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论文和设计-于书权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该空气净化设备包括机座、固定于机座上方的罩体,机座的顶端与罩体形成内部腔体,内部腔体内设置可拆卸的加湿模块或空气净化模块,当需要加湿功能时加湿模块的底端固定于机座顶端的固定腔中,当需要净化功能时空气净化模块的底端固定于机座顶端的固定腔中。上述空气净化设备通过将加湿功能与净化功能模块化,根据实际需要更换不同的功能模块,避免加湿模块与净化模块集成设置后加湿模块中存储的水分蒸发扩散使净化模块受潮发霉,降低对室内空气造成的二次污染,且便于拆换。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设备包括机座、固定于所述机座上方的罩体,所述机座的顶端与所述罩体形成内部腔体,所述内部腔体内设置可拆卸的加湿模块或空气净化模块,当需要加湿功能时所述加湿模块的底端固定于所述机座顶端的固定腔中,当需要净化功能时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底端固定于所述机座顶端的固定腔中。

设计方案

1.一种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设备包括机座、固定于所述机座上方的罩体,所述机座的顶端与所述罩体形成内部腔体,所述内部腔体内设置可拆卸的加湿模块或空气净化模块,当需要加湿功能时所述加湿模块的底端固定于所述机座顶端的固定腔中,当需要净化功能时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底端固定于所述机座顶端的固定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包括净化滤芯,所述净化滤芯的底端固定于所述机座顶端的固定腔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块包括水槽与位于所述水槽中的加湿芯,所述加湿芯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水槽的底部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的底部结构固定于所述机座顶端的固定腔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包括面向罩体的外侧壁与远离所述罩体的内侧壁,外侧壁与内侧壁通过所述底部结构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壁呈喇叭状,所述外侧壁的顶端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外侧壁的底端截面尺寸。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呈喇叭状,所述内侧壁的顶端截面尺寸小于所述内侧壁的底端截面尺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注水或进气的通孔,所述通孔阵列排布于所述罩体顶端的中间位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技术领域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空气污染成为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为保护环境净化空气,近些年来一直大力研究空气净化设备。空气净化设备作为一种有效净化空气设备得到了大力开发。

空气净化设备又称“空气清洁器”,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例如PM2.5、粉尘、划分、过敏源颗粒等,是一种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分为家用、工业用、商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空气净化设备来净化室内空气,但是随着空气净化设备的越来越广泛地被使用,传统的净化器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空气净化程度要求更高,功能更多的需求。其中加湿功能逐步加入到净化器中以实现多功能。

现有的空气净化设备中加湿与净化功能是集成在一体的,集成形式可以实现自动化,设备更小巧灵活,但是不便于拆换,而且加湿结构中存储的水分会蒸发扩散到净化结构中,使净化结构中的HEPA滤网变得潮湿甚至发霉,从而滋生霉菌细菌,对室内空气造成二次污染,对身体产生危害。

因此,如何避免加湿结构的水分蒸发扩散使净化结构受潮发霉且便于拆换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通过将加湿功能与净化功能模块化,根据实际需要更换不同的功能模块,避免加湿模块中存储的水分蒸发扩散使净化模块受潮发霉,降低对室内空气的二次污染,且便于拆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该空气净化设备包括机座、固定于机座上方的罩体,机座的顶端与罩体形成内部腔体,内部腔体内设置可拆卸的加湿模块或空气净化模块,当需要加湿功能时加湿模块的底端固定于机座顶端的固定腔中,当需要净化功能时空气净化模块的底端固定于机座顶端的固定腔中。

进一步的,空气净化模块包括净化滤芯,净化滤芯的底端固定于机座顶端的固定腔中。

进一步的,加湿模块包括水槽与位于水槽中的加湿芯,加湿芯的底部固定于水槽的底部结构。

进一步的,水槽的底部结构固定于机座顶端的固定腔中。

进一步的,水槽包括面向罩体的外侧壁与远离罩体的内侧壁,外侧壁与内侧壁通过底部结构相连。

进一步的,外侧壁呈喇叭状,外侧壁的顶端截面尺寸大于外侧壁的底端截面尺寸。

进一步的,内侧壁呈喇叭状,内侧壁的顶端截面尺寸小于内侧壁的底端截面尺寸。

进一步的,罩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注水或进气的通孔,通孔阵列排布于罩体顶端的中间位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该空气净化设备包括机座、固定于机座上方的罩体,机座的顶端与罩体形成内部腔体,内部腔体内设置可拆卸的加湿模块或空气净化模块,当需要加湿功能时加湿模块的底端固定于机座顶端的固定腔中,当需要净化功能时空气净化模块的底端固定于机座顶端的固定腔中。上述空气净化设备通过将加湿功能与净化功能模块化,根据实际需要更换不同的功能模块,避免加湿模块中存储的水分蒸发扩散使净化模块受潮发霉,进而降低对室内空气的二次污染,且实现便于拆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的净化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的空气净化模块的净化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的加湿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的加湿模块的加湿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的加湿模块的水槽与加湿芯的剖视图;

其中:1、机座;11、固定腔;2、罩体;21、通孔;3、空气净化模块;31、净化滤芯;4、加湿模块;41、水槽;411、底部结构;412、外侧壁;413、内侧壁;42、加湿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该空气净化设备包括机座1、固定于机座1上方的罩体2,机座1的顶端与罩体2形成内部腔体,内部腔体内设置可拆卸的空气净化模块3或加湿模块4,空气净化模块3或加湿模块4的底端固定于机座1顶端的固定腔11中。当需要加湿功能时加湿模块4的底端固定于机座1顶端的固定腔11中,当需要净化功能时空气净化模块3的底端固定于机座1顶端的固定腔11中。

其中,机座1的顶端设置有马达组件与固定于马达组件输出端的风轮,用于输出净化后的空气,围绕马达组件与风轮的周向上设置固定腔11,用于固定空气净化模块3或加湿模块4。

固定腔11为凹槽行结构,例如为U行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将空气净化模块3或加湿模块4固定住即可。

罩体2固定于机座1的上方且与机座1的顶端形成内部腔体。

优选的,罩体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注水或进气的通孔21,通孔21阵列排布于罩体顶端的中间位置。当需要加湿功能时,通孔21用于注水,当需要净化功能时,通孔21用于通气。

空气净化模块3用于对进入净化设备中的空气过滤净化,其固定于机座1的固定腔11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拆卸。

加湿模块4用于对进入净化设备中的水进行处理使之变为水蒸汽挺输出到外部环境中以实现加湿,其固定于机座1的固定腔11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拆卸。

上述空气净化设备,相比于集成式的空气净化设备,通过将加湿功能与净化功能模块化,根据实际需要更换不同的功能模块,避免加湿模块中存储的水分蒸发扩散使净化模块受潮发霉,进而降低对室内空气的二次污染,且实现便于拆换。

优选的,如图2所示,空气净化模块3包括净化滤芯31,净化滤芯的底端固定于机座1顶端的固定腔11中。

空气净化的工作原理是:外部空气由罩体2上的通孔21进入设备中,经过空气净化模块3中的净化滤芯31,对空气中的各种空气污染物,例如PM2.5、粉尘、划分、过敏源颗粒等进行吸附、分解或转化,之后净化后的空气在机座上设置的风轮的作用下从机座的侧壁吹出,从而实现对空气的净化功能。

优选的,如图3-4所示,加湿模块4包括水槽41与位于水槽41中的加湿芯42,加湿芯42的底部固定于水槽41的底部结构411。

加湿的工作原理是:水由罩体2上的通孔21注入到设备中,并流入加湿模块4的水槽41中,水槽41中的水分蒸发形成水蒸汽后,受机座1上设置的风轮的作用下从机座1的侧壁吹出,从而实现对空气的加湿功能。

优选的,如图5所示,水槽41包括面向罩体2的外侧壁412与远离罩体2的内侧壁413,外侧壁412与内侧壁413通过底部结构411相连。

优选的,水槽41的底部结构411固定于机座1顶端的固定腔11中。

优选的,外侧壁412呈喇叭状,外侧壁412的顶端截面尺寸大于外侧壁412的底端截面尺寸。

优选的,内侧壁413呈喇叭状,内侧壁413的顶端截面尺寸小于内侧壁413的底端截面尺寸。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该空气净化设备包括机座、固定于机座上方的罩体,机座的顶端与罩体形成内部腔体,内部腔体内设置可拆卸的加湿模块或空气净化模块,当需要加湿功能时加湿模块的底端固定于机座顶端的固定腔中,当需要净化功能时空气净化模块的底端固定于机座顶端的固定腔中。上述空气净化设备通过将加湿功能与净化功能模块化,根据实际需要更换不同的功能模块,避免加湿模块中存储的水分蒸发扩散使净化模块受潮发霉,进而降低对室内空气的二次污染,且实现便于拆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设计图

一种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3645.5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431577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F24F 3/16

专利分类号:F24F3/16;F24F6/04

范畴分类:35C;

申请人:北京零微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零微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1303 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镇文化营村北(临空二路1号科技创新功能区)

发明人:于书权

第一发明人:于书权

当前权利人:北京零微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明

代理机构:11226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模块化加湿空气净化设备论文和设计-于书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