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人民医院湖南道县425300
【摘要】目的:研究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小儿霉菌性鼻窦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1例2015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霉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41例患者均进行鼻窦内窥镜下的手术治疗,并在治疗后观察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1例患者在接受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后,病情均得到了好转,并且无任何患者出现并发症反应,患者在治愈之后也均未出现病情复发的现象。结论:在小儿霉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患者采用鼻窦内窥镜进行手术可以非常有效的帮助患者接受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在术后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存在,并且无任何患者在治愈后出现病情反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鼻窦内窥镜;小儿患者;霉菌性鼻窦炎
Clinicalobservationofendoscopicsinussurgeryforfungalsinusitisinchildren
ZhangLi
DaoxianPeople'sHospital,DaoxianCounty,Hunan425300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effectofendoscopicsinussurgeryforfungalsinusitisinchildren.Methods:41casesofinfantilefungalsinusitistreatedinourhospitalin2015wereselectedasthesubjects.41patientsweretreatedwithendoscopicsinussurgery,andthesurgicaltreatmenteffectandcomplicationswereobservedaftertreatment.Results:Afterthetreatmentofendoscopicsinussurgery,41patientswereimproved,andnopatientshadcomplications.Thepatientshadnorecurrenceafterthecure.Conclusion:inthetreatmentofinfantilefungalsinusitis,endoscopicsinussurgerycanbeveryeffectivetohelppatientsreceivetreatment,improvethetherapeuticeffectofthepatients,makethepatientseffectivelyreducetheexistenceofcomplicationsaftertheoperation,andnopatientwillbecuredrepeatedlyafterthecure.Itisworthapplyingandpopularizingintheclinic.
Keywords:Nasalsinusendoscopy;Pediatricpatients;Fungalsinusitis.
在临床中,引起患者出现霉菌性鼻窦炎的病因大多为周围环境中存在的霉菌感染。这类霉菌存在于空气中,随着患者的呼吸而进入鼻腔。并且在患者的鼻窦粘膜上长期生存,最后引起患者出现霉菌性鼻窦炎。在小儿霉菌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中,需要利用手术的方式来清除患者体内的病变组织,以减少霉菌性鼻窦炎患者可以更好的改善鼻腔的情况。随着如今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鼻内窥镜作为一种新式的技术已经较多的应用在临床的治疗中,鼻内窥镜在小儿霉菌性鼻窦炎患者的手术治疗中也有了较多的应用,对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影响[1]。本次研究探讨了鼻窦内窥镜手术在小儿霉菌性鼻窦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41例2015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小儿霉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41例小儿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5例,患者的年龄为4~12岁,平均年龄为(8.61±2.21)岁。患者的病程在2个月~2年不等,平均病程(1.02±0.2)年。患者在经过CT检查后均发现鼻腔内存在脓性分泌物以及鼻窦腔混浊,患者均为霉菌感染。
1.2方法
41例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均采用了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方式。在患者进行手术时,首先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在完成麻醉之后检查患者鼻腔内的情况,并且利用内窥镜在患者鼻腔内摘除鼻息肉,清除患者鼻腔内的霉菌,扩大患者的上颌窦,并清除患者鼻窦内的脓性分泌物,保留患者的粘膜。然后利用生理盐水清晰患者的鼻窦腔,确保患者鼻窦腔内清理干净后利用海绵以及纱布来进行填塞,用于止血。在术后根据患者的情况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抗感染治疗。并且在完成手术后的24h~48h将患者鼻腔内的海绵撤出并进行再次清洗,并且利用药物来进行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的病情,并在三月内对患者进行复诊,确保患者病情不会出现反复现象[2]。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完成治疗之后,观察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复诊时的痊愈情况,并且对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病情反复发作的现象。
2.结果
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再进行复诊的过程中均痊愈。由此可见,鼻窦内窥镜手术在对小儿霉菌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使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的治愈率可以达到100%。并且在患者的术后随访中,一年之内没有患者出现再次复发的情况,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也均为存在并发症现象。
3.讨论
在临床中引发患者出现鼻窦炎疾病的主要病因是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在临床中非常常见,而且在临床中可以对人类身体产生致病的真菌多达300多种。这些真菌中有一部分只侵犯人类的人体皮肤、毛发以及指甲,这一类真菌被称为浅部真菌。而可以侵犯至人类的体内、粘膜、内脏以及深部组织的真菌则被称为深部真菌。而引发霉菌性鼻窦炎的真菌就是深部真菌,而霉菌又统称为丝状真菌,会利用机会侵入到人体内,在阴暗潮湿的环境生存[3]。鼻腔内部就是遮掩更多一个封闭式的阴暗潮湿的环境,霉菌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在死去的有机物质中获取食物来进行分解,并且会对活着的组织进行侵犯[4]。当患者出现霉菌感染现象时,必须要利用正确的方式来将患者体内的真菌进行清除,而真菌感染会带来患者抵抗力下降等,并且会在鼻窦腔内向周围的鼻腔组织进行侵犯。所以必须要尽早清除患者的体内的真菌来进行治疗,以帮助患者较少霉菌性鼻窦炎带来的影响。
霉菌性鼻窦炎一般检查方式是通过CT来进行诊断,并且确诊率极高,极少出现误诊等现象。霉菌性鼻窦炎患者在通过CT诊断确诊之后,一般都会对患者鼻腔内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且观察患者是否有脓血性鼻涕的现象。在临床中霉菌性鼻窦炎进行确诊之后,也需要观察患者的临床病症情况,然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深入分析。而在临床中霉菌性鼻窦炎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这四种不同的类型分为了急性侵袭爆发型、慢性侵袭型、真菌球型以及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这四种鼻窦炎在临床中也有一定的差异。急性侵袭爆发型在临床中,有着起病急以及发展快的特点,这样的特点就导致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治疗时不够及时而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现象,在急性侵袭爆发型鼻窦炎中,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必须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来防止真菌继续进行侵犯,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5]。慢性侵袭型鼻窦炎患者的病程一般都超过4个月,并且患者的疾病发病率并不如急性侵袭爆发型鼻窦炎,需要在较长时间的病情发展后才会出现侵袭现象。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大多是患者鼻窦腔内的真菌出现凝聚,而组成小块的真菌球。真菌球型鼻窦炎较为常见,并且在临床中大多只侵犯一个鼻窦腔,对其余鼻腔的影响较小。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在临床中属于一种黏膜反应性发硬,经常会导致患者在临床中出现鼻息肉都现象,对患者的呼吸带来一定的影[6]。
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鼻窦内窥镜手术已经较多的应用在霉菌性鼻窦炎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内窥镜在临床中的作用也较多,可以有效的帮助医师对患者鼻腔内进行观察,并用于手术。霉菌性鼻窦炎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内窥镜对鼻窦腔内存在的真菌以及病变组织进行有效的清洗,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也可以保留黏膜。使患者在经过常规手术治疗之后有效的恢复鼻黏膜功能,使患者可以在对真菌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使用抗真菌药物,帮助患者可以更好的恢复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儿霉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接受治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使患者在术后不再出现并发症的现象,并且有效的减少了患者的术后复发现象,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章锦绣.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J].微创医学,2016,11(2):272-273.
[2]王洪江,李培华,孙光明.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138例霉菌性鼻窦炎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6,37(7):1587-1588.
[3]王虎,石达,冮月成,等.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1):3209-3210.
[4]何志强.鼻内镜手术治疗118例霉菌性鼻窦炎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7,39(2):23-25.
[5]李晓鸣.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5):4-4.
[6]曹永国.功能性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临床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9):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