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彭文斌[1](2021)在《Holter指导下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率变异超常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Holter指导下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心率变异超常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及余干仁和医院门诊及住院的60例心率变异超常病人,符合:白天心率过快(心率大于100次/分占据大于50%的时间),夜间心率过慢(平均心率<50次/分,最长RR间期出现2.1-2.9s之间),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来进行中西医药物结合个体化治疗,例如晚上心率慢,使用心宝丸治疗,白天心率快,可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控制心室率,根据动态心电图显示的不同时间的心率情况,将酒石酸美托洛尔与心宝丸的剂量按心率调整(夜间平均心率不低于50次/分,白天平均心率不大于80次/分),疗程为4周,疗程完成后复查24h动态心电图,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所示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平均心率、异位心律数、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SDANN、r MMSD、PNN50)以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和主要症状单症状积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治疗后患者最高心率、异位心律总数、24h总心搏数较治疗前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最慢心率较治疗前提升(p<0.01);平均心率治疗前后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2.治疗后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r MSSD、PNN50)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1)中医证候疗效:根据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显效32例(53.3%),有效20例(33.4%),无效8例(13.3%),总有效率86.7%。(2)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后(14.33±3.36)较治疗前症候总积分(20.80±2.98)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主要症状单症状积分前后对比:治疗后心悸(3.47±1.32)、气短(3.25±1.38)、头晕(2.78±1.72)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心悸(4.23±1.43)、气短(4.17±1.57)、头晕(4.60±1.66)显着下降,p值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胸闷积分前后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通过动态心电图指导下,个体化指导中药心宝丸与西药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心率变异超常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和缓慢心律发作,心率变异性降低。
李金懋[2](2021)在《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信息挖掘及连夏宁心方的机制预测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1.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进行探究,分析其常用药对,总结治疗心律失常的核心方,总结整体的治则治法,为中医治疗心律失常提供可能的优质方案,为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提供方向,为进一步探索作用机制做基础。2.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清热化痰法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的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估,同时对不适合进行Meta分析的研究进行定性分析。本研究为客观评价清热化痰法对心律失常的疗效提供循证医学依据。3.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以清热化痰为法的连夏宁心方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进行预测,为今后中医药防治心律失常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同时试图从分子机制的角度分析中医证候的本质。研究方法:1.数据挖掘筛选李平教授使用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的记录全面的门诊病历,进行数据标准化,利用Excel录入、校对,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的软件平台V2.3.8和网页平台对纳入的病历进行清洗、建库、数据再次标准化、分析与挖掘。通过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点式互信息等分析方法对李平教授的常用药对以及治疗心律失常的核心方进行挖掘与探索。2.Meta分析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全部公开发表的关于清热化痰法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用R软件(metafor软件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森林图呈现,用漏斗图、Egger检验分析文献是否存在发表偏倚,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估结论的稳健性。2.网络药理连夏宁心方是通过数据挖掘获取的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的核心方,也是李平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经验方,由黄连温胆汤化裁而来,可以作为清热化痰法的代表方,包括姜半夏、黄连、陈皮等9味药。通过网络药理的研究方法,初步研究这9味中药对心律失常作用的相关的成分、靶点及信号通路,为后期研究中药治疗心律失常机制等基础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并试图解释心律失常痰热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结果:1.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244个病历,其中痰热证占比54.92%、气滞血瘀证和痰瘀互结证占比均为15.57%。共涉及195种中药,李平教授用药以寒凉为主,辅以温平,注重甘缓及辛开苦降配伍,同时心肺、脾胃同调,且重视气机的调节。药物频次不低于20的一共有32味,其中郁金、茯苓、石菖蒲、竹茹、陈皮、姜半夏、黄连、麸炒枳壳、首乌藤的的频次明显较高。聚类分析发现10种药物搭配:郁金、石菖蒲;川芎、葛根;茯神、炙远志;姜半夏、茯苓、陈皮;首乌藤、竹茹、黄连;麦冬、醋五味子、太子参;柏子仁、当归、炒酸枣仁;柴胡、龙骨、牡蛎;党参、黄芩、桂枝;煅紫石英、甘松、白芍、地龙、红景天。通过关联规则与点式互信息共总结3首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核心方,分别是针对痰热证的连夏宁心方、针对气滞血瘀证的核心方以及针对气阴两虚证的核心方。2.清热化痰方药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的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项研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清热化痰方药治疗室性早搏、房颤以及未明确类型的心律失常患者在提高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的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且具有显着差异(P<0.05)。同时发现清热化痰法在治疗室早方面显着优于房颤;发现单独使用中药在改善心电图疗效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而中西药联合使用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更具优势。3.连夏宁心方干预心律失常的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检索连夏宁心方中9味药材的成分,筛选获得57种活性成分及198个节点;检索到1229个心律失常靶点,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构建后最终得到药物-疾病共同相关的53个靶点,共同靶点进行生物学功能以及信号通路富集,得到15条通路,35个基因靶点,27种活性成分。整合通路进一步筛选出7个通路,8个核心靶点,17种活性成分,并进行可视化处理。研究结论:数据挖掘提示连夏宁心方是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的核心方。Meta分析结果提示清热化痰方药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疗效确切,对比单纯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有一定的优势,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连夏宁心方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的立法正确。网络药理研究初步揭示了连夏宁心方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成分和潜在靶点,推测连夏宁心方可能是以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信号通路为主的信号通路网来干预心律失常的,其主要效应是对离子通道以及组织结构的调节,同时也对脂质代谢、炎症反应有影响。其主要靶点为MMP9,次要靶点为PIK3CA;ESR1和SRC为雌激素通路的辅助靶点;ACHE、CHRM1为信号传递的辅助靶点;PTGS2是炎性反应辅助靶点;HMGCR为血脂调节的辅助靶点。清热化痰法治疗室性早搏的优势可能与多通路的最终效应为L型Ca2+通道(L-type Calcium Channel,LTCC)有关。
王明建[3](2020)在《不同剂量环磷腺苷葡甲胺治疗老年CHF的疗效及其对血清NT-proBNP、Hcy、CRP水平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环磷腺苷葡甲胺(MACP)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其对血清N基末端前脑利钠肽(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CRP水平的影响。方法:2015年6月~2017年4月我院老年CHF患者308例被随机均分为MACP:低剂量组(90mg/d)和高剂量组(120mg/d),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疗程2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6min步行距离(6MWD)、QT离散度(QTd)、心率、血清NT-proBNP、Hcy、CRP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高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低剂量组(90.91%比83.12%,P=0.042)。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治疗后胸闷伴活动后气促比例(16.88%比9.09%)、QTd [(36.73±6.01)ms比(27.31±5.41)ms]、心率[(82.18±6.82)次/min比(73.66±6.54)次/min]、血清NT-proBNP [(1104.55±263.50)pg/ml比(1005.19±202.20)pg/ml]、Hcy [(8.57±2.29)μmol/L比(6.76±2.05)μmol/L]、CRP [(7.21±2.99) mg/L比(5.30±2.16) mg/L]水平降低更显着,6MWD [(350.00±48.00)m比(385.00±53.00)m]升高更显着(P<0.05或<0.01)。结论:高剂量环磷腺苷葡甲胺治疗老年CHF患者疗效更加显着,能显着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NT-proBNP、Hcy、CRP水平。
李瑛[4](2020)在《苦碟子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配伍应用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冠心病等心肌缺血类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作为一种活血化瘀的中药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由菊科植物抱茎苦荬菜(Ixeris sonchifolia Hance)经提取、精制而成,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冠心病、中风、脑梗塞等疾病。在临床使用中,苦碟子注射液常与不同溶媒和其他药物配伍合用,但临床配伍合用仍存在两个关键问题,第一,药物配伍合用是否具有可行性,不同药物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是否会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第二,药物配伍合用是否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而导致临床疗效降低。针对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从体外药物配伍的化学稳定性、体内配伍药效角度开展苦碟子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配伍应用的可行性研究,以期为临床上安全合理合用药物提供参考。具体实验内容及结论如下:(一)苦碟子注射液与常用药物配伍的化学稳定性研究基于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并模拟苦碟子注射液临床常用药物浓度,以0.9%氯化钠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媒,考察苦碟子注射液与两种常用配伍药物(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在4℃、室温、30℃环境下配伍溶液的外观、p H值、不溶性微粒、吸光度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苦碟子注射液与上述两种溶媒及药物配伍后,配伍溶液在8h内未出现浑浊现象,p H值、吸光度与有效成分含量在配伍8h内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存在明显变化及超出药典规定范围的现象。综合各项研究结果,苦碟子注射液与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在临床上配伍使用时,应注意选择溶媒,尽早用完。研究发现,苦碟子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及盐酸川芎嗪注射液配伍较为稳定,后续可进行体内相关研究。(二)基于代谢组学的苦碟子注射液配伍盐酸川芎嗪预防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研究本实验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并给予药物,通过生化指标检测和心脏病理组织切片对比观察,发现苦碟子注射液和盐酸川芎嗪配伍应用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更为突出。此外,采用UPLC-Q-TOF/MS技术进行无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经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得到17个心脏组织标志物和16个血浆标志物,其主要调控鞘脂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色氨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亚麻酸代谢,甾类激素生物合成等通路。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单独用药,苦碟子注射液与盐酸川芎嗪配伍可回调更多的代谢物,且代谢物水平变化倍数较大,表明苦碟子注射液与盐酸川芎嗪配伍对代谢物回调程度明显,疗效突出。本研究从药效角度反映了苦碟子注射液与盐酸川芎嗪配伍应用可明显增强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探究其对心肌缺血的保护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三)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苦碟子注射液配伍盐酸川芎嗪预防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研究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苦碟子注射液与盐酸川芎嗪配伍前后的保护作用机制,以药效成分和回调的心肌缺血代谢物挖掘预测潜在的靶点,进一步整合构建“成分-作用靶点-疾病”调控网络,通过对潜在靶点的相关通路分析,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筛选出药效成分可以调节心肌缺血代谢紊乱的靶点蛋白110个,药物配伍既可作用与苦碟子注射液和盐酸川芎嗪的共有靶点Faah、Drd2等;同时也可作用于苦碟子注射液和盐酸川芎嗪的作用靶蛋白,例如Ace、Kcnk2、Ccr1等;对比分析发现,苦碟子注射液与盐酸川芎嗪配伍应用可作用于更多的靶点和通路,如钙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环磷酸腺苷信号通路等,其药效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上述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而改善心肌缺血。本研究证实苦碟子注射液与盐酸川芎嗪配伍应用可共同发挥对心肌缺血的预防作用,可协同增效影响代谢物水平,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更为突出。
许萍,马晓峰,王红,邓勇[5](2020)在《尼可地尔联合二丁酰环磷酰苷钙对高原地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估》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尼可地尔联合二丁酰环磷酸苷钙对高原地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该院治疗的高原地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尼可地尔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丁酰环磷酸苷钙。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疗效、6min步行试验(6-MWD)、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每分钟排血量(CO)]、心肌营养素-1(CT-1)、β-内啡肽(β-E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6%(χ2=4.710,P=0.030)。治疗前,两组患者6-MWD、LVESD、LVEDD、LVEF%、CO、CT-1及β-E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CT-1、β-EP、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t=9.915、9.772、9.753、15.261,均P=0.000);观察组的LVEF%及CO高于对照组(t=9.753、15.261,均P=0.000)。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和5.00%(χ2=0.210,P=0.648)。结论尼可地尔联合二丁酰环磷酸苷钙治疗高原地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显着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高。
叶花[6](2019)在《复方宁心颗粒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对复方宁心颗粒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抗心律失常的药效作用进行研究,为该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研究基础。建立复方宁心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复方宁心颗粒分别对异搏定所致大鼠窦性过缓型心律失常、盐酸肾上腺素所致大鼠窦性过速型心律失常、氯仿所致小鼠室颤型心律失常、Ach-CaCl2所致大鼠房颤型心律失常的药效及可能的作用。方法以甘草苷、没食子酸、丹酚酸B的提取率及出膏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分别优选复方宁心颗粒的最佳水提取及醇沉工艺条件;以一次成型率、堆密度、休止角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了干法制粒药辅配比;以颗粒一次成型率、堆密度、休止角为考察指标,采用效应曲面法(Box-Behnken)优选了干法制粒的工艺参数。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水分检查采用烘干法,粒度检查采用双筛分法,溶化性检查采用热溶法。复方宁心颗粒抗四型心律失常的药效实验,均以心率、NO、MDA含量及SOD活性为考察指标。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0倍,煎煮时间90min,煎煮次数3次,浸泡时间40min;最佳醇沉工艺为相对密度1.00,醇沉浓度70%,醇沉时间18h;药辅配比为乳糖∶麦芽糊精∶可溶性淀粉∶浸膏粉=0.5∶0.25∶0.25∶1;最佳制粒件为送料速度59.51r·min-1,滚轮转速11.47r·min-1,滚轮压力60.13MPa。实验分别建立了方中五味药丹参、苦参、炙甘草、地锦草和仙鹤草的薄层鉴别方法,所建立的方法均分离良好、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实验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同时评价了方中丹参、炙甘草、地锦草三味药中的活性成分丹酚酸B、甘草苷、没食子酸的含量,三种成分分别在0.1071.070μg、0.1191.19μg、0.151.5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793255x+133630,y=489205x+113434,y=177863x+69444,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6、0.9991、0.9994;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实验的RSD值均小于3%;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7%,100.44%,100.04%,RSD分别为2.61、2.34、2.45;实验进行了3批颗粒的制剂通则检查,结果水分均未超过8.0%,不合格颗粒总和均未超过15%,三批颗粒均在5分钟内溶化。复方宁心颗粒抗异搏定所致大鼠窦性过缓型心律失常实验,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律及NO含量、SOD活性显着下降(p<0.01),MDA含量显着升高(p<0.01),造模成功;给药组(高、中、低剂量)与模型组比较,除低剂量组外,高、中剂量组心率及NO含量、SOD活性显着升高(p<0.01),MDA含量显着下降(p<0.01)。抗盐酸肾上腺素所致大鼠窦性过速型心律失常实验,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NO含量、SOD活性显着下降(p<0.01),心率及MDA含量显着升高(p<0.01),造模成功;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NO含量、SOD活性显着升高,心率及MDA含量显着下降(p<0.01),中剂量组NO含量、SOD活性显着升高(p<0.01)、MDA含量显着下降(p<0.05)。抗氯仿所致小鼠室颤型心律失常实验,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NO含量、SOD活性显着下降,心率及MDA含量显着升高(p<0.01),造模成功;给药组(高、中、低剂量)与模型组比较,除低剂量组外,高、中剂量组NO含量显着升高(p<0.01)、SOD活性升高(p<0.05),心率及MDA含量显着下降(p<0.01)。抗Ach-CaCl2所致大鼠房颤型心律失常实验,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NO含量、SOD活性显着下降(p<0.01),心率、MDA含量显着升高(p<0.01),造模成功;给药组(高、中、低剂量)与模型组比较,除低剂量组外,高、中剂量组心率及NO含量、SOD活性显着升高(p<0.01),高剂量组MDA含量显着下降(p<0.01)。结论验证实验显示采用优选的工艺参数制备的颗粒具有比较稳定一次成型率、堆密度和休止角;且粒度、水分、溶化性检查符合颗粒剂制剂通则要求。实验建立的TLC鉴别方法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均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此外该颗粒的制剂通则检查项均符合现版药典规定,说明实验建立的质量标准可很好地控制复方宁心颗粒的质量。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复方宁心颗粒对于以上四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均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调节大鼠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关。
李珂[7](2019)在《米力农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米力农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选取的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16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给予联合用药组(n=80)应用米力农联合多巴胺治疗,单独用药组(n=80)单独应用多巴胺治疗,连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6分钟步行距离(6MWD)变化,以及用药3d、7d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跟踪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结果1.治疗1周后,联合用药组治疗有效率91.25%(73例/80例),单独用药组治疗有效率72.50%(58例/80例),两组比较,联合用药治疗有效率显着高于单独用药组(P<0.05)。2.治疗前联合用药组与单独用药组NT-pro BNP、LVEF、SV值和6分钟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和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改善(P<0.05);且联合用药组治疗后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用药不良反应,联合用药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17.50%(14例/80例),单独用药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11.25%(9例/80例),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率和单独两组用药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4.治疗前两组肝功能观察指标血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与AST水平变化不明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两组肾功能观察指标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BUN与Cre水平与单独用药组均无明显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跟踪随访6个月,联合用药组再住院率17.11%(13例/76例),单独用药组再住院率31.17%(24例/77例),两组之间差异显着(P<0.05);联合用药组死亡率11.84%(9例/76例),单独用药组死亡率16.88%(13例/77例),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米力农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着。2.米力农联合多巴胺对提升顽固性心力衰竭6分钟步行距离、LVEF、SV,降低NT-pro BNP水平优势明显,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3.顽固性心力衰竭应用米力农联合多巴胺治疗具有用药安全性。4.米力农联合多巴胺能明显降低6个月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但两组比较,6个月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至于更长时间生存率尚需进一步随访。
付丽,程洁,范燕[8](2017)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索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N端前脑钠肽(NT-pro BNP)及炎症介质白介素-6(IL-6)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SV、LVEDV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肌标志物c Tn T、NT-pro BNP及IL-6水平均降低;而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环磷腺苷葡胺能有效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并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贾雅楠,关成明,丁虹云,丁大植[9](2017)在《环磷腺苷葡甲胺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和芪苈强心胶囊治疗23例心力衰竭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观察环磷腺苷葡甲胺(MCA)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和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病例报告]选择心功能Ⅲ级的心力衰竭患者92例,随机分为4个组,即Ⅰ组(常规治疗),Ⅱ组(常规治疗+MCA),Ⅲ组(常规治疗+MCA+rhBNP),Ⅳ组(常规治疗+MCA+rhBNP+芪苈强心胶囊),每组各为23例.Ⅰ,Ⅱ,Ⅲ,Ⅳ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9.6%,82.6%,87.0%,95.6%,Ⅳ组明显优于Ⅰ组(P<0.05).4个组治疗后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作功指数(C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同组治疗前均显着升高(P<0.01).与治疗后Ⅰ组比较,治疗后Ⅱ,Ⅲ,Ⅳ组SV,CO,CI和LVEF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Ⅱ组比较,Ⅲ,Ⅳ组SV,CO,CI和LVEF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Ⅲ组比较,Ⅳ组LVEF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Ⅲ,Ⅳ组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最大流动速度与心房收缩期最大流动速度的比值(E/A)较Ⅰ,Ⅱ组均显着升高(P<0.01),Ⅲ,Ⅳ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个组治疗后BNP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P<0.01),Ⅲ,Ⅳ组较Ⅰ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P<0.01),Ⅳ组与Ⅱ,Ⅲ组比较降低更为明显(P<0.05,P<0.01).[讨论]MCA联合rhBNP和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心力衰竭安全、有效,3者具有协同作用.
陈星羽[10](2015)在《环磷酸腺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剖析环磷酸腺苷(c MAP)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6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含葡萄糖的参麦注射液,观察组患者使用环磷酸腺苷,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功能的变化以及对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1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三个指标均有改善(P<0.05);而对照组只在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内径有改善(P<0.05),改善幅度小于观察组(P<0.05),在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改善不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酸腺苷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很好地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二、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Holter指导下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率变异超常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研究对象 |
1.1 入组标椎 |
1.2 排除标椎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入组患者一般信息采集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3.1 中医证候积分 |
2.3.2 动态心电图结果 |
2.3.3 心率变异性指标 |
2.3.4 异位心搏数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心率变异超常患者动态心电图特征 |
3.2 治疗前后心率水平对比 |
3.3 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HRV)对比 |
3.4 治疗前后异位心律总数对比 |
3.5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对比 |
3.5.1 中医证候疗效 |
3.5.2 中医证候积分 |
第4章 讨论 |
4.1 概述 |
4.2 研究结果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治疗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信息挖掘及连夏宁心方的机制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系统综述的应用现状 |
1 系统综述的概念 |
2 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
3 Meta分析在中医领域应用现状 |
4 Meta分析在中医心血管领域的应用现状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清热化痰法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1 中西医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 |
2 清热化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
3 清热化痰法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
4 清热化痰法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
5 清热化痰法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研究进展 |
6 清热化痰法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用药规律研究 |
1 背景 |
2 目的 |
3 材料与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Meta分析的清热化痰法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
1 背景 |
2 目的 |
3 材料与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作者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网络药理的连夏宁心方干预心律失常的机制预测研究 |
1 背景 |
2 目的 |
3 材料与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1 纳入研究文献特征 |
个人简历 |
(3)不同剂量环磷腺苷葡甲胺治疗老年CHF的疗效及其对血清NT-proBNP、Hcy、CRP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及6MWD、QTd、HR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Hcy、CRP水平比较 |
2.3 两组疗效比较 |
2.4 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 论 |
(4)苦碟子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配伍应用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一 苦碟子注射液与常用药物配伍的化学稳定性研究 |
一 苦碟子注射液与两种溶媒及头孢替安配伍的化学稳定性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二 苦碟子注射液与盐酸川芎嗪注射液配伍的化学稳定性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二 基于代谢组学的苦碟子注射液配伍盐酸川芎嗪预防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研究 |
一 苦碟子注射液配伍盐酸川芎嗪预防心肌缺血的心脏代谢组学研究 |
1 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二 苦碟子注射液配伍盐酸川芎嗪预防心肌缺血的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
1 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三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苦碟子注射液配伍盐酸川芎嗪预防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药注射液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尼可地尔联合二丁酰环磷酰苷钙对高原地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疗效 |
1.3.2 6min步行试验(6-MWD) |
1.3.3 心功能指标 |
1.3.4 CT-1及β-EP水平 |
1.3.5 不良反应发生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疗效 |
2.2 6-MWD试验 |
2.3 心功能指标 |
2.4 CT-1及β-EP水平 |
2.5 不良反应发生率 |
3 讨论 |
4 结论 |
(6)复方宁心颗粒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复方宁心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
第一节 优选蜜炙甘草的工艺参数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优选复方宁心颗粒的水提工艺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优选复方宁心颗粒的醇沉工艺条件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3 讨论 |
第四节 优选复方宁心颗粒干法制粒的处方及工艺参数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复方宁心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一节 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建立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25,33-35] |
3 讨论 |
第三节 制剂通则检查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复方宁心颗粒抗心律失常药效作用研究 |
第一节 抗异搏定所致大鼠窦性过缓型心律失常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抗盐酸肾上腺素所致窦性过速型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抗氯仿所致室颤型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四节 抗ACH-CACL2 所致房颤型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米力农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1.1 一般资料 |
1.1.2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 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观察指标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和心率比较 |
2.2 两组患者心肌标志物c Tn T、NT-pro BNP、IL-6水平比较 |
2.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
3 讨论 |
(9)环磷腺苷葡甲胺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和芪苈强心胶囊治疗23例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血流动力学变化 |
2.3 NT-proBNP水平变化 |
3 讨论 |
(10)环磷酸腺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疗效判定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
2.2 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的变化 |
3 小结 |
四、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Holter指导下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率变异超常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D]. 彭文斌. 南昌大学, 2021(01)
- [2]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信息挖掘及连夏宁心方的机制预测研究[D]. 李金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不同剂量环磷腺苷葡甲胺治疗老年CHF的疗效及其对血清NT-proBNP、Hcy、CRP水平的影响[J]. 王明建.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20(04)
- [4]苦碟子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配伍应用的可行性研究[D]. 李瑛.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尼可地尔联合二丁酰环磷酰苷钙对高原地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估[J]. 许萍,马晓峰,王红,邓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04)
- [6]复方宁心颗粒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D]. 叶花.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7]米力农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D]. 李珂.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8]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 付丽,程洁,范燕. 现代医药卫生, 2017(17)
- [9]环磷腺苷葡甲胺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和芪苈强心胶囊治疗23例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 贾雅楠,关成明,丁虹云,丁大植.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17(02)
- [10]环磷酸腺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观察[J]. 陈星羽. 中国实用医药, 2015(35)
标签:心率过快论文; 慢性心力衰竭论文;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论文; 联合用药论文; 环磷酸腺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