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北京市功能区划内部之间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会影响北京整体经济的发展,因而探讨北京市内部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北京市和城六区2005~2017年人口经济密度、集中系数和人口经济协调状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运用相关分析探讨首都核心区和功能拓展区人口密度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最后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人口分布;经济分布;相关分析;北京
一、引言
北京作为中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人口密度都在不断膨胀中,特别是中心城区人口拥挤、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环境污染、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现象十分严重。人口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难点”,这一问题也体现在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上。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资料显示,城六区用8%的面积承载了60%的人口、70%的产业。因此,研究城六区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据来源与基本情况介绍
(一)数据来源。以北京市城六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5~2017年北京市和城六区的人口密度,GDP和其他相关数据,计算城六区的集中指数和人口经济密度,进而以城六区的数据为依据计算人口-经济地理联系率。数据来自于2005~2017年《北京统计年鉴》和《北京区域统计年鉴》以及北京市统计公报。
(二)北京市和城六区人口与经济状况
其中,m为EP去除重量。即EP去除重量0.02kg时,试验用超导铌腔的平均去除厚度15.9 μm。根据表5数据可知,称重法计算的EP去除厚度与理论跟踪计算法和超声波测厚仪测厚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一致。
1、人口经济密度。从人口经济学的视角来看,高人口密度是经济发展的原因,而并不是结果。当然,经济发达会吸引更多的人进入,进一步增加人口密度,形成积极效应。同样,低人口密度会产生人口逆转效应。尽管人口密度被普遍应用,但是缺少可比性,无法有效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经济密度指标的使用可以弥补人口密度的不足,并更好地比较各地区的人口分布。
人口经济密度反映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的某个时间点的人口。它显示了一个区域的人口以及经济发展程度之间的关系。整体来看,北京市和城六区的人口经济密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且逐渐收敛。城六区和北京市的人口经济密度均在0.25~0.5之间。这也印证了人口经济密度较小的地区往往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结果表明经济主要集中在东城区和西城区。西城区和东城区的人口经济密度均在0.1及以下,且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在城六区中东城区和西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同时也反映出西城区和东城区的发展潜力较小。朝阳区和海淀区的人口经济密度在0.1~0.2之间,石景山区和丰台区的人口经济密度均在0.2以上,可以看出功能拓展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中,丰台区下降幅度最大,从2005年的0.413,下降到2017年的0.153,下降了63%,说明丰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的,发展潜力较大。
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在水化作用下,会释放大量的热量,混凝土外表温度会因为较低的外界温度而大幅降低,而混凝土内部会因为散热条件的限制产生高温,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就会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所以为了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可以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和减水剂来减少水化热,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在该水工隧洞施工中,采用掺入水泥用量20%的Ⅰ级粉煤灰和TMS优质复合防水剂,来降低单方混凝土体积的水泥用量。
西盟县在引入云岭牛项目之初,就已摆脱传统的农户散养模式,千百年来靠山散养的落后畜牧方式已经升级换代。在云南省其他地方,云岭牛推广一开始就全产业链介入,规模化养殖使得产业得到稳步发展。
3、人口经济协调状况。为了进一步解释城六区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用人口-经济地理联系率作深入剖析。人口-经济地理联系率反映人口和经济的配合程度。结果显示北京市2005~2017年人口与经济地理联系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说明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匹配程度较高。但是,从变化趋势来看,人口与经济地理联系率显著下降,表明2005~2009年人口与经济的协调程度有所降低。2009~2017年的人口-经济地理联系率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倒U”形,说明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协调程度先增加后降低。人口与经济地理联系率的波动下降说明整体上北京市的人口与经济不协调的趋势有所增长。
依据2005~2017年的人口密度、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比重和人口经济密度进行相关分析。人口因素用人口密度指标,产业结构用第三产业比重指标,经济发展水平用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和人口经济密度指标。通过相关分析为了说明首都核心区和功能拓展区的人口变化对北京市经济带来的影响,分析如下:
2、集中系数。人口集中系数是分析人口是集中在某些地区还是平均分布在全部地区上,也就是人口在地域上的集中水平。依据城六区的数据计算北京市的集中系数。纵观北京市近12年来的集中系数变化情况,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2005年以后集中系数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尽管在2006年和2011年集中系数出现了小幅下降,但是仍然是在上升的过程中。集中系数不断增大,说明北京市人口相对于土地分布更不均匀,即人口分布的差异逐渐增大。
三、人口密度与经济相关分析
按照“建大点,建亮点”的原则,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建立示范区135.38 hm2(马铃薯原原种标准化繁育技术示范田2.08 hm2,马铃薯生产标准化示范区133.3 hm2),涉及农户852户;辐射示范1200 hm2,涉及农户7800户。其中:在威远镇卓扎滩村建立马铃薯原种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区53.3 hm2,集成示范马铃薯机械旋耕深松、起垄播种、中耕培土、收获和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在蔡家堡、西山、东山等乡镇建立全膜覆盖栽培技术标准化示范区80 hm2,集成示范机械深耕、起垄、收获和病虫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
(一)首都核心区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通过对首都核心区人口密度、GDP和第三产业比重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首都核心区人口密度与北京市的GDP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强度较强(相关系数为-0.92)。同时,首都核心区人口密度与北京市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动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和强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1)。说明首都核心区居民人口密度的降低有利于北京整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北京产业结构的优化。这从另一方面表明,首都核心区域当前的人口密度太高,人口分布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人口向功能拓展区迁移是合理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以人口经济密度的角度来看,首都核心区的人口密度与人口经济密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4),表明人口密度越大,人口经济密度越小,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一定的流动人口密度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二)功能拓展区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结合首都核心区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现将功能拓展区的人口密度和北京市GDP以及第三产业比重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功能拓展区的人口密度与北京市GDP、北京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比重)呈显著的正相关,且相关强度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83)。表明功能拓展区人口密度的增加对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除此之外,首都核心区人口密度的变动对GDP和第三产业比重的影响的绝对值分别是0.92、0.81,而功能拓展区人口密度的变动对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比重的影响的绝对值分别是0.95、0.83。可以看出,功能拓展区人口密度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大于首都核心区人口密度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反映出首都核心区和功能拓展区发展的不同步。
四、结论
通过对北京市首都核心区和功能拓展区的人口密度与经济的描述性分析,初步得到如下结论:(一)由于人口集中区是居住聚集区,换句话说功能拓展区主要是居住区,而非就业区。因此,人口聚集推动经济集聚。就人口密度和人口经济密度而言,西城区和东城区的人口密度在城六区中最大,人口经济密度西城区和东城区在城六区中最小,说明在西城区和东城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功能拓展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但是西城区和东城区的常住人口相对较少,这说明首都核心区主要是经济聚集区,也就意味着就业主要集中在首都核心区,表现出经济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现象。由此可见,首都核心区和功能拓展区在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中表现出一种不协调的状态。集中指数不断提高,进一步验证了首都核心区和功能拓展区在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经济地理联系率的波动降低也证实了城六区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二)经济与就业在首都核心区聚集,居住在功能拓展区聚集,就业与居住的不匹配反映出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协调。这种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协调已经外化为城市内部区域差距扩大等问题。(三)居民人口密度及其在功能拓展区的变化与北京的总体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首都核心区常住人口的适当减少和功能拓展区的适当增加都有利于北京市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四)通过分析得出北京市首都核心区和功能拓展区人口密度的分布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首都核心区人口密度过高,要保持经济持续的发展和城市环境的改善,应使首都核心区和功能拓展区的人口密度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人口密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北京市经济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童玉芬,马艳林.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16(1).
[2]封志明,刘晓娜.中国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空间一致性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3(2).
[3]卢忠.中国人口经济密度区域差异及分析[J].人口与经济,1992(2).
[4]王金营.北京市经济持续增长下的城-近郊人口分布合理性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2).
[5]肖周燕.北京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匹配性研究[J].西北人口,2014.35(4).
[6]刘钰.北京市人口集聚对城市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3月20日
标签:人口论文; 经济论文; 北京市论文; 核心区论文; 人口密度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人口学论文; 世界各国人口调查及其研究论文;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13期论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