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旱对不同地力水平、不同品种小麦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史功赋[1](2021)在《大兴安岭西麓春小麦土壤微生物对不同轮作休耕模式的响应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作物、土壤微环境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研究表明合理的轮作休耕,能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土壤微生物能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增强养分有效利用、抵御逆境危害等,进而提高土壤生产力与作物产量。本文基于2016年开始构建的春小麦2016-春小麦2017-春小麦2018(WWW)、春小麦2016-油菜2017-休耕2018(WRF)、春小麦2016-马铃薯2017-休耕2018(WPF)、春小麦2016-休耕2017-油菜2018(WFR)、春小麦2016-休耕2017-马铃薯2018(WFP)5种轮作休耕模式。于2019年轮作休耕第二周期起始年对春小麦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不同轮作休耕模式下春小麦植株指标、土壤指标与土壤非根际微生物的关联关系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主要结论如下。(1)与连作模式(WWW)相比,轮作休耕模式下春小麦鲜重、干重、株高等农艺性状指标、旗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特性指标及籽粒产量均明显增加。轮作休耕模式下春小麦干重、鲜重、株高均显着增加(P<0.05);旗叶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光合作用显着增强,籽粒产量显着增加(P<0.05);其中,春小麦-马铃薯-休耕模式(WPF)和春小麦-休耕-马铃薯模式(WFP)综合表现较佳。(2)与连作模式相比,轮作休耕模式土壤物理性状、化学性状和土壤微生物学性状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春小麦-休耕-马铃薯模式(WFP)土壤综合养分含量最高,土壤微生物量氮、磷含量分别提高了47.50%和34.33%。(3)与连作模式相比,轮作休耕模式下春小麦田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指数较高,物种种类丰富,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在BS、RS、ER中,轮作休耕模式下分别有6个、5个、1个菌门丰度明显增加;属水平上,有益菌属种类和丰度均显着增加(P<0.05),尤其WFP模式更为明显。根区位置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第一因素,轮作休耕模式是第二主要因素,作物轮作顺序也能影响到微生物的群落变化。(4)春小麦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春小麦植株性状、光合特性指标、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等环境因子存在紧密关联。春小麦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春小麦鲜重、气孔导度等2个植株指标,全氮、总孔隙度、p H、全磷、全钾等5个土壤理化指标,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等3个土壤微生物学性状指标存在显着相关(P<0.05),其中,全氮(r=0.499)、p H(r=0.455)、脲酶(r=0.430)和蔗糖酶(r=0.373)影响最大。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等有益菌门也与春小麦植株性状、光合特性指标和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等环境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综上所述,合理的轮作休耕措施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等有益菌种类和丰度,使土壤酶活性处于最佳状态,促进春小麦对土壤水分、养分的高效利用,利于其生长发育;同时春小麦又能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维持其群落结构的稳定性,使土壤-微生物-春小麦构成一个成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农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李小忠[2](2021)在《不同玉米品种耐旱性对水密互作响应的生理机制》文中认为干旱是影响玉米产量最严重的非生物因素之一。本试验以现代品种先玉335(XY335)及老品种丹玉13(DY13)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三种水分梯度,四个种植密度,采用旱棚池栽的方式,通过对花期根系构型、冠层光合指标、生理生化及产量等指标进行分析,探索建立光水资源高效协调利用技术途径,解析不同年代玉米品种耐旱性的生理差异,旨为提高区域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根系构型受灌溉量、种植密度的综合影响。随着水密胁迫的双重加剧,支柱根根角(BA)、冠根根角(CA)与水平地面的夹角逐渐增大。水分胁迫和高密胁迫均抑制支柱根数量(BN)、冠根数量(CN)、支柱根分支数(BB)、冠根分支数(CB)根系的生长量,阻碍了根系的吸收与合成作用,但是也减少了根系生长对营养物质的消耗,提高收获指数。逆境胁迫植株根系形态向纵向演变,深层根系分布比例增加,有利于对深层水分及养分的吸收,根系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有限的光温水肥等资源条件下,正常灌水结合10.5万株/hm2种植密度处理下(S1M7)XY335群体根系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协调能力最佳,产量最高;DY13在正常灌水结合7.5万株/hm2种植密度处理下(S1M5)群体根系的WUE协调能力最佳,产量最高。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代玉米品种耐旱性在根系构型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2)玉米产量受到植株光合系统的综合影响。土壤干旱及高密种植在不同程度上均影响了叶片水分亏缺,使植株正常光合作用受限,导致光合能力和电子传递速率降低,促使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合性能指数(PI)、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L)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叶片将光合作用的光能传递给化学反应系统的能力减弱,造成作物生物量产量降低。花期的水分胁迫影响了XY335和DY13穗位叶的光合特性,对老品种DY13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显着高于XY335,这种影响进一步降低了干物质向穗部的积累与分配。新老年代品种耐旱性在光合性能强弱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其它光合指标一致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Fv/Fm和Pn性能良好的品种。(3)生理生化指标可体现抗旱能力的强弱。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和细胞膜的相对透性可作为与光合能力相联系的重要干旱指标,花期随着灌溉量密度胁迫的双重加剧作用,RWC逐渐降低,细胞膜的相对透性则逐渐增大;随着逆境胁迫的加剧,DY13的RWC和细胞膜的相对透性的降幅大于XY335。水分胁迫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脯氨酸含量(Pro)活性明显升高,进而缓解膜脂过氧化作用,提高其耐旱性;灌溉量密度胁迫下,XY335的SOD含量及Pro含量的上升幅度大于DY13。试验结果表明,XY335在S1M7处理下各生理生化指标的群体间协调性能良好,而DY13在S1M5处理下的群体间的协调性能良好。新老年代品种在生理生化指标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在相同逆境胁迫下,XY335较DY13拥有更强的抗逆性,这可能是在逆境胁迫环境下仍然能够获得相对较高产量的内因所在。(4)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水分梯度下,种植密度对两参试品种全生育期耗水量(ET)无显着性差异,但10.5万株/hm2(M7)处理下的玉米群体耗水量最多。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不同灌溉量对ET影响差异显着。同一水分梯度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WUE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XY335在M7处理下拥有最大值,DY13在M5处理下表现出最大值,试验表明中高密较低密显着提高了WUE。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不同灌溉量对WUE差异显着。不同灌溉量密度互作对灌溉水生产效率(IWPE)产生了先增后减的趋势,各处理均在M5~M7区间拥有最大灌溉效率值。不同灌溉量密度互作对IWPE、WUEL均存在显着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中、高密度种植和水分胁迫显着提高了IWPE及WUEL,XY335的WUEL在M7处理下拥有最大值,DY13的WUEL在M5处理下拥有最大值。(5)抽雄吐丝前后是作物生长发育的敏感期,对水分尤为敏感,灌水增产效果显着;水分胁迫后,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实际产量差异显着。XY335在正常灌水及10.5万株/hm2(M7)密度处理下拥有最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最高产量,分别为12.11 t/hm2,11.51 t/hm2;DY13在正常灌水及7.5万株/hm2(M5)密度处理下拥有最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最高产量,分别为9.76 t/hm2,10.36 t/hm2。
张文涛[3](2021)在《机械化均匀种植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指出本试验于2017年-2019年在阿克苏地区新和县进行相关试验,研究常规条播、井字型播种、先播后旋匀播、先旋后播匀播四种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南疆主栽品种邯郸5316、新冬22、新冬56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机械化均匀种植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品种生长发育指标的差异;机械化均匀种植条件下设置125 kg·hm-2、167 kg·hm-2、208 kg·hm-2、250 kg·hm-2和292 kg·hm-2等5个播量,研究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探索适宜南疆冬小麦高产的种植方式,筛选适宜的主栽品种及播量。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冬小麦茎蘖总数呈单峰曲线趋势,拔节期达最大值。井字型播种、先播后旋匀播、先旋后播匀播能显着提高冬小麦茎蘖总数;返青后,先旋后播匀播处理总茎蘖数均显着高于其余处理;常规条播处理成穗率最高,先旋后播匀播处理成穗率最低。不同播种处理冬小麦总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先旋后播匀播>井字型播种>先播后旋匀播>常规条播,较常规条播处理分别提高15.71%、4.99%和3.13%,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先旋后播匀播处理均最高;除越冬期间,先旋后播匀播处理较常规条播处理各生育阶段分别提高21.74%、63.18%、15.93%、3.90%;常规条播处理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产量贡献率最大,先旋后播匀播处理最小。先旋后播匀播处理收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均高于其余处理,与常规条播处理差异显着;冬小麦产量表现为先旋后播匀播>先播后旋匀播>井字型播种>常规条播,各处理间存在显着差异,先旋后播匀播处理较常规条播处理增加31.71%。2、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机械化均匀种植条件下新冬22分蘖能力较强,茎蘖总数整体显着高于邯郸5316、新冬56;新冬22茎蘖成穗率最高,邯郸5316次之。总干物质积累量新冬56最大、新冬22次之,与邯郸5316差异显着;新冬56生物产量较高,无效分蘖退化严重,营养生长过剩;新冬22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呈现较好增长,有较强的同化物转运能力,抽穗期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产量贡献最大。最终产量,新冬22较新冬56、邯郸5316提高0.68%、4.62%;收获穗数,表现为:新冬22>邯郸5316>新冬56;穗粒数,表现为:新冬56>邯郸5316>新冬22;千粒重,表现为:新冬22>新冬56>邯郸5316;新冬22增加收获穗数、显着提高千粒重,实现高产;新冬56显着增加穗粒数、千粒重,进而提高产量,较邯郸5316产量高出3.91%。3、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机械化均匀种植条件下冬小麦茎蘖总数在越冬前、拔节期随播种量增加而增加;在返青期、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随播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均在250 kg·hm-2播量下达最大值;茎蘖成穗率随播量增加而降低,表明合理的播量有利于小麦成穗。返青期,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随播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250 kg·hm-2播量处理最高,其余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均呈现随播量增加而增加趋势。抽穗期前,干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贡献率随播量增加而增加;抽穗期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贡献随之减少。均匀种植下冬小麦收获穗数随播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250 kg·hm-2播量处理下最大;穗粒数随播量增加逐渐降低;千粒重随播量增加整体呈降低趋势;产量随播量增加先增加后下降,在208 kg·hm-2播量处理下达最大值;经济系数随播量增加整体先增加后降低,在208 kg·hm-2播量处理下最高。适宜的播量有利于收获穗数增加,穗粒数、千粒重提高,从而获得较高产量,取得最大经济系数。先旋后播匀播处理的均匀播种有利于冬小麦茎蘖发生,成穗率较低,群体空间更加协调,促进干物质积累,增加收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新冬22较适宜机械化均匀种植模式,最适播量为208 kg·hm-2。
张变华[4](2021)在《施肥对大豆玉米轮作及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施肥是提高矿区复垦土壤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矿区复垦土壤质量的提升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功能的稳定性、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根际是土壤养分进入植物体内的主要通道,决定着养分向植物根系的运输、植物吸收、运转以及降解代谢。目前针对施肥对煤矸石填埋复垦区不同时期轮作作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及酶活性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开展施肥对大豆玉米轮作及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论文主要以煤矸石填埋复垦区不同施肥处理下不同时期大豆/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矿区不同时期大豆和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掲示轮作体系下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表明有机无机配施对于增加该复垦区大豆和玉米的株高、地上生物量的效果优于单施无机肥或有机肥。有机无机配施相较于有机肥、无机肥大豆产量显着增加,分别增产2433 kg/hm2和489 kg/hm2;无机肥相较有机肥可显着增产玉米5558kg/hm2,但与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差异不大。(2)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下,复垦土壤根际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表现出明显的根际效应,玉米季相较于大豆季复垦土壤中碱解氮、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含量呈明显增加趋势。在大豆季,各施肥处理下根际养分富集率均为正值,有机无机配施处理下根际有机质富集率最高,相较于无机肥和有机肥处理分别增加7.14%~20.14%、1.09~15.41%;有机无机配施对于提高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的效果优于其他处理;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根际效应R/S值变化范围分别为0.52~121.94、3.04~18.51和11.00~21.30。在玉米季,有机无机配施处理下根际养分富集率在不同时期均为正;除过氧化氢酶活性外,其他酶活性根际效应均与土壤有机质富集率显着相关;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根际效应R/S值变化范围分别为5.47~20.17、3.05~27.47和2.75~90.00。(3)初步明确了不同处理下复垦土壤中稳定的优势细菌门和属及有明显差异的细菌门和属。各施肥处理下,玉米和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和结构均随时间呈动态变化;但细菌群落结构中,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保持了相对稳定性,成为相对丰度大于20%的优势细菌门,类诺卡氏属成为相对稳定的优势细菌属。大豆季不同施肥处理下有明显差异的细菌有10门23属,而玉米季有10门34属。(4)筛查出不同作物种植季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碳源及其驱动因素。在大豆种植季,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碳源主要为糖类、酸类和氨基酸类,驱动其变化的土壤养分因子在大豆生长较快的阶段主要为土壤全氮和速效养分,而在成熟阶段主要为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在玉米种植季,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碳源主要为糖类和氨基酸类,驱动其变化的关键养分因子在玉米生长较快的阶段主要为有机质和有效磷,在成熟期主要为土壤有机质。(5)研究了大豆玉米轮作下,不同作物生育期,影响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导养分因子。大豆种植季,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群落主导养分因子各不相同;玉米种植季,各生育期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共有主导养分为有效磷,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共有主导养分为有机质。(6)通过评价复垦土壤肥力因子,确定了有机无机配施为矿区复垦土壤培肥的适宜施肥措施。
白羽[5](2021)在《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率的调控效应》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于2019-2020年生育季在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镇东武村试验田进行,试验采用强筋小麦“洲元9369”为供试品种,设置常规播期(10月8日)和推迟播期(10月22日)两个播期处理,每个播期分别设置2个种植密度(300万株hm-2和450万株hm-2),研究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播期显着影响强筋小麦籽粒产量、氮素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内在利用效率,而对湿面筋含量、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无显着影响。种植密度对小麦籽粒产量、氮素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内在利用效率、湿面筋含量、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均无显着影响。播期和种植密度互作效应对籽粒产量、氮素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内在利用效率、湿面筋含量、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均未达到显着水平。1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产量的影响相同播期下,各种植密度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着,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强筋小麦“洲元9369”的产量在适当推迟播期时较高,且在适当推迟播期(10月22日)、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高,数值为10.68t hm-2。相同播期条件下,当种植密度由300万株hm-2增加至450万株hm-2时,强筋小麦“洲元9369”单位面积穗数显着增加(增幅为13.32%),而穗粒数显着降低(降幅为10.72%)。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由常规播期改为晚播,强筋小麦“洲元9369”的单位面积穗数显着降低(降幅为3.58%),而穗粒数显着增加(增幅为16.42%)。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条件下,强筋小麦“洲元9369”千粒重均无显着差异。表明当种植密度由300万株hm-2增加至450万株hm-2时,由于穗数增加幅度和穗粒数降低幅度的变化基本一致,千粒重不变,使得产量维持不变。由常规播期改为晚播,因穗粒数的增加幅度高于穗数的降低幅度,千粒重不变,使得在适当推迟播期(10月22日)时,强筋小麦“洲元9369”产量增加。在相同播期条件下,在种植密度由300万株hm-2增加至450万株hm-2间,强筋小麦“洲元9369”在越冬期、拔节初期、开花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总量均无显着差异。但在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由常规播期改为晚播,强筋小麦“洲元9369”在越冬期、拔节初期各阶段干物质积累总量均显着降低,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显着增加,开花期则无显着差异。表明适当推迟播期通过提高拔节期-开花期和开花期-成熟期的干物质生产量提高了成熟期干物质积累。2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处理间强筋小麦“洲元9369”湿面筋含量、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均无显着差异。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强筋小麦“洲元9369”的品质性状总体来说较为稳定,受播期和种植密度影响较小,有利于生产上优质栽培。3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氮素利用率是籽粒产量和供氮量的比值。在同一播期下,氮素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内在利用效率在种植密度300万株hm-2和450万株hm-2间均无显着差异。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由常规播期改为晚播时,强筋小麦“洲元9369”氮素利用率显着增加。表明适当推迟播期可以协同提高强筋小麦“洲元9369”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由常规播期改为晚播时,强筋小麦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内在利用效率均显着增加,氮素收获指数亦显着提高而籽粒氮素含量略有降低。适当推迟播期条件下,氮素吸收效率的提高,与其拔节期-开花期和开花期-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较高进而提高了成熟期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有关,较高的氮素收获指数和较低的籽粒氮素含量提高了氮素内在利用效率,亦表明适当推迟播期处理下,强筋小麦“洲元9369”利用吸收的氮素进行籽粒生产的能力高于常规播期处理。本试验条件下,由常规播期改为晚播时,强筋小麦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内在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增加了氮素利用率。
王梦尧[6](2021)在《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与稳产栽培调控途径》文中研究说明稻麦两熟是江苏省的主要种植制度,随着水稻轻简栽培面积的扩大以及晚熟粳稻品种的推广,水稻腾茬迟,加之小麦秋播常遇阴雨天气致小麦播期过迟,造成江苏省适播小麦播种面积大幅度缩减,晚播小麦面积平均达119.36万hm2,占我省小麦种植面积49.7%以上,播期过迟成为制约小麦单产和籽粒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在江苏矛盾尤其突出。为进一步明确小麦播种过晚(较适播期推迟30 d)对产量形成、氮素吸收与利用以及品质的影响,以中筋小麦扬麦25为材料,通过播期、密度及氮肥运筹构建不同群体,研究密度及氮肥运筹对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群体形成、光合衰老生理、氮素吸收利用和品质的调控效应,探明稻茬中筋小麦扬麦25过晚播条件下的适宜栽培措施组合,为稻茬过晚播小麦实现稳产优质高效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稻茬过晚播小麦较适播小麦各生育时期相应推迟,播种出苗阶段延长9 d左右,全生育期缩短约20 d,≥0℃积温减少200℃,日照时数减少80 h。过晚播小麦光能利用率孕穗前低于适播小麦,孕穗后高于适播小麦,全生育期光能利用率下降了 17.8%。热量利用率拔节前低于适播小麦,拔节后高于适播小麦,全生育期热量利用率下降了7.5%。2.明确过晚播小麦8000 kg·hm-2以上高产稳产群体质量指标。群体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在540~590×104·hm-2、32~37粒/穗和41 g以上。群体建成特点主要表现为:分蘖期茎蘖数为最终成穗数的1.3倍左右,拔节期最高茎蘖数在1300×104·hm-2以上,为最终成穗数的2.3倍左右,茎蘖成穗率高于43%;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达到21000 kg·hm-2以上,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在7000 kg·hm-2以上,对籽粒的贡献率提高至88%以上;孕穗期叶面积指数高于7.0,乳熟期3.6左右。3.阐明过晚播小麦与适播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与适期播种相比,过晚播小麦各生育期氮素积累量较适播小麦下降,密度增加至375×104·hm-2能显着提高了各生育期氮素积累量和出苗至分蘖、分蘖至拔节、开花至成熟期阶段氮素吸收量,花后剑叶中GS酶和GOGAT酶活性提高。与适播低密度处理相比各时期氮素吸收量虽降低,但花后氮素吸收速率与百分比显着提高,因此过晚播小麦氮肥吸收利用能力显着提升,氮肥表观利用率仍能保持在40%左右。4.过晚播密度为375×104·hm-2、施氮量为225 kg·hm-2、氮肥运筹为4:2:0:4的处理显着提高花后剑叶SOD、POD、CAT酶活性,维持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在较高水平,有利于延缓花后叶片衰老,花后15~28 d籽粒灌浆速率保持在1.99~2.07 mg·d-1·粒-1高水平上,提高粒重,实现稳产增产。5.提出苏中地区稻茬麦区过晚播小麦实现产量8000 kg·hm-2,品质改善的栽培调控途径。小麦扬麦25晚播30 d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组合为:12月1日播种,密度为375×104·hm-2,施氮量为225 kg·hm-2,,磷、钾肥用量为90kg·hm-2,氮肥运筹为4:2:0:4籽粒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等指标均能符合国家中筋小麦标准,且氮肥利用率达40%以上,纯收入8000元·hm-2以上。浸种、覆盖以及生育后期喷施生长调节剂等辅助措施有促进种子萌发出苗、分蘖发生和延缓花后叶片衰老的作用,显着促进过晚播小麦产量的增加。
范婷[7](2021)在《苏中稻茬小麦产量差形成原因分析及缩差增效调控途径》文中认为通过对江苏省苏中稻茬麦区农户种植小麦产量水平调研,表明该区域农户小麦产量水平与高产田块产量和高产纪录产量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分析不同层次产量差与效率差形成的主要原因,探明优化传统种麦模式缩小产量差距的栽培调控途径,以大面积应用的小麦品种宁麦13和扬麦25为材料,设置高密无肥(CK)、高密无氮(Y0)、高密高氮(Y1,模拟传统模式)、中密中氮(Y2)和低密中高氮(Y3)五种栽培模式,结合连续4年入户调研数据与气象数据,从社会因素、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栽培因素等分析产量差形成的主要原因,明确不同模式间小麦温光肥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探明在传统模式基础上,替换栽培因子对缩小产量与效率差的调控效应,提出江苏苏中地区稻茬小麦缩差增产增效的优化栽培措施。主要结果如下:1.江苏苏中地区农户调研数据显示,从事小麦生产的农户年龄集中在51—60岁,以初中学历为主,该群体迫切需要农业新技术,但接受能力偏低。4年间农户获得的最高产量为8400 kg·hm-2,农户高产田块与平均水平的产量差距为772—2270 kg·hm-2。10月26日—11月15日播种配241—300 kg·hm-2的播量实现高产,播期推迟播量相应增加也能获得较高产量。农户平均施氮水平为280—300 kg·hm-2,有些农户施氮量高于350 kg·hm-2,产量不增反降,农户认为粮价低和卖粮难等社会因素、农机农艺不配套和种植密度不合理等栽培因素、白粉病和蚜虫等生物因素、低温冷害、土壤不够肥沃等非生物因素是限制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不同种麦规模获得的经济效益不同,种植规模100—300亩时大部分农户能获得较高收益,且单位面积效益较高;规模500亩以上亏损农户占比较多,少部分有收益,农户单位面积种麦效益偏低。2.明确不同模式间小麦产量水平有显着差异。扬州点各模式产量均高于兴化点(除2017—2018年),4年间不同模式间产量表现为Y3>Y2>Y1>Y0>CK模式。其中,Y3模式最高产量为9795.14 kg·hm-2,Y2模式产量最高产量为9607.14 kg·hm-2,Y3与Y2模式平均产量差(差值I)为315.21 kg·hm-2,Y2与Y1模式平均产量差(差值Ⅱ)为572.94 kg·hm-2。Y1模式穗数虽高,穗粒数和千粒重较低,是与Y2模式形成差值的主要原因。Y2模式穗粒数较低,穗数变化范围较大,是与Y3模式形成差值的主要原因。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平均差值Ⅰ分别为8.05× 104·hm-2、-0.8粒/穗、1.14 g,平均差值Ⅱ分别为25.82×104·hm-2、2.79粒/穗、-1.19 g。不同年际、不同地域间小麦产量水平波动较大,Y1模式产量年际间变异系数较高,平均为17.58%,Y3模式最小,为12.73%;产量差值间的变异系数显着高于产量变异系数。说明传统模式Y1受气候影响产量波动大,Y3模式抗灾能力强,稳产性好。3.探明不同栽培模式温光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光能截获效率在拔节至开花期最大,最高可达91.21%。光合有效辐射量变化幅度为532.91—779.78 MJ·m-2;生育前期以Y1模式最高,生育后期Y3>Y2>Y1模式。Y3、Y2较Y1光、温资源利用效率分别提升5.88%、13.33%和8.82%、8.70%。光能利用效率年际间变异系数以Y2模式最高,平均达19.32%;热量利用效率Y1模式变异系数最高,达14.34%。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热量与光能利用效率差对产量差的直接影响最大,稳定Y1、Y2模式对温光资源的利用,有利于缩减产量差,提高光温资源利用效率。4.不同栽培模式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存在差异。Y3、Y2、Y1模式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分别为296.77 kg·hm-2、274.15 kg.hm-2、217.33 kg·hm-2。通径分析表明,开花期氮素积累量差对产量差的直接影响最大,拔节期氮素积累量差作用次之。Y3模式氮肥农学效率(NAE)、氮肥偏生产力(PFP)和氮肥生理效率(RE)均较高,Y2模式氮肥表观利用率(PE)和氮素收获指数较高。Y1和Y3模式氮素利用效率年际间变异系数高于 Y2 模式。NAE、PFP、RE 和 PE 平均差值Ⅰ分别为 0.85 kg·kg-1、-0.45 kg·kg-1、2.53%、-0.4 kg·kg-1,平均差值 Ⅱ 分别为 4.11 kg·kg-1、6.22 kg·kg-1、12.09%、4.46 kg·kg-1。氮素利用效率差与产量差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氮肥表观利用率差对产量差的直接影响作用最大,氮肥生理效率次之,氮肥偏生产力影响最小。5.在传统模式基础上替换栽培措施因子实现缩差增效。密度减少20%(M-20%)、25%(M-25%)、40%(M-40%)产量均较传统模式增加,M-20%、M-25%C5(氮肥运筹5:1:0:2:2)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9896.40 kg·hm-2、9800.83 kg·hm-2,优化措施对产量贡献率分别为6.41%、6.18%。密度减少20%—40%、施氮量减少10%—30%的处理温光肥利用效率高于传统模式,其中M-20%、M-25%C5、M-40%处理温光资源利用效率较高,M-20%N-25%C5、M-25%N-30%C5处理氮素利用效率较高。优化密度为225 ×104株·hm-2(M-25%)分蘖成穗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潜在源、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均显着高于传统模式,是其产量显着高于传统模式的主要原因。6.根据两年的试验结果,认为苏中地区缩小产量差实现小麦高产高收益栽培技术为:11月1日—10日播种,密度180—225× 104株·hm-2、施氮量300 kg·hm-2、氮肥运筹5:1:0:2:2,产量达9000 kg·hm-2以上。实现高产氮高效的栽培措施为:11月1日—10日播种,密度225×104株·hm-2、施氮量270kg·hm-2、氮肥运筹5:1:2:2,实现产量8500 kg·hm-2 左右。
王婷[8](2020)在《陇东旱塬黑垆土长期施肥对春玉米-冬小麦轮作产量、土壤质量及微生物的影响》文中提出探讨陇东旱塬黑垆土春玉米-冬小麦轮作下“降水-产量-土壤质量-土壤微生物”对长期不同施肥的响应及其影响机制,对指导旱作农田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土壤地力优化管理和作物生产力持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始建于1979年的甘肃平凉黑垆土春玉米-冬小麦轮作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以不施肥(CK)、单施化学氮肥(N)、氮磷化肥配施(NP)、氮磷化肥配施秸秆(SNP)、单施有机肥(M)和氮磷化肥配施有机肥(MNP)6个处理为研究对象,结合历史同期气象数据和长期定位监测资料,于2015-2017年开展了如下研究:(1)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下春玉米—冬小麦轮作的产量和水肥效应,揭示了降水-施肥-产量之间的关系;(2)引入DSSAT-CERES-Wheat模型,评价了长期不同施肥土壤基础地力及其贡献率演变特征,揭示了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与土壤肥力因子之间的关系;(3)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演变特征,采用最小数据集综合评价了长期施肥的土壤质量;(4)应用Illumina Miseq和Roche 454 GS FLX Titanium System高通量测序平台,研究了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细菌、古菌群落特征和氨氧化菌及其关键功能基因特征,揭示了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主导土壤肥力因子。全文主要结论如下:(1)在陇东旱塬地区农田长期进行冬小麦-春玉米轮作,有机肥或秸秆与氮磷配施显着提高了作物在干旱年、平水年和丰水年作物产量、肥料贡献率、降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与单施氮肥相比,冬小麦分别增产140%~151%、113%~174%和70.6%~102%;春玉米分别增产69.5%~99.9%、91.1~104%和105%~127%;干旱年,冬小麦肥料贡献率、降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197%~204%、153%~165%和81%~82%,春玉米分别增加172~217%、71%~99%和77%~118%。平水年,冬小麦肥料贡献率、降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749%~843%、118%~180%和152%~227%,春玉米分别增加1451~1543%、91%~104%和104%~91%。丰水年,冬小麦肥料贡献率、降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84%~520%、73%~105%和57%~109%,春玉米分别增加40~44%、104%~125%和136%~158%。年际间降水变化是影响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主要因子。有机肥或秸秆与氮磷配施显着增加了冬小麦在干旱年、平水年和丰水年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而玉米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随着降雨增加而提高。(2)在陇东旱塬地区农田长期进行冬小麦-春玉米轮作,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基础地力及其贡献率均随时间呈波动上升趋势。长期不施肥和单施氮土壤基础地力分别以年0.23%和3.03%的年递增率显着下降,而单施有机肥或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土壤基础地力分别以2.7%和3.82%的年递增率显着增加,秸秆与化肥配施土壤基础地力上升趋势不显着。有机肥或秸秆与化肥相结合的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显着高于单施氮肥,单施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导致土壤基础地力提升的关键土壤肥力因子。(3)在陇东旱塬地区农田长期进行冬小麦-春玉米轮作,秸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是补充土壤养分库、增强土壤生物肥力和提高土壤质量的重要措施。与试验初相比,单施氮肥或有机肥、秸秆氮磷配施和有机无机配施均显着降低了土壤容重(1.5~10.8%)和土壤微团聚体比例(40.7~56.8%)。单施氮肥、氮磷配施和秸秆氮磷配施增加了土壤p H(0.04~1.54%),而有机无机配施降低了土壤p H(0.5%)。秸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碳(40.0~108.7%)、全氮(0~55.3%)、全磷(20.0~59.3%)、碱解氮(34.4~103.3%)、速效磷(106.3~561.5%)和速效钾(145.0~206.7%)含量。与1989年相比,秸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显着提高了土壤脲酶(8.2~47.5%)、土壤蔗糖酶(16.1~62.7%)和土壤碱性磷酸酶(12.0~65.5%)活性。连续施肥39年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显着提高了微生物碳(20.9~199.2%)和氮(18.5~259.0%)含量。基于土壤质量线性评分模型计算所得土壤质量指数大小依次为MNP(0.66)>M(0.57)>SNP(0.49)>NP(0.30)>N(0.27)>CK(0.19)。(4)土壤细菌共38门、157纲、297目、541科和1062属,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冬小麦播种前、开花期和收获后所有处理共有的优势菌门,其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33.8%与31.9%、39.4%与17.3%和19.5%与57.5%。杆状菌属(Bacillus)、未鉴定出(Other)和乳球菌属(Lactococcus)是冬小麦播种前、开花期和收获后各施肥处理共有优势菌属,其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18.3%,10.7%与8.2%、39.4%,20.6%与4.8%和36.0%,12.5%与15.8%。播种前,长期有机肥或秸秆与化肥配施土壤细菌的丰度、多样性和均匀性显着高于不施肥、单施有机肥和氮磷配施,但在开花期和收获期土壤细菌丰度、多样性和均匀性显着降低。土壤速效钾和铵态氮含量显着影响播种前土壤细菌组成。(5)土壤古菌共5门、23纲、40目、47科和57属,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和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是冬小麦播种前、开花期和收获后所有处理共有的优势菌门,其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26.3%与71.5%、21.2%与77.3%和57.1%与41.0%。未鉴定出古菌属(Other)和未培养古菌属(uncultured_archaeon)是冬小麦播种前、开花期和收获后各施肥处理共有优势菌属,其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70.6%与24.1%、76.6%与20.0%和41.6%与52.2%。长期单施氮肥或有机肥,氮磷配施或添加秸秆的土壤古菌丰度播前均显着高于不施肥和有机肥化肥配施,而在开花期和收获期土壤古菌丰度均显着降低。长期有机肥化肥配施对播前土壤古菌丰度无显着影响,而所有处理收获期古菌多样性和均匀性均显着增加。土壤p H和速效钾含量显着影响开花期土壤古菌组成。(6)长期不同施肥显着影响土壤氨氧化细菌多样性,而对土壤氨氧化古菌影响并不显着。耕层古菌arch-amo A基因丰度明显大于细菌amo A基因丰度(1~15倍),arch-amo A丰度与土壤全氮和碱解氮显着相关,而amo A丰度则与氮素各个组分无显着相关性。作物生长期和施肥对细菌的氨氧化功能群落影响较大,而对古菌影响较小。综上所述,在陇东旱塬地区农田长期进行冬小麦-春玉米轮作,并氮磷合理配施添加秸秆及有机肥是保障该地区农田生产力可持续的有效措施。陇东旱塬长期氮磷与秸秆或有机肥配施显着提高了作物产量、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增加了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降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然而,不同降水年型下应进一步优化施肥策略以获得更高产量。研究证明,长期氮磷与秸秆或有机肥配施显着增加了土壤养分库,提高了土壤质量,最终增加了土壤基础地力对作物的增产贡献。另一方面长期不同施肥影响了土壤p H,速效钾、铵态氮和硝态氮等土壤肥力因子变化,而这些因子决定着土壤细菌、古菌和氨氧化菌的组成变化。
张顺风[9](2020)在《冀中平原作物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种植模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冀中平原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光热资源“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年均降雨量不能满足小麦-玉米的需求。长期超采地下水引发地下水位连续下降,传统种植模式与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严重,亟需进行传统种植制度改革,建立与当前生态条件相适应的新型种植制度。本试验于2018-2019年分别在河北农业大学清苑试验站和河北农业大学辛集马庄试验站进行。采用4个小麦品种,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春玉米一熟制、青贮-粒用玉米、双季甜玉米3种种植模式与传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的周年产量、资源利用率、经济效益,以期筛选出与冀中平原农业资源相适宜的种植模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作物高产高效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4种种植模式以冬小麦-夏玉米传统模式生物产量最高,平均为37.3t·hm-2,显着高于其他种植模式;其次是青贮-粒用玉米模式和双季甜玉米模式,平均分别为28.7t·hm-2,23.0t·hm-2;春玉米一熟种植生物产量最低,仅为18.8t·hm-2。不同种植模式周年能量生产率变化趋势与生物产量相同,较传统模式依次降低47.8%、22.0%、38.5%。(2)不同种植模式年光能利用率以传统模式的最高,为1.1%,其次为青贮-粒用玉米模式和双季甜玉米,分别为0.85%和0.67%,春玉米一熟模式最低,仅为0.57%。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分生产效率以青贮-粒用玉米和传统模式最高,分别为45.5kg·hm-2·mm-1和42.3 kg·hm-2·mm-1,显着高于其他模式,春玉米一熟和双季甜玉米模式分别比传统模式降低7.6%和9.0%。(3)在周年光能和水分生产效益中,3种种植模式均高于传统模式,分别依次高出14.5%、10.9%、42.5%和11.0%、7.5%、39.0%,双季甜玉米的温度生产效益比传统种植模式高30.2%,而春玉米一熟和青贮-粒用玉米模式的积温生产效益分别比传统2熟模式降低13.5%和10.8%。3种种植模式的周年耗水量分别低于传统模式45.4%、28.6%、32.1%,且土壤水消耗量均远低于150mm,均能维持冀中平原地下水平衡。(4)4种种植模式中以双季甜玉米种植模式收益最高,为2.3万元·hm-2,显着高于其他模式,其次是传统模式和青贮-粒用玉米模式,分别为2.1万元·hm-2和1.6万元·hm-2,春玉米一熟模式的收益最低,仅为1.3万元·hm-2。(5)不同小麦和玉米品种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具有一定差异性。春玉米可选择中晚熟的高产品种,青贮玉米应选择早熟品种。夏玉米宜采用中早熟品种,利于降低收获期玉米籽粒含水率,并推动玉米籽粒机械收获技术的推广,提高种植收益。综上所述,符合冀中平原农业资源现状的种植模式为:传统模式与春玉米一熟相结合的种植模式,降低农业水资源的过度消耗,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利于冀中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
李晓爽[10](2020)在《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水盐运移和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环渤海低平原地区是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低的地区之一,土壤盐碱化严重,中低产盐碱田和盐碱荒地面积分别达到了2.66×106 hm2和6.67×105 hm2,是制约该区农业发展和作物产量提高的两个主要限制因子。为探讨盐碱地改良和开发利用途径,缓解该区人地紧张局面,促进盐碱麦区冬小麦增产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本文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模式下,以冬小麦为研究作物,试验设置配施生物有机肥、掺黄河泥沙(简称掺沙)、配施生物有机肥+掺黄河泥沙(简称掺沙配肥)和常规耕作栽培管理(设为对照)共四个处理(分别用FF、SS、SF和CK表示),在河北省南皮县连续开展了3 a的大田定位试验研究,探讨了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条件下盐碱土壤在冬小麦生育期及周年的水盐动态变化,阐明了冬小麦库源动态变化特征,解析了春限一水条件下盐碱地改良措施对小麦耗水和产量的调控作用,明确了盐碱地冬小麦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揭示了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土壤水盐运移、冬小麦生长发育、耗水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机制,取得了如下的主要研究结果:(1)掺沙处理和掺沙配肥处理促进0~30 cm土层中<0.25 mm团聚体形成。掺沙或配施生物有机肥均能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耕层的总孔隙度,提高土壤有效孔隙率,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综合来说,以掺沙配肥处理效果最佳。(2)掺沙处理不利于0~10 cm土层的水分存贮,致使20~4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低,但有利于60~80 cm土层水分的存贮,30~60 cm土层对灌水和降水的敏感度最高。SS、FF和SF在灌后均可以不同程度的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其中以60~80 cm土层脱盐最大,配施生物有机肥、掺沙和掺沙配肥处理脱盐依次降低0.03%、0.07%和0.06%以上,掺沙处理更有利于促进土壤盐分淋洗,使盐分聚集到深层土壤之中;脱盐最少的土层是20~30 cm,掺沙和掺沙配肥处理分别脱盐0.042%和0.022%,但配施生物有机肥的处理不仅没有脱盐反而增加了0.002%。(3)基于冬季麦田冻融前后的水分及盐分离子分布特征,揭示了冻融对水盐运移的影响机制。冻融前,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减小后增大,以30~40 cm土层中的土壤含水率最小;0~30 cm土层的EC显着高于其他土层;pH值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冻融后,土壤水分分布特征是0~60 cm土层水分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至60~80 cm土层中水分含量陡然降低,80 cm以下土层含水率快速回升;EC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pH值在10~30 cm土层大于其他土层,30 cm以下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春季返盐期,0~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显着低于20 cm以下土层,而EC显着高于20 cm以下土层,各种离子主要在0~20 cm土层累积。各离子迁移过程受自身溶解度、温度、通道畅通性以及连续性的制约,其迁移规律并不同。冻融前后土壤水分和盐分离子的再分布特征,可作为盐渍化土壤防治和改良的理论依据。(4)揭示了掺黄河泥沙和配施生物有机肥提高小麦光合性能、促进源库转化的生理机制。各处理小麦旗叶花后净光合速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开花—花后20 d的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SF、FF、SS、CK,SF、FF和SS分别比CK高12%、10%和4%以上。尤其在花后20 d,SF、FF和SS仍能维持较高的光合性能,分别比CK高26%、9%和2%以上。光合势随生育进程呈单峰曲线变化,在孕穗—开花期达到最大,开花30 d后群体光合势快速下降,处理间比较由大到小依次表现为SF、FF、SS、CK,其中SF、FF和SS的光合势在孕穗—开花期分别比CK提高25%、9%和7%以上。在花后分别比CK高41%、24%和13%以上。表征源库关系的指标,SF处理全生育期、开花前和开花后源生产能力均为最高,分别比CK高34.06%、40.52%和28.15%,并且SF的穗数、总粒数、最大潜在库容和有效库容量也均为最高,分别比CK高22%、22%、27%和24%以上,同时SF的产量、开花后源生产能力的转化率、粒叶比和经济系数也是最高,比CK提高26%、5%、2%和2%以上。本研究条件下,小麦的有效库容量与总穗数和穗粒数呈极显着正相关。总穗数和总粒数是影响盐碱地冬小麦产量的关键因子。掺黄河泥沙或配施生物有机肥均能够提高小麦光合性能,提高源生产能力,促进源库转化。掺黄河泥沙同时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综合了掺黄河泥沙和配施生物有机肥的优点,效果最佳,更有利于滨海盐碱土壤的改良和可持续开发利用。(5)掺沙或配施生物有机肥均有利于改善小麦籽粒品质。掺沙处理可以提高小麦湿面筋、小麦蛋白质含量、沉淀指数和降落指数,降低小麦籽粒的淀粉含量、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最低粘度,改善小麦加工品质。配施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冬小麦籽粒的淀粉含量、吸水率、形成时间和最低粘度。掺沙或配施生物有机肥均可以降低冬小麦的峰值粘度、衰减值、最终粘度、回生值和峰值时间,其中尤以掺沙配肥处理降低最大。(6)掺沙或配肥处理可增加冬小麦拔节前0~200 cm土层贮水量,提高拔节至成熟阶段的耗水量及其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促进冬小麦对土壤贮水和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从而提高冬小麦的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各处理连续3年的产量水平介于3317.8~5449.5 kg·hm-2之间,以掺黄河泥沙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与对照相比提高35%~51%;农田蒸散量变幅为352.9~394.9 mm,均以对照处理最低(352.9~386.1 mm);各处理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在9.01~13.96kg·m-3之间,以掺黄河泥沙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12.0~13.9 kg·m-3)最高,较对照提高33%~48%,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和掺黄河泥沙处理次之,比对照分别提高9%~32%和9%~18%。冬小麦籽粒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总穗粒数呈显着正相关,WUE与冬小麦耗水量、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本研究条件下,各处理随着籽粒产量提高,WUE快速增加;而随耗水量增加,处理间WUE增减表现不同。综合考虑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掺黄河泥沙又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是本研究条件下的最佳处理。
二、干旱对不同地力水平、不同品种小麦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旱对不同地力水平、不同品种小麦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大兴安岭西麓春小麦土壤微生物对不同轮作休耕模式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轮作休耕的内涵与发展概况 |
1.2.2 轮作休耕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3 轮作休耕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1.2.4 轮作休耕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2.5 轮作休耕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
1.2.6 轮作休耕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1.3 目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地概况 |
2.1.3 试验设计 |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1 春小麦植株性状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2 土壤物理性状指标测定及方法 |
2.2.3 土壤化学性状指标测定及方法 |
2.2.4 土壤微生物学性状指标测定及方法 |
2.2.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标测定及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春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2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春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3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春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3.2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3.3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
3.3.1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p H的影响 |
3.3.2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3.4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春小麦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
3.4.1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4.2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
3.5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春小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3.5.1 测序质量分析 |
3.5.2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3 个位置的OTU分类特征的影响 |
3.5.3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的影响 |
3.5.4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3.6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
3.6.1 非根际(BS)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春小麦植株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
3.6.2 非根际(BS)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相关性分析 |
3.6.3 非根际(BS)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学性状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能够影响春小麦的生长发育 |
4.2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下春小麦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特征 |
4.3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下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的变化规律 |
4.4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下春小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
4.5 春小麦土壤微生物对不同轮作休耕模式的响应机制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发表论文 |
(2)不同玉米品种耐旱性对水密互作响应的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近年来灌溉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贡献 |
1.2.2 光合特性与玉米耐旱性的关系 |
1.2.3 根系构型与玉米耐旱性的关系 |
1.2.4 生理指标与玉米耐旱性的关系 |
1.3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播前耕层土壤养分测定 |
2.3.2 土壤容重测定 |
2.3.3 土壤含水量测定 |
2.3.4 植株取根及其根部指标测 |
2.3.5 吐丝散粉期叶片光合特性测定 |
2.3.6 耐旱性生理生化指标 |
2.3.7 地上部干物质测定 |
2.3.8 测产及考种 |
2.3.9 气象资料收集 |
2.4 计算公式 |
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年代品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 |
3.1.1 不同灌溉量密度互作对不同年代籽粒产量的影响 |
3.1.2 产量对灌溉量密度互作响应的拟合曲线 |
3.1.3 全生育期耗水量 |
3.1.4 水分利用效率 |
3.1.5 灌溉水生产效率 |
3.2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植株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1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2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下春玉米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 |
3.3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根系构型的影响 |
3.3.1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根系构型的方差分析 |
3.3.2 支柱根根角、冠根根角 |
3.3.3 支柱根数量、冠根数量 |
3.3.4 支柱根分支数、冠根分支数 |
3.3.5 不同根系构型指标与产量、WUE及ET的相关性分析 |
3.4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光合指标的影响 |
3.4.1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光合指标的方差分析 |
3.4.2 最大光化学效率 |
3.4.3 光合性能指数 |
3.4.4 叶绿素相对含量 |
3.4.5 净光合速率 |
3.4.6 蒸腾速率 |
3.4.7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
3.4.8 气孔导度 |
3.4.9 胞间CO2 浓度 |
3.4.10 不同光合指标与产量、WUE及ET的相关性分析 |
3.5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5.1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生理生化指标的方差分析 |
3.5.2 叶片相对含水量 |
3.5.3 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 |
3.5.4 叶片脯氨酸 |
3.5.5 超氧化物歧化酶 |
3.5.6 不同生理生化指标与产量、WUE及ET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灌溉量密度互作对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全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 |
4.2 灌溉量密度互作对根系指标的影响 |
4.3 灌溉量密度互作对玉米光合指标的影响 |
4.3.1 不同灌溉量密度互作对Pn、Tr、Gs、Ci的影响 |
4.3.2 不同灌溉量和密度互作对SPAD值、Fv/Fm与 PI的影响 |
4.4 灌溉量密度互作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机械化均匀种植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冬小麦品种对均匀播种的响应 |
1.2.3 播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 研究思路 |
第2章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 |
2.3.2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3.3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群体质量的影响 |
2.4.2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4.3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5 结论 |
第3章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 |
3.3.2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3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3.4.2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4.3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5 结论 |
第4章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 |
4.3.2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3.3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4.4.2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4.3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5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施肥对大豆玉米轮作及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矿区复垦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矿区复垦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矿区复垦研究进展 |
1.3 轮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1 国外轮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2 国内轮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
1.4 轮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
1.4.1 国外轮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
1.4.2 国内轮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
1.5 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
1.5.1 国外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
1.5.2 国内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
1.6 轮作与施肥对复垦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
1.6.1 复垦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
1.6.2 轮作对复垦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
1.6.3 施肥对复垦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
1.6.4 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 |
1.6.5 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1.6.6 复垦区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1.9 创新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样品采集 |
2.3.1 根际土壤样品采集 |
2.3.2 非根际土壤样品采集 |
2.4 项目测定与方法 |
2.4.1 大豆和玉米生长性状及产量测定 |
2.4.2 大豆和玉米土壤养分测定 |
2.4.3 大豆和玉米土壤酶活测定 |
2.4.4 大豆和玉米土壤微生物区系 |
2.4.5 大豆和玉米土壤16Sr DNA测序 |
2.4.6 大豆和玉米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施肥对大豆生长及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3.1 施肥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
3.1.1 施肥对不同时期大豆株高的影响 |
3.1.2 施肥对不同时期大豆茎粗的影响 |
3.1.3 施肥对不同时期大豆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1.4 施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3.2 施肥对复垦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1 施肥对不同时期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3.2.2 施肥对不同时期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全氮的影响 |
3.2.3 施肥对不同时期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3.2.4 施肥对不同时期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
3.2.5 施肥对不同时期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3.2.6 复垦土壤养分与大豆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
3.3 施肥对复垦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1 施肥对不同时期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3.2 施肥对不同时期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3.3 施肥对不同时期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3.4 施肥对不同时期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3.3.5 复垦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富集率的相关性分析 |
3.4 施肥对复垦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4.1 施肥对不同时期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的影响 |
3.4.2 施肥对不同时期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放线菌的影响 |
3.4.3 施肥对不同时期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的影响 |
3.4.4 复垦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养分、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3.5 施肥对复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3.5.1 施肥对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的影响 |
3.5.2 不同施肥处理下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Beta多样性分析 |
3.5.3 施肥对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影响 |
3.5.4 施肥对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门与属的影响 |
3.5.5 RDA分析复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
3.6 施肥对复垦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3.6.1 施肥对不同时期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率的影响 |
3.6.2 PCA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率 |
3.6.3 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率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3.6.4 施肥对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3.6.5 复垦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相关性 |
3.7 小结 |
第四章 施肥对玉米生长及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4.1 施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4.1.1 施肥对不同时期玉米株高的影响 |
4.1.2 施肥对不同时期玉米茎粗的影响 |
4.1.3 施肥对不同时期玉米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4.1.4 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4.2 施肥对复垦土壤养分的影响 |
4.2.1 施肥对不同时期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4.2.2 施肥对不同时期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全氮的影响 |
4.2.3 施肥对不同时期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4.2.4 施肥对不同时期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
4.2.5 施肥对不同时期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4.2.6 复垦土壤养分与玉米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
4.3 施肥对复垦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3.1 施肥对不同时期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4.3.2 施肥对不同时期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4.3.3 施肥对不同时期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4.3.4 施肥对不同时期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4.3.5 复垦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富集率的相关性分析 |
4.4 施肥处理对复垦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4.1 施肥对不同时期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的影响 |
4.4.2 施肥对不同时期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放线菌的影响 |
4.4.3 施肥对不同时期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的影响 |
4.4.4 复垦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养分、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4.5 施肥对复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4.5.1 施肥对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的影响 |
4.5.2 不同施肥处理下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Beta多样性分析 |
4.5.3 施肥对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影响 |
4.5.4 施肥对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门与属的影响 |
4.5.5 RDA分析复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
4.6 施肥对复垦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4.6.1 施肥对不同时期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率的影响 |
4.6.2 PCA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率 |
4.6.3 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率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4.6.4 施肥对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4.6.5 复垦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相关性 |
4.7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种植季复垦土壤养分与微生物多样性比较分析 |
5.1 大豆/玉米轮作下复垦土壤养分比较分析 |
5.1.1 大豆/玉米轮作下复垦土壤全氮比较分析 |
5.1.2 大豆/玉米轮作下复垦土壤有机质比较分析 |
5.1.3 大豆/玉米轮作下复垦土壤碱解氮比较分析 |
5.1.4 大豆/玉米轮作下复垦土壤有效磷比较分析 |
5.1.5 大豆/玉米轮作下复垦土壤速效钾比较分析 |
5.2 大豆/玉米轮作下复垦土壤酶活性的比较分析 |
5.2.1 大豆/玉米轮作下复垦土壤过氧化氢酶比较分析 |
5.2.2 大豆/玉米轮作下复垦土壤碱性磷酸酶比较分析 |
5.2.3 大豆/玉米轮作下复垦土壤脲酶比较分析 |
5.2.4 大豆/玉米轮作下复垦土壤蔗糖酶比较分析 |
5.3 大豆/玉米轮作下复垦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比较分析 |
5.3.1 大豆/玉米轮作下复垦土壤细菌数量比较分析 |
5.3.2 大豆/玉米轮作下复垦土壤放线菌比较分析 |
5.3.3 大豆/玉米轮作下复垦土壤真菌比较分析 |
5.4 大豆/玉米轮作下复垦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结构的比较分析 |
5.4.1 大豆/玉米轮作下复垦土壤细菌门比较分析 |
5.4.2 大豆/玉米轮作下复垦土壤细菌属比较分析 |
5.5 大豆/玉米轮作下复垦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
5.5.1 大豆/玉米轮作下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香浓-维纳指数比较分析 |
5.5.2 大豆/玉米轮作下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均一度指数比较分析 |
5.5.3 大豆/玉米轮作下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优势度指数比较分析 |
5.6 大豆/玉米轮作下复垦土壤综合肥力比较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施肥改变了大豆/玉米生长性状及产量 |
6.1.2 施肥增加了复垦土壤养分含量 |
6.1.3 施肥提高了复垦土壤酶活性 |
6.1.4 施肥改变了复垦土壤微生物数量 |
6.1.5 施肥改变了复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6.1.6 施肥对复垦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6.1.7 施肥提高了复垦土壤综合肥力 |
6.2 结论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率的调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产量的影响 |
1.2.2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 |
1.2.3 播期和种植密度强筋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1 土壤样品测定 |
2.2.2 田间调查与取样 |
2.2.3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
2.2.4 干物质测定 |
2.2.5 植株氮积累量的测定 |
2.2.6 品质相关指标 |
2.2.7 数据处理与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各关键指标方差分析 |
3.2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产量的影响 |
3.2.1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产量的影响 |
3.2.2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分蘖发生与成穗的影响 |
3.2.3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4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总量的影响 |
3.2.5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比例的影响 |
3.2.6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收获指数的影响 |
3.2.7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对籽粒贡献的影响 |
3.3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3.1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3.3.2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 |
3.3.3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氮素内在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4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花前营养器官储藏氮素转运和花后氮素吸收的影响 |
3.4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 |
3.4.1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的影响 |
3.4.2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面包体积、面包评分、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时间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产量的影响 |
4.2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 |
4.3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与稳产栽培调控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麦晚播定义与原因分析 |
1.1 晚播小麦定义 |
1.2 小麦晚播原因 |
1.2.1 全球气候变暖 |
1.2.2 前茬水稻种植制度的改变 |
1.2.3 秋播期间气候异常 |
1.2.4 人为因素 |
2 晚播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3 晚播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4 晚播对小麦氮素吸收与运转的影响 |
5 晚播对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 |
6 晚播小麦稳产优质栽培调控途径 |
6.1 密肥调控 |
6.1.1 密度调控 |
6.1.2 氮肥运筹 |
6.2 辅助措施调控 |
6.2.1 药剂拌种与催芽浸种 |
6.2.2 稻草覆盖 |
6.2.3 后期喷施生长调节剂 |
7 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密肥组合对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生育进程与气象数据记录 |
1.3.2 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量 |
1.3.3 株高及茎秆节间长度 |
1.3.4 剑叶净光合速率与SPAD值 |
1.3.5 籽粒灌浆速率 |
1.3.6 剑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 |
1.3.7 产量及其构成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过晚播小麦生育进程及温光资源利用 |
2.2 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 对群体结构的影响 |
2.3.1 茎蘖动态 |
2.3.2 株高及茎秆节间长度 |
2.3.3 干物质积累量 |
2.3.4 叶面积指数 |
2.4 对花后剑叶生理特性和籽粒灌浆的影响 |
2.4.1 花后剑叶SPAD值与净光合速率 |
2.4.2 花后剑叶活性氧清除酶系统与籽粒灌浆动态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密肥组合对稻茬过晚播小麦氮素积累利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干物质积累量 |
1.3.2 氮素积累量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素积累量 |
2.2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量 |
2.3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速率 |
2.4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百分比 |
2.5 氮肥利用效率 |
2.6 花后剑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密肥组合对稻茬过晚播小麦扬麦25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容重与硬度 |
1.3.2 出粉率 |
1.3.3 籽粒淀粉含量测定 |
1.3.4 蛋白质及其组分测定 |
1.3.5 湿面筋、沉降值和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 |
1.3.6 经济效益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一次加工品质 |
2.2 二次加工品质 |
2.3 营养品质 |
2.4 面团流变学特性 |
2.5 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辅助措施对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氮效率及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2.1 催芽浸种与稻草全量覆盖处理 |
1.2.2 生长调节剂处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出苗时间与幼苗形态质量 |
1.3.2 花后衰老酶活性与MDA含量 |
1.3.3 产量及其构成 |
1.3.4 氮素积累量 |
1.3.5 籽粒品质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浸种覆盖和拌种剂对出苗时间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 孕穗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对花后剑叶衰老酶活性与MDA含量的影响 |
2.3 辅助措施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4 辅助措施对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
2.5 辅助措施对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2.6 辅助措施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1 讨论 |
1.1 过晚播小麦群体建成特征与密肥调控机理 |
1.2 过晚播小麦氮素积累转运利用特征与密肥调控 |
1.3 过晚播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栽培调控 |
1.3.1 密肥调控 |
1.3.2 辅助措施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苏中稻茬小麦产量差形成原因分析及缩差增效调控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作物产量差定义 |
2 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因素 |
2.1 气候因素 |
2.2 土壤肥力 |
2.3 栽培管理因素 |
2.3.1 品种、播期和播量对产量的影响 |
2.3.2 肥料投入 |
2.4 农户决策因素 |
3 提高产量水平的栽培调控 |
3.1 耕作方式 |
3.2 播期 |
3.3 密肥互作 |
3.4 抗逆减灾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江苏苏中地区农户小麦产量差异与限制因素调研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农户信息 |
2.2 农户主要栽培措施概况 |
2.2.1 播期 |
2.2.2 播量 |
2.2.3 播期和播量 |
2.2.4 肥料 |
2.3 农户产量及农户间产量差值 |
2.4 小麦产量限制因子分析 |
2.5 农户经济效益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稻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产量及产量差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栽培模式产量差异 |
2.2 不同栽培模式产量层差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稻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温光肥利用差异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气象数据 |
1.3.2 植株氮含量 |
1.4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气候差异 |
2.2 光能利用差异 |
2.3 热量利用效率 |
2.4 温光资源利用层差 |
2.5 氮肥利用差异 |
2.5.1 不同生育时期氮素积累差异 |
2.5.2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积累差异 |
2.5.3 氮素利用效率差异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优化栽培措施因子的缩差效应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测定 |
1.3.2 气候因子分析 |
1.3.3 氮素利用分析 |
1.3.4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1.3.5 经济效益 |
1.4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替换栽培措施因子的缩差效应分析 |
2.1.1 产量缩差效应 |
2.1.2 温光肥利用效率 |
2.1.3 缩差原因分析 |
2.2 经济效益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苏中稻茬小麦产量与产量差 |
1.2 苏中稻茬小麦产量差异形成原因分析 |
1.3 苏中稻茬小麦温光肥资源利用效率差 |
1.4 苏中稻茬小麦缩差增效调控途径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小麦生产情况调研表(2016-202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陇东旱塬黑垆土长期施肥对春玉米-冬小麦轮作产量、土壤质量及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
1.2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产量和水肥效应 |
1.3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土壤质量特征及综合评价 |
1.4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土壤微生物特征 |
1.5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作物生长模型模拟 |
1.6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科学问题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方法 |
2.4.1 试验地概况 |
2.4.2 试验设计 |
2.4.3 试验管理 |
2.4.4 样品采集与指标分析 |
2.4.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2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降雨年型对不同处理冬小麦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2 不同降雨年型作物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
3.2.3 不同降雨年型下的肥料贡献率 |
3.2.4 不同降雨年型下的降水利用效率 |
3.2.5 不同降雨年型下的水分利用效率 |
3.2.6 降雨量、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 |
3.3 讨论 |
3.3.1 长期施肥下的产量及其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
3.3.2 长期施肥不同降雨年型下的肥料贡献率、降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
3.3.3 施肥、降雨和产量的关系 |
3.4 结论 |
第四章 冬小麦土壤基础地力及其贡献率演变特征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气象数据 |
4.1.2 土壤数据 |
4.1.3 作物田间管理数据 |
4.1.4 作物模型验证与评价 |
4.1.5 土壤基础地力模拟(BSP) |
4.1.6 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计算 |
4.1.7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DSSAT模型冬小麦品种参数调试和验证 |
4.2.2 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土壤基础地力演变 |
4.2.3 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演变 |
4.2.4 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与土壤肥力因子的关系 |
4.3 讨论 |
4.3.1 基于DSSAT模型模拟土壤基础地力的准确性 |
4.3.2 长期施肥对土壤基础地力的影响 |
4.3.3 土壤肥力因子对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五章 长期施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综合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指标测定与方法 |
5.1.2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5.1.3 数据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长期施肥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5.2.2 长期施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2.3 长期施肥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
5.2.4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5.3 讨论 |
5.3.1 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的长期施肥效应 |
5.3.2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
5.4 结论 |
第六章 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及氨氧化菌多样性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
6.1.2 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长期施肥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6.2.2 长期施肥土壤古菌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6.2.3 长期施肥对旱地黑垆土氨氧化菌多样性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长期施肥对土壤细菌的影响 |
6.3.2 长期施肥对土壤古菌的影响 |
6.3.3 长期施肥对土壤氨氧化菌的影响 |
6.4 结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项目研究 |
导师简介 |
(9)冀中平原作物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种植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立题背景 |
1.2 冀中平原种植制度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
1.3 冀中平原生态资源与种植制度的关系 |
1.3.1 冀中平原气候变化与种植制度的影响 |
1.3.2 冀中平原水资源变化与种植制度的影响 |
1.3.3 青贮、甜糯玉米的现状及趋势 |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条件概况 |
2.2 试验采用的品种 |
2.3 试验设计 |
2.4 田间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生育时期 |
2.4.2 小麦茎蘖数测定 |
2.4.3 叶片SPAD值测定 |
2.4.4 叶面积指数测定 |
2.4.5 玉米株高、穗位高和空秆率的测定 |
2.4.6 干物质积累量与产能 |
2.4.7 玉米籽粒灌浆特性测定 |
2.4.8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
2.4.9 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
2.4.10 气象数据 |
2.4.11 光、温、水生产效率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作物的生育进程及农艺性状 |
3.1.1 生育进程 |
3.2 春玉米一熟模式生长发育及产量情况 |
3.2.1 不同品种穗位叶SPAD含量 |
3.2.2 不同品种群体LAI变化情况 |
3.2.3 不同品种干物质增长动态 |
3.2.4 不同品种收获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2.5 不同品种籽粒灌浆期粒重增加动态 |
3.2.6 不同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参数 |
3.2.7 不同品种收获期穗部性状 |
3.2.8 不同品种产量及其构成 |
3.3 青贮-粒用玉米模式生长发育及产量情况 |
3.3.1 不同青贮品种群体LAI变化 |
3.3.2 不同青贮品种灌浆期鲜重变化 |
3.3.3 不同青贮品种干物质增长动态 |
3.3.4 不同青贮品种收获期产量 |
3.3.5 不同粒用品种叶片SPAD值 |
3.3.6 不同粒用品种群体LAI变化 |
3.3.7 不同粒用品种干物质增长动态 |
3.3.8 不同粒用品种收获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3.9 不同品种籽粒灌浆期粒重增加动态 |
3.3.10 不同粒用品种籽粒灌浆参数 |
3.3.11 不同粒用品种收获期穗部性状 |
3.3.12 不同粒用品种收获期产量及其构成 |
3.4 双季甜玉米模式生长发育及产量情况 |
3.4.1 不同播期玉米植株性状 |
3.4.2 不同播期玉米收获期穗部性状 |
3.4.3 不同播期玉米收获期产量 |
3.5 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生长发育及产量情况 |
3.5.1 不同冬小麦品种群体LAI变化 |
3.5.2 不同冬小麦品种群体总茎(穗)数动态变化 |
3.5.3 不同冬小麦品种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变化 |
3.5.4 不同冬小麦品种收获期产量及其构成 |
3.5.5 不同夏玉米品种叶片SPAD含量 |
3.5.6 不同夏玉米品种群体LAI变化情况 |
3.5.7 不同夏玉米品种干物质增长动态 |
3.5.8 不同夏玉米品种收获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5.9 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期粒重增加动态 |
3.5.10 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参数 |
3.5.11 不同夏玉米品种收获期穗部性状 |
3.5.12 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及其构成 |
3.6 不同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比较 |
3.6.1 不同种植模式周年干物质产量与季节分配 |
3.6.2 不同种植模式周年能量生产 |
3.6.3 不同种植模式光能分配与其生产效率 |
3.6.4 不同种植模式积温量与其生产效率 |
3.6.5 不同种植模式田间耗水量及其构成 |
3.6.6 不同种植模式周年水分水分生产效率 |
3.6.7 不同种植模式光、温、水生产效益分析 |
3.6.8 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熟性品种的生态适应性 |
4.1.2 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生物量 |
4.1.3 不同种植模式光温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 |
4.1.4 不同种植模式水分资源利用 |
4.1.5 不同种植模式生产与经济效益分析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10)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水盐运移和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1.2.1 表层掺沙改良盐碱地 |
1.2.2 生物有机肥配施改良盐碱地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概况 |
2.1.4 水资源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
2.3.1 土壤数据 |
2.3.2 冬小麦形态和生理指标 |
2.3.3 冬小麦产量和干物质积累指标 |
2.3.4 冬小麦品质指标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3.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3.1.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粒级分布的影响 |
3.1.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1.3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3.1.4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有效孔隙度的影响 |
3.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 |
3.2.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
3.2.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3.3.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
4.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对土壤剖面周年水盐迁移规律的影响 |
4.1.1 不同处理土壤水分周年迁移规律 |
4.1.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对土壤全盐含量周年变化的影响 |
4.1.3 各处理土壤盐分离子周年迁移规律 |
4.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条件下灌溉水分再分布与盐分离子迁移特征 |
4.2.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灌后土壤剖面水分分布的影响 |
4.2.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灌后盐分迁移的影响 |
4.2.3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灌后盐分离子迁移的影响 |
4.2.4 不同处理灌后土壤全盐含量与离子的相关性 |
4.2.5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降盐效果评价 |
4.3 冻融条件下盐碱土壤盐分离子分布特征 |
4.3.1 冻融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
4.3.2 冻融条件下土壤电导率(EC)分布特征 |
4.3.3 冻融条件下0~100cm土层中pH值变化 |
4.3.4 冻融条件下土壤阴离子分布特征 |
4.3.5 冻融条件下土壤阳离子分布特征 |
4.4 讨论 |
4.4.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盐分离子周年迁移规律的影响 |
4.4.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灌后土壤水、盐分离子分布的影响 |
4.4.3 冻融条件下土壤水、盐分离子的分布 |
4.5 小结 |
4.5.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盐分离子周年迁移规律的影响 |
4.5.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灌后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
4.5.3 冻融条件下土壤水盐分布特征 |
第五章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5.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生育动态的影响 |
5.1.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5.1.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冬小麦的群体动态 |
5.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群体库源关系的影响 |
5.2.1 不同处理盐碱地冬小麦的源特征 |
5.2.2 不同处理盐碱地冬小麦的库特征 |
5.2.3 不同处理盐碱地冬小麦群体的库源关系 |
5.3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品质的影响 |
5.3.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营养成分组成的影响 |
5.3.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粉质参数的影响 |
5.3.3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糊化特性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生育动态的影响 |
5.4.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群体库源关系的影响 |
5.4.3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品质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
6.1 不同处理对盐碱地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
6.1.1 不同处理对0~200cm各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的影响 |
6.1.2 不同处理对麦田耗水量的影响 |
6.1.3 不同处理对不同生育阶段麦田耗水量、耗水模系数及日耗水量的影响 |
6.2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
6.3 不同处理对物质生产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3.1 耗水量与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关系 |
6.3.2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4 讨论 |
6.4.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对盐碱地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6.4.2 栽培环境对耗水量特征与小麦产量的影响 |
6.4.3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条件下耗水量与作物生长的互作效应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干旱对不同地力水平、不同品种小麦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兴安岭西麓春小麦土壤微生物对不同轮作休耕模式的响应机制[D]. 史功赋. 内蒙古大学, 2021
- [2]不同玉米品种耐旱性对水密互作响应的生理机制[D]. 李小忠.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机械化均匀种植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D]. 张文涛.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4]施肥对大豆玉米轮作及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D]. 张变华. 山西农业大学, 2021(02)
- [5]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率的调控效应[D]. 白羽.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6]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与稳产栽培调控途径[D]. 王梦尧. 扬州大学, 2021
- [7]苏中稻茬小麦产量差形成原因分析及缩差增效调控途径[D]. 范婷. 扬州大学, 2021
- [8]陇东旱塬黑垆土长期施肥对春玉米-冬小麦轮作产量、土壤质量及微生物的影响[D]. 王婷.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9]冀中平原作物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种植模式优化研究[D]. 张顺风.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10]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水盐运移和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D]. 李晓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