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纤维论文_李明明,陈烨,李夏,王华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酯纤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酯纤维,沥青,牵伸,铜元,加捻,道路,性能。

聚酯纤维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明,陈烨,李夏,王华平[1](2019)在《纺丝工艺对并列复合聚酯纤维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对比不同纺丝工艺下牵伸和热处理方式等对并列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以常规聚酯(PET)和瓶级PET为原料,采用将预取向丝(POY)经过牵伸加捻(DT)制备POY-DT和一步法制备全拉伸丝(FDY) 2种工艺纺制并列复合纤维,并对纤维卷曲性能、尺寸稳定性和不同热处理方式下的力学性能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FDY的整体卷曲性能较POY-DT优异,且FDY的声速取向因子为0. 87,明显优于POY-DT的0. 43,二者结晶度均在30%左右;FDY经沸水处理后,即时沸水收缩率为8. 3%,明显低于POY-DT的12. 9%,但随着时间的延长,FDY收缩仍会继续发生,而POY-DT经沸水处理后,可得到尺寸相对稳定的纤维长丝;不同的热处理方式对纤维力学性能影响不同,POY-DT适合干热处理,FDY适合湿热处理。(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孙海波,王双成,马军强,栾峰,吕冬生[2](2019)在《生物质石墨烯改性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生物质石墨烯改性再生聚酯纤维的功能性。采用聚合物熔融共混纺丝方法制备出生物质石墨烯改性再生聚酯纤维。测试了生物质石墨烯改性再生聚酯纤维的力学性能、抗菌性能、远红外性能和微循环性能。结果表明:与普通再生聚酯纤维相比,生物质石墨烯改性再生聚酯纤维力学性能得到改善,抗菌性能和远红外性能也得到显着提高;同时生物质石墨烯改性再生聚酯纤维面料对人体血流灌注量提升了21%,皮肤表面温度提升了4%。认为:生物质石墨烯改性再生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功能性。(本文来源于《棉纺织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陆秋阳,王小雨,任义祥,吴丽,马顺彬[3](2019)在《铜改性聚酯纤维针织毛衫的设计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铜改性聚酯纤维为原料设计并制作了女士V领开衫毛衫。测试了铜改性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初始模量和铜元素含量;介绍了铜改性聚酯纤维紧密赛络纺工艺。经测试,产品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值>5.8,抑菌率达到了99%;对金黄色葡萄杆菌的抑菌值为5.6,抑制率为99%,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值为1.3,抑菌率为95%,对白色念珠菌具有抗菌效果。(本文来源于《纺织科技进展》期刊2019年11期)

张倩云,刘盼,韩晶杰[4](2019)在《松香树脂对天然橡胶/聚酯纤维复合材料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松香树脂对天然橡胶硫化性能、交联密度以及天然橡胶/聚酯纤维复合材料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阐述了松香树脂改善天然橡胶/聚酯纤维复合材料界面黏结强度的机理。结果表明,向天然橡胶中加入松香树脂可以延长其焦烧时间和提高交联密度;加入松香树脂可以明显改善天然橡胶/聚酯纤维复合材料的黏结强度,当松香树脂用量为3份时,复合材料的黏结强度达到最佳值。(本文来源于《合成橡胶工业》期刊2019年06期)

魏艳红,刘新金,谢春萍,苏旭中,吉宜军[5](2019)在《几种差别化聚酯纤维的结构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好地了解新型差别化聚酯纤维的结构与性能,为后续产品开发提供参考,选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低黏度PET/高收缩PET复合纤维(SPH)、PET/PTT双组分复合弹性纤维(T400)4种差别化聚酯纤维,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超景深叁维数码显微镜、热性能分析仪等对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SPH、T400纤维表面有沟槽,可以产生毛细效应;SPH经拉伸或热处理后可产生纤维的自卷曲效应;T400纤维卷曲收缩率大,断裂强度高,弹性回复性好;PET断裂强度高,可以做仿蚕丝产品;PTT分子结构具有独特的奇碳效应,使其纤维具有较高回弹性及弹性回复性。(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辉,刘昭贵,赵鹏,唐勇刚,王勇刚[6](2019)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聚酯纤维中TiO_2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能量散射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快速测定聚酯纤维中的TiO_2含量。先对聚酯纤维进行简单预处理(熔片),再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建立聚酯纤维熔片中Ti O2含量与强度的校正工作曲线,分析聚酯纤维样品中的TiO_2含量,TiO_2检出限为0.0014%,定量限为0.047%。测量定量限以上的聚酯纤维样品时,其准确性与化学分析结果相当,重复性和稳定性等测量结果完全符合GB/T 4889-2008数据的统计处理标准。方法的预处理时间不超过15min,完成一个样品的检测时间不超过3 min,可应用于聚酯纤维生产企业中二氧化钛含量的监控。(本文来源于《化工技术与开发》期刊2019年11期)

[7](2019)在《Huntsman Textile Effects推出ERIOPON~? E3-SAVE染色助剂,可大幅度减少聚酯纤维染色成本》一文中研究指出由Huntsman TextileEffects(亨斯迈纺织染化)开发的突破性ERIOPON~? E3-SAVE染色助剂,经过精心设计,将预精练、染色和还原清洗结合在单次浴中来解决聚酯纤维及其混纺织物染色的工艺密集问题。ERIOPON~? E3-SAVE染色助剂采用新型"单浴精练染色清洗概念",可缩短聚酯纤维的染色周期,从而节省时间、水资源、能源和成本。(本文来源于《纺织导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瑛,刘洪辉[8](2019)在《基于正交试验的聚酯纤维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广东地区的地理气候特征和路用材料特性,掺加聚酯纤维(PF)和沥青再生剂(TLZS-B2)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通过正交试验研究PF掺量、TLZS-B2掺量、RAP掺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水稳定性能、疲劳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极差、方差分析得出较优的影响因素和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高温性能、疲劳性能的影响显着性次序为PF>RAP>TLZS-B2,对水稳定性能的影响显着性次序为PF>TLZS-B2>RAP,PF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改善作用最为显着;综合试验结果可得,当PF掺量为0.25%、TLZS-B2掺量为6%、RAP掺量为50%时,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较优的路用性能。(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10期)

邓育训,曹俊昌,王宏[9](2019)在《聚酯纤维-橡胶颗粒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与降噪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橡胶颗粒和聚酯纤维对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与降噪特性的改善效果,通过常规拌和试验、黏聚力试验、负荷轮车辙试验综合优化聚酯纤维和橡胶颗粒的掺量,进而采用低温SCB试验、剪切疲劳试验研究纤维橡胶微表处混合料的低温性能与耐久性,并选取轮胎振动衰减与室内轨道下滑试验来研究和评价纤维橡胶颗粒微表处混合料的减振与降噪特性,结合实体工程应用情况,验证了聚酯纤维与橡胶颗粒复合添加剂对微表处混合料的抗滑、降噪性能的改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掺加橡胶颗粒能够延长微表处混合料拌和时间,但橡胶颗粒会对微表处混合料抗磨耗性能、低温抗裂性和抗车辙性能有负面影响,当掺加0.2%聚酯纤维后,微表处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与抗疲劳性能明显得到改善,最终推荐复合添加剂的最佳聚酯纤维掺量为0.2%、橡胶颗粒掺量为2%~3.0%;聚酯纤维-橡胶颗粒微表处混合料比普通微表处混合料有更好的路用性能和减振、降低路面的噪声性能,具有较好的性价比。实体工程现场行车噪音实测结果表明,在60、80、100km/h行车速度下纤维-橡胶颗粒微表处路面的行车噪音比普通微表处混合料减小了5.1、4.7、3.6dB,研究成果为改善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和微表处罩面材料降噪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10期)

陈泽芸[10](2019)在《利用热重分析技术浅析微波处理对棉、羊毛、聚酯纤维的热稳定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热风烘箱法烘干时间长,极大地制约了纺织品纤维成分定量分析效率的提高。微波干燥技术是一种节能高效的热能技术,为研究微波处理对纤维热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利用热重分析技术,对几种纤维经微波干燥技术前后的热学性能进行测量,得出热重分析曲线,并对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干燥技术对几种纤维的热学性能几无影响,可用于实验室纺织品成分分析的快速烘干。(本文来源于《中国纤检》期刊2019年10期)

聚酯纤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生物质石墨烯改性再生聚酯纤维的功能性。采用聚合物熔融共混纺丝方法制备出生物质石墨烯改性再生聚酯纤维。测试了生物质石墨烯改性再生聚酯纤维的力学性能、抗菌性能、远红外性能和微循环性能。结果表明:与普通再生聚酯纤维相比,生物质石墨烯改性再生聚酯纤维力学性能得到改善,抗菌性能和远红外性能也得到显着提高;同时生物质石墨烯改性再生聚酯纤维面料对人体血流灌注量提升了21%,皮肤表面温度提升了4%。认为:生物质石墨烯改性再生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功能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酯纤维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明明,陈烨,李夏,王华平.纺丝工艺对并列复合聚酯纤维性能的影响[J].纺织学报.2019

[2].孙海波,王双成,马军强,栾峰,吕冬生.生物质石墨烯改性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及性能[J].棉纺织技术.2019

[3].陆秋阳,王小雨,任义祥,吴丽,马顺彬.铜改性聚酯纤维针织毛衫的设计开发[J].纺织科技进展.2019

[4].张倩云,刘盼,韩晶杰.松香树脂对天然橡胶/聚酯纤维复合材料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J].合成橡胶工业.2019

[5].魏艳红,刘新金,谢春萍,苏旭中,吉宜军.几种差别化聚酯纤维的结构与性能[J].纺织学报.2019

[6].张辉,刘昭贵,赵鹏,唐勇刚,王勇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聚酯纤维中TiO_2含量[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9

[7]..HuntsmanTextileEffects推出ERIOPON~?E3-SAVE染色助剂,可大幅度减少聚酯纤维染色成本[J].纺织导报.2019

[8].王瑛,刘洪辉.基于正交试验的聚酯纤维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公路.2019

[9].邓育训,曹俊昌,王宏.聚酯纤维-橡胶颗粒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与降噪特性[J].公路.2019

[10].陈泽芸.利用热重分析技术浅析微波处理对棉、羊毛、聚酯纤维的热稳定性影响[J].中国纤检.2019

论文知识图

聚酯纤维之间见纤维组织长入×2...人工韧带在关节腔部分被成熟的...人工韧带在骨隧道内部分被自体组织...~4.6可得:胶原纤维在LARS人工韧带与骨隧道内壁之...聚酯纤维盐溶液浸泡后微观结构...

标签:;  ;  ;  ;  ;  ;  ;  

聚酯纤维论文_李明明,陈烨,李夏,王华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