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便携式超前地质预报仪工作平台论文和设计-姜贺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便携式超前地质预报仪工作平台,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的工作平台还包括安装于支撑板上的连接杆、固定块、调节杆、调节筒和定位装置;所述连接杆活动安装于支撑板的两端,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于支撑板的两端,所述连接杆穿过固定块、与固定块转动连接,且两个连接杆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活动套接调节筒,调节杆与调节筒通过定位装置固定。具备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和高度可调节的优点,解决了因仪器高度有限,工作人员常需长时间蹲着工作,易产生疲劳,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改进的便携式超前地质预报仪工作平台,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铰接有箱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支撑板(4),所述的工作平台还包括安装于支撑板(4)上的连接杆(5)、固定块(6)、调节杆(7)、调节筒(8)和定位装置;所述连接杆(5)活动安装于支撑板(4)的两端,所述固定块(6)固定安装于支撑板(4)的两端,所述连接杆(5)穿过固定块(6)、与固定块(6)转动连接,且两个连接杆(5)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远离连接杆(5)的一端活动套接调节筒(8),调节杆(7)与调节筒(8)通过定位装置固定。

设计方案

1.一种改进的便携式超前地质预报仪工作平台,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铰接有箱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支撑板(4),所述的工作平台还包括安装于支撑板(4)上的连接杆(5)、固定块(6)、调节杆(7)、调节筒(8)和定位装置;所述连接杆(5)活动安装于支撑板(4)的两端,所述固定块(6)固定安装于支撑板(4)的两端,所述连接杆(5)穿过固定块(6)、与固定块(6)转动连接,且两个连接杆(5)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远离连接杆(5)的一端活动套接调节筒(8),调节杆(7)与调节筒(8)通过定位装置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便携式超前地质预报仪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筒(8)靠近调节杆(7)的一端活动套接有缺口圆环(9),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缺口圆环(9)的两缺口端部的连接块(10)和固定安装于缺口圆环(9)上的弹性定位杆(11),所述弹性定位杆(11)位于调节杆(7)的两侧,弹性定位杆(11)的一端与缺口圆环(9)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杆(7)卡接;两个所述连接块(10)通过螺栓(12)螺纹连接,且螺栓(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柄(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便携式超前地质预报仪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7)位于调节筒(8)内腔的一端,与调节筒(8)内腔的一端接触不连接,且调节杆(7)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15),所述弹性定位杆(11)的一端与通孔(15)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便携式超前地质预报仪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筒(8)靠近缺口圆环(9)的一端开设有U型槽(14),通过旋转手柄(13),在缺口圆环(9)和连接块(10)的配合下,挤压调节筒(8)上的U型槽(14),固定调节杆(7)和调节筒(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便携式超前地质预报仪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6)的数量为四个并且每组两个,且两组固定块(6)以支撑板(4)的中心轴线为对称中心,每个固定块(6)中部的形状为半圆形且与连接杆(5)的外部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便携式超前地质预报仪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定位杆(11)的数量为八个并且每组两个,且八个弹性定位杆(11)的形状为L形,八个所述弹性定位杆(11)的一端分别与调节杆(7)上通孔(15) 的内部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便携式超前地质预报仪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筒(8)远离缺口圆环(9)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防滑垫(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便携式超前地质预报仪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箱体(1)正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提手(3)。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地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便携式超前地质预报仪工作平台。

背景技术

超前地质预报仪是主要应用于钻爆法施工的隧道开挖掌子面超前地质预报,通过该系统能迅速判断掌子面前方可能存在的岩性分界、断层、岩体破碎带、软弱夹层、以及岩溶等不良地质体的规模、性质及延伸情况的仪器。

现有的超前地质预报仪固定安装在一个防尘防水的便携式箱子里,一方面起到保护仪器的作用,另一方面便于工作人员的携带,但是由于隧道内部作业环境往往较恶劣,常面临场地不平、与隧道施工交叉作业、场地狭窄等问题,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时常将超前地质预报仪放置在地上进行操作,因仪器高度有限,工作人员常需长时间蹲着工作,易产生疲劳,且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对超前地质预报仪箱体进行了改进,提供一种改进的便携式超前地质预报仪工作平台,具备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和高度可调节的优点,解决了因仪器高度有限,工作人员常需长时间蹲着工作,易产生疲劳,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便携式超前地质预报仪工作平台,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铰接有箱盖,所述箱体底部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的工作平台还包括安装于支撑板上的连接杆、固定块、调节杆、调节筒和定位装置;所述连接杆活动安装于支撑板的两端,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于支撑板的两端,所述连接杆穿过固定块、与固定块转动连接,且两个连接杆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活动套接调节筒,调节杆与调节筒通过定位装置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筒靠近调节杆的一端活动套接有缺口圆环,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缺口圆环的两缺口端部的连接块和固定安装于缺口圆环上的弹性定位杆,所述弹性定位杆位于调节杆的两侧,弹性定位杆的一端与缺口圆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杆卡接;两个所述连接块通过螺栓螺纹连接,且螺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位于调节筒内腔的一端,与调节筒内腔的一端接触不连接,且调节杆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弹性定位杆的一端与通孔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筒靠近缺口圆环的一端开设有U型槽,通过旋转手柄,在缺口圆环和连接块的配合下,挤压调节筒上的U型槽,固定调节杆和调节筒。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四个并且每组两个,且两组固定块以支撑板的中心轴线为对称中心,每个固定块中部的形状为半圆形且与连接杆的外部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限位杆的数量为八个并且每组两个,且八个弹性限位杆的形状为L形,八个所述弹性限位杆的一端分别与调节杆上通孔的内部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筒远离缺口圆环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防滑垫。

进一步的,箱体正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提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改进的便携式超前地质预报仪工作平台通过固定块和连接杆的共同作用,使得可以对调节杆和调节筒进行调节对超前地质预报仪进行支撑,以便于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对超前地质预报仪进行操作。

2、改进的便携式超前地质预报仪工作平台通过调节杆和调节筒的共同作用,使得可以对放置地面上的超前地质预报仪的高度根据操作者的需要进行调节,以及在调节杆上通孔的作用,使得将四个调节筒升降的高度相同,提高了超前地质预报仪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箱体的仰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调节杆后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节筒与调节杆配合的立体图。

图中:1、箱体;2、箱盖;3、提手;4、支撑板;5、连接杆;6、固定块;7、调节杆;8、调节筒;9、缺口圆环;10、连接块;11、弹性定位杆;12、螺栓;13、手柄;14、U型槽;15、通孔;16、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改进的便携式超前地质预报仪工作平台,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铰接有箱盖2,且箱体1正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提手3,箱体1底部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支撑板4;工作平台还包括安装于支撑板4上的连接杆5、固定块6、调节杆7、调节筒8和定位装置。

连接杆5活动安装于支撑板4的两端,固定块6固定安装于支撑板4的两端,固定块6的数量为四个并每组两个,且两组固定块6以支撑板4的中心轴线为对称中心,四个固定块6中部的形状为半圆形且与连接杆5的外部相匹配,连接杆5穿过固定块6、与固定块6转动连接。两个连接杆5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调节杆7,调节杆7远离连接杆5的一端活动套接调节筒8,调节杆7可以不被完全收缩到调节筒8的内部,只需要将相对的两个调节筒8同时折叠在箱体1底端的内部即可,调节杆7位于调节筒8内腔的一端与调节筒8内腔的一端接触不连接。通过固定块6和连接杆5的共同作用,使得可以对调节杆7和调节筒8进行调节对超前地质预报仪进行支撑,以便于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对超前地质预报仪进行操作。在需要对对超前地质预报仪进行支撑时,调节杆7与调节筒8通过定位装置固定。

如图2-5所示,调节筒8靠近调节杆7的一端活动套接有缺口圆环9,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缺口圆环9的两缺口端部的连接块10和固定安装于缺口圆环9上的弹性定位杆11,弹性定位杆11位于调节杆7的两侧,弹性定位杆11的一端与缺口圆环9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杆7卡接;调节杆7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15。

弹性限位杆11的数量为八个并且每组两个,且八个弹性限位杆11的形状为L形,八个所述弹性限位杆11的一端分别与调节杆7上通孔15的内部卡接。通过将弹性限位杆11与四个调节杆7上的通孔15卡接,来确定超前地质预报仪上四个调节筒8与地面的距离,避免四个调节筒8调节的高度不同,提高了对超前地质预报仪高度调节的准确性。

通过调节杆7和调节筒8的共同作用,使得可以对放置地面上的超前地质预报仪的高度根据操作者的需要进行调节,以及在调节杆7上通孔15的作用,使得将四个调节筒8升降的高度相同,提高了超前地质预报仪的稳定性。

两个所述连接块10通过螺栓12螺纹连接,且螺栓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柄13。

调节筒8靠近缺口圆环9的一端开设有U型槽14,且调节筒8远离缺口圆环9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防滑垫16,通过旋转手柄13带动螺栓12转动,在缺口圆环9和连接块10的配合下,挤压调节筒8上的U型槽14,固定调节杆7和调节筒8;同时通过防滑垫16的作用,增加了超前地质预报仪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首先将箱体1底部的箱盖2打来,然后转动连接杆5(连接杆5与固定块6之间是相吻合的存在一定的摩擦力,使用时需要施加一定的力才能转动连接杆5),带动调节杆7和调节筒8与支撑板4垂直让调节筒8的一端与地面接触,再然后逆时针转动手柄13,将螺栓12松动,分别向上拉动调节杆7使弹性定位杆11与调节杆7上的通孔15脱离,拉到需要的位置后再将弹性限位杆11分别卡接到四个调节杆7相同的通孔15内,最后再拧动手柄13使得两个连接块10靠近对调节筒8上的U型槽14进行挤压,将调节杆7与调节筒8固定,即可。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改进的便携式超前地质预报仪工作平台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0152.8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400718U

授权时间:20190917

主分类号:G01V 9/00

专利分类号:G01V9/00

范畴分类:31G;

申请人: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第一申请人: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申请人地址:266034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山东路189号

发明人:姜贺;姜德鸿;翟月;赵平;林琴岗;李腾飞;钱玉智;张明;刘志刚

第一发明人:姜贺

当前权利人: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代理人:张慧芳

代理机构:37247

代理机构编号: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改进的便携式超前地质预报仪工作平台论文和设计-姜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