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乡居民点,空间分异,集聚分布,自然影响因素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乔富伟,白永平,周亮,车磊,曹鹏[1](2019)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城乡居民点多尺度空间分异及自然因素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高原土地面积广阔,但适宜人类居住的空间却高度集中于局部地区,其中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是西藏高原最重要的人口承载区。利用核密度、空间"热点"探测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居民点斑块-样带-研究区全域"构成的点-线-面多尺度揭示了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城乡居民点的规模、形态和密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分析了自然因素对城乡居民点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全域尺度上,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各乡镇居民点规模空间差异较大,基本形成以"彭措林乡-增期乡"为轴线的南北对称态势,居民点形态普遍规则,密度总体偏低;②样带尺度上,仅有拉萨河样带的密度分布呈线性分布,雅鲁藏布江样带和湘曲-年楚河样带的规模、形态和密度以及拉萨河样带的形态和规模在各自方向上均呈现非线性分布,即居民点东西方向呈现分布规模和形态"两端大中间小"、分布密度"两端小中间大"的特征,而南北方向规模、形态和密度均呈现"南大北小"的特征;③斑块尺度上,居民点规模普遍较小,面积小于1000 m~2的数量高达19 099个,占比达到55.14%;斑块形态比较规则,形状为规则类型的数量有21 256个,占比为61.37%;分布密度整体偏低,全域仅为0.34个/km~2;④自然要素中,海拔对居民点规模和密度的影响最大,地势起伏度和河流邻近性对居民点形态影响显着,而降水量对居民点的规模、形态和密度影响均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谭杰峻,邓健,范建容,徐京华,德吉色珍[2](2019)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小流域土壤侵蚀分级指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缺乏相关试验研究,本研究以CSLE模型与多因子综合法两种结果进行比较,依据相关性分析、差异指数分析及相对误差理论,初步划分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小流域土壤侵蚀分级指标。研究表明:CSLE模型与多因子综合法所得结果相关系数为0.87,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强;根据试验方案确定的8组分级指标,从差异指数分析来看,2、4组各强度等级差异指数和差异指数和较小,其差异指数和分别为3.35和3.36;从相对误差分析来看,其中2、7、8组总体精度较高,相对误差分别为10.95%、8.52%、9.60%;综合分析筛选出研究区土壤侵蚀分级指标,即微度侵蚀<30 t/(km~2·a)、轻度侵蚀30~100 t/(km~2·a)、中度侵蚀100~380 t/(km~2·a)、强烈侵蚀380~650 t/(km~2·a)、极强烈侵蚀650~1 200 t/(km~2·a)、剧烈侵蚀>1 200 t/(km~2·a)。(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期刊2019年08期)
王宇坤,陶娟平,刘峰贵,张镱锂,陈琼[3](2015)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区1830年耕地格局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收集、整理《铁虎清册》中记录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区1830年的耕地税收数据,将其换算为现代耕地面积,在此基础上运用网格化模型重建出该区1 km×1 km空间分辨率的耕地格局。结果显示:1从耕地数量分析,1830年研究区耕地面积约895 km2,其中政府占有耕地39%,贵族占有耕地31%,寺庙占有耕地29%。2从耕地分布格局分析,研究区内耕地分布较少,只有27.4%的网格具有耕地分布,且呈分散分布状态,耕地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宽阔的河谷地区。3从垦殖程度分析,全区垦殖程度较低,其平均垦殖率仅有0.6%,其中垦殖率最高的地区是拉萨,平均垦殖率为6.3%;日喀则、江孜、乃东、琼结等地垦殖率均达到3%左右;工布地区和西部县区垦殖率均在1%以下,耕地垦殖率区域差异明显。(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5年12期)
王蕊,姚治君,刘兆飞,吴珊珊,姜丽光[4](2015)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气候要素变化及径流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56-201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及周边17个气象站逐日降水、气温数据,以及拉孜和羊村水文站逐月天然径流资料,采用小波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定量分析了径流与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及其响应关系。研究表明:1研究区增温趋势明显,平均增温速率为0.31℃/10a,径流的变化趋势与降水高度一致,均表现出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波动规律;2年径流量与降水量均存在6.0~6.5a和15.5~16.5a的变化周期,而气温变化周期性稍差;3降水是研究区年径流变化最主要的控制因素,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的相关系数达0.89;但气温和降水同时影响着径流年内分配过程,且径流响应具有一定滞后性;44-9月降水量的丰枯决定着径流量变化,径流系数小于1.0;其它月份则以非降水补给为主,径流系数远大于1.0,年径流系数呈下降趋势,非降水补给因素对径流的影响在逐渐增强。(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15年03期)
闫雪[5](2013)在《从距今2400年前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的气候变迁看悉勃野部的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吐蕃史的研究中,关于吐蕃早期历史悉勃野部的兴起,各家在族源、兴起时代等问题上均进行了长期的有益探讨,但始终莫衷一是;此外,也鲜有人对悉勃野部落兴起原因做阐释。2400BP前后山南地区气候向冷干方向发展,悉勃野部落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受阻,开始向扩张型的牧业经济转变,随之向四周经略。而这与藏文史料中关于悉勃野部落兴起的时代不谋而合,悉勃野部落的兴起可能与当地土着居民随自然环境的改变对生业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有关。(本文来源于《黑河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张溪,陈正华,余邵文[6](2012)在《基于GIS和RS的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荒漠化动态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1988年TM、2000年ETM以及2007年的ALOS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对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荒漠化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沙质荒漠化经历了1988—2000年沙质荒漠化总面积呈上升趋势和2000—2007年沙质荒漠化总面积呈下降趋势两个发展阶段,但是总体上却是呈上升趋势,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沙质荒漠化土地增加的速度分别为1.93%、1.50%和3.20%,表现为沙质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在较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荒漠化程度的提高速度相当快;沙质荒漠化的形成,一方面与青藏高原高寒干燥的气候和脆弱的植被生态系统有关,另一方面也受人为活动的驱动。该研究可为该地区荒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工程》期刊2012年03期)
李永霞,方江平[7](2011)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土地沙化面积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给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的农牧业开发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TM影像对该地区的1989年、2002年和2009年的沙化土地面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现有沙化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6.44%,其中,沙砾质类占2/3。在空间上,西部面积较大,但沙质类所占比例较低。在时间上,20年来该地区沙化面积在逐渐扩大,但年递增速率明显下降。表明,近年来该区域的防沙治沙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12期)
唐小萍,罗礼洪,卓玛,路红亚,邵远坤[8](2011)在《气候变化对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潜在蒸散量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西藏雅江中游地区1961~2009年逐日气象资料和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并分析了PE(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定量计算各气候因子变化对PE变化的贡献率。研究表明:近49年来,拉萨年潜在蒸散量呈明显增加趋势,增幅为8.21mm/10a,日喀则和江孜呈不显着的减少趋势,而泽当减少趋势显着,减幅最大达-24.71mm/10a。PE变化趋势的季节差异较大,年潜在蒸散量在1993年发生突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平均风速明显减少从气候因子角度解释了潜在蒸散减少的原因。(本文来源于《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期刊2011年03期)
杨汉波,王兆印,巩同梁,胡庆芳[9](2011)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植被与环境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调查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拉萨河流域海拔3 500~4 500 m范围内的植被种类及其分布的基础上,选取5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方,从中发现植物物种38个,最多的是草本18种,其次是灌木13种;按科分,最多的是禾本科7种,其次是菊科6种。对样方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水分是植被分布的控制性因素,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降水增加,气温降低,植被覆盖度及平均厚度增加;特别地,河心沙洲由于河水的补给,供水充分,植被不受水分胁迫,植被覆盖度及平均厚度均远高于同海拔高度的其他地区;该地区风沙地貌十分发育,可以通过水土保持增加植物可利用水量,从而提高植被覆盖度,实现固沙。(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期刊2011年01期)
黄晓清,唐叔乙,罗布次仁,杨勇,永红[10](2010)在《近47年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汛期降水量的小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4个代表站(拉萨、泽当、日喀则和江孜)近47年(1960—2006年)月降水量总量资料,利用墨西哥帽小波函数,分析了该地区近47年汛期(5-9月)降水量序列的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汛期降水量存在准14年和准2年的周期振荡,其中日喀则和江孜站以准14年的周期为主,而拉萨和江孜站以准2年周期为主;在12-16年左右的时间尺度上经历了8个干湿交替,而准2年周期在1964-1976年和1984-1997年期间表现得尤为显着;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8年左右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显着;在近47年内有5个时段出现了不同尺度周期振荡同位相迭加,致使降水量异常年份较多。(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0年12期)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缺乏相关试验研究,本研究以CSLE模型与多因子综合法两种结果进行比较,依据相关性分析、差异指数分析及相对误差理论,初步划分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小流域土壤侵蚀分级指标。研究表明:CSLE模型与多因子综合法所得结果相关系数为0.87,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强;根据试验方案确定的8组分级指标,从差异指数分析来看,2、4组各强度等级差异指数和差异指数和较小,其差异指数和分别为3.35和3.36;从相对误差分析来看,其中2、7、8组总体精度较高,相对误差分别为10.95%、8.52%、9.60%;综合分析筛选出研究区土壤侵蚀分级指标,即微度侵蚀<30 t/(km~2·a)、轻度侵蚀30~100 t/(km~2·a)、中度侵蚀100~380 t/(km~2·a)、强烈侵蚀380~650 t/(km~2·a)、极强烈侵蚀650~1 200 t/(km~2·a)、剧烈侵蚀>1 200 t/(km~2·a)。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乔富伟,白永平,周亮,车磊,曹鹏.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城乡居民点多尺度空间分异及自然因素影响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
[2].谭杰峻,邓健,范建容,徐京华,德吉色珍.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小流域土壤侵蚀分级指标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9
[3].王宇坤,陶娟平,刘峰贵,张镱锂,陈琼.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区1830年耕地格局重建[J].地理研究.2015
[4].王蕊,姚治君,刘兆飞,吴珊珊,姜丽光.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气候要素变化及径流的响应[J].资源科学.2015
[5].闫雪.从距今2400年前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的气候变迁看悉勃野部的兴起[J].黑河学院学报.2013
[6].张溪,陈正华,余邵文.基于GIS和RS的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荒漠化动态变化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
[7].李永霞,方江平.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土地沙化面积变化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1
[8].唐小萍,罗礼洪,卓玛,路红亚,邵远坤.气候变化对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潜在蒸散量的影响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1
[9].杨汉波,王兆印,巩同梁,胡庆芳.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植被与环境的关系[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1
[10].黄晓清,唐叔乙,罗布次仁,杨勇,永红.近47年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汛期降水量的小波分析[J].气象.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