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年至1846年耗费大量心血合作的。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形态》首次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其中科学历史观的建立,既使得马克思恩格斯探究社会和经济规律有了哲学支撑,又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后世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研究《形态》,不仅可以认识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还可以加强新时代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并且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 唯物史观
2018年6月29日,中国共产党迎来97岁生日,中新网等主流媒体转载题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习近平这些话入脑入心》一文,文中重提2014年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中国共产党人既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的观点。当前形势下,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的问题依然严重,从根本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立足文本,研究经典。《形态》内容丰富,为我们认识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加强新时代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遵循。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凝练
19世纪上半叶,德国社会思想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思想观点同经济政治发展状况不适应,甚至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涌现出的新思想或为资本主义社会辩护,或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肤浅且抽象的批判,没有真正揭示出资本主义的本质。为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些思想还是在黑格尔绝对精神体系内,并没有超越黑格尔哲学体系。”[1]例如,青年黑格尔派学者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书,大力宣扬极端个人主义、唯我主义等思想。鉴于上述原因,马克思恩格斯决定共同撰写《形态》以表明与德国旧哲学观点的对立,清算以往的哲学信仰矛盾。
《形态》的出现适应当时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斗争的需要。1845年春,欧洲的革命形势高涨,无产阶级开始自觉组成各种工人团体、共产主义组织等,但是由于这些团体和组织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使得各种各样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长期处于思想统治地位,无产阶级革命不断挫败。在这种情形下,如何使无产阶级坚信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才能够指导他们的革命实践走向成功,是马克思恩格斯面临的首要任务。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思索,他们发现必须同其他各种社会思潮区分开来,这就要求他们科学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并依据这一理论指导无产阶级开展革命斗争。
《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自身思想发展的结果。第一次转变是马克思的思想从唯心主义转向了费尔巴哈式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即从民主主义转向了一般的共产主义。第二次转变是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结合起来并对这两种思想进行了科学的改造,进行改造是因为他们都没有看到社会实践的作用[2]。这一改造就使得马克思了解到,物质生产实践是全部人类社会历史的一个重要前提,它决定社会关系、社会状况;由生产力决定的社会关系决定了社会意识;分工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产生了私有制,决定了国家和社会形态的更迭;生产力的发展将为消灭异化、实现共产主义以及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创造条件。《形态》一共分为两卷,每一卷又分为三个章节。马克思恩格斯将大量理论性论述移到了著作的第一章之中,把对鲍威尔、施蒂纳论战性的批判材料放到两个专门的章节中——第二、第三章节,并把批判费尔巴哈的章节放在这两个章节前面,作为全书的总绪论,体现了对费尔巴哈哲学进行的严厉清算。《形态》中以“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为第一卷的题目,不同程度地批判了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的哲学思想,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阐释。第一卷包括了一个序言和三个章节,序言指出青年黑格尔派是用另一种虚幻的方式对现存的东西进行解释,而不是反对和改变现实存在着的世界。青年黑格尔派所推崇的思辨哲学仍旧是德国小资产阶级思想。
《形态》的第一章标题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在这一章节之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德意志的意识形态作了概括性的表述,简略地对费尔巴哈进行了批判,但是详细描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唯物史观的论证过程。《形态》第二章标题为《圣布鲁诺》,主要是对鲍威尔进行批判,揭露了其所谓的批判的唯心主义实质。《形态》第三章标题为《圣麦克斯》,主要内容是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麦克斯·施蒂纳,他鼓吹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在《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书里,施蒂纳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变成了主观唯心或者唯意志论,把辩证法变成了诡辩论,所谓的批判只是外在的幌子。施蒂纳大肆宣传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极端个人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第三章中严肃地批判了施蒂纳的唯心史观,论证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形态》第二卷把《对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定为标题,由序言和五个章节构成。第二卷的第一章为《莱茵年鉴》,主要批判了泽米希与马特伊的理论;第四章题目为《“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历史编纂学》,主要批判真正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格律恩,并深刻剖析了其思想的本质和抽象性;第五章是《霍尔施坦的格奥尔格库尔曼博士》用来批判库尔曼的思想。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那样,“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3]272历史是在阶级斗争的矛盾运动中发展前进的,不同时代的阶级斗争形式和内容以及目的截然不同。马克思主义者承认阶级斗争,主张无产阶级掌握政权[4]。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认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阶级方面的表现。生产力一旦不能适应更加高级的生产关系便会由推动社会发展转变为破坏社会发展,在这其中产生的新的阶级也“必须承担社会的一切重负,而不能享受社会的福利,它被排斥于社会之外,因而不得不同其他一切阶级发生最激烈的对立”[3]90。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写道:目前为止的一切革命“不过是按另外的方式分配这种活动,不过是在另一些人中间重新分配劳动”,而共产主义革命则不同,它“针对活动迄今具有的性质,消灭劳动,并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3]91。以前的革命行动,本质上并没有消灭阶级统治本身,实质上革命的阶级又转化为新的统治阶级。在革命的初期,所有的阶级都标榜自己代表广大民众的利益,一旦成为统治阶级就只为自己所在阶级谋取福利,为特定利益群体服务。只有共产主义的革命,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类获得真正的解放、自由以及全面的发展,使得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把人的本质提升到最伟大的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认为构成全部人类历史的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67。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这种“现实的个人”是指“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人[3]71。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始终立足的是“无条件”的“我”的存在,把人定位为“抽象的人”“孤立的人”。虽然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以“自然为基础,以人为核心和出发点”,这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它纠正了黑格尔哲学思想,重新确立了人是自己的出发点的哲学原则,但是费尔巴哈并不真正了解“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不了解人的现实联系,而只是停留在感性范围内的“孤立的”“肉体的”的人,所以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历史是脱离的。人类社会的历史不是从虚幻的意识发展的,而是从人的现实生活和人的实践活动开始的。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构建
针对定向随钻扩孔技术的特点,采取了以下优化措施:1)按设计的造斜率,摸索造斜率变化规律,及时调整螺杆弯角,增强定向扩孔能力;2)简化钻具组合,使井眼曲率平滑过渡,降低摩阻,以提高钻井液润滑性和防塌性能,达到预期的规则井眼。
(一)唯物史观构建的逻辑前提——“现实的个人”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用大量笔墨阐述唯物史观的深刻内涵和思想来源,并娴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德国的思辨哲学和“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想,论证了科学共产主义思想。通过对《形态》篇章结构的梳理,有利于清晰地把握唯物史观思想的演进发展,也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唯物史观思想的丰富内涵。
正是在对青年黑格尔派哲学思想的批判中,马克思扬弃了青年黑格尔派的错误论断,实现了意识与存在关系的重置,确立了存在对意识的主导作用和意识与存在的同一性观点,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实质。《形态》中认为,存在与意识的关系中,存在具有第一性,所以“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82。
(二)唯物史观构建的基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现实的个人”的内涵。首先,“现实的个人”是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在真实的个人。这是马克思认为的人的本质,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次,“现实的个人”指的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正所谓当人开始从事生活资料的生产时“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3]67,这说明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生产生活资料,只有在物质生产的过程中,我们才能脱离动物成为一个智慧的存在,人才能称其为人。最后,“现实的个人”以物质生活条件为依托,脱离物质生活条件的人是不可能存在的。马克思恩格斯在探讨“现实的个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时认为应当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3]67,无论是已有或是通过创造所拥有的全新物质生活条件,这些都转化为维持生活的必要部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两者随着人类历史进步过程相互适应。首先,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当社会存在的性质发生变化的时候,社会意识一定会随之改变,因为社会意识最终的目的都是在为社会存在提供支持和服务,而社会存在又能产生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社会意识。其次,社会意识并不是单纯靠社会存在决定的,它也会影响社会存在,两者之间是相互协调发展的。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够推动社会存在更好地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则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所以说社会意识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里的物质力量需要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同时实践活动的主体又是“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的前提。最后,社会意识在某种历史条件下具有相对独立性。但这种相对独立性绝不能脱离社会存在,否则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历史泥潭。因此,社会存在具有客观物质性,是社会意识的基础;相应的,社会意识体现主观能动性。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着重强调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对历史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在“费尔巴哈章”中有全面诠释。
(三)唯物史观构建的核心——历史的本质和发展动力
分工影响和制约了生产关系。首先,分工影响了生产资料的分配形式,还界定了阶级,形成了私有制。分工不仅仅是对劳动资料进行分配,它还包含着对物质资料的不同程度的争夺,从而引起了社会矛盾的产生和恶化。分工把资本和劳动彻底分离,使得少数人占据绝大多数的生产资料,产生了阶级,造成了社会的不公正,激化了社会矛盾。分工还导致了劳动产品分配的不公平、在物质资料的占有上的不平等。其次,分工制约限制了劳动过程中的社会关系。拥有生产资料的人能支配和买卖他人的劳动力,体现在阶级社会不同的阶级身上,就是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不平等的关系。
人岗匹配流派的研究见长于对各类人群、各种影响因素的广泛验证。由此做出的主要贡献,在于证明了工作重塑在不同职业、年龄、性别和国家中的普遍性,检验了包括个人特质、工作投入、工作绩效在内的影响因素与工作重塑行为的相关性。由于此类研究多采用基于横截面数据的定量方法,所以无法深入探寻工作重塑的内在机制。此外,由于该视角的理论框架中没有认知维度的重塑行为,且对工作动机、幸福感和意义等构念的测量较困难,所以这类研究也难以创造性地发展理论模型。两大流派并非割裂和截然对立的,不少研究在讨论部分会补充另一流派的观点。
分工导致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源动力。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被迫采用共同协作的方法来获取生存资料,因体力、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等原因自发地进行了分工,承担不同的劳动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社会分工达到真正成熟,由此人类也进入阶级社会,产生了阶级的分化,并且随着农业和畜牧业、工业与商业等分离,分工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具体化。《形态》中指出,一个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是衡量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而“任何新的生产力”也“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3]68。这句话表明社会生产力和分工是互相影响的。
恩格斯曾指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3]704是阶级斗争。恩格斯认为,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改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因素,这种改变会造成阶级的重新划分,并引起不同阶级之间的争斗。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会一直伴随着历史发展,因此,唯物史观的发展动力就在物质实践活动中,社会分工导致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这两者的运动发展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而阶级斗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形态变迁的直接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行分析时认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3]33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之中起决定性作用,生产力的性质和表现形式直接影响生产关系的状态。“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另一种交往形式所代替。”[3]81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较好地协同发展时,会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会抑制社会发展,阻碍社会发展甚至导致社会倒退。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严重失调时,就会爆发革命,社会形态在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中不断更迭。因此,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其根本动力就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泡菜是我国传统特色发酵食品的代表,它是以白菜、萝卜等蔬菜为主要原料,经过乳酸菌群协同发酵制成的一种发酵类食品[1,2]。泡菜口感清爽、味道鲜美,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可促进人体内肠胃蠕动、助消化,还具有降低人体内胆固醇含量的作用。乳酸菌是泡菜生产过程中的优势菌,在泡菜的整个发酵过程中非常重要,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nsenteroides)和短乳杆菌(L. brevis)是其中最主要的乳酸菌种[3,4]。
(四)唯物史观构建的方向——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形态》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和前途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论证了共产主义是全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结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式”,这种最初的社会形式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慢,局限性大,“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3]107。全人类将不分地域和种族而建立起来广泛的、深度的联系和交流只有交往成为全世界普遍交往的时候,“生产力和创造力才能摆脱地理、民族等因素成为世界性的为全人类所掌握的共享的永恒力量”[3]108。《形态》中这样叙述道,在这个发展进程中“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3]89。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往的扩大与分工的逐渐消灭,各民族孤立的状态被打破,历史进入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指出:“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力量的支配”[3]89。世界历史的发展为个人的存在提供稳定的平台,个人的发展顺应整个世界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充分利用全球化的背景,发挥个人优势,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In fact,during this period,the rise of such European countries as the Netherlands and Britain,and their gradual development into modern capitalist powers all benefited from the practice of mercantilism to some extent.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费尔巴哈章”中,马克思通过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意识哲学,彰显“现实的个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是在整个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首要前提,进而从此出发来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得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结论,揭示了分工导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矛盾,这种矛盾正是历史发展的根源动力,进而为正确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和人类的解放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
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形态》指出:共产主义推翻了一切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交往基础,“因此,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共产主义所造成的存在状况”,“使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状况不可能发生”[3]122。共产主义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如果没有具备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因素,那么共产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
随着共产主义的推进,阶级的对立会逐渐消灭,人的个性将得到解放,人在此基础上将获得全面发展。任何人可以在任何部门或者领域充分地发挥自我价值,人们可以随着自身的兴趣爱好从事实践活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全体成员的解放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可以亲身体验的实践,不再是天马行空的遥不可及的幻想。
三、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当代意义
《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重要参考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形成的标志。包括《形态》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所以能被称之为经典,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基本遵循和借鉴意义,就是因为它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无论从文本上,还是现实作用上来看,《形态》中所蕴含的唯物史观无疑对当代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总结其中最重要的两条,可以归纳为:尊重我党的革命成果,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有助于认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创造我党更美好的明天等两大主要方面。在新时代,《形态》中所阐述的唯物史观对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将校园打造成为具有典型北方自然特色及人文精神的绿色生态型校园,亦为我校师生营造优美舒适、刚柔并济的生态功能型校园。同时,立足气候、地址等原生特征,力求打造吉林工师的校园文化旅游名片和校园文化景观品牌。
(一)尊重我党的革命成果,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当前社会,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期刊、网络等手段对历史进行虚无,蛊惑人心,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它否定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革命活动,并且贬损伟人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不移地捍卫近代以来我国革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强调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才走出漫漫长夜,将民族命运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历史虚无主义还否定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否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并以此发难中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历史虚无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革命成果,认为中国应该接受西方的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等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决抵制抛弃马克思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统一起来,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袭。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改革开放是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探索,是全体民众的智慧结晶,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时时刻刻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这是几代领导集体不懈努力、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勇于实践不断挑战的结果。
从总体趋势来看,近63年长沙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在波动中缓慢减少。对该地区1951—2013年雷暴日监测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年雷暴日数的趋势定量变化,一次线性方程为 y=-1.858x-0.365 8,其中气候倾向率为-1.858/10年,表示长沙地区从1951年开始,年雷暴日数在总体上呈现出缓慢的递减趋势,每10年减少约1.858 d。
考虑到ε≈vt/cp,cp为岩石介质中的纵波速度,依据流体弹塑性内摩擦侵彻理论,可以得到不同的岩石粒子速度下,岩石介质侵彻的阻抗函数[3,11]为
(二)认清我国的主要矛盾,创造我党更美好的明天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写道,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任何社会形态都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矛盾,制约着社会进步。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内在动力,也决定了社会形态。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与社会形态的变化相适应时,社会形态就会稳定发展。反之,社会之中就会出现动乱甚至革命。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和理性把握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才可以更好地推进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重新定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深化,已不再单纯满足于物质的需求,而是涉及到更广泛的领域,在环境生态问题、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娱乐普及、政治民主等层面表现出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当前,我国经济正在高速增长,但我国东、西部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不协调,阻碍了社会经济和科技成果的共享。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还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等的悬殊上;不平衡表现在产业结构、排放结构等方面;不充分表现在创新能力、生态环境、脱贫、国家治理等发展不够完善的方面。只有勇于正视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实现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并创造我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张首先.《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学习与实践,2013 (1):123-129.
[2] 李晓阳,黄再胜.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J]. 思想教育研究,2016 (8):62-65+9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刘书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没有过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46-50.
收稿日期:2018-11-0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发展研究”(13AKS008);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重点项目“儒家伦理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及路径研究”
作者简介:郭英楠(1992—),女,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编辑:刘小明
标签:恩格斯论文; 马克思论文; 唯物史观论文; 费尔巴哈论文; 黑格尔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列宁主义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论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发展研究”(13AKS008)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重点项目“儒家伦理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及路径研究”论文;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