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论文_杨旭颖,安丽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胞,周期,蛋白,乳腺癌,苦参,蛋白酶,复方。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杨旭颖,安丽君[1](2019)在《拟南芥细胞周期调控因子KRP2的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表皮毛是由高等植物地上部组织表皮细胞发育而来的一种特殊结构,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在植物表皮毛细胞形态的建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构建pET-28a-KRP2-FLAG融合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对拟南芥细胞周期依赖激酶抑制因子KRP2进行了体外表达,并利用蛋白标签FLAG和His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系统中成功对KRP2-FLAG进行了体外表达并得到了纯化的蛋白,蛋白量为0.87 mg。这为进一步研究KRP2在表皮毛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王迪,吴传芳[2](2019)在《RBM5蛋白的RNA识别区在肿瘤细胞周期调控中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RNA识别区(RNA recognition motif,RRM)在RBM5蛋白调控肿瘤细胞周期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低表达RBM5的A549细胞系构建了A549/Vector、A549/RBM5-WT、A549/RBM5-△RRM叁种稳定细胞株,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仅有A549/RBM5-WT能显着阻滞细胞于G1期,说明RRM区是RBM5抑制细胞周期进程必不可少的区域.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yclin A与Phospho-Rb(ser 795)的蛋白水平差异,证明了RBM5蛋白的RRM能够参与其介导的pRb去磷酸化以及抑制cyclin A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周期进程.(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李云海[3](2019)在《PSMD2通过调控p21和p27的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影响乳腺癌细胞周期进程》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蛋白酶体亚基PSMD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目的:分析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相关基因在乳腺癌中的差异表达谱,筛选出具有显着表达差异的目标基因进行验证,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及预后价值。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泛素蛋白酶体系统797个相关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筛选出具有显着表达差异的基因PSMD2进行RT-qPCR和IHC验证。利用卡方检验分析PSMD2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利用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SMD2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差异基因分析发现,相比于正常组织,在乳腺癌组织中有208个基因表达显着上调,239个基因表达下调。在所有异常表达的26S蛋白酶体核心成分中,PSMD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利用RT-qPCR,在32对乳腺癌和正常组织中证实PSMD2的mRNA水平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正常组织。利用IHC证实,PSMD2的蛋白表达水平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样要明显高于正常组织。高表达PSMD2与患者年龄(p=0.031)、肿瘤大小(p=0.006)、腋窝淋巴结转移(p=0.023)和TNM分期(p=0.016)密切相关。PSMD2高表达的患者总体生存期OS和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MFS更差,但PSMD2与无复发生存期RFS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PSMD2可作为OS(HR=3.15,95%CI:1.08-9.23,p=0.036)和DMFS(HR=3.16,95%CI:1.29-7.72,p=0.012)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相比于正常组织,PSMD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着上调。PSMD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并可作为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第二部分PSMD2对乳腺癌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初步机制探讨目的:研究PSMD2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并初步探讨PSMD2发挥生物学功能的相关机制。方法:利用GSEA基因富集分析,预测PSMD2在乳腺癌中的潜在的生物学功能。通过siRNA干扰技术,利用CCK-8、克隆形成、裸鼠成瘤等实验手段,检测PSMD2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肿瘤生长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SMD2对乳腺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在干扰PSMD2条件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4、CDK6、cyclin D1、E2F1、Rb、p Rb、p21、p27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7、cleaved caspase-7、cleaved caspase-9的变化。利用免疫荧光检测干扰PSMD2条件下p21和p27定位改变。在干扰PSMD2的同时,敲低p21和/或p27,通过流式分析p21和p27在PSMD2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结果:GSEA分析发现,PSMD2与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密切相关。细胞功能试验证实干扰PSMD2后,乳腺癌细胞在增殖水平受到了明显的抑制。裸鼠成瘤实验发现,敲低PSMD2可显着抑制肿瘤生长。此外,干扰PSMD2可导致乳腺癌细胞G0/G1期的比例显着增加,S期的细胞比例显着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敲低PSMD2之后,CDK4、CDK6、cyclin D1、E2F1和p Rb均出现显着下调,而p21和p27的表达则显着升高。干扰PSMD2还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并伴随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7和cleaved caspase-9的上调。免疫荧光和胞核胞浆蛋白分离实验发现上调的p21和p27主要位于细胞核内。干扰p21和/或p27,可明显逆转PSMD2敲低引起的细胞周期阻滞。结论:干扰PSMD2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抑制肿瘤生长,并导致乳腺癌细胞G0/G1期阻滞。在一定程度上,PSMD2是通过p21和/或p27影响的乳腺癌细胞周期进程。第叁部分PSMD2调控p21和p27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目的:深入研究PSMD2调控p21和p27表达的分子机理,阐明PSMD2影响乳腺癌细胞周期进程的具体机制。方法:利用蛋白酶体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PSMD2敲低对蛋白酶体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PSMD2敲低后p21和p27半衰期的改变。应用免疫沉淀实验分析PSMD2对泛素化形式的p21和p27表达水平的影响。利用乳腺癌病例石蜡样本连续切片,研究PSMD2与p21和p27在组织中蛋白表的相关性。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PSMD2与p21和p27的蛋白质结合。免疫荧光分析PSMD2与p21和p27在乳腺癌细胞中的共定位。应用免疫共沉淀和GST pull-down实验,验证USP14与PSMD2结合情况。siRNA干扰USP14之后,western blot检测p21和p27表达以及泛素化水平的变化。结果:PSMD2与p21和p27在m RN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敲低PSMD2,可导致蛋白酶体的活性明显下降,总的泛素化蛋白水平上调。敲低PSMD2可显着延长p21和p27的半衰期,并且p21和p27的泛素化水平也出现了明显的升高。50例乳腺癌病例石蜡样本连续切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SMD2与p21和p27在蛋白表达水平呈显着负相关性。共转染和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PSMD2可与p21和p27结合。共定位分析发现PSMD2与p21和p27主要共定位于细胞核。免疫共沉淀和GST pull-down实验证实USP14可与PSMD2结合。敲低USP14后p21和p27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但对PSMD2并无影响。免疫沉淀实验发现,p21和p27的泛素化水平也出现明显升高。结论:PSMD2可与p21和p27结合。USP14很可能参与了PSMD2介导的p21和p27降解。(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黄晨阳[4](2019)在《PGC7及其互作蛋白HP1α参与细胞多能性维持及细胞周期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PGC7(Primordial germ cell 7)是一个固有无序蛋白,能够与多种蛋白产生互作关系,并参与多个生物学过程,如保护母源印记,调控早期胚胎发育,维持细胞多能性,促进体细胞重编程等。我们前期研究表明,异染色质结合蛋白HP1BP3是PGC7互作蛋白之一,二者能够通过改变染色质的浓缩状态参与印记基因GTL2的表达调控,进而影响细胞多能性。此外,PGC7能够影响HP1α与HP1BP3之间的互作关系。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发现PGC7还能够与HP1α蛋白互作。HP1α是重要的异染色质结构性蛋白,通常参与异染色质高级结构建立,基因表达调控和细胞周期调控等过程。基于PGC7和HP1α的互作关系,本文分别从这两个蛋白各自的功能出发,通过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RT-PCR)、免疫印记(Western blot)、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CRISPR-Cas9、碱性磷酸酶染色(AP染色)、流式细胞周期检测等技术,探讨了二者在细胞多能性维持和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首先利用PCR技术克隆了HP1α的基因全长,构建了pCMV-HA-HP1α真核表达载体。通过在HEK293T细胞中过表达pCMV-HA-HP1α和p3×Flag-PGC7,并利用免疫荧光实验和双向免疫共沉淀的方法分别证明了PGC7和HP1α在细胞核的共定位以及二者的蛋白互作关系。本研究还通过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HP1α敲除的F9细胞系。2.qRT-PCR检测发现HP1α敲除显著上调印记基因H19的表达,但亚硫酸氢盐测序结果显示野生型细胞和敲除细胞H19印记调控区的DNA甲基化水平并无显着差异。根据已有报道,在干细胞中敲降H19会导致细胞多能性下降。为进一步研究H19基因表达改变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本实验首先利用维甲酸处理细胞,诱导细胞分化,并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发现,HP1α敲除能够抑制细胞分化,干扰PGC7则促进细胞分化。此外,本文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发现,PGC7干扰能够下调Nanog蛋白表达,上调Klf4蛋白表达(P<0.05);而HP1α敲除能够上调Nanog蛋白表达,下调Klf4蛋白表达(P<0.05),在HP1α敲除细胞中干扰PGC7则Nanog蛋白表达变化不显着(P>0.05)。3.流式细胞周期检测和CCK8细胞增殖实验发现HP1α和PGC7能够不同程度影响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增殖速度。敲除HP1α或者干扰PGC7都会引起F9细胞处于S期的细胞减少,G2/M期的细胞增多,也会导致细胞增殖速度加快(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GC7敲除不影响H3K9me3含量,但会下调H3S10ph。根据qRT-PCR检测结果发现,HP1α敲除下调CDK1,CDK2和Cyclin A的基因表达,且在敲除细胞中干扰PGC7能够促进这一下调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HP1α敲除显著下调印记基因H19的基因表达却不影响其印记调控区的DNA甲基化水平,HP1α与PGC7可能通过改变H19的基因表达参与Nanog的表达调控,共同参与F9细胞多能性维持。HP1α和PGC7能够影响细胞增殖速度,改变细胞周期进程,二者通过改变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影响细胞周期进程,导致S期细胞减少,细胞阻滞在G2/M期。(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王保永,夏艳丽,肖鸿丽,闫一帆,赵巧飞[5](2019)在《miRNA-138靶向调控细胞周期蛋白D3及波形蛋白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肝癌细胞miRNA-138(miR-138)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蛋白D3(CCND3)、波形蛋白对肝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RT-PCR对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对照)、4种肝癌细胞系(HepG2、HHCC、HUH7、BEL-7402)及正常肝细胞系HL-7702(对照)的miR-138的mRNA表达进行检测;设计合成miR-138的模拟物(mimics)及抑制剂(inhibitor)。分别将空载体(对照)、miR-138的模拟物及抑制剂转染至HepG2细胞,与相应对照相比,分析miR-138对CCND3、波形蛋白表达及肝癌细胞活力的影响。应用CCK-8法、细胞创伤愈合试验和Transwell细胞迁移试验分别对转染空载体、miR-138 mimics及inhibitor后的HepG2肝癌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进行检测。Western blot检测上调或下调miR-138后miR-138相关靶蛋白CCND3及波形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相应对照相比,miR-138的表达水平在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明显降低(P<0.01)。当miR-138 mimics转染肝癌细胞后,HepG2细胞的活力降低,创伤愈合能力较弱,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1),经Western blot检测,波形蛋白和CCND3的表达水平降低(P<0.01)。转染miR-138 inhibitor后,HepG2细胞的增殖能力升高,肝癌细胞的创伤愈合能力和迁移能力提升(P<0.01),与此同时,波形蛋白和CCND3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通过调节波形蛋白和CCND3的表达,miR-138在肝癌细胞的增殖活力、迁移能力的变化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李秀玲[6](2018)在《IRF2的蛋白结构及其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扰素调节因子(IRFS)是一类在干扰素(IFN)信号通路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的多功能转录因子,目前发现其有10个IRFS成员,IRF1-IRF9和病毒IRF(v IRF),可分为叁类:促进型、抑制型和双重型。它们在诱导、病毒防御、免疫调节、细胞分化、细胞生长与凋亡和许多疾病的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干扰素调节因子2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2-binding protein-like,IRF2)就是(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8年24期)

秦琴,宁花兰,陈小燕,陈少英,张艳珍[7](2018)在《miR-let-7b通过调控相关细胞周期蛋白影响皮肤黑色素瘤的增殖和凋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mi R-let-7b通过调控相关细胞周期蛋白影响皮肤黑色素瘤的增殖和凋亡。方法:q PCR法检测mi R-let-7b在黑色素瘤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 R-let-7b与CCND1之间的相互作用;MTT增殖实验检测抑制mi R-let-7b后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变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抑制mi R-let-7b后黑色素瘤细胞的凋亡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癌旁正常皮肤组织相比,黑色素瘤组织中mi R-let-7b的表达水平相对上调,与其他黑色素瘤细胞株相比,A375细胞中mi R-let-7b表达最高;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mi R-let-7b能与CCND1的3’UTR特异性结合,可以调控CCND1的表达与活性;抑制mi R-let-7b的表达后可以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同时可以促进黑色素瘤细胞的凋亡行为。结论:mi R-let-7b可以调控CCND1的表达从而影响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18年07期)

乔立君[8](2018)在《人乳头瘤病毒HPV E7癌蛋白调控细胞周期G1检验点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诱发宫颈癌的首要危险因素之一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es,HPV)的持续感染。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尽管预防HPV的疫苗已经被应用,但只针对部分HPV亚型,且对已经感染HPV或患有免疫缺陷的病人无效。由于HPV致病机制仍还没有研究透彻,且目前还没有特异针对HPV的治疗性药物,因此继续深入探讨HPV的致病机理仍然是治疗宫颈癌及HPV相关癌症的重要理论基础。人乳头瘤病毒属于Papillomaviridae家族,是无包膜球形病毒,基因组是双链环状DNA,长8 Kb,可分为叁个功能区域:长控制区(Long Control Region,LCR),早期区(Early Region,E1,E2,E4,E5,E6 和 E7),和晚期区(Late Region,L1和L2)。其中早期区中的E6和E7是HPV诱发宫颈癌的主要致癌基因,其基因产物E6结合p53并对其进行降解,E7结合pRb并对其进行降解,此外E6和E7蛋白还通过与宿主细胞的各种蛋白相互作用来影响细胞的多个信号通路,这些蛋白参与细胞周期,DNA复制,DNA修复等,还参与转录激活和翻译,及蛋白翻译后修饰等。细胞周期检验点是由细胞周期蛋白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 dependent kinases,Cdks)共同调控的。细胞周期中的G1检验点是控制细胞进入S期的关键检验点。通常DNA受损伤后,细胞会阻滞在G1期,阻止受损细胞进行DNA复制,并允许细胞修复系统修复受损的DNA。HPV E7可结合并降解pRb,导致E2F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与pRb解离,游离的E2F结合到许多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激活参与细胞周期调控或DNA复制的基因转录,从而引起细胞增殖发生紊乱,诱导基因组不稳定性,促进肿瘤的发生。虽然以前研究已经鉴定到多种与E7相互作用的蛋白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但仍有许多未知蛋白参与E7介导的细胞周期调控和转化,且对于E7如何调控细胞周期G1检验点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我们实验室前期通过质谱分析筛选出来多个参与E7细胞周期调控的蛋白,如WDHD1、Cdc6、CIP2A等,并对这些蛋白的功能进行了验证。另外,我们还筛选到了染色质浓缩调节因子1(Regulator of chromatin condensation 1,RCC1)和 GCN5(General control non-depressible 5),但是这两个蛋白是否参与E7调控的细胞周期G1检验点,通过什么方式参与需要进一步探索,基于此,本课题分别对RCC1和GCN5在G1检验点调控中的功能及机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第一部分RCC1在HPV E7调控的G1检验点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CC1是Ran-GTPase的鸟嘌呤核酸交换因子,研究表明RCC1是一种关键的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其功能丧失会导致G1期停滞,但对此现象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此外,关于RCC1与癌症之间的关系也研究甚少,且还没有关于RCC1在宫颈癌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通过对表达HPV E6蛋白和对照细胞的差异蛋白组进行分析,发现RCC1在E6表达细胞中表达上调。E6和E7都是HPV的重要致癌蛋白,功能上有一定的相似性,E7可能也可调节RCC1的表达。因此,本研究对RCC1与HPV E7的关系及其在HPV E7介导的G1检验点中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方法1.通过NCBI的GEO数据库分析RCC1的mRNA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cal,IHC)技术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RCC1的蛋白表达情况。2.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c-Jun和RCC1在RPE1和NIKS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用博来霉素(Bleomycin)处理RPE1细胞检测c-Jun和RCC1蛋白表达情况;转染靶向c-Jun的siRNA检测c-Jun和RCC1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实验检测c-Jun与RCC1启动子的结合。3.RCC1敲低及RCC1过表达后,PI染色处理细胞检测细胞周期G1期比例,BrdU处理检测S期比例。4.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RCC1敲低后下游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处理细胞,检测E2F1的半衰期。在敲低RCC1基础上,过表达E2F1的质粒,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5.PI实验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yclin dependent kinase,Cdk1)敲低及过表达后对细胞周期G1期的影响。6.蛋白免疫印迹和PI及BrdU实验检测RCC1敲低对宫颈癌细胞系中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及细胞周期的影响。7.蛋白免疫印迹检测RCC1敲低对E7蛋白及其半衰期的影响。研究结果1.RCC1高表达与宫颈癌密切相关。GEO数据库分析表明,与正常宫颈上皮相比,RCC1的mRNA在宫颈癌组织和细胞系中表达上调。通过对正常宫颈和宫颈癌组织中的RCC1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显示,虽然正常宫颈和宫颈癌组织之间评分无显着差异,但宫颈癌组织中的核RCC1表达强度高于正常宫颈组织。2.在HPV E7表达的细胞中,c-Jun在转录水平上调RCC1表达。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RCC1的mRNA和蛋白水平在E7表达的NIKS和RPE1细胞以及Bleomycin处理的RPE1-E7细胞中显着上调。细胞定位结果显示,RCC1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其中E7表达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比对照RPE1-Vector细胞高。这些结果表明E7上调RCC1的表达。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c-Jun的mRNA和蛋白水平在E7表达的NIKS和RPE1细胞以及Bleomycin处理的RPE1-E7细胞中都上调。染色质免疫沉淀结果显示,c-Jun在RCC1启动子内的叁个位点处与染色质结合,且在E7表达的细胞中c-Jun与RCC1启动子区的结合比对照细胞多。敲低c-Jun后,RCC1的mRNA和蛋白水平也显着下调。3.RCC1敲低抑制G1/S期进展和DNA复制。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Bleomycin处理后,对照Vector细胞发生G1期阻滞,而E7表达细胞的G1期比例较少,说明在DNA损伤的情况下,E7可以越过G1检验点。在Bleomycin处理的情况下敲低RCC1,E7表达细胞的G1期比例增加,说明细胞发生G1期阻滞。BrdU增殖实验结果显示,敲低RCC1,RPE1-E7细胞和RPE1-Vector细胞S期显着减少,且Bleomycin处理的RPE1-E7细胞S期也显着减少,说明敲低RCC1影响DNA复制。过表达RCC1结果显示,RCC1过表达可导致PBS和Bleomycin处理细胞中的G1期减少和S期增多,进一步验证了 RCC1在G1/S期中的作用。4.RCC1敲低促进E2F1降解,E2F1过表达回复RCC1敲低介导的G1/S期转换的抑制。蛋白免疫印记实验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变化的结果显示,E7表达细胞中E2F1,Cdk1和Cdk2蛋白水平显着增高,并且RCC1敲低后都显着下降,表明E2F1,Cdk1和Cdk2可能在RCC1介导的G1/S期转换中起作用。RT-PCR结果证实,敲低RCC1,E2F1转录水平没有显着变化,表明RCC1不影响E2F1的转录。细胞定位分析发现,RCC1敲低,细胞核中的E2F1减少,但细胞质中的E2F1水平基本不受影响,推测,敲低RCC1可能导致E2F1在核中发生降解。CHX处理细胞结果显示,随着RCC1敲低,E2F1稳态水平下降更快,表明E2F1降解增加。敲低内源性RCC1,并转染外源表达质粒,结果显示,过表达RCC1后E2F1蛋白水平有所恢复,表明RCC1可以防止E2F1的降解。敲低RCC1的基础上过表达E2F1结果显示,E2F1的过表达可以部分回复RCC1敲低介导的G1期阻滞。5.Cdk1参与RCC1介导的G1检验点。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转染靶向Cdk1的siRNAs后,Bleomycin处理的E7表达细胞中的G1期比例增加,且在RCC1敲低的基础上过表达Cdk1,细胞可部分绕过G1期阻滞。说明Cdk1实际上部分回复了 RCC1敲低对G1期阻滞的影响。6.RCC1敲低诱导宫颈癌细胞G1期阻滞。与RPE1-Vector细胞相比,HeLa和SiHa细胞中RCC1蛋白表达水平更高。用siRCC1s处理SiHa和HeLa,结果显示E2F1,Cdk1和Cdk2蛋白水平下调,并导致G1期比例增加,S期显着降低。这些结果表明RCC1在宫颈癌细胞的G1/S期调控中有重要作用。7.RCC1敲低降低E7蛋白的表达。免疫印迹实验检测RCC1敲低后,E7蛋白水平变化,结果显示,RCC1敲低后,E7蛋白降低。且随着CHX的处理,E7蛋白降解加快。在SiHa细胞中也有同样的现象。这说明RCC1调控E7蛋白的降解。研究结论1.在HPV E7表达细胞中,E7通过c-Jun在转录水平上调RCC1表达。2.RCC1以E2F1依赖的方式调节G1/S细胞周期进展,Cdk1参与RCC1介导的G1检验点。3.RCC1在宫颈癌细胞的G1/S期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意义与创新性本研究首次发现E7通过c-Jun在转录水平上调RCC1表达,并探讨了 RCC1通过E2F1调控G1/S细胞周期进程的功能机制,提示RCC1可能参与HPV E7介导的基因组不稳定性,进而导致癌症的发生。第二部分GCN5在HPV E7调控的G1检验点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研究表明GCN5也参与细胞周期调控。GCN5是鉴定到第一个与的转录相关的赖氨酸乙酰转移酶(Lysine acetyltransferase,KAT),是转录调控SAGA(Spt-Ada-GCN5-乙酰转移酶)和ATAC(含ADA2A)复合物的重要催化组分。虽然GCN5与癌症发展有关,但它在宫颈癌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研究表明E2F1可以转录激活GCN5表达,GCN5的过表达可以促进细胞生长和G1/S期的转变,另外,在E7细胞中转录因子E2F1是高表达的,据此推测GCN5可能在E7细胞中高表达,且在E7介导的细胞周期调控中起作用。因此本研究探讨了 GCN5与HPVE7的关系及其在HPV表达E7细胞中的功能机制。研究方法1.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GCN5在RPE1和NIKS细胞中表达情况。2.转染靶向GCN5的siRNAs,PI和BrdU实验检测其敲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3.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GCN5敲低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E2F1敲低对周期相关蛋白;PI和BrdU流式实验检测E2F1敲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在敲低GCN5基础上过表达E2F1的质粒,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4.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处理及敲低GCN5后组蛋白H3K9的乙酰化水平的表达情况;ChIP实验检测GCN5与E2F1启动子及敲低GCN5后E2F1启动子处乙酰化H3K9的结合情况。5.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TSA处理及敲低GCN5后c-Myc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免疫沉淀实验(immunoprecipitation,IP)检测过表达GCN5及敲低GCN5对c-Myc蛋白乙酰化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和PI实验检测c-Myc敲低对E2F1蛋白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ChIP实验检测敲低GCN5后c-Myc与E2F1的启动子结合情况;突变c-Myc(K323R)质粒检测其表达及对E2F1启动子结合的影响。研究结果1.HPV E7上调GCN5表达。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GCN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E7表达的NIKS和RPE1细胞中显着上调。瞬时转染编码HPV-16 E7的质粒结果显示GCN5蛋白水平增加。2.在HPV-16 E7表达细胞中,敲低GCN5导致G1期停滞并抑制DNA合成。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显示,GCN5敲低后,RPE1细胞的G1期比例增加,且E7表达细胞G1期比例增加更多。BrdU实验结果显示,敲低GCN5后,RPE1-Vector和RPE1-E7细胞及Bleomycin处理的RPE1-E7细胞S期显着降低。这些结果证明GCN5在E7表达细胞的G1期转化和S期进入中有重要作用。3.在HPV-16E7表达细胞中,GCN5依赖E2F1调节Cdk1。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显示,E2F1,Cdk1,CyclinA和p53在E7表达细胞中都显着上调。敲低GCN5结果显示E2F1,Cdk1和Cyclin A的蛋白水平下调。RT-PCR结果显示,GCN5敲低后,E2F1的mRNA水平下调。说明GCN5在转录水平影响E2F1的表达。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敲低E2F1,其下游的Cdk1和Cyclin A蛋白水平都下调。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敲低E2F1,并用Bleomycin处理细胞,E7表达细胞中G1期比例增加,S期比例减少,说明GCN5敲低诱导的G1停滞和下调的Cdk1依赖于E2F1。在敲低GCN5的基础上过表达E2F1质粒,结果进一步证明,E2F1的过表达可部分回复GCN5敲低引起的E7表达细胞中的G1期阻滞。这些结果表明GCN5通过影响E2F1来参与E7介导的G1期调控。4.在HPV-16 E7表达细胞中,GCN5结合并增加E2F1启动子的组蛋白H3乙酰化。免疫印迹实验检测E7表达细胞中组蛋白3赖氨酸9(H3K9)的乙酰化水平,结果显示,在E7表达细胞中,乙酰化的H3K9表达水平增加,尤其用TSA处理后;GCN5敲低后,H3K9的乙酰化水平降低,表明GCN5影响E7表达细胞中H3K9的乙酰化水平。ChIP实验结果表明,GCN5可以与E2F1启动子结合。GCN5敲低后,E2F1启动子处H3K9的乙酰化水平显着降低,表明敲低GCN5影响E2F1启动子的H3乙酰化。5.在HPV-16E7表达细胞中,GCN5乙酰化c-Myc,并有助于其稳定性和调节E2F1表达的能力。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GCN5对c-Myc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GCN5敲低后,c-Myc的蛋白水平降低,当用TSA处理后,c-Myc的蛋白质水平有所回复;过表达GCN5可增加c-Myc乙酰化,而敲低GCN5则降低c-Myc的乙酰化,且E7表达细胞中c-Myc的乙酰化水平高于对照细胞。这些结果表明在E7表达细胞中GCN5增加c-Myc乙酰化。免疫印迹和流式细胞术实验检测c-Myc在E7表达细胞中调节E2F1和G1检验点的潜在作用,结果显示,敲低c-Myc,E2F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G1期比例增加,表明在E7表达细胞中,c-Myc通过E2F1在G1检验点中起作用。ChIP实验结果显示,c-Myc与E2F1的启动子结合。敲低GCN5后,c-Myc与E2F1启动子的结合水平显着降低,这表明GCN5对c-Myc的乙酰化影响c-Myc与E2F1启动子的结合能力。构建在K323处具有突变的c-Myc突变体(K323R,模仿脱乙酰化状态;K323Q,模拟乙酰化状态),检测c-Myc的K323残基乙酰化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免疫印迹结果显示,c-Myc的K323R突变体的蛋白水平低于野生型。ChIP实验结果显示,对于突变体K323R,c-Myc与E2F1启动子结合的相对水平降低,这表明c-Myc乙酰化对其稳定性非常重要。研究结论1.HPVE7上调GCN5表达,且GCN5对HPVE7细胞的G1/S转换有重要作用。2.在HPVE7细胞中,GCN5结合并增加E2F1启动子的组蛋白H3乙酰化。3.GCN5乙酰化c-Myc,保持其稳定性,影响其与E2F1启动子结合的水平,促进E2F1表达,进而调节细胞周期进展。研究意义与创新性本研究揭示了 E7功能的新机制,即E7通过上调GCN5来乙酰化组蛋白和c-Myc以调节E2F1表达,促进细胞周期进展。(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28)

王欢[9](2018)在《miR-let-7c调控小鼠精原细胞株GC-1spg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A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不孕不育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第叁大疾病。其中,男性因素约占不孕不育的50%,并且出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弱精子症是最常见的男性不育症类型,约70%的不育男性患有弱精子症,至今对其发病机制尚未能确切的阐明,目前普遍认为,基因调控异常是弱精子症发病的中心环节。近年来,微小RNA(microRNA,miRNA)功能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在男性不育研究领域,研究者们一致认为,mi RNA通过调控其特异的靶基因转录和翻译而影响精子发生过程。目前已知miR-let7家族能调控精原干细胞增殖和发育,在精子运动、获能、受精和胚胎发育中参与重要作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A(cyclin-depedent kinase inhibitors 1A,CDKN1A)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DKI)家族成员之一,是细胞周期重要的调控因子。本研究以mi R-let-7c为研究对象,构建miR-let-7c过表达和沉默表达慢病毒载体感染小鼠精原细胞株GC-1spg,通过在线预测软件预测mi R-let-7c的下游靶基因为CDKN1A,在体外细胞水平探讨miR-let-7c对精原细胞增殖作用、CDKN1A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mi R-let-7c对精子发生的作用机理及其参与弱精子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方法:1、应用慢病毒载体构建慢病毒转染细胞:分别构建含有过表达mi R-let-7c慢病毒载体、沉默表达mi R-let-7c慢病毒载体及空载体对照慢病毒感染小鼠精原细胞GC-1spg。将GC-1spg细胞按照不同处理方法分为:转染空载慢病毒的阴性对照组、转染miR-let-7c过表达慢病毒的miR-let-7c上调组(GV309-Pre-miR-let-7c mimics)、转染miR-let-7c沉默表达的mi R-let-7c下调组(GV280-Pre-mi R-let-7c inhibitor)和未转染慢病毒的空白对照组。转染8小时,继续培养72h后收集细胞,根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2、实验验证: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软件miRWalk2.0、TargetScan、mi Randa、miRDB对miR-let-7c可能调控的下游靶基因进行预测;通过CCK8实验检测GC-1spg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miR-let-7c上调组和miR-let-7c下调组细胞中CDKN1A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情况。结果:1、构建的miR-let-7c过表达和沉默表达慢病毒重组质粒载体,经测序后鉴定结果均与目标序列完全一致,包装的慢病毒滴度测定结果分别为3×10~8、6×10~8 TU/ml;2、在添加DMEM和Polybrene(5μg/mL)条件下,MOI值为80时慢病毒感染GC-1spg细胞8h,更换新鲜培养基72h后荧光显微镜下判断感染效率>95%;3、通过在线预测软件预测CDKN1A为miR-let-7c的下游靶基因;4、CCK8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i R-let-7c上调组的GC-1spg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制(P<0.01);5、qRT-PCR与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i R-let-7c上调组CDKN1A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降,而mi R-let-7c下调组CDKN1A mRNA和蛋白相对高表达(P均<0.01)。结论:1、成功构建并包装了高滴度的miR-let-7c过表达和沉默表达慢病毒载体;2、成功建立慢病毒感染小鼠精原细胞GC-1spg的最优感染参数;3、miR-let-7c对小鼠精原细胞GC-1spg的增殖有抑制作用;4、miR-let-7c可负向调控小鼠精原细胞株GC-1spg中CDKN1A mRNA和蛋白表达。(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李亚静,傅柏涵,曹宁[10](2018)在《复方苦参联合5-氟尿嘧啶调控细胞周期蛋白D1抑制乳腺癌生长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苦参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及对Cyclin D1表达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联合用药组(复方苦参+5-Fu)和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5-Fu)处理后MCF-7细胞凋亡的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两组MCF-7细胞Cyclin D1的表达;采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观察两组MCF-7细胞增殖情况;采用RT-PCR观察两组MCF-7细胞中Cyclin D1 mRNA的表达;建立裸鼠荷瘤模型,并观察两组肿瘤组织中Cyclin D1的表达.结果联合用药组处理的MCF-7细胞凋亡(12.7%)高于对照组(6.2%),差异显着.联合用药组MCF-7细胞中Cyclin D1 mRNA及Cyclin D1的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P<0.05);裸鼠荷瘤后,联合用药组的直径为(79.8±10.3)m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直径(176.7±26.2)mm(P<0.05).说明苦参可明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中Cyclin D1的表达,并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加速MCF-7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yclin D1的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分析RNA识别区(RNA recognition motif,RRM)在RBM5蛋白调控肿瘤细胞周期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低表达RBM5的A549细胞系构建了A549/Vector、A549/RBM5-WT、A549/RBM5-△RRM叁种稳定细胞株,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仅有A549/RBM5-WT能显着阻滞细胞于G1期,说明RRM区是RBM5抑制细胞周期进程必不可少的区域.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yclin A与Phospho-Rb(ser 795)的蛋白水平差异,证明了RBM5蛋白的RRM能够参与其介导的pRb去磷酸化以及抑制cyclin A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周期进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杨旭颖,安丽君.拟南芥细胞周期调控因子KRP2的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9

[2].王迪,吴传芳.RBM5蛋白的RNA识别区在肿瘤细胞周期调控中作用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李云海.PSMD2通过调控p21和p27的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影响乳腺癌细胞周期进程[D].重庆医科大学.2019

[4].黄晨阳.PGC7及其互作蛋白HP1α参与细胞多能性维持及细胞周期调控[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5].王保永,夏艳丽,肖鸿丽,闫一帆,赵巧飞.miRNA-138靶向调控细胞周期蛋白D3及波形蛋白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J].重庆医学.2019

[6].李秀玲.IRF2的蛋白结构及其对细胞周期的调控[J].农民致富之友.2018

[7].秦琴,宁花兰,陈小燕,陈少英,张艳珍.miR-let-7b通过调控相关细胞周期蛋白影响皮肤黑色素瘤的增殖和凋亡[J].中国美容医学.2018

[8].乔立君.人乳头瘤病毒HPVE7癌蛋白调控细胞周期G1检验点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8

[9].王欢.miR-let-7c调控小鼠精原细胞株GC-1spg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A的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8

[10].李亚静,傅柏涵,曹宁.复方苦参联合5-氟尿嘧啶调控细胞周期蛋白D1抑制乳腺癌生长作用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机制示意图附着胞发育阶段MoCYC1和MoCYC2基因表...数据库比对结果的219条ESTs的COGs...: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睾丸差异蛋白VCP、...被PCU和elim找到而被GO-function去除...下调对G1/S期相关激酶复合物活性...

标签:;  ;  ;  ;  ;  ;  ;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论文_杨旭颖,安丽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