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论文和设计-陈昂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包括桁架底座、桁架立杆、桁架横梁和桁架支撑柱,所述桁架立杆固定安装在桁架底座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桁架横梁的两端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桁架连接盒,所述桁架横梁通过桁架连接盒与桁架立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桁架支撑柱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桁架横梁的外表面,所述桁架横梁由若干组桁架柱和桁架固定块组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首先,减少了桁架横梁的长度,方便人们运输材料,而且便于人们组装,并且能够减小震动对桁架机构的影响,降低安全风险,延长桁架机构的使用寿命,最后,还能提高整个桁架横梁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包括桁架底座(1)、桁架立杆(2)、桁架横梁(3)和桁架支撑柱(4),所述桁架立杆(2)固定安装在桁架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桁架横梁(3)的两端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桁架连接盒(5),所述桁架横梁(3)通过桁架连接盒(5)与桁架立杆(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桁架支撑柱(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桁架横梁(3)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横梁(3)由若干组桁架柱(6)和桁架固定块(7)组成,所述桁架固定块(7)套设在若干组桁架柱(6)之间的连接处。

设计方案

1.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包括桁架底座(1)、桁架立杆(2)、桁架横梁(3)和桁架支撑柱(4),所述桁架立杆(2)固定安装在桁架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桁架横梁(3)的两端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桁架连接盒(5),所述桁架横梁(3)通过桁架连接盒(5)与桁架立杆(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桁架支撑柱(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桁架横梁(3)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横梁(3)由若干组桁架柱(6)和桁架固定块(7)组成,所述桁架固定块(7)套设在若干组桁架柱(6)之间的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柱(6)包括桁架长柱(10)、桁架短柱(8)和桁架斜柱(9),所述桁架长柱(10)的数量为四组,所述桁架短柱(8)和桁架斜柱(9)的数量均为若干组,所述四组桁架长柱(10)之间均通过桁架短柱(8)和桁架斜柱(9)固定连接,所述四组桁架长柱(10)、若干组桁架短柱(8)和若干组桁架斜柱(9)之间构成若干组三角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固定块(7)的两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均开设有桁架进口(11),所述桁架进口(11)的内部均开设有导向口(12),所述桁架固定块(7)的上端外表面和下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焊接口(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四组所述桁架长柱(10)两端的四组桁架短柱(8)的外表面中间位置均开设有螺栓固定孔,所述若干组桁架柱(6)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孔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横梁(3)的数量为若干组,且若干组桁架横梁(3)之间均通过螺栓和与桁架连接盒(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立杆(2)的数量为四组,且四组桁架立杆(2)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上端位置开设有方形固定口(14),所述四组桁架横梁(3)的一端均贯穿方形固定口(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位于桁架立杆(2)的一侧设置有水箱(15)。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

背景技术

桁架结构中的桁架指的是桁架梁,是格构化的一种梁式结构,桁架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厂房、展览馆、体育馆和桥梁等公共建筑中,由于大多用于建筑的屋盖结构,桁架通常也被称作屋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各种厂房、展览馆、体育馆和桥梁等公共建筑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对于构成其骨架的桁架结构越来越重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桁架结构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导致现有的桁架机构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要求;

现有的桁架机构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现有的桁架机构中的桁架横梁通常为一个整体,现有的公共建筑的面积比较大,桁架横梁运输不方便,并且,现有的桁架机构的各个部分之间通常采用螺栓直接固定,使用一段时间后受到震动影响容易松动,比较危险,最后现有的桁架机构的承重能力不强,不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包括桁架底座、桁架立杆、桁架横梁和桁架支撑柱,所述桁架立杆固定安装在桁架底座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桁架横梁的两端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桁架连接盒,所述桁架横梁通过桁架连接盒与桁架立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桁架支撑柱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桁架横梁的外表面,所述桁架横梁由若干组桁架柱和桁架固定块组成,所述桁架固定块套设在若干组桁架柱之间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桁架柱包括桁架长柱、桁架短柱和桁架斜柱,所述桁架长柱的数量为四组,所述桁架短柱和桁架斜柱的数量均为若干组,所述四组桁架长柱之间均通过桁架短柱和桁架斜柱固定连接,所述四组桁架长柱、若干组桁架短柱和若干组桁架斜柱之间构成若干组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桁架固定块的两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均开设有桁架进口,所述桁架进口的内部均开设有导向口,所述桁架固定块的上端外表面和下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焊接口。

优选的,位于四组所述桁架长柱两端的四组桁架短柱的外表面中间位置均开设有螺栓固定孔,所述若干组桁架柱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孔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桁架横梁的数量为若干组,且若干组桁架横梁之间均通过螺栓和与桁架连接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桁架立杆的数量为四组,且四组桁架立杆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上端位置开设有方形固定口,所述四组桁架横梁的一端均贯穿方形固定口。

优选的,所述桁架底座的上端外表面位于桁架立杆的一侧设置有水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若干组桁架柱构成桁架横梁,减少了桁架横梁的长度,方便人们运输材料,而且桁架柱的两端采用桁架固定块套住,方便人们将桁架柱对接在一起,而且桁架固定块的四周均开设了焊接口,对接后能够直接通过焊接口对桁架柱进行焊接,桁架柱之间也可以通过螺栓固定,适用于各种情况,比较方便;

2、在桁架立杆的上端开设了方形固定口和桁架连接盒,固定时,桁架横梁穿过方形固定口和桁架连接盒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桁架连接处位于桁架连接盒内部,桁架连接盒和方形固定口分担桁架部分力度,而且桁架横梁卡在方形固定口之间,能够减小震动对桁架机构的影响,降低安全风险,延长桁架机构的使用寿命;

3、桁架柱采用桁架长柱、桁架斜柱和桁架短柱连接,桁架斜柱、桁架长柱和桁架短柱之间构成若干组三角形结构,提高整个桁架横梁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而且整个组合式桁架机构的结构比较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较为实用。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中桁架柱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中桁架柱的连接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中桁架固定块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图1中A的放大图。

图中:1、桁架底座;2、桁架立杆;3、桁架横梁;4、桁架支撑柱;5、桁架连接盒;6、桁架柱;7、桁架固定块;8、桁架短柱;9、桁架斜柱;10、桁架长柱;11、桁架进口;12、导向口;13、焊接口;14、方形固定口;15、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包括桁架底座1、桁架立杆 2、桁架横梁3和桁架支撑柱4,桁架立杆2固定安装在桁架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桁架横梁3的两端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桁架连接盒5,桁架横梁3通过桁架连接盒5与桁架立杆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桁架支撑柱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桁架横梁3的外表面,桁架横梁3由若干组桁架柱6和桁架固定块7 组成,桁架固定块7套设在若干组桁架柱6之间的连接处,桁架支撑柱4能够提高桁架机构之间的承受能力,提高桁架机构的强度。

桁架固定块7的两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均开设有桁架进口11,桁架进口11 的内部均开设有导向口12,桁架固定块7的上端外表面和下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焊接口13。

桁架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位于桁架立杆2的一侧设置有水箱15。

位于四组桁架长柱10两端的四组桁架短柱8的外表面中间位置均开设有螺栓固定孔,若干组桁架柱6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孔固定连接。

采用若干组桁架柱6构成桁架横梁3,减少了桁架横梁3的长度,方便人们运输材料,而且桁架柱6的两端采用桁架固定块7套住,方便人们将桁架柱6对接在一起,而且桁架固定块7的外表面均开设了焊接口13,对接后能够直接通过焊接口13对桁架柱6进行焊接,桁架柱6之间也可以通过螺栓固定,适用于各种情况,比较方便。

实施例2

如图1-6所示,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桁架柱6包括桁架长柱10、桁架短柱8和桁架斜柱9,桁架长柱10的数量为四组,桁架短柱8和桁架斜柱9的数量均为若干组,四组桁架长柱10之间均通过桁架短柱8和桁架斜柱9固定连接,四组桁架长柱10、若干组桁架短柱8 和若干组桁架斜柱9之间构成若干组三角形结构。

桁架长柱10采用桁架斜柱9和桁架短柱8连接,桁架斜柱9、桁架短柱 8和桁架长柱10之间构成若干组三角形结构,提高整个桁架横梁3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而且整个组合式桁架机构的结构比较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较为实用。

实施例3

如图1-6所示,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

桁架立杆2的数量为四组,且四组桁架立杆2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上端位置开设有方形固定口14,四组桁架横梁3的一端均贯穿方形固定口14,提高桁架固定效果。

桁架横梁3的数量为若干组,且若干组桁架横梁3之间均通过螺栓和与桁架连接盒5固定连接。

在桁架立杆2的上端开设了方形固定口14和桁架连接盒5,固定时,桁架横梁3穿过方形固定口14和桁架连接盒5后通过螺栓与桁架立杆2固定,桁架连接处位于桁架连接盒5内部,桁架连接盒5和方形固定口14分担桁架部分力度,而且桁架横梁3卡在方形固定口14之间,能够减小震动对桁架机构的影响,降低安全风险,延长桁架机构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使用时,首先,将桁架柱6的两端分别放置到桁架固定块7两端的桁架进口11中,经过导向口12的导向作用集中在桁架固定块7内部中间位置,然后将通过桁架短柱8上的螺栓固定孔将两组桁架柱6连接起来,也能够通过桁架固定块7上的焊接口13将桁架柱6焊接在一起,构成桁架横梁3;

采用若干组桁架柱6构成桁架横梁3,减少了桁架横梁3的长度,方便人们运输材料,而且桁架柱6的两端采用桁架固定块7套住,方便人们将桁架柱6对接在一起,而且桁架固定块7的外表面均开设了焊接口13,对接后能够直接通过焊接口13对桁架柱6进行焊接,桁架柱6之间也可以通过螺栓固定,适用于各种情况,比较方便;

将桁架立杆2立起来固定在桁架底座1上,然后将桁架连接盒5固定在桁架立杆2的外表面,然后将组装好的桁架横梁3穿过桁架连接盒5和方形固定口14,然后通过螺栓与桁架立杆2固定,最后将桁架支撑柱4的两端焊接在桁架横梁3上,从而构成桁架机构,桁架连接处位于桁架连接盒5内部,桁架连接盒5和方形固定口14分担桁架部分力度,而且桁架横梁3卡在方形固定口14之间,能够减小震动对桁架机构的影响,降低安全风险,延长桁架机构的使用寿命;

而且桁架柱6由桁架长柱10、桁架斜柱9和桁架短柱8连接,桁架斜柱 9、桁架短柱8和桁架长柱10之间构成若干组三角形结构,提高整个桁架横梁3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提高桁架结构的使用范围,而且整个组合式桁架机构的结构比较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7147.6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3(河北)

授权编号:CN209907696U

授权时间:20200107

主分类号:E04B7/02

专利分类号:E04B7/02;E04B1/58;E04C3/11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河北辉跃轻钢结构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河北辉跃轻钢结构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053700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民营企业园

发明人:陈昂;多崎

第一发明人:陈昂

当前权利人:河北辉跃轻钢结构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可承重组合式桁架机构论文和设计-陈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