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媛媛:人口年龄和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论文

侯媛媛:人口年龄和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论文

[提 要]人口结构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经济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由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的新变动,带来消费和经济结构向新方向的转变。鉴于少儿抚养比的不断降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向明显。这一人口结构的变动导致消费结构向新的方向优化,从而给产业结构升级带来指导意义。这充分说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显露,而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产业结构尚在转变的过程中,所以本文分析人口和消费结构变动的关系、明确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我国产业结构的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分析1998~2016年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特点以及居民消费现状,并将两者的趋势变化进行对比分析,与采用调查问卷实证分析的趋势大致吻合。分析的维度根据调查问卷的重点主要聚焦于日常消费、娱乐休闲和消费方式的变动,最后从养老、娱乐和消费方式等三个角度给出相关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一、研究背景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深入改革的攻坚时期,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老龄化人口急剧上升。“人口红利”面临逐步下降的境地。近年来,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扩大内需战略”到“十三五”规划中明确的“通过优化要素配置、扩大有效供给来适应需求的变化”可以看出,消费环节已经成为经济良性运行的重中之重。

而人口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商品的需求者和消费者,其年龄结构、地域分布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对社会整体消费结构的形成产生影响,从而会导致消费结构的差异。这种个体层面的差异会累积叠加,从而引起社会总体需求结构层面的变化,进而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产生不同的影响。

将UIF-IMM算法应用于机器人定位系统中.机器人移动速度为0.3 m/s,其运行轨迹如图1所示,轨迹规划目标如表1所示,采样时间为0.1 s.

目前,我国的人口年龄分布变化主要表现为生育率持续下降,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滞并转向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模式、消费意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同年龄层人群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偏向有着显著差异。因此,研究消费结构必须充分地考虑人口年龄分布,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相应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也应当予以调整。所以,根据不同人口年龄结构的消费特征扩大国内需求,进行消费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的实证分析是基于对江苏省不同年龄段的消费状况问卷调查,问卷总共发放了700份,收回631份,其中有效问卷563份,有效率为89.22%,问卷依据50后到00后年龄分段,通过涉及到消费的具体问题来研究不同年龄段人口的现行消费状况和变动趋势。并根据消费结构的变动方向来对相关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提供建议。

妈妈曾是知青,从师范大学毕业后,她在农村中学教过书,1982年调入重庆出版社,做了编辑。我爸是妈妈的作者,江西人,自由作家。两人爱得狂热,属于闪婚。我爸才华横溢,但却个性乖戾。长大后,我在妈妈写的一篇文章里,看到她这样描述他们的婚姻:每次吵架,都是因为他的狭隘和大男人主义,我经常被打得脸上有记号,他还要逼我写一份检讨……

(二)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表现为日常消费占比下降,娱乐休闲等发展型消费不断上升,反映出消费方式和理念的变化。消费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居民所消费的各类消费资料(劳务)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不同年龄阶段人口的消费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就要求产业结构及时变化更新,适应年龄结构的具体需求。

二、研究文献综述

从调查结果来看,与其他年龄段消费者不同的是,50后、60后对于养老方面的消费情况关注较高。其中,有44.16%的消费者表示愿意尝试去养老院养老,这也顺应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的必然趋势,可见,中国的养老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70后、80后除家庭日常消费之外占最大比例的是子女教育,占总人数67.77%。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70后、80后因自身有着较高的受教育水平,他们对子女教育表现出高度的重视,更加了解教育的重要性,教育观念也更加开放、先进和理性,因而未来的教育产业也将有更好的发展。而90后、00后这一特殊的群体,即使他们大部分还在学校,小部分也才步入社会不久经济能力不强,但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宽裕的家庭背景和崭新开放的消费理念,除去日常开支和住宿花费,购物与休闲娱乐是他们生活费的主要方向。这就体现出现在年轻人的消费欲望十分旺盛,非常注重享受生活,他们不仅是线下休闲娱乐消费的主力军,尤其是这些能够快速接受新事物的90后,在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中表现得如鱼得水,成为了网络购物的主力。

三、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和消费结构变动分析——宏观层面上

本研究通过Excel 2003进行试验数据汇总处理,采用DPS 7.05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p<0.05)及origin 8.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作图分析。

表1 全国各年龄组占总人口比重一览表(单位:万人、%)

按年龄组分年份总人口(年末)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24761 125786 126743 127627 128453 129227 129988 130756 131448 132129 132802 133450 143091 134735 135404 136072 136782 137462 138271人口数32064 31950 29012 28716 28774 28559 27947 26504 25961 25660 25166 24659 22259 22164 22287 22329 22558 22715 23008比例25.7 25.4 22.9 22.5 22.4 22.1 21.5 20.3 19.8 19.4 19.0 18.5 15.6 16.5 16.5 16.4 16.5 16.5 16.6人口数84338 83157 88910 89849 90302 90976 92184 94197 95068 95833 96680 97484 99938 100283 100403 100582 100469 100361 100260比例67.6 66.1 70.1 70.4 70.3 70.4 70.9 72.0 72.3 72.5 72.8 73.0 69.8 74.4 74.2 73.9 73.5 73.0 72.5人口数8359 8679 8821 9062 9377 9692 9857 10055 10419 10636 10956 11307 11894 12288 12714 13161 13755 14386 15003比例6.7 6.9 7.0 7.1 7.3 7.5 7.6 7.7 7.9 8.0 8.2 8.5 8.3 9.1 9.4 9.7 10.1 10.5 10.9

表2 江苏省各年龄组占总人口比重一览表(单位:万人、%)

?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升,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在得以迅速提升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如表3、表4所示。(表 3、表 4)

表3 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及各项支出占比一览表(单位:元、%)

年份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消费总支出5010.91 5323.18 5532.74 6042.60 6708.58 7332.26 8621.82 9628.59 10715.15 11977.55 14357.49 16781.74 18825.28 20371.48 23476.30 24966.00 26432.90食品烟酒44.1 41.1 39.7 40.4 38.3 40.0 37.2 36.0 36.7 37.9 36.5 36.1 35.4 34.7 28.5 28.1 28.0衣着9.0 9.2 9.5 8.8 8.8 8.3 9.3 9.2 9.2 9.7 10.2 10.6 10.2 9.9 7.5 7.1 6.8居住8.6 8.2 7.9 11.5 10.7 10.4 9.2 10.4 9.5 8.7 8.6 7.1 7.6 7.7 21.7 22.6 23.2生活用品及服务11.4 10.7 10.9 7.2 6.7 6.7 6.8 6.7 6.6 6.8 7.1 7.1 6.8 6.8 5.7 6.1 6.1交通通信6.0 7.4 8.7 8.3 10.2 10.4 12.2 12.5 12.2 11.3 13.5 13.5 14.3 15.4 14.9 14.5 15.0教育文化和娱乐11.7 12.6 12.5 14.4 14.5 14.1 14.9 15.2 15.9 15.0 14.9 16.1 16.3 16.2 12.1 12.3 12.0医疗保健4.2 5.5 5.4 6.2 7.4 6.8 6.7 6.2 6.4 6.6 5.6 5.7 5.6 5.5 6.9 6.4 6.1其他用品及服务5.0 5.2 5.4 3.2 3.5 3.3 3.6 3.8 3.5 3.8 3.6 3.9 3.7 3.9 2.7 3.0 2.8

表4 江苏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及各项支出占比一览表(单位:元、%)

年份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消费总支出1841.91 1922.13 2374.66 2620.29 2704.37 2992.55 3567.11 3658.19 4302.47 4855.25 6542.87 8094.57 9138.18 9486.9 11820.30 12882.50 14428.20食品烟酒32.7 33.1 42.6 39.9 41.4 44.0 44.0 35.1 35.5 36.1 38.1 35.1 33.4 30.8 31.4 31.7 29.5衣着6.5 6.4 5.4 5.3 5.2 5.5 5.4 6.1 5.8 5.7 5.3 6.9 6.7 7.2 6.4 6.0 5.7居住23.1 21.4 18.5 21.1 16.3 15.6 14.4 16.7 16.5 17.3 17.9 17.0 16.3 18.3 20.9 20.6 22.6生活用品及服务8.3 5.9 4.8 4.9 5.1 4.7 4.7 5.5 5.3 5.2 5.0 6.2 5.8 5.8 6.1 5.9 6.3交通通信7.1 8.1 7.4 7.8 9.9 9.8 10.2 12.7 12.6 12.7 12.0 11.4 14.3 15.0 15.1 14.6 16.2教育文化和娱乐13.7 14.0 11.7 12.5 14.0 12.5 13.4 14.9 14.9 14.7 13.9 12.9 13.0 10.8 10.3 10.2 9.4医疗保健5.9 6.7 6.2 5.4 5.3 5.5 5.6 6.4 6.1 6.0 5.5 8.0 7.9 8.5 7.2 8.4 8.0其他用品及服务2.8 4.3 3.3 3.1 2.8 2.4 2.4 2.8 3.1 2.5 2.2 2.6 2.5 3.6 2.7 2.6 2.5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KA1>KA2,KB2>KB1,KC1>KC2,在因素A下,优水平为2,在因素B下,优水平为1,在因素C下,优水平为2,因此最优组合为A2B1C2,即最优组合是拉形高度20mm,加工深度15mm,用交叉进刀方式进行加工,此时回弹角最小。RB>RA>RC,加工深度对回弹角的影响最大,并且加工深度越大,回弹角越小,拉形高度次之。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江苏省人口结构变动的趋势和全国趋于一致,具体表现为0~14岁少儿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大。少儿系数从1998年的21.5%下降到2016年的13.7%,19年来下降了7.8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1个百分点;15~64岁劳动力人口比重呈现稳中增长的趋势,从1998年的 69.3%上升到 2016年的 72.8%,19年来上升3.5%,平均每年增长1.06%;65岁以上老年人口(老年系数)呈现上升趋势,从1998年的9.2%上升到2016年的13.5%,平均每年增长1.08%。按照国际上对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即表明国家步入老龄化。我国在2000年左右就已经步入老龄化,并且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江苏省的老龄化增加趋势相比于全国更为明显,而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和少儿抚养比的下降会导致消费结构的变化。

2、城乡居民消费中休闲娱乐消费比重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随着收入的提高不断升级,教育文化和娱乐占比的消费稳步提高,体现出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比重不断上升的趋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所占比重分别从1999年的 6.0%、11.7%和 4.2%增加到 2016年的15.0%、12.0%和6.1%,分别上升了9.0、0.3和1.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中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所占比重则从1999年的7.1%、13.7%和5.9%增加到2016年的16.2%、9.4%和8.0%,其中交通和医疗分别上升了9.1和2.1个百分点,文教娱乐下降了4.3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娱乐休闲类的消费比重整体在持续上升。

病理学是一门医学主干课程,通过对病变形态的观察研究病变发生发展的本质,为学生向临床领域过渡打下牢固基础。病理实验是病理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实验报告是其重要的教学手段,它是衡量实验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也是师生之间的桥梁纽带。因此,病理实验报告的改革也是我们探索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近年来,随着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数字切片网络教学[1-3]等在我校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我们充分利用已有条件,结合实际情况并参阅文献[4-8]制定了符合学情的电子实验报告,现就在应用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分享给大家。

(一)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具体表现为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和老年抚养比的上升。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刻、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占该地区全体人口的比重,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可以分为年轻型、成长型和老年型。不同年龄阶段人口具有不同的经济社会特征。(表 1、表 2)

1、日常消费比重不断下降。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99年初期的44.1%下降到2016年的28.0%,下降了13.1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1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99年的32.7%下降到2016年的29.5%,下降了3.2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06%。食品和其他生活用品作为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述调查的20年间所占据居民整体消费的比例在不断下降。

(三)人口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呈现同步趋势。人口结构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而消费结构则是微观层面的具体市场需求。二者相互联系且变化趋势呈现同步。就少年人口而言,一方面由于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家庭的储蓄变少,从而有利于消费层次的提升;另一方面少儿对食品、衣着支出的影响最大,少儿抚养比的下降使得日常消费的占比下降。就老年人口而言,一方面老龄化将减少食品和衣着消费,增加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和旅游消费,提高了休闲娱乐消费的占比;另一方面由于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随年龄下降,老年人在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等方面的服务性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提高了对养老产业的整体需求,从而有利于消费层次的提升。(表5)

表5 全国人口年龄结构-抚养比一览表(单位:%)

images/BZ_9_211_2113_1203_3247.png

四、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和消费结构变动分析——微观层面上

根据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的汇总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年龄层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各有不同,不同年龄层的消费结构也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以几种主要的消费产品而言,食品消费的比例变化一般是U形,儿童和老年人在食品消费中的比例比成人稍高,这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比较相似的。由于儿童和老年人更多的依赖家庭生活,所以其他方面的消费比例较低。在生活用品及服务方面,50后至80后消费占比较大,因为这些年龄段的消费者大多为已婚状态,家庭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必不可少。服饰类的消费趋势呈倒“V”形,其中,70后至90后消费者的比重较大,50后、60后消费者的比重较小。

人口年龄结构的概念是指不同年龄阶段的分布情况,具体包括按阶段的分组和占比,也分析了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具体概念,而少儿抚养比的下降与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可以促进消费结构的变动和升级。并且消费结构具体是通过城镇和农村居民两个角度来分析的,有的学者认为城镇居民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更大,另外也有相反的结论,认为农村居民的年龄结构影响更大。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每个年龄段因其自身特点的不同,主要消费方向有着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不同年龄结构有着不同的消费结构,引起社会总体需求结构层面的变化,进而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产生不同的影响。

五、对相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建议

(一)对养老产业发展的分析与建议。基于政策判断和调查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人口老龄化这一问题逐步凸显,甚至老龄化趋势正进一步加强。面对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社会的老年抚养负担在不断加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逐渐难以适应这样的压力,因此商业化和社会化的养老模式将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需求变得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他们渴望有质量、有品位、有尊严的晚年生活,而当前发展不充分的养老产业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与消费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急需发展养老产业,促进养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政府部门在养老产业的发展初期要为其保驾护航,为相关企业提供各类扶持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有关的市场标准和行业规范,为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此举也有助于提升老龄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吸引更多社会化资本,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同时,面对针对老龄、高龄群体的产品和服务的相关市场无法满足老年人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的状况,我们还应开拓更多的老年产品和服务。例如:建立专门的服务于老年人的医疗设施和相关配置,这不仅是产业的新发展,而且有助于解决老年人医疗保障不足的问题;研发帮助老年人健康、便利生活的各类电子产品;开发具有低糖、低蛋白、抗衰老、降压降脂等符合老年人健康需要的老年食品等。

(二)对娱乐产业发展的分析与建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互联网的快速及时、互动性、个性化等特点深深地影响了娱乐产业,并融入到了娱乐产业的方方面面,极大地冲击并改变了我国娱乐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模式。“抖音”是互联网影响娱乐产业的一个典型代表,这款短视频软件产品在出现后就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在短时间内便迅速成为了当下年轻人最火暴的表达自我、展现自我的社交平台。“抖音”这类的短视频不仅满足了一般大众的娱乐需求,尊重了人们的表达欲望,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填补了人们长期缺乏娱乐活动的精神需求。

虽然现如今娱乐产业发展迅速,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同时也带动了国民经济的进步发展,但在短视频这类娱乐产业走红的过程中,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例如:低俗、违法、无下限的内容仍然偶有出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各类虚假营销信息时有出现,增加了人们上当受骗的风险;青少年沉迷网络问题待解,“放过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鉴于目前娱乐产业发展现状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我们对娱乐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对娱乐产业中出现的低俗有害信息进行严格管制;其次,鼓励平台思考如何承载有价值的内容,加快健康积极的优质内容的建设;最后,通过教育的正确引导,提升社会公众对不同媒体信息进行解读和判断的能力,时刻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态度。

(三)对数字经济、软件产业发展的分析与建议。在问卷调查中,互联网金融获得了很多人的信任,互联网购物更是成为了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日常生活中,线上教育凭借资源丰富、方式简便、节约时间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欢迎,线上教育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由此可以看到互联网的应用之广,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消费方式的变化使我们越来越多地依赖网络,对数字经济和软件产业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因此,我们要努力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及跨界融合,促进数字经济、软件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升级。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软件服务业规模的快速扩大和业务的迅速增长,我国软件业也在面临着由数字经济引发的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例如:成本上升、高端人才缺乏、安全风险、监管不完善等。因此,我们就数字经济、软件产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软件业发展顺应社会公众消费方式改变的潮流,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方式的升级;(2)促进软件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组织方式;(3)充分重视和发挥技术人才的作用,构建多层次软件人才培养与引进体系;(4)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大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监管力度;(5)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其管理提供法律上的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忠根,何凌霄,南永清.年龄结构变迁、消费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浙江大学学报,2016.

[2]乐菡.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J].上海经济,2018.

[3]张玉周.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6.

[4]盖骁敏,耿君.消费水平、消费选择与人口年龄结构触动[J].公共管理,2014.

基金项目:2018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编号:201813573017Y)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3月27日

标签:;  ;  ;  ;  ;  ;  ;  ;  ;  ;  ;  

侯媛媛:人口年龄和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