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内外套圈自动套合装置,其包括支架底座、转盘、外圈进料槽、内圈进料组件、出料组件和导向轨道,该转盘其位于所述支架底座的中心;所述外圈进料槽竖直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的上部;所述内圈进料组件沿所述转盘的转动方向其设置于所述外圈进料槽的后部,所述出料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上,所述导向轨道绕所述转盘的圆周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上,其一端与所述出料组件底部贴合;本实用新型通过转盘将外圈轴承定位后送入合套工位,再由内圈进料组件将内圈轴承顶入外圈轴承内,完成内、外圈轴承的套合,再由出料组件将套合件送入磨面机,由一台磨面机完成对内、外圈轴承的同时磨面,大大节省了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轴承内外套圈自动套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底座(1),所述支架底座(1)垂直于地面设置;转盘(2),所述转盘(2)为中心通孔设置,该转盘(2)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1)上,且其位于所述支架底座(1)的中心,沿所述转盘(2)的轴向圆周等距开设有用于放置轴承外圈(9)的第一凹槽(21),该第一凹槽(21)与所述轴承外圈(9)外形相适配;外圈进料槽(3),所述外圈进料槽(3)竖直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1)的上部,其用于将所述轴承外圈(9)间隔送入所述第一凹槽(21)内;内圈进料组件(4),所述内圈进料组件(4)沿所述转盘(2)的转动方向设置于所述外圈进料槽(3)的后部,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1)上,所述内圈进料组件(4)指向所述转盘(2)的位置为合套工位,所述转盘(2)将所述轴承外圈(9)定位后间隔送入合套工位,所述内圈进料组件(4)用于将轴承内圈(10)间隔送入合套工位;出料组件(5),所述出料组件(5)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1)上,该出料组件(5)包括出料槽(51),所述出料槽(51)为顶部开口设置;其用于输送所述轴承外圈(9)与所述轴承内圈(10)组合形成的套合件(11);以及导向轨道(6),所述导向轨道(6)绕所述转盘(2)的圆周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1)上,其一端固定连接有入料器(7),该入料器(7)指向所述外圈进料槽(3),其另一端指向所述出料槽(51),且该导向轨道(6)与所述出料槽(51)的底部贴合,沿该导向轨道(6)的弧形路径,其中部开设有第二凹槽(61),该第二凹槽(61)引导所述轴承外圈(9)从所述外圈进料槽(3)运动至所述出料槽(51),所述导向轨道(6)上还开设有半圆形凹槽(62),该半圆形凹槽(62)位于合套工位上。
设计方案
1.一种轴承内外套圈自动套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底座(1),所述支架底座(1)垂直于地面设置;
转盘(2),所述转盘(2)为中心通孔设置,该转盘(2)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1)上,且其位于所述支架底座(1)的中心,沿所述转盘(2)的轴向圆周等距开设有用于放置轴承外圈(9)的第一凹槽(21),该第一凹槽(21)与所述轴承外圈(9)外形相适配;
外圈进料槽(3),所述外圈进料槽(3)竖直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1)的上部,其用于将所述轴承外圈(9)间隔送入所述第一凹槽(21)内;
内圈进料组件(4),所述内圈进料组件(4)沿所述转盘(2)的转动方向设置于所述外圈进料槽(3)的后部,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1)上,所述内圈进料组件(4)指向所述转盘(2)的位置为合套工位,所述转盘(2)将所述轴承外圈(9)定位后间隔送入合套工位,所述内圈进料组件(4)用于将轴承内圈(10)间隔送入合套工位;
出料组件(5),所述出料组件(5)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1)上,该出料组件(5)包括出料槽(51),所述出料槽(51)为顶部开口设置;其用于输送所述轴承外圈(9)与所述轴承内圈(10)组合形成的套合件(11);以及
导向轨道(6),所述导向轨道(6)绕所述转盘(2)的圆周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1)上,其一端固定连接有入料器(7),该入料器(7)指向所述外圈进料槽(3),其另一端指向所述出料槽(51),且该导向轨道(6)与所述出料槽(51)的底部贴合,沿该导向轨道(6)的弧形路径,其中部开设有第二凹槽(61),该第二凹槽(61)引导所述轴承外圈(9)从所述外圈进料槽(3)运动至所述出料槽(51),所述导向轨道(6)上还开设有半圆形凹槽(62),该半圆形凹槽(62)位于合套工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外套圈自动套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的圆周侧壁的中部为凹槽设置,该转盘(2)由驱动装置(8)驱动间隔转动,每一次转动有且仅唯一的第一凹槽(21)位于合套工位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外套圈自动套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进料组件(4)包括:
固定支架(41),所述固定支架(41)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底座(1)上;
落料槽(42),所述落料槽(42)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41)上,其指向合套工位设置;
顶料体(43),所述顶料体(43)沿所述落料槽(42)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落料槽(42)内,其用于将所述轴承内圈(10)顶入合套工位的所述;
内圈进料槽(44),所述内圈进料槽(44)竖直设置于所述落料槽(42)的上方,所述轴承内圈(10)通过所述内圈进料槽(44)落入合套工位处的所述落料槽(42)内;以及
气缸(45),所述气缸推动所述顶料体(43)将所述轴承内圈(10)沿所述落料槽(42)间隔顶入位于合套工位的所述轴承外圈(9)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外套圈自动套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槽(42)顶部呈开口设置,底部呈半环形,其指向合套工位的前端部设置有半环形凸块(421),该半环形凸块(421)与所述半圆形凹槽(62)组合形成容纳所述轴承内圈(10)通过的顶料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外套圈自动套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组件(5)还包括限位板(52),该限位板(52)设置于所述出料槽(51)的一侧,其位于所述转盘(2)的中间凹槽内,其与所述套合件(11)间断接触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外套圈自动套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器(7)上开设有第三凹槽(71),该第三凹槽(71)导向所述轴承外圈(9)进入所述导向轨道(6),沿该第三凹槽(71)的周边设置有圆弧凸块(72),该圆弧凸块(72)圆弧面朝外设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内外套圈自动套合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轴承磨面分别需要两台磨面机,对内、轴承外圈分开进行磨面工序,然后再套合使用,其不仅大大增加了成本,同时在分开磨面时也增加了人工劳动力,浪费了时间,影响了生产效率。
申请号为CN201220307997.1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将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合套的设备,设置了轴承外圈存储架和轴承内圈存储架,有外圈送料板来输送轴承外圈,由内圈送料板来输送轴承内圈,由中央控制器来控制配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专门用于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进行尺寸配对后进行合套的将轴承内圈和外圈合套的设备,使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的合套更精确。
该实用新型旨在提高精确度,但是,在进行磨面工艺的过程中不需要内、外圈合套太高的精确度,而且,该实用新型结构复杂,成本也较高,不适用于磨面前的合套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内外套圈自动套合装置,通过转盘转动,将轴承外圈定位后送入合套工位,再由内圈进料组件将轴承内圈顶入轴承外圈内,完成内、轴承外圈的套合,再由出料组件将套合件送入磨面机,由一台磨面机完成对内、轴承外圈的同时磨面工艺,解决了传统磨面时需要两台磨面机分别对内、轴承外圈磨面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一台机器上对内、轴承外圈的同时磨面,大大节省了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内外套圈自动套合装置,其包括:
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垂直于地面设置;
转盘,所述转盘为中心通孔设置,该转盘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上,且其位于所述支架底座的中心,沿所述转盘的轴向圆周等距开设有用于放置轴承外圈的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与所述轴承外圈外形相适配;
外圈进料槽,所述外圈进料槽竖直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的上部,其用于将所述轴承外圈间隔送入所述第一凹槽内;
内圈进料组件,所述内圈进料组件沿所述转盘的转动方向其设置于所述外圈进料槽的后部,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上,所述内圈进料组件指向所述转盘的位置为合套工位,所述转盘将所述轴承外圈定位后间隔送入合套工位,所述内圈进料组件用于将轴承内圈间隔送入合套工位;
出料组件,所述出料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上,该出料组件包括出料槽,所述出料槽为顶部开口设置;其用于输送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轴承内圈组合形成的套合件;以及
导向轨道,所述导向轨道绕所述转盘的圆周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上,其一端固定连接有入料器,该入料器指向所述外圈进料槽,其另一端指向所述出料槽,且该导向轨道与所述出料槽的底部贴合,沿该导向轨道的弧形路径,其中部开设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引导所述轴承外圈从所述外圈出料槽运动至所述出料槽,所述导向轨道上还开设有半圆形凹槽,该半圆形凹槽位于合套工位上。
作为改进,所述转盘的圆周侧壁的中部为凹槽设置,该转盘由驱动装置驱动间隔转动,每一次转动有且仅唯一第一凹槽位于合套工位上。
作为改进,所述内圈进料组件包括:
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底座上;
落料槽,所述落料槽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其指向合套工位设置;
顶料体,所述顶料体沿所述落料槽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落料槽内,其用于将所述轴承内圈顶入合套工位;
内圈进料槽,所述内圈进料槽竖直设置于所述落料槽的上方,所述轴承内圈通过所述内圈进料槽落入合套工位处的所述落料槽内;以及
气缸,所述气缸推动所述顶料体将所述轴承内圈间隔顶入合套工位。
作为改进,所述落料槽顶部呈开口设置,底部呈半环形,其指向合套工位的前端部设置有半环形凸块,该半环形凸块与所述半圆形凹槽组合形成容纳所述轴承内圈通过的顶料区域。
作为改进,所述出料组件还包括限位板,该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出料槽的一侧,其与所述套合件间断接触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入料器上开设有第三凹槽,该第三凹槽导向所述轴承外圈进入所述导向轨道,沿该第三凹槽的周边设置有圆弧凸块,该圆弧凸块圆弧面朝外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盘转动,将轴承外圈定位后送入合套工位,再由内圈进料组件将轴承内圈顶入轴承外圈内,完成内、轴承外圈的套合,再由出料组件将套合件送入磨面机,由一台磨面机完成对内、轴承外圈的同时磨面,解决了传统磨面时需要两台磨面机分别对内、轴承外圈磨面的技术问题,大大节省了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出料槽设置成倾角朝下设置,同时,有限位板的限制,套合件不会继续跟随转盘转动,可以方便套合件出料,顺着出料槽输送往磨面工序;
(3)本实用新型中导向轨道与转盘之间在实际情况下可能会存在偏差,入料器设置有圆弧凸块,可以使轴承外圈进入导向轨道时更加顺畅,防止因偏差而引起的卡机现象;
(4)本实用新型中导向轨道采用柔性材料,使得轴承外圈在导向轨道内运动时,减少对轴承外圈的磨损,影响产品质量。
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成本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圈进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圈进料组件的半剖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向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入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A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B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套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5和9所示,一种轴承内外套圈自动套合装置,其包括:
支架底座1,所述支架底座1垂直于地面设置;
转盘2,所述转盘2为中心通孔设置,该转盘2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1 上,且其位于所述支架底座1的中心,沿所述转盘2的轴向圆周等距开设有用于放置轴承外圈9的第一凹槽21,该第一凹槽21与所述轴承外圈9外形相适配,所述转盘2将所述轴承外圈9定位后间隔送入合套工位;
外圈进料槽3,所述外圈进料槽3竖直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1的上部,其用于将所述轴承外圈9间隔送入所述第一凹槽21内;
内圈进料组件4,所述内圈进料组件4沿所述转盘2的转动方向其设置于所述外圈进料槽3的后部,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1上,该内圈进料组件4 用于将轴承内圈10间隔送入合套工位,所述内圈进料组件4指向所述转盘2的位置为合套工位;
出料组件5,所述出料组件5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1上,该出料组件5 包括出料槽51,所述出料槽51为顶部开口设置;其用于输送所述轴承外圈9与所述轴承内圈10组合形成的套合件11;以及
导向轨道6,所述导向轨道6绕所述转盘2的圆周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 1上,其一端固定连接有入料器7,该入料器7指向所述外圈进料槽3,其另一端指向所述出料槽51,且该导向轨道6与所述出料槽51的底部贴合,沿该导向轨道6的弧形路径,其中部开设有第二凹槽61,该第二凹槽61引导所述轴承外圈9从所述外圈出料槽3运动至所述出料槽51,所述导向轨道6上还开设有半圆形凹槽62,该半圆形凹槽62位于合套工位上。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转盘2的圆周侧壁的中部为凹槽设置,该转盘2 由驱动装置8驱动间隔转动,每一次转动有且仅唯一第一凹槽21位于合套工位上。
进一步地,如图3和4所示,所述内圈进料组件4包括:
固定支架41,所述固定支架41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底座1上;
落料槽42,所述落料槽42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41上,其指向合套工位设置;
顶料体43,所述顶料体43沿所述落料槽42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落料槽42内,其用于将所述轴承内圈10顶入合套工位;
内圈进料槽44,所述内圈进料槽44竖直设置于所述落料槽42的上方,所述轴承内圈10通过所述内圈进料槽44落入合套工位处的所述落料槽42内;以及
气缸45,所述气缸推动所述顶料体43将所述轴承内圈10间隔顶入合套工位。
进一步地,所述落料槽42顶部呈开口设置,底部呈半环形,其指向合套工位的前端部设置有半环形凸块421,该半环形凸块421与所述半圆形凹槽62组合形成容纳所述轴承内圈10通过的顶料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8所示,所述出料组件5还包括限位板52,该限位板 52设置于所述出料槽51的一侧,其与所述套合件11间断接触设置,可以辅助出料。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入料器7上开设有第三凹槽71,该第三凹槽71导向所述轴承外圈9进入所述导向轨道6,沿该第三凹槽71的周边设置有圆弧凸块72,该圆弧凸块72圆弧面朝外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驱动转盘为间隔转动,每转动一次,有且仅唯一轴承外圈位于合套工位,同时,转动结束后,气缸推动一次,再转盘转动,气缸推动,以此循环。
工作过程:
轴承外圈9通过外圈进料槽3落入转盘2的第一凹槽21内,其随转盘2转动,通过导向轨道6的导向辅助转动至合套工位,轴承内圈10通过内圈进料槽 44落入落料槽42内,再通过气缸45推动顶料体43,将轴承内圈10推入合套工位,此时,轴承内圈10位于轴承外圈9内部,组合形成套合件11,套合件11 跟随转盘2转动至出料槽51处,通过限位板52的辅助出料,套合件11通过出料槽51输送往磨面工序。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5667.4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524005U
授权时间:20191022
主分类号:F16C 43/04
专利分类号:F16C43/04
范畴分类:27B;
申请人:浙江辛子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辛子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方家山路298号
发明人:陈仁波;胡龙流;贾配田;陈杨;潘丽霄;王德东
第一发明人:陈仁波
当前权利人:浙江辛子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韩燕燕
代理机构:11246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