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蛤蟆养殖的诱虫装置论文和设计-陈俊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蛤蟆养殖的诱虫装置,包括外壳和大棚体,所述外壳固定安装在大棚体的内部表面,所述外壳左侧的进虫口内部固定有透明隔板,所述透明隔板右侧的外壳内竖向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右侧固定有透明漏斗,所述外壳的右侧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出虫口,所述出虫口的外侧安装有出虫漏斗,所述外壳的右侧表面安装有玻璃,所述玻璃右侧的外壳表面通过支架安装有诱虫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玻璃右侧的外壳表面安装有诱虫灯,在夜间时诱虫灯可以吸引昆虫经过透明隔板进入外壳内,然后穿过挡板上的透明漏斗,并通过出虫口的出虫漏斗进入大棚内部,可以供蛤蟆捕食,降低养殖成本和人力物力,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蛤蟆养殖的诱虫装置,包括外壳(1)和大棚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固定安装在大棚体(2)的内部表面,所述外壳(1)左侧的进虫口(4)内部固定有透明隔板(3),所述透明隔板(3)为两个,所述透明隔板(3)右侧的外壳(1)内竖向固定有挡板(5),所述挡板(5)的右侧固定有透明漏斗(6),所述外壳(1)的右侧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出虫口(7),所述出虫口(7)的外侧安装有出虫漏斗(8),所述外壳(1)的右侧表面安装有玻璃(13),所述玻璃(13)右侧的外壳(1)表面通过支架(10)安装有诱虫灯(12),所述诱虫灯(12)与外界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蛤蟆养殖的诱虫装置,包括外壳(1)和大棚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固定安装在大棚体(2)的内部表面,所述外壳(1)左侧的进虫口(4)内部固定有透明隔板(3),所述透明隔板(3)为两个,所述透明隔板(3)右侧的外壳(1)内竖向固定有挡板(5),所述挡板(5)的右侧固定有透明漏斗(6),所述外壳(1)的右侧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出虫口(7),所述出虫口(7)的外侧安装有出虫漏斗(8),所述外壳(1)的右侧表面安装有玻璃(13),所述玻璃(13)右侧的外壳(1)表面通过支架(10)安装有诱虫灯(12),所述诱虫灯(12)与外界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蛤蟆养殖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虫口(7)外侧的外壳(1)上固定有导向板(9),所述导向板(9)位于出虫漏斗(8)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蛤蟆养殖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右侧表面固定有挡光罩(14),所述挡光罩(14)固定在诱虫灯(12)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蛤蟆养殖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右侧内部固定有透明导板(11),所述透明导板(11)位于玻璃(13)的左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蛤蟆养殖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漏斗(6)为多个,且多个透明漏斗(6)均匀的分布在挡板(5)表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蛤蟆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蛤蟆养殖的诱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蟾蜍,也叫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们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蟾蜍水陆两栖,皮肤布满小孔具有渗透性,外加它们从出生就没有羊膜和壳等结构的保护,致使它们对环境的敏感性要高于其他类群,两栖动物被认为是检测环境变化的风向标,成年蛤蟆以飞行类的昆虫为食,靠人工捕捉投食会浪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若养殖昆虫喂养给蛤蟆会增大养殖的成本。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蛤蟆养殖的诱虫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蛤蟆养殖的诱虫装置,通过在玻璃右侧的外壳表面安装有诱虫灯,在夜间时诱虫灯可以吸引昆虫经过透明隔板进入外壳内,然后穿过挡板上的透明漏斗,并通过出虫口的出虫漏斗进入大棚内部,可以供蛤蟆捕食,降低养殖成本和人力物力,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蛤蟆养殖的诱虫装置,包括外壳和大棚体,所述外壳固定安装在大棚体的内部表面,所述外壳左侧的进虫口内部固定有透明隔板,所述透明隔板为两个,所述透明隔板右侧的外壳内竖向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右侧固定有透明漏斗,所述外壳的右侧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出虫口,所述出虫口的外侧安装有出虫漏斗,所述外壳的右侧表面安装有玻璃,所述玻璃右侧的外壳表面通过支架安装有诱虫灯,所述诱虫灯与外界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虫口外侧的外壳上固定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位于出虫漏斗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的右侧表面固定有挡光罩,所述挡光罩固定在诱虫灯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的右侧内部固定有透明导板,所述透明导板位于玻璃的左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透明漏斗为多个,且多个透明漏斗均匀的分布在挡板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蛤蟆养殖的诱虫装置,通过在玻璃右侧的外壳表面安装有诱虫灯,在夜间时诱虫灯可以吸引昆虫经过透明隔板进入外壳内,然后穿过挡板上的透明漏斗,并通过出虫口的出虫漏斗进入大棚内部,可以供蛤蟆捕食,降低养殖成本和人力物力。

2.本实用新型的蛤蟆养殖的诱虫装置,通过在出虫口外侧的外壳上固定有导向板,并使导向板位于出虫漏斗的外侧,在昆虫进入大棚内部的时候,导向板可以防止外界与大棚内部发生串风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的蛤蟆养殖的诱虫装置,通过在外壳的右侧表面固定有挡光罩,可以遮住诱虫灯射出的光线,避免光线影响到蛤蟆的正常生长,且将诱虫灯安装在外壳的外侧,可以防止昆虫撞到诱虫灯上被杀死。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蛤蟆养殖的诱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蛤蟆养殖的诱虫装置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大棚体;3、透明隔板;4、进虫口;5、挡板;6、透明漏斗;7、出虫口;8、出虫漏斗;9、导向板;10、支架;11、透明导板;12、诱虫灯;13、玻璃;14、挡光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蛤蟆养殖的诱虫装置,包括外壳1和大棚体2,所述外壳1固定安装在大棚体2的内部表面,所述外壳1左侧的进虫口4内部固定有透明隔板3,所述透明隔板3为两个,所述透明隔板3右侧的外壳1内竖向固定有挡板5,所述挡板5的右侧固定有透明漏斗6,所述外壳1的右侧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出虫口7,所述出虫口7的外侧安装有出虫漏斗8,所述外壳1的右侧表面安装有玻璃13,所述玻璃13右侧的外壳1表面通过支架10安装有诱虫灯12,所述诱虫灯12与外界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在玻璃13右侧的外壳1表面安装有诱虫灯12,在夜间时诱虫灯12可以吸引昆虫经过透明隔板3进入外壳1内,然后穿过挡板5上的透明漏斗6,并通过出虫口7的出虫漏斗8进入大棚内部,可以供蛤蟆捕食,降低养殖成本和人力物力。

其中,所述出虫口7外侧的外壳1上固定有导向板9,所述导向板9位于出虫漏斗8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在出虫口7外侧的外壳1上固定有导向板9,并使导向板9位于出虫漏斗8的外侧,在昆虫进入大棚内部的时候,导向板9可以防止外界与大棚内部发生串风的情况。

其中,所述外壳1的右侧表面固定有挡光罩14,所述挡光罩14固定在诱虫灯12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在外壳1的右侧表面固定有挡光罩14,可以遮住诱虫灯12射出的光线,避免光线影响到蛤蟆的正常生长。

其中,所述外壳1的右侧内部固定有透明导板11,所述透明导板11位于玻璃13的左侧。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在外壳1的右侧内部固定有透明导板11,当昆虫进入外壳1内部的出虫口7位置后,会在透明导板11的导向作用下从出虫口7进入大棚内部。

其中,所述透明漏斗6为多个,且多个透明漏斗6均匀的分布在挡板5表面。

在一种蛤蟆养殖的诱虫装置使用的时候,将外壳1安装在大棚体2的内侧表面,夜间使用时通过外界控制设备启动诱虫灯12,昆虫在灯光的作用下从进虫口4经过透明隔板3进入外壳1内部,然后再穿过透明漏斗6,之后在透明导板11的作用下通过出虫口7的出虫漏斗8,最后进入到大棚内部供蛤蟆捕食,挡光罩14可以防止诱虫灯12的灯光照射到大棚内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一种蛤蟆养殖的诱虫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4690.2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300048U

授权时间:20190827

主分类号:A01M 1/04

专利分类号:A01M1/04;A01K67/02

范畴分类:12F;

申请人:抚州市东乡区蛤蟆头稻渔种养专业合作社

第一申请人:抚州市东乡区蛤蟆头稻渔种养专业合作社

申请人地址:331800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小璜镇广昌村

发明人:陈俊;陈德明

第一发明人:陈俊

当前权利人:抚州市东乡区蛤蟆头稻渔种养专业合作社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蛤蟆养殖的诱虫装置论文和设计-陈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