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强度弱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强度,泥岩,节理,干湿,巴东,力学,岩石。
强度弱化论文文献综述
苗亮,韩松,申培武,何成,申兴月[1](2019)在《巴东组紫红色泥岩干湿循环强度弱化特性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峡库区发育有大量叁迭系巴东组第四段紫红色泥岩(T_2b~4,简称为巴东组紫红色泥岩),受库水位升降的影响其强度易弱化而影响库岸边坡的稳定性,开展叁峡库区巴东组紫红色泥岩强度弱化特性的研究可为相关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提供参考。首先,依次开展了干湿循环试验和叁轴压缩试验,分析巴东组紫红色泥岩的强度弱化特性,并通过CT扫描试验观察试样表面与内部的细观损伤特性;其次,基于CT扫描重构模型,开展了考虑试样内部初始损伤的叁轴压缩条件下数值模拟试验;最后,基于岩石的变形特征,提出考虑岩石变开过程压密阶段的能量消耗的一种新的能量耗散模型。试验结果表明:0~10 kPa预应力下的干湿循环试验只对试样表面粗糙度有轻微的影响;干湿循环条件下,试样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与干湿循环次数呈负线性相关;基于CT扫描重构模型的试样叁轴压缩数值模拟试验结果与室内叁轴压缩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体现试样内部的初始损伤特性,更符合实际;改进后的能量耗散模型适合于分析考虑岩石压密阶段的变形过程。(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耿福宝,张凤[2](2019)在《混凝土强度弱化对结构力学性能影响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混凝土在工程中愈加广泛的应用,混凝土在施工之后进行强度加固的复杂程度问题开始显露,本文以某实际工程为现实依托,对混凝土剪力墙强度不足等问题通过两大有限元分析软件,PKPM和ANSYS建模之后进行了模拟计算,为之后的实际工程提供具体的数据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32期)
李桂臣,孙长伦,何锦涛,孙元田,董玉玺[3](2019)在《软弱泥岩遇水强度弱化特性宏细观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离散元理论,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泥岩软弱和遇水强度弱化特性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泥岩跨尺度研究方法.结果表明:泥岩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黏土矿物含量增加而减小,符合指数小于0的幂函数关系.随着黏土矿物含量增加,泥岩遇水弱化指数增大,并逐渐趋于稳定.黏土矿物含量对泥岩力学性质影响的细观机理:黏土矿物含量越高,泥岩内强胶结数目越少,泥岩压缩破坏过程弱胶结破坏数目越多,泥岩的强度越小.模拟确定类泥岩临界黏土矿物含量为28.81%,黏土矿物含量达到临界值,随着黏土矿物含量增加,泥岩单轴抗压强度、遇水弱化指数不变.(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力,瞿竹,姬同旭[4](2019)在《考虑消落带土体强度弱化的库区涉水边坡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峡库区涉水土质边坡在长期的库水位涨落条件下,消落带土体长期处于周期性的饱和-干燥-饱和过程,对边坡的稳定性不利。以某滑坡消落带土体为研究对象,以干湿循环作用过程模拟消落带土体环境,对完成干湿循环作用后的试样进行直剪试验,得到试样参数在水作用下的弱化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Geo-slope软件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土体的黏聚力c和摩擦角φ随着干湿循环作用次数n的增加均呈指数型降低趋势,拟合度达0.99以上;土体弱化程度随干湿循环作用次数n的增加非线性增大;周期性干湿循环作用主要通过水分的渗入与渗出造成土体强度的弱化。将滑坡岩土体分为自然条件影响区域、干湿循环作用区域及浸泡饱和区域,依据试验结果对干湿循环作用区域土体强度参数进行折减,并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滑坡体安全系数F随着干湿循环作用次数n的增加呈指数型降低趋势,滑坡体由基本稳定状态向欠稳定状态发展,直至边坡失稳。(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6期)
谌民[5](2019)在《钙质粉土物理力学特性及其对钙质砂强度的弱化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吹填施工时的水力分选作用,珊瑚礁地基存在多层厚度不均的钙质粉土。钙质粉工具有高压缩性和较低的抗剪强度,加之在空间分布上成层性差、隐蔽性高且易与砂土相互混合的特点,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将对建筑物的安全以及地基稳定产生不利影响。论文从钙质粉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和微观结构入手,对重塑钙质粉土进行大量室内力学试验。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不同粉粒含量下钙质砂的叁轴固结排水试验,并通过颗粒形貌分析,揭示了粉粒含量和颗粒形状对钙质砂抗剪强度的弱化机制。最后,结合力学试验结果和数值分析手段,研究了典型车辆荷载下含粉土夹层地基的沉降变形特征。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现场踏勘,概括了钙质粉土的形成机制与赋存状态。与陆源粉土对比分析了钙质粉土的矿物组成与微观结构,利用常规土工试验获得了钙质粉土的物理参数,重点讨论了液塑限试验对钙质粉土命名的适用性。2、开展室内常规力学试验,研究了钙质粉土压缩及强度特性。重点分析了在不同剪切速率及密实度下,钙质粉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强度指标,并进一步指出,钙质粉土CU叁轴剪切性状由密实度控制,当试样由中密变为密实时,应力-应变关系由微软化逐渐向硬化转变,而孔压应变曲线由稳定正值转变为负值。3、利用K0固结仪对钙质粉土进行了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研究了钙质粉土K0系数在加、卸载状态下随含水率、竖向应力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在现场路基下埋设土压力盒,获取了钙质砂在填土荷载作用下的K0系数。4、通过电子显微镜及图像处理软件获取了钙质砂颗粒形貌参数,对其形貌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与陆源石英砂相比,钙质砂颗粒形状更不规则,致使细粒含量对钙质砂抗剪强度的弱化机制不同于陆源砂。试验结果表明,粉粒掺入削弱了颗粒咬合作用,导致钙质砂抗剪强度显着降低。表观粘聚力随细粒含量增加而线性减小,而有效内摩擦角在一定细粒含量下达到最大,而后逐渐减小。5、选取珊瑚礁地基典型道路模型,分析了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含粉土夹层地基沉降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在压路机荷载作用下,地基沉降随粉土夹层厚度线性增加,开启振动工作模式后,地基沉降显着增大。(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6-01)
温庆伟[6](2019)在《岩石节理面剪切强度弱化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水泥砂浆作为相似的模型材料制作了四种不同起伏角的节理面试件,并在五种不同的法向应力下进行了节理面的剪切试验。通过对试验所得的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进行分析,找出节理面的剪切破坏机理,对节理面的剪切强度与弱化后的残余强度做出量化的分析,并分析其弱化的过程机理。对试验所得的法向位移-剪切位移曲线进行分析,得出节理面在试验过程中的剪胀扩容特性。根据本文所作的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对试验后的试件破坏式样及剪切强度-剪切位移曲线进行分析,得出两种破坏模式,起伏角和法向应力都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并对剪切强度与残余强度分别进行线性拟合分析,得出起伏角的变化对剪切强度的影响要比对残余强度的影响大,将峰值强度与残余强度之比作为强度弱化的指标,得出起伏角对其的影响。对两种强度下的拟合公式进行Coulomb-Mohr准则对比,得出弱化过程中的等效粘聚力与等效内摩擦角的变化规律。(2)基于试验的法向位移-剪切位移曲线,将其划分为剪缩、扩容和剪胀叁个阶段,对各个阶段的特征数值进行分析,发现法向应力和起伏角对剪胀变形速率的影响。针对剪胀阶段,总结出对数函数形式的剪胀曲线表达式,进而求得相应的剪胀角。(3)引入剪切应力与法向应力之比为摩擦抵抗系数,根据JRC-JCS剪切强度模型公式,提出摩擦抵抗系数模型。再由增量形式的剪切应力方程求出剪切刚度关于法向应力的表达式,并得出相应的剪切位移的表达式,量化节理面的剪切过程,从而得出模型值与试验值比较,并发现两者有较好地匹配性。(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熊玉春[7](2019)在《沉渣强度特性及桩侧摩阻力强化弱化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不同桩端条件下大直径灌注桩静载试验结果,研究桩端沉渣和预压对灌注桩承载性能的影响,并对沉渣的承载机理及桩侧摩阻力的弱化或强化效应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单桩极限承载力随桩端土层强度和刚度的增大而增大,桩端少量沉渣的压缩有利于侧摩阻力发挥到极限值,而无沉渣的完好桩端阻力和侧摩阻力一般难以发挥到极限值。此外,沉渣较厚或持力层强度较低时,侧摩阻力往往产生弱化效应,沉渣较少或持力层强度较高时侧摩阻力又往往产生强化效应,这种弱化或强化效应在桩端处最明显。沉渣具有结构性和压硬性的特性,在受压过程中因结构破坏而产生刚度弱化,经充分压实后又产生刚度强化,承载性能接近持力层。(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9年01期)
陈清通[8](2018)在《考虑强度参数弱化非线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孔隙水压作用下砂岩蠕变特性和岩石强度参数的劣化规律,通过MTS815. 02试验机开展不同孔隙水压条件下的砂岩蠕变试验,根据Lemaitre应变等效基本假定推导出关于强度参数劣化的损伤变量公式,并结合基本西原体模型建立了砂岩加速蠕变阶段的非线性损伤本构模型,得出以下结论:在孔隙水压作用下,岩石的应变响应更加灵敏;随着水压的增大岩石蠕变加速阶段的蠕变速率显着增大,说明水压对岩石强度参数具有削弱作用;同时当砂岩处于高应力状态下,即应力超过长期强度时岩石的强度力学参数存在明显的弱化,不再是一个定值且随着时间和过应力差变化而变化,并且受孔隙水压的影响;最终结合非线性蠕变损伤模型曲线与叁轴蠕变试验曲线的良好吻合性,验证了所建立损伤本构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对采空区覆岩稳定性评价尤其是富水地层条件的沉陷区土地重复利用、安全评价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煤矿开采》期刊2018年06期)
叶俊能,朱瑶宏,叶荣华,张春进,谢琦峰[9](2018)在《循环荷载下饱和软黏土振后强度弱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宁波轨道交通淤泥质黏土为对象进行动、静叁轴试验,探讨了不同围压、静偏应力、动应力作用下淤泥质黏土振后强度弱化规律和不排水剪有效应力路径发展规律,获得了土的强度弱化参数,结果表明:与常规不排水叁轴剪切试验结果相比,振后孔压发展曲线表现出超固结土的特性,出现剪胀现象,动应力比、初始静偏应力比越大,越为明显;振后孔压累积,有效应力减小,抗剪强度随静偏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建立的u/σ3~qsd/qs线性表达式可较好地描述土的强度弱化比-归一化孔压之间的关系;随着静偏应力的增大,应力路径曲线而向左偏移,研究结果为轨道交通的动力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自然灾害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王水林,郭明伟,孙冠华,柯长仁,李泽栋[10](2018)在《节理面强度弱化与强化行为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岩石节理剪切试验过程中,依据节理面法向方向的约束形式可划分为常法向载荷作用、常法向刚度约束和常法向位移约束。常法向刚度约束下的剪应力–位移曲线呈现复杂的剪切行为。针对常法向刚度约束,基于将应变软化过程转化为一系列应力跌落与塑性流动过程的方法,将其拓展至可以同时模拟强度软化和强度硬化行为,给出了相应的求解表示式。就节理面在不同法向刚度约束条件下的剪切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在法向刚度较小时,节理剪切过程呈现强度软化行为;随着法向刚度增加,节理剪切过程转变为强度硬化。剪应力–切向位移、法向位移–切向位移和法向应力–切向位移等曲线的模拟结果与已有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提出的方法是可靠的。进一步对不同的初始法向应力与法向刚度组合形成的约束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相应的节理面剪切行为。(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强度弱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混凝土在工程中愈加广泛的应用,混凝土在施工之后进行强度加固的复杂程度问题开始显露,本文以某实际工程为现实依托,对混凝土剪力墙强度不足等问题通过两大有限元分析软件,PKPM和ANSYS建模之后进行了模拟计算,为之后的实际工程提供具体的数据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强度弱化论文参考文献
[1].苗亮,韩松,申培武,何成,申兴月.巴东组紫红色泥岩干湿循环强度弱化特性的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9
[2].耿福宝,张凤.混凝土强度弱化对结构力学性能影响计算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
[3].李桂臣,孙长伦,何锦涛,孙元田,董玉玺.软弱泥岩遇水强度弱化特性宏细观模拟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9
[4].张力,瞿竹,姬同旭.考虑消落带土体强度弱化的库区涉水边坡稳定性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
[5].谌民.钙质粉土物理力学特性及其对钙质砂强度的弱化机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9
[6].温庆伟.岩石节理面剪切强度弱化的试验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9
[7].熊玉春.沉渣强度特性及桩侧摩阻力强化弱化效应研究[J].工业建筑.2019
[8].陈清通.考虑强度参数弱化非线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J].煤矿开采.2018
[9].叶俊能,朱瑶宏,叶荣华,张春进,谢琦峰.循环荷载下饱和软黏土振后强度弱化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8
[10].王水林,郭明伟,孙冠华,柯长仁,李泽栋.节理面强度弱化与强化行为的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