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对话语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语体,日语,讲演,标记,语料库,话语,功能。
对话语体论文文献综述
王超[1](2018)在《对话语体中“说”替换“曰”历时演变小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话语体中表示"用言语表达、说明"义,现代汉语中用"说",古代汉语则主要用"曰"表达。纵观历史,秦汉时期主用的是"曰";魏晋至宋元时期,"说"作为这一意义仅偶有见例,"曰"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元朝至清朝时期,"说"在大量文献中已经取代了"曰",然而在书面语较强的文献中,"曰"依旧使用较多;及至新文化运动后,"说"才确立了其主导地位。产生这对常用词历时演变的原因有外部原因,如社会因素、民众心理等,决定因素还是语言内部的自我调节。(本文来源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宋敏[2](2017)在《女性初次见面对话中的语体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从敬体开始学习的。因此,在日常对话中,大都只会使用敬语形式,出现了在任何场合,任何对象面前都仅仅使用敬语,即,将日语敬语“贯彻到底”的情况。即使随着日语学习的深入,日语能力的提高,日语学习者也会使用到简体形式,但仍然在敬体和简体的转换方面做的不够充分。其结果,造成了沟通的不畅通。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目前语体转换的使用状况进行深入的探讨。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女性间初次见面时对话中的语体转换。本文通过女性间日语母语者和中国日语学习者的初次见面场景下的对话来分析日语学习者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进行语体转换。本研究对5分钟的杂谈自然对话进行录音,将收录的对话语料全部进行文字化,然后,对文字化的语料在语体转换方面进行分析。语音语料文字化是根据宇佐美老师的「基本的な文字化の原则(Basic Transcription System for Japanese:BTSJ)」制成。通过本研究可以了解到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何种情况下会进行语体转换。同时,在掌握了中国的日语学习者语体转换的情况下,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语体转换,达到更好的交际交流。最后,本文讨论了该研究对口译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6-30)
王珍[3](2014)在《现代汉语对话语体中语用标记“我说”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对话语体中的语用标记“我说”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说”的言说义和认知义的考察,围绕两类语用标记——表示提醒注意功能的“我说1”、表示恍悟的“我说2”——进行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到这两类语用标记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特点。第一章引言部分,对语用标记“我说”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文章相关的术语、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等。第二章以“说”的语义为基础,通过与“我说”的一般用法的对比,引出“我说”的特殊用法,即两类语用标记——表示提醒注意功能的“我说1”、表示恍悟的“我说2”。第叁、四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主体:第叁章以表示提醒注意功能的“我说1”为研究对象,分析“我说1”出现的语境以及它的语法、语义、语用特点,并通过“我说1”与“我跟你说”“哎、喂”的对比,来进一步深化对“我说1”的认识;第四章以表示恍悟的“我说2”为研究对象,分析“我说2”使用的语境和它的语法、语义、语用特点,并通过“我说2”与“怪不得”对比,搞清楚这两种结构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第叁章和第四章的分析,我们希望对语用标记“我说1”和“我说2”有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把握。(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王丽秋[4](2013)在《讲演语体中虚拟对话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讨论了讲演语体中的虚拟对话现象及其功能。首先分析了讲演语体的语体特征和讲演语体中真实对话的功能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由两者共同作用产生了虚拟对话现象。接下来讨论了虚拟对话的引发角度、结构、语言标记等,由此给出虚拟对话的定义及其区别于真实对话的特征,以及特殊的语篇功能等。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绪论部分主要讨论了本文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的选定依据,即语体研究的重要性、讲演语体的特殊性,并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了回顾。第二章讲演语体中的真实对话和虚拟对话。在本章中主要讨论了讲演语体中存在的对话现象,首先分析了讲演语体中的真实对话的形式、功能、不足。本文认为,在真实对话的不足和讲演语体语体因素的双重作用下产生的补充语言手段之一即为虚拟对话,并进一步讨论了虚拟对话的定义,及其与真实对话相比所具有的共同点和独特性。第叁章虚拟对话结构分析。这一章讨论了虚拟对话的构成、语言标记、类型等。本文认为虚拟对话的语言标记主要由“我/你V”承担,在对以往“我/你V"研究的讨论中给出本文研究的价值和独特性。并讨论了虚拟对话的类型主要有“前实后虚”和“前虚后实”两种。第四章虚拟对话的功能。本章讨论了虚拟对话的功能,主要有语篇建构功能、信息引介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等。其中,语篇建构功能主要体现在“前实后虚”类,后两种功能则主要体现在“前虚后实”类。第五章余论。这一章对本文进行小结,并交待了本文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3-04-01)
张素雪[5](2012)在《从语体视角解读《珍珠》中的诗体对话与冥思》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古英语头韵体诗歌《珍珠》反映了一种敏感的语言意识。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其语言的多重象征意义受到了批评界的广泛关注。以往的研究认为诗中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即宫廷爱情价值观和宗教价值,但诗的结论似乎模棱两可;至于诗歌的主题是慰藉悼亡还是宗教冥想,学者们也未能定论。本研究尝试从巴赫金的语体理论视角探讨以上问题。巴赫金认为,文学语言体裁的研究不应局限于文学语境之中,而应同时关注广义语体的特点,如主题构成(thematic composition),文体特点(style)以及词义图式(semantic plan)等,因为在原初语体向复杂语体转换时这些特点会发生变化并得到更新。然而由于文学语言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特点,很难找到一种适用于讨论不同文学文本语体的系统定义。本研究首次尝试对《珍珠》中的珍珠女与梦者语体特点加以区分。研究者试图通过对相关文本,如中世纪法语诗歌《玫瑰传奇》,薄伽丘的《奥林匹亚》以及奥古斯丁《论基督教教义》等的对比解读,发现诗中的对话性,并重点分析了两种寓言阐释观在其语言中的体现。文本分析表明梦者与珍珠女的语体因其修辞功能及目的的差异而显着不同,这种不同与中世纪修辞学中的两种寓言阐释模式相关联。通过对话中珍珠女的评价式教诲和梦者的回应式理解,两种语体在和解中得到更新。在诗的末尾,梦者在圣城幻象的冥思中走出了丧女的悲痛,他对相聚的渴望则转化成为了对神启真理的渴求。梦者尝试跨越界河的举动标志着冥想狂喜的体验。语言的更新体现了梦者的认知转变。最终,梦者得以带着新的洞察与情感理解圣经文本与圣祭仪式的寓意。(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2-12-20)
朴珍玉[6](2012)在《从空间域到话语标记:对话语体中“后”类连接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戴浩一(1985)认为认知上的象似性不仅反映在语序方面,也反映在话语的组织上。除了客观上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这一自然语序外,说话人在组织话语时还有一个心理顺序,即在言谈中体现的说话人心理认知视点的扫描。廖秋忠(1986)把先后时间连接成分分为以前时间连接成分和以后时间连接成分,以后时间连接成分又下分为3类:(1)用时间方位词"后"加上其他成分(常见的有:然后、后来、之后、以后、事后等);(2)以两事相随来表示事件发生的先后(常见的有:随之、接着、接下来、跟着等);(3)以时间间隔(本文来源于《第五届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2-08-10)
王丽秋[7](2012)在《讲演语体中的虚拟对话》一文中研究指出语体因素对语言形式的制约已经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讲演语体的特征入手,指出讲演语体中存在一种讲演者(说话人)与假想听众(听话人)之间的虚拟对话。文章在对概念进行界定后,分析其显性语言标记,即"人称词语+言说动词/意向动词",最后描写其在语篇中的功能。本文试图借此阐语体与语言手段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语体因交际特点选用特定的语言手段,语言手段因语体环境的作用而被赋予新的功能。(本文来源于《当代修辞学》期刊2012年03期)
王春霞[8](2011)在《英语口语体与英文小说对话片段汉译》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口语体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词汇、句法层面上。在对英语小说人物对话汉译时,应遵照口语体的语言特点进行口语化翻译,避免翻译成诸如书面体或其他文体。小说中人物对话翻译时应遵循原文本文体特征,体味人物角色下个性化语言,彰显人物交流语言口语体特征。(本文来源于《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阚明刚[9](2011)在《几个语体参数的定量对比研究——以新闻报道和访谈对话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大规模语料库对语体参数进行计量对比是当代语体研究的一个趋势。本文通过选取语料并进行过滤或提取,构建大型语体语料库,对句长、句式、破碎度、话语标记、词性这几个语体参数进行了计量和对比,说明并不是所有的参数都适合用于语体分类;词语仍然是语体区分的重要特征;可以用话语标记对文本从语体角度进行聚类。(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1年17期)
刘树晟[10](2011)在《对话语体中“(倒)也是”类应答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对话语体中的“(倒)也是”类应答语。“应答语”指具有“习语化”倾向、功能相对稳定、只用在应答话轮一方的结构。“(倒)也是”类应答语的成员是“倒也是”、“也是”、“这/那倒是”。本文首先对“倒也是”、“也是”、“这/那倒是”进行了句法分析,考察了它们在对话语体中用作应答语的情况,明确了对话语体中用作应答语的“也是”、“倒也是”、“这/那倒是”的核心词“是”为形容词。认为“也是”、“倒也是”、“这/那倒是”虽然在构造上相似,但是它们在句法构成方面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本文进一步对“(倒)也是”类应答语进行了功能分析。首先,分析了“(倒)也是”类应答语的话语功能,主要是用来表示“预期”改变的赞同,根据应答者“预期”改变程度的不同又分为部分改变了“预期”、完全改变了“预期”两种情况,并且具有“预期”没有显着变化这一特殊用法。接着,分析了“也是”、“倒也是”和“这/那倒是”形成这种话语功能的机制的差异,并揭示了“(倒)也是”类应答语高频使用的原因。然后,考察了“(倒)也是”类应答语的篇章衔接功能,认为衔接类型有承上和承上启下两种,它可以延续话题,但不能开启新的话题,其后一般都为新信息。并且,“(倒)也是”类应答语的引发语具有标示应答语的功能。最后,对附着在“(倒)也是”类应答语前后的其他成分进行了分析,认为它们与语篇的衔接性、语义的连贯性、韵律的要求、情态和可及性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1-02-26)
对话语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从敬体开始学习的。因此,在日常对话中,大都只会使用敬语形式,出现了在任何场合,任何对象面前都仅仅使用敬语,即,将日语敬语“贯彻到底”的情况。即使随着日语学习的深入,日语能力的提高,日语学习者也会使用到简体形式,但仍然在敬体和简体的转换方面做的不够充分。其结果,造成了沟通的不畅通。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目前语体转换的使用状况进行深入的探讨。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女性间初次见面时对话中的语体转换。本文通过女性间日语母语者和中国日语学习者的初次见面场景下的对话来分析日语学习者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进行语体转换。本研究对5分钟的杂谈自然对话进行录音,将收录的对话语料全部进行文字化,然后,对文字化的语料在语体转换方面进行分析。语音语料文字化是根据宇佐美老师的「基本的な文字化の原则(Basic Transcription System for Japanese:BTSJ)」制成。通过本研究可以了解到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何种情况下会进行语体转换。同时,在掌握了中国的日语学习者语体转换的情况下,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语体转换,达到更好的交际交流。最后,本文讨论了该研究对口译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话语体论文参考文献
[1].王超.对话语体中“说”替换“曰”历时演变小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2].宋敏.女性初次见面对话中的语体转换[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
[3].王珍.现代汉语对话语体中语用标记“我说”的相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4
[4].王丽秋.讲演语体中虚拟对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5].张素雪.从语体视角解读《珍珠》中的诗体对话与冥思[D].浙江大学.2012
[6].朴珍玉.从空间域到话语标记:对话语体中“后”类连接成分分析[C].第五届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7].王丽秋.讲演语体中的虚拟对话[J].当代修辞学.2012
[8].王春霞.英语口语体与英文小说对话片段汉译[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9].阚明刚.几个语体参数的定量对比研究——以新闻报道和访谈对话为例[J].语文学刊.2011
[10].刘树晟.对话语体中“(倒)也是”类应答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