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枕论文和设计-傅娇娇

全文摘要

一种新型多功能枕,所述大圆环枕与小圆环枕为U型结构且大圆环枕与小圆环枕相互连接;所述大圆环枕及小圆环枕的内圈侧壁上均通过连接布条连接有抽绳,所述抽绳一端设有调节扣,通过调节抽绳的长短控制大圆环枕、小圆环枕内圈大小,以适应不同颈部尺寸,然后极强的可塑性使得大圆环枕、小圆环枕可趴睡、可仰睡、保护颈椎、托扶腰椎、缓解颈椎腰椎疲劳酸痛,实现一枕多用,值得大范围推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多功能枕,主要由大圆环枕(1)及小圆环枕(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圆环枕(1)、小圆环枕(2)为U型结构且大圆环枕(1)与小圆环枕(2)相互连接;所述大圆环枕(1)及小圆环枕(2)的内圈侧壁上均通过连接布条(4)连接有抽绳(7),所述抽绳(7)一端设有调节扣(8)。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多功能枕,主要由大圆环枕(1)及小圆环枕(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圆环枕(1)、小圆环枕(2)为U型结构且大圆环枕(1)与小圆环枕(2)相互连接;所述大圆环枕(1)及小圆环枕(2)的内圈侧壁上均通过连接布条(4)连接有抽绳(7),所述抽绳(7)一端设有调节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圆环枕(1)与小圆环枕(2)的连接处设有装饰布条(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布条(3)拼接于大圆环枕(1)、小圆环枕(2)外环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布条(4)包括外层布条(41)与里层布条(42),所述外层布条(41)与里层布条(42)拼接,里层布条(42)与大圆环枕(1)内圈侧壁、小圆环枕(2)内圈侧壁拼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布条(41)上贯穿设置抽绳开口,所述抽绳开口包括第一开口(5)及第二开口(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圆环枕(1)、小圆环枕(2)与连接布条(4)相邻两面,一面为光滑面,一面为绒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圆环枕(1)、小圆环枕(2)还包括内部填充料。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康生活用品,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枕。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处于工作、学习状态,长时间的坐立会对颈椎和脊柱造成压力和伤害,久而久之会导致颈椎病及腰椎疾病,如何在工作、学习时间缓解颈椎腰椎疲劳、酸痛,是保持健康身体状态重点。现有产品有腰靠、枕、U枕、枕、坐垫等一系列相关产品,但这都是对某一点或两点需求而设计的,并不能满足人们对不同功能工作、休息状态的需求。且多个产品不仅会造成收纳烦恼也会大大增加经济花费。

CN201720274195 .8公开了一种护颈枕,该护颈枕在功能上只着眼于护颈,功能性较为单一。

CN201720390516 .0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午睡枕,它包含趴睡圆头枕和U形枕,趴睡圆头枕和U形枕通过连接布条连接;U形枕包含上枕和下枕;U形枕的缺口处设有连接扣;连接扣固定在下枕上;在结构上趴睡圆头枕透气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只能将头放置与趴睡圆枕上,功能性单一;此外U型枕缺口处以连接扣连接,使得U型内圈尺寸不能调节大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枕,通过抽绳及大圆环枕、小圆环枕的配合,实现对大圆环枕、小圆环枕内圈大小的调节,适应不同人群的要求,实用性极强;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透气性强、使用及其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多功能枕,主要由大圆环枕及小圆环枕构成,所述大圆环枕、小圆环枕为U型结构且大圆环枕与小圆环枕在U型开口端相互连接;所述大圆环枕及小圆环枕的内圈侧壁上均通过连接布条连接有抽绳,所述抽绳一端设有调节扣。

进一步的,所述大圆环枕与小圆环枕连接处设有装饰布条,所述装饰布条为拼色布条。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布条拼接于大圆环枕、小圆环枕外环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布条包括外层布条与里层布条,所述外层布条与里层布条拼接,里层布条与大圆环枕内圈侧壁、小圆环枕内圈侧壁拼接,所述外层布条与里层布条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抽绳位于所述空隙内。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布条上贯穿设置抽绳开口,所述抽绳开口包括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抽绳分别穿过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后与调节扣连接。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相对且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位于大圆环枕、小圆环枕折叠部位。

进一步的,所述大圆环枕、小圆环枕与连接布条相邻两面,一面为光滑面,一面为绒面。

进一步的,所述大圆环枕、小圆环枕还包括内部填充料,所述填充料为泡沫粒子、丝绵、羽绒、乳胶、记忆棉等枕内芯材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抽绳与大圆环枕、小圆环枕的配合,实现对大圆环枕、小圆环枕内圈大小的调节,使其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实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通过大圆环枕、小圆环枕内部的中孔在人体趴睡时,给人体提供了充足的呼吸空间,保障透气性。

(3)本实用新型以泡沫粒子、丝绵、羽绒、乳胶、记忆棉等作为枕内芯材料,使得大圆环枕、小圆环枕可塑性强,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做到一枕多用。

(4)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对大圆环枕、小圆环枕内圈大小的调节,适应不同的颈部尺寸的需求,使用范围更广;其次高透气性、高可塑性,使得本实用新型在趴睡、仰睡、保护颈椎、托扶腰椎,缓解颈椎腰椎疲劳酸痛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达到一枕多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布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展开使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叠使用示意图;

标记说明:

1、大圆环枕;2、小圆环枕;3、装饰布条;4、连接布条;41、外层布条;42、里层布条;5、第一开口;6、第二开口;7、抽绳;8、调节扣;9、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增设了控制内圈大小的抽绳。

一种新型多功能枕,所述大圆环枕1与小圆环枕2为U型结构且大圆环枕1与小圆环枕2在U型开口端连接,所述大圆环枕1、小圆环枕2的连接处拼接有装饰布条3,所述装饰布条3为拼色布条,所述拼色布条增强了新型多功能枕的美观性;所述大圆环枕1及小圆环枕2的内圈侧壁上均通过连接布条4连接有抽绳7,所述连接布条4包括里层布条42与外层布条41,所述外层布条41与里层布条42拼接,里层布条42与大圆环枕1、小圆环枕2内圈侧壁拼接,所述外层布条41及里层布条42之间设有空隙,抽绳7位于所述空隙内部;所述外层布条41在多功能枕中间折叠部位设有第一开口5及第二开口6;第一开口5与第二开口6相对,所述抽绳7分别穿过第一开口5、第二开口6后与调节扣8连接,使用时将抽绳7从第一开口5、第二开口6位置抽出,通过调节抽绳7长短来调节枕内圈大小,以适应不同颈部尺寸的需求。

优选的,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枕具有两种使用形态,展开及折叠形态。折叠时作为午睡枕及U枕使用,展开时可当放在背后作为腰靠,或者从中间挂在椅背上作为头枕使用,在缓解颈椎腰椎疲劳的同时也解决了该多功能枕收纳的问题。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枕折叠形态使用时,从中间相连接位置对折形成双层U枕形态。然后小圆环枕1或大圆环枕2用于支撑脸部,手臂可放置于两个圆环枕中间,避免手麻。圆环枕两侧加宽,弧度平缓向中孔9位置下斜,贴合脸部曲线,不压迫脸部肌肉,避免脸部压痕,符合人体工程学。头部垂直向下趴睡时,枕顶部位置稍微下凹,贴合头部曲线,眼、口、鼻处于中孔9位置,透气不压迫,使用时自由、舒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公开了颈部保护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枕内圈抽绳7一端设置有调节扣8,调节扣8可上下滑动,使用时,从中间打开调节扣8,将中孔9位置戴在颈部,扣上调节扣8,拉住抽绳7往上滑动调节扣8,将抽绳7固定到适合颈部尺寸的长度。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枕厚度较高,在仰睡时可起到颈椎托护和颈椎牵引的作用,帮助颈椎保持正常生理曲度,对颈椎病具有颈椎修复的效果。此外,新型多功能枕两侧高度也能很好的支撑脸颊两边,可防止睡觉时歪脖,造成颈部酸痛。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公开了枕材质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大圆环枕1、小圆环枕2与连接布条4相邻两面,一面为光滑面,一面为绒面,使用时可两面翻折,翻折后两面为不同材质面料,一面为光滑面,可春夏使用;一面为绒面,可秋冬使用,满足不同季节的需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公开了的填充料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大圆环枕1、小圆环枕2还包括内部填充料,所述内部填充料为泡沫粒子、丝绵、羽绒、乳胶、记忆棉等枕内芯材料,以泡沫粒子、丝绵、羽绒、乳胶、记忆棉等作为枕内芯材料,使得新型多功能枕具有更强的塑造性,满足不同的使用曲度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新型多功能枕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8622.8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563925U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A47G 9/10

专利分类号:A47G9/10

范畴分类:15C;

申请人:成都以手维生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成都以手维生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合作路89号19栋1单元1108号

发明人:傅娇娇

第一发明人:傅娇娇

当前权利人:成都以手维生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廖曾

代理机构:51244

代理机构编号: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新型多功能枕论文和设计-傅娇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