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地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地铁车站是地铁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地铁工程的建设特点,地下车站的修建土体大部分属于复杂的岩土结构,防水施工由此成为地下车站的重要施工部分。科学有效的防水施工技术为地下车站高效、安全运营提供了保障,并且使得地下车站的运行周期显著增强。所以为确保城市地铁建设质量,加强对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的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铁施工;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
引言
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了地铁建设事业的发展。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地铁施工技术也在逐步成熟和完善,对提高地铁施工质量、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出行需要发挥了作用。做好地铁地下车站防水体系修建是有效提高地铁工程整体质量的基础,因此在全面了解地铁地下车站防水施工重点部位的基础上,从优选施工队伍、科学选取防水施工材料、做足充分准备工作等方面入手,来为防水施工技术的实行创造优越条件,同时促进防水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
1地铁车站防水施工关键渗水部位
1.1支撑头渗水
由于支撑头处位置的特殊性,使得这部分施工难度较大,并且在对其进行浇筑时容易产生夯实不实、留有夯实死角的现象,为缝隙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在止水钢板和混凝土产生接触时,因夯实效果欠缺导致二者衔接部位产生大小不同的孔隙,一旦轴力发生突变,势必会破坏原有的硬结构,从而此处成为发生渗水问题的主要部位。若想彻底解决此处的渗漏问题,可在新混凝土和旧混凝土衔接的的地方灌入遇水膨胀,利用遇水膨胀来有效止水。灌入的有效实行可借助注浆引水管的帮组,并利用密封胶对其进行粘牢加固。
1.2施工缝渗水
在施工中所使用的止水带和止水钢板等施工材料,其质量和具体的规格参数若达不到施工需求,并且对其进行安装固定时因人为操作问题,或施工技术不规范,就会导致混凝土和止水带的连接部位产生气泡或细微裂缝,这样的问题就容易引发渗水。针对这种问题需彻底进行气泡清除和裂缝修补,来实现加固防渗治理。利用微晶水泥浆料将裂缝和气泡部位抹平,然后用强力粘合物将两者进行固定,再经过细致粘结和捣实处理来实现加固目的。
1.3地下连续墙夹缝渗水
地下连续墙是保障地铁健康运转的重要工程之一,若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不达标就会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引发夹缝渗漏,此时需对地下连续墙进行检查测试,找到渗漏点发生范围。然后将渗漏部位一定范围内的混凝土凿开,清除表面的浮土杂质后,在渗漏点附近安装2根橡胶管,利用橡胶管进行压浆、出浆操作,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将渗漏缝隙注满填平,实现封堵加固的目的。
1.4顶板收缩缝渗水
顶板是地铁车站主要的支撑基础,因顶板需承受来自上面的外部荷载,当它所承受的外部压力超出其正常受力范围时,就容易造成顶板收缩从而产生收缩缝;并且当外部环境、气温发生变化时,混凝土因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应力使得内衬墙发生变形,进而引发顶板收缩缝。要有效解决顶板收缩缝问题可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施工材料,通过封闭开口来有效阻止内外冷热空气的交换,以此降低因混凝土温差过大造成的裂缝。
2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
2.1特殊部位的防水施工技术
2.1.1施工缝
为有效解决因施工缝造成的渗漏问题,常用的防水施工技术是采用钢板腻子进行处理。钢板腻子常用尺寸为长250毫米、宽6毫米,在进行施工时,将钢板腻子贴合在施工缝隙处形成一条止水带,注意控制施工力度,以免因力度过大划伤止水带达不到应有的防水效果。对于无法用钢板腻子进行缝隙处理的特殊位置,用遇水膨胀胶带填补缝隙,所以在地铁工程立面施工前,应预先留出遇水膨胀胶带施工位置,以便为后期遇水膨胀胶带的安装创造条件。
2.1.2变形缝
变形缝也是容易引发渗漏的主要部位之一,因此需加强对地下车站变形缝的防水施工。常用的防水施工技术是采用镀锌钢板止水带实现对变形缝的渗漏防治。实际施工时需在变形缝两端将镀锌钢板固定好,然后距施工点近20cm处的背水面埋设平行钢板,并在距其8-13米的距离内安装注浆嘴,利用注浆嘴将浆液灌注入缝隙,达到封堵加固的目的。
2.1.3穿墙管件
穿墙管件的防水施工技术需结合建设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穿墙管件施工环境不同,所用的施工技术及施工材料也会有所差异。在进行材料选择时,要优先选用防水、防腐性能好的材料,确定好材料后再根据现场施工环境选择科学实用的施工方法,最后针对卷材及防水板的具体情况做好相应的防水、防腐处理,确保穿墙管件的防水效果满足工程建设标准。
2.2混凝土自防水施工技术
地铁车站的防水施工性能需达到国家规定的抗渗等级S8级以上,因此在实际施工时需结合建设地地铁车站的空间和结构特点,科学选用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要想提高混凝土自身的防水性能,需结合实际施工条件及建设标准,对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特别是拌合物、粗细骨料和外加剂的质量和规格,同时要确保混凝土具有科学的配比结构。通过对混凝土质量及防水性能进行测试评估,根据检测结果及时对混凝土配比及材料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此不断增强混凝土自防水功能。
2.3围护结构防水施工技术
围护结构也是地下车站防水的薄弱环节之一,在进行围护结构防水施工时,要严格遵循国家防水等级标准。通过科学控制围护结构的垂直度,使其始终处于结构线之中,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凿除处理操作时引发的大面积渗水问题。同时做好对混凝土材料迎土面主筋的保护设置,保护层厚度设置在70毫米以上,背水面主筋保护层厚度不低于50毫米。在埋设引水管时,利用速凝水泥压浆并结合防水涂料的处理,来实现对围护结构渗漏的双重防护。
3地铁车站防水措施保证措施
3.1加强混凝土养护
由于混凝土长时间处于露天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界气候、温度、湿度等的影响而产生裂缝,导致混凝土抗渗能力明显不足,因此需加强施工期间的混凝土养护管理。在进行混凝土养护管理时需严格按照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养护方法进行管理,确保混凝土养护时间、养护措施符合混凝土养护的需要,以此不断降低外界环境对混凝土质量的伤害,确保混凝土的防渗性能满足地铁工程施工标准。
3.2防水施工前要进行排水
做好防水施工前的排水处理可使防水技术的施工效果显著增强,为地下车站的施工创建一个干燥无水的施工环境是确保防水技术实行的基础。基于地铁地下车站建设位置的特殊性,必须结合建设地址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排水措施,以此确保施工范围内的水位处于标准施工状态。凿井引流的排水方式是地铁工程中常用的排水措施,另外还可采取挖掘引流沟引流、渗排水、机械排水等方式将多余的水源排到施工范围外。
3.3对专业防水施工队进行选择
专业的防水施工队伍可为地铁地下车站的防水质量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因此为确保地下车站防水施工质量,应选择一只具有专业素质且实战能力强的施工队伍。在选择施工队伍时,综合评价施工队伍的资质、信誉、经验等要素,通过比较评选,选出最佳施工队伍,为促进地铁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打下基础。
结语
地铁工程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需要,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城市空间范围,进一步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地铁地下车站是地铁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施工环节,而防水问题又是地下车站的施工难点和重点,因此在做好防水设施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从施工人员、材料、技术、管理等方面为地下车站防水设施的修建创造有利条件,以此不断促进地铁地下车站防水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从而为促进我国地铁事业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时世跃,孙艳茹.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6(01).
[2]张红伟.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浅析[J].低碳世界,2017(1):224-225.
[3]吴浩.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6(8):74-75.
[4]刘龙,王猛.盖挖逆作法地铁地下车站防水系统施工工艺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0).
[5]时世跃,孙艳茹.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6(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