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言文教学对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占有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一直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文言文教学的最终成果。为了突破初中文言文教学困境,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作用,树立明确的教学目的,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最终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初中文言文教学更好发展。
一、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模糊不清,缺少能力训练
社团招新方式及活动策划单一,院校间交流较少,需多组织外出活动,打破封闭的社团模式;新组建社团由于经验不足等问题,宣传力度不够,例如,在调查中学生反馈希望新增动漫社、古风社等社团,但在其院校中已组建,同时,由于鲜有人知此类社团已存在,因此,组建过程因人力等原因,常维持不久;社团活动的宣传不够到位,加强、重视宣传,让学生更懂得加入社团的意义。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大部分语文教师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过于重视课下注释和文章大意,字字翻译,句句落实,在串讲的过程中穿插语法知识的讲解。这样一来,文言文学习变成了文言文知识和语法知识的学习,过程十分平淡无趣,抑或者是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人文性的教育,在没有使学生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开始分析文章的文化内涵、情感态度等等,由于脱离文本理解基础上的分析,无法引起情感上的共通。而且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疏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是一味将文言文中出现的文化现象和文学常识等灌输给学生,而实际上学生只得到了最终的理论,本身的阅读赏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不到提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013年,青海水利工作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水利投资与建设齐头并进,改革与发展比肩联动,全省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项目储备突破瓶颈,重点工程扎实推进,防汛抗旱、民生水利、水土保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建设管理等都取得可喜成绩,水利为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答谢中书书》一课时,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充分了解作者的生长经历和写作背景,明白“书”这一题材,并且准备例子向学生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历史故事穿插讲述作者的写作背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优美的山水图,配乐朗读,让学生逐步掌握字音和节奏。引导学生口头翻译文章,画出疑难句子,帮助学生进一步讲解翻译。让学生掌握骈体文的特点,通过对文章的深入学习,让学生学会从总体上赏析文章中所蕴含的意境,学习作者描写山川美景时所用的写作方法,掌握作者陶弘景所说的山川之美,究竟美在哪里?学会运用文章中较为出名的句子和词语,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体会文章用词的精妙程度。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通过画面的展示更好地理解文章作者的心情,学会与自然美景相处。教师利用本身的文化积累,向学生讲述陶弘景的历史故事,将这些故事与文章本身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使用不当,产生厌学心理
当然,换在以前,穿帮的只是公开发表的文稿,而那些数量更多的内部使用或仅用于存档备查的文案,则几乎无人关注,即使偶尔露出马脚,人们也只是一笑了之,后果严重不到哪里去。也正是因为如此,偷懒的人继续偷懒,偷文的人照偷不误,各类奇葩新闻时时曝光,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平添若干生动素材。
(二)教学内容单薄宽泛,过于指向考试
经调查发现大部分初中学生不喜欢文言文学习,学生都觉得文言文枯燥难懂语法知识复杂,还有一部分则认为文言文背诵内容过多,文言文学习就是为了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对于文言文学习本身缺乏兴趣。中学语文教师为此寻找了许多文言文教学方法,可是正是因为教学方法过多,使人眼花缭乱,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具体教学内容之间的差别,教学方法的使用十分混乱,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方法的新异,而使教学内容浮于表面而达不到真正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本得不到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容易伤害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文言文学习失去兴趣。
二、改善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对于中学生而言,文言文课堂较为枯燥,所以教师应该尝试不同的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文言文教学中穿插一些与文章相关的历史故事,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诵读法是文言文教学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诵读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诵读教学不仅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丰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通过诵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把握文章中的思想感情。
以“平安校园”为例,现在学生的安全是家校第一大事,学校也好家长也罢,无不天天叮嘱,但每年都有学生在车祸、火灾、溺水中身亡。原因何在?学校家长没教育强调吗?肯定不是。但效果如何呢?所以,可以借助德育微课将安全事故的案例、安全事故的预防,以视频为载体结合老师家长的讲解,制作成10分钟的动画德育微课,可以集中播放,也可以开通微信公众平台传给学生和家长。
本组共7例患者,男6例,女1例;年龄41~69岁,平均49.5岁。7例患者均有咳嗽、咳脓痰症状,病史1~7月;合并发热4例,气促6例,胸痛4例;术前胸部CT扫描:病变位于右上肺1例,右下肺4例,左下肺2例。
(二)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创新诵读方法使用
就目前情况而言,许多语文教师并没有将文言文作为作品去赏析,而是将其作为考试的工具,考试的内容是什么教师在授课时便讲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文言文教学难免会以考试内容为主,有时只孤立地讲一些语法,而不是放在某个特定的语句中详细讲解。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在教学时内容过于碎片化,有时候教师在课堂上把大量的时间用来扩充与本节课教学目标不太相关的知识,尤其是在课堂导入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话大量时间来进行背景介绍或者课外知识的延伸,大大压缩了本节课重点内容所占用的课时时间,学生对于文言文重点内容把握程度不高。教学内容单薄则是指文言文教学内容的浅显,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主要是理解重点字词和文章大意,使得教学内容过于呆板,文言文所蕴含的其他层面的知识学生根本接触不到。
(一)教师提高文言文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的文言文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所以教师想要改变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想要将文言文讲得透彻有趣,教师本身就要有深厚的文言文功底,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增强对文言文相关书籍的阅读量,懂得文言文涉猎的关于历史文化、风俗等等传统文化知识,增强教师的文言文功底,在课堂上更好地展开文言文教学,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文化传递,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马说》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随机抽查学生朗读情况,朗读完毕之后让师生共同点评,指出学生朗读中的不当之处。对学生加强朗读训练,训练学生的语感。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首先向学生介绍文章作者韩愈的写作背景和问题简介,引导学生掌握“说”这一文体的精髓,体会作者的寓意。教师利用朗读教学,利用多媒体配乐朗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全文大意。而后以小组为单位,互读课文,对照文章中的注释,提出问题,做好标记。在进行教学时,让学生一小段一小段的朗读,在朗读过后由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一一解答,解决文章中的重点,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文章中“伯乐和千里马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最终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作者说伯乐不常有的原因又是什么?千里马的才能为什么会被埋没?作者又是怎样对食马者发出痛斥的?”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带领学生将一个个问题解答,概括文章中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点明文章的主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作者的态度和想要表达的情感,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理解文章结构。从文章的结构入手更加深入地解读文章的寓意。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文章连用了十一个‘不’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最后通过文章的延伸,引导学生在文章学习结束时思考如果自己是千里马,那么自己会怎么做?伯乐一定会是一个公正无私的人吗?千里马和伯乐之间的关系到底应该怎样才算是和睦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考中发挥本身的才能,激发语文课堂教学的有趣性,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最终效果,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
(三)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文言文学习与现代文学习不同,除了课本中出现的注释之外,在文言文中还是会遇到一些生僻的字词和专有名词等,导致学生不能完整理解文章内容。因此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要注意对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培养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通过平常对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和总结归纳,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使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化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河中石兽》一课时,教师利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导入新课的学习,了解纪晓岚的生平经历和“四库全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将文章中的字词和特定句型记忆下来作为积累,培养学生课前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在进行文言文学习时的课前准备效率。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生字生词以及文章作者的经历作品等等,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重要性,逐步养成注重实践调查得出结论的习惯,防止主观臆断的不良倾向出现。通过朗读学会正确的断句,将文章中重点和难点勾画出来,在小组中进行讨论。理解文章中的主要问题,概括文章描写的寻找石兽的方法和结果,了解“为什么前三种方法是错的,只有老兵的方法是对的?分析寺僧,讲学家和老河兵的性格分别是什么?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应该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的?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有什么样的启示?”通过对文章的整体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解答文章中所出现的问题。而后将文章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盖,但,阅,并”等词,一词多义“去,为”等词以及通假字和词性活用等文言文语法知识积累到自己笔记本中,进行集中的整理,加深对这些文言文知识的印象。总结和归纳文章的主旨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一次次的积累,加深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学会运用,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初中文言文教学更好发展。
总而言之,文言文无论在何时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而当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教育学者研究的热点。初中作为文言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和作用。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深入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将这些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工作中,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学生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艳阳.初中文言文教学如何出彩生姿——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视角[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2):97-98.
[2]张亚童.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3]杨彩英.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文言文的趣教趣学[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三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5.
[4]许茜茜.核心素养视阈下的语文版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汪黎明,浙江省杭州市,翠苑中学。
标签:文言文论文; 学生论文; 文章论文; 教师论文; 素养论文; 文化论文; 科学论文; 教育论文; 体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各科教学法论文; 教学参考书论文; 《考试周刊》2019年第89期论文; 翠苑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