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便秘作为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常伴有肠道动力及肠道菌群的异常。本研究通过测定45株乳杆菌的体外生理特性,并筛选出3株进行体内功能性评价,探讨乳杆菌对肠道动力以及肠道菌群的调节能力。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LC9、发酵乳杆菌LF37和鼠李糖乳杆菌LR45的耐酸耐胆盐存活率高于10%,均能利用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且短链脂肪酸产量高于1.2 mmol/L。此外,3株乳杆菌均能促进小鼠的小肠推进率,缩短首粒排黑便时间,增加粪便水分质量分数,加快肠道运动,同时能提高小鼠粪便菌群中有益菌的相对丰度,改善菌群结构。综上,这3株菌对小鼠肠道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沈旭丹,吉梦馨,翟齐啸,赵建新,张灏,田丰伟,陈卫
关键词: 乳杆菌,肠道动力,肠道菌群,筛选
来源: 食品科学 2019年1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2090),国家食品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项目(JUFSTR20180102),江苏省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
分类号: TS201.3
页码: 154-161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2883K
下载量: 491
相关论文文献
- [1].急性重症胰腺炎肠道动力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6(20)
- [2].5-羟色胺_4受体激动剂的促肠道动力作用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08)
- [3].肠道菌群:功能性胃肠病的防治新靶点[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0(02)
- [4].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评估及护理[J]. 中国医学工程 2010(04)
- [5].归仁润肠颗粒对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肠道动力的影响[J]. 吉林中医药 2020(01)
- [6].慢传输型便秘结肠水疗与药物疗法疗效比较[J]. 武警医学 2012(02)
- [7].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肠道气体与肠道动力关系研究[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0(06)
- [8].乳杆菌属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机制[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7(02)
- [9].益生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和相关机制[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09(02)
- [10].结肠水疗与药物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效果[J]. 吉林医学 2016(06)
- [11].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肠动力障碍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8(02)
- [12].右美托咪定对肠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9(15)
- [13].又便秘又腹泻?“双相”穴来帮你[J]. 恋爱婚姻家庭(月末) 2018(07)
- [14].慢传输型便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30)
- [15].肠易激综合征药物治疗的循证医学评价[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9(05)
- [16].肠易激综合征治疗药物概况[J]. 海峡药学 2009(10)
- [17].慢性假性肠梗阻的研究进展[J]. 胃肠病学 2012(06)
- [18].5-羟色胺与胃肠动力障碍的关系[J]. 医学综述 2016(04)
- [19].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7(01)
- [20].巴香丸对胃肠道动力影响及相关临床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02)
- [21].便秘常用中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05)
- [22].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03)
- [23].肠易激综合征和肠道感染关系研究进展[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9(12)
- [24].电针不同穴位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动力和敏感性的影响[J]. 针刺研究 2020(04)
- [25].功能性便秘——肠道菌群相关动力紊乱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9(07)
- [26].小肠平滑肌细胞线粒体损伤与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动力障碍的关系[J]. 广东医学 2016(14)
- [27].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5(13)
- [28].仙白汤Ⅱ号灌肠治疗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4(05)
- [29].补肺汤对肺气虚模型大鼠肠神经系统神经递质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1(02)
- [30].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诊断[J]. 放射学实践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