的政治文化心态的影响,并进而探究这种心态的变化在文学创作上的表现。通过对唐末文人的政治文化行为层面、文学创作层的考察可以发现,“广明之乱”不仅彻底改变了唐末的政局,文人的政治、文化心态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反映在诗歌创作上,则是挥之不去的充满灰暗色调的末世情怀。(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4-04-18)

孙振涛[5](2012)在《唐末五代西蜀文人群体及文学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学位论文致力于唐末五代西蜀文人群体及文学思想研究,全面考察唐末、前蜀、后蜀叁个不同政权背景下西蜀文人群体的生成态势、群体人格及文学创作思想的整体演变态势。同时,深入研究蜀地宗教文化和地域文化与西蜀文人群体及文学思想演变之间的关系,全面考察处于“承唐启宋”转型时期的西蜀文人群体及文学思想对南唐和宋初文坛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本学位论文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对唐末西蜀文人群体的生成态势、群体人格及文学思想进行全面研究。首先,对唐末寓蜀文人群体的生成态势及群体人格进行全面考察,其次,对蜀中文人群体的“崇杜”情结与感事写实的文学创作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对唐末帝王的中兴美梦与蜀中文人群体复古崇雅的文学思潮进行全面考察;对西蜀文人开掘内心、追摹贾岛和追求雕琢“苦吟”的文学创作倾向进行深入解读。第二章对五代前蜀一朝蜀中文人群体的生成态势、群体人格及文学思想进行全面研究。首先,对前蜀王朝统治下的蜀中文人群体的生成态势和活动方式做一进行考察。其次,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蜀中文人群体的思想心态和价值取向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由“功名”到“名利”、由“守道”到“顺时”、由纵情享乐到“醉入花间”的群体人格裂变情况。再次,对深受社会政局变动、时代经济发展、文人群体人格裂变及前朝风习浸染等诸因素制约的前蜀士人文学创作思想进行全面研究,考察其居于时代主流地位且引领社会创作风尚的质俚浅切和市井俗化的文学创作倾向以及缘情绮靡、寻芳猎艳和回归六朝“宫体”的文学创作思潮。第叁章研究探讨五代后蜀一朝文人群体的生成态势、群体人格及文学思想。孟氏二主四十年多年统治下的后蜀文坛自成段落自具特色,首先全面考察后蜀一朝蜀地文人群体的构成方式、生成态势及群体人格思想等内容。其次,深入探讨韦縠《才调集》“韵高”、“词丽”的诗学思想内涵以及与五代西蜀文学思潮之间的律动关系。再次,分析探讨西蜀《花间集》的编纂特点、选词标准及编纂思想,全面考察其与后蜀文学思潮之间的律动关系,并对其所代表的后蜀文人集体无意识的词学审美思想进行深入解读。第四章就唐末五代时期蜀地宗教文化与西蜀文人群体的生成态势、人格心态及文学思想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首先,全面考察蜀地佛教的发展状况、西蜀社会的崇佛思潮以及西蜀文人的禅悦情怀,进而深入研究佛教传播与西蜀文人群体和文学创作思想之间的关系。再次,全面考察道教在蜀地的传播情况、西蜀文人群体的佞仙情怀以及道教传播对西蜀文人群体和文学创作神仙道化色彩之间的关系。第五章就唐末五代时期西蜀地域文化与蜀地文人群体及文学创作思想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考察。首先,采用对比的视角分析探讨巴、蜀、汉中叁大地理文化版块与蜀地文人群体的分布状态之间的关系。其次,采用流动的视角全面考察唐末、前蜀、后蜀叁大政权背景下西蜀文人群体,对巴蜀地域文化认知和感受方面的历时性和阶段性的演进态势。再次,全面考察蜀地平原文化与西蜀地域文学中的神话色彩及乡邦文化色彩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巴峡山地文化与西蜀地域文学中的竹枝情韵和楚骚风味之间的关系。此外,花蕊夫人《宫词》颇具西蜀地域文化风貌特征自有其独特的艺术审美特质,本章最后专列一小节予以关注和探讨。第六章运用动态化的文化对比视角,全面考察和分析西蜀文人群体及文学创作思想对南唐和北宋文坛的影响态势。首先,深入探讨西蜀“花间词”对南唐词坛的影响,分析考察南唐词人对西蜀“花间”词人的曲词创作范式和词学审美理想的认知和接受情况。其次,全面考察由孟蜀一朝入宋的遗民文人群体在宋初文坛中的生成态势及群体人格思想。再次,分析探讨蜀籍遗民文人群体与宋初崇尚“白体”和“晚唐体”诗歌创作思潮之间的律动关系。其次,考察分析西蜀“花间”词人对宋初词坛的创作审美范式及词学崇雅思潮的深刻影响。(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期刊2012-05-01)

李翰[6](2007)在《胜意纷纭、新创迭出的文学史着——评李定广先生《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文学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显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唐叁百余年诗风文运,在其盛衰起落的每一个阶段,均有大批的研究成果跟进。事实上,唐代文学研究总体上的热闹和繁荣,与某些局部研究的冷落是相始终的。而某些被冷落的局部,就其文学实绩及在整个文学史流程中的意义而言,又实在不应该遭到冷落,唐末五代文学便属这类情况。因而,李定广博士《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的出版,在某种程度上就具有了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6期)

胡燕[7](2007)在《文化视野中的唐末五代文学研究——评李定广先生《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唐代文学的研究,自宋以后,学者多从盛衰正变观念出发,将文学与社会政治的盛衰相联系,高倡盛唐诗,礼赞中唐文,贬抑晚唐,鄙弃唐末五代,导致唐末五代文学研究相对沉寂,缺乏唐末五代文学整体研究的力作。李定广先生《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研究》期刊2007年03期)

王运熙,陈允吉[8](2007)在《李定广《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读后感言》一文中研究指出王运熙(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对过去学术界研究不够的唐末五代文学(特别是唐末诗)作出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探索,提出了若干独到的看法,辨正了过去一些模糊乃至失误的主张,颇有新见,值得称道。作者对有关原始材料的考索、整理,对近人的研究成果,旁搜博览,对与晚唐五代文学有关的政治、社会、思想情况,注意分析阐释,加强了着作的历史感。(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2期)

吴格言[9](2006)在《乱世见风骨,风雅在民间——综论唐末五代敦煌归义军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唐末五代为历史背景,将归义军文学与同时期中原等地文学进行比较,指出:归义军文学集中反映了当时重大的政治、军事斗争,歌颂了为维护国家和平统一、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具有珍贵的文学和史料价值。归义军文学平实、通俗、朴素、自然,同时不乏大胆夸张的浪漫想象,体制上散韵结合,唱白夹用,大量运用民间口语、俗语和谚语,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归义军文学的深远影响不仅体现文学体裁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文化繁荣,更体现在平民阶层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上。(本文来源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党银平[10](2004)在《崔致远与唐末徽籍诗人的文学交游》一文中研究指出崔致远是唐末游学来华的着名新罗文人,留唐16年间,他先后擢进士、寓洛阳、任县尉、入幕府,与唐末徽籍文人顾云、张乔、周繁及杜荀鹤交游频繁,关系密切。本文拟根据崔氏诗文及中韩有关文献,对崔致远与唐末四位徽籍诗人的文学交游情况分别作以考述。(本文来源于《徽学》期刊2004年00期)

唐末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唐末小品杂着作为中唐古文革新的后劲,得到了北宋初年姚铉等人的理论确认,这在《唐文粹》的选文观念中有着鲜明的体现。继韩、柳之后,唐末小品杂着之所以能在推进古文创作方面发出耀眼的光彩,主要由于其在内容与艺术方面都作出了新的开拓,即内容上的尚"理"趋向与艺术上对"怪奇"文风的纠偏。至于唐末小品在讽刺艺术上的大力求新,则给晚唐骈文的创作带来了一股"小品化"的深刻影响,这也成为晚唐五代时期古文与骈文在对立消长的态势中借鉴彼此创作经验的一个典型范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唐末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陈毓文.唐末五代闽地文学生态述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

[2].李伟.辞不尚奇,切于理也——唐末五代小品杂着的内容特征与文学特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3].张婷.唐末文学风气与徐寅诗赋[D].湖北大学.2015

[4].金燕明.广明之乱与唐末文学[D].湖北大学.2014

[5].孙振涛.唐末五代西蜀文人群体及文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2

[6].李翰.胜意纷纭、新创迭出的文学史着——评李定广先生《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7].胡燕.文化视野中的唐末五代文学研究——评李定广先生《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7

[8].王运熙,陈允吉.李定广《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读后感言[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9].吴格言.乱世见风骨,风雅在民间——综论唐末五代敦煌归义军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6

[10].党银平.崔致远与唐末徽籍诗人的文学交游[J].徽学.2004

标签:;  ;  ;  

唐末文学论文-陈毓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