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列管式冷却器单管打压检漏装置,包括管体、壳体和胎压检测传感器,所述管体的内部设置有壳体,且壳体上固定有固定杆,并且固定杆安装在活动筒的内部,同时活动筒固定在壳体上,所述固定杆上固定有固定环,所述壳体上连接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和联动杆相连接,所述联动筒安装在筒槽的内部,所述壳体的外部安装有密封气囊,所述控制杆安装在控制筒的内部,所述功能块安装在功能槽的内部。该列管式冷却器单管打压检漏装置,设计了具有密封固定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对不同规格冷却管进行固定的问题,同时设计了具有调整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能够对检测范围进行调整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列管式冷却器单管打压检漏装置,包括管体(1)、壳体(2)和胎压检测传感器(2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内部设置有壳体(2),且壳体(2)上固定有固定杆(3),并且固定杆(3)安装在活动筒(4)的内部,同时活动筒(4)固定在壳体(2)上,所述固定杆(3)上固定有固定环(5),且固定环(5)和固定棒(6)相连接,并且固定棒(6)安装在固定槽(7)的内部,同时固定槽(7)开设在活动筒(4)上,所述壳体(2)上连接有控制杆(8),且控制杆(8)上开设有活动杆(9),并且活动杆(9)的内部安装有活动槽(10),所述控制杆(8)和联动杆(11)相连接,且联动杆(11)安装在壳体(2)上,并且联动杆(11)安装在联动筒(12)的内部,所述联动筒(12)安装在筒槽(13)的内部,且筒槽(13)开设在壳体(2)上,并且联动筒(12)上开设有工作槽(14),同时工作槽(14)的内部安装有工作球(15),所述壳体(2)的外部安装有密封气囊(16),且壳体(2)上固定有连接筒(21),并且壳体(2)上安装有胎压检测传感器(22),所述控制杆(8)安装在控制筒(17)的内部,且控制筒(17)上固定有工作块(18),并且工作块(18)和功能块(19)相连接,所述功能块(19)安装在功能槽(20)的内部,且功能槽(20)开设在连接筒(21)上。
设计方案
1.一种列管式冷却器单管打压检漏装置,包括管体(1)、壳体(2)和胎压检测传感器(2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内部设置有壳体(2),且壳体(2)上固定有固定杆(3),并且固定杆(3)安装在活动筒(4)的内部,同时活动筒(4)固定在壳体(2)上,所述固定杆(3)上固定有固定环(5),且固定环(5)和固定棒(6)相连接,并且固定棒(6)安装在固定槽(7)的内部,同时固定槽(7)开设在活动筒(4)上,所述壳体(2)上连接有控制杆(8),且控制杆(8)上开设有活动杆(9),并且活动杆(9)的内部安装有活动槽(10),所述控制杆(8)和联动杆(11)相连接,且联动杆(11)安装在壳体(2)上,并且联动杆(11)安装在联动筒(12)的内部,所述联动筒(12)安装在筒槽(13)的内部,且筒槽(13)开设在壳体(2)上,并且联动筒(12)上开设有工作槽(14),同时工作槽(14)的内部安装有工作球(15),所述壳体(2)的外部安装有密封气囊(16),且壳体(2)上固定有连接筒(21),并且壳体(2)上安装有胎压检测传感器(22),所述控制杆(8)安装在控制筒(17)的内部,且控制筒(17)上固定有工作块(18),并且工作块(18)和功能块(19)相连接,所述功能块(19)安装在功能槽(20)的内部,且功能槽(20)开设在连接筒(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管式冷却器单管打压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和活动筒(4)为滑动连接,且活动筒(4)上等间距分布有固定环(5),并且固定环(5)和固定棒(6)为卡合连接,同时固定棒(6)和固定槽(7)为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管式冷却器单管打压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8)通过活动杆(9)和活动槽(10)组成滑动连接,且控制杆(8)和联动杆(11)上均设置有锥齿轮,并且控制杆(8)和联动杆(11)上的锥齿轮为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管式冷却器单管打压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11)和联动筒(12)为螺纹连接,且联动筒(12)和筒槽(13)为滑动连接,并且联动筒(12)和工作槽(14)均关于控制杆(8)的中心线等角度设置,同时工作槽(14)和工作球(15)为嵌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管式冷却器单管打压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筒(17)和控制杆(8)为滑动连接,且工作块(18)关于控制筒(17)的中心线等角度设置,并且工作块(18)和功能块(19)为卡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管式冷却器单管打压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块(19)和工作块(18)纵截面的形状均为直角梯形,且功能块(19)和功能槽(20)为滑动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列管式冷却器单管打压检漏装置。
背景技术
列管式冷却器可以应用于生产机械、液压设备和电力设备等方面,在对温度有着一定要求的场景下,通过列管式冷却器对温度进行控制,从而保证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
随着冷却器的不断应用和发展,冷却器已经成为部分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其中冷却器检测可以为冷却器的正常运行提供保证,现在设计一种单管打压检漏装置可以对列管式冷却器进行检测,解决了传统检漏装置在使用时存在的不方便对不同规格冷却管进行固定和不能够对检测范围进行调整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检测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管式冷却器单管打压检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方便对不同规格冷却管进行固定和不能够对检测范围进行调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列管式冷却器单管打压检漏装置,包括管体、壳体和胎压检测传感器,所述管体的内部设置有壳体,且壳体上固定有固定杆,并且固定杆安装在活动筒的内部,同时活动筒固定在壳体上,所述固定杆上固定有固定环,且固定环和固定棒相连接,并且固定棒安装在固定槽的内部,同时固定槽开设在活动筒上,所述壳体上连接有控制杆,且控制杆上开设有活动杆,并且活动杆的内部安装有活动槽,所述控制杆和联动杆相连接,且联动杆安装在壳体上,并且联动杆安装在联动筒的内部,所述联动筒安装在筒槽的内部,且筒槽开设在壳体上,并且联动筒上开设有工作槽,同时工作槽的内部安装有工作球,所述壳体的外部安装有密封气囊,且壳体上固定有连接筒,并且壳体上安装有胎压检测传感器,所述控制杆安装在控制筒的内部,且控制筒上固定有工作块,并且工作块和功能块相连接,所述功能块安装在功能槽的内部,且功能槽开设在连接筒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和活动筒为滑动连接,且活动筒上等间距分布有固定环,并且固定环和固定棒为卡合连接,同时固定棒和固定槽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杆通过活动杆和活动槽组成滑动连接,且控制杆和联动杆上均设置有锥齿轮,并且控制杆和联动杆上的锥齿轮为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联动杆和联动筒为螺纹连接,且联动筒和筒槽为滑动连接,并且联动筒和工作槽均关于控制杆的中心线等角度设置,同时工作槽和工作球为嵌套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筒和控制杆为滑动连接,且工作块关于控制筒的中心线等角度设置,并且工作块和功能块为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功能块和工作块纵截面的形状均为直角梯形,且功能块和功能槽为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列管式冷却器单管打压检漏装置,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设计了具有密封固定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对不同规格冷却管进行固定的问题,同时设计了具有调整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能够对检测范围进行调整的问题;
1.管体、壳体、联动杆、联动筒、筒槽、工作槽、工作球、密封气囊、控制筒、工作块、功能块、功能槽、连接筒和胎压检测传感器组成的结构是装置实现密封固定功能的结构基础,通过对控制筒和密封气囊进行控制,实现装置上管体和壳体的密封固定,通过工作球在工作槽中运动,实现壳体在管体内部的运动,从而进一步对检测的位置进行调整,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对不同规格冷却管进行固定的问题;
2.管体、壳体、固定杆、活动筒、固定环、固定棒、固定槽、控制杆、活动杆和活动槽组成的结构是装置实现调整功能的结构基础,通过对固定杆和活动筒的控制实现对壳体之间间隙的控制,从而进一步实现对装置检测范围的调整,解决了传统装置不能够对检测范围进行调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筒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筒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壳体;3、固定杆;4、活动筒;5、固定环;6、固定棒;7、固定槽;8、控制杆;9、活动杆;10、活动槽;11、联动杆;12、联动筒;13、筒槽;14、工作槽;15、工作球;16、密封气囊;17、控制筒;18、工作块;19、功能块;20、功能槽;21、连接筒;22、胎压检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列管式冷却器单管打压检漏装置,包括管体1、壳体2、固定杆3、活动筒4、固定环5、固定棒6、固定槽7、控制杆8、活动杆9、活动槽10、联动杆11、联动筒12、筒槽13、工作槽14、工作球15、密封气囊16、控制筒17、工作块18、功能块19、功能槽20、连接筒21和胎压检测传感器22,管体1的内部设置有壳体2,且壳体2上固定有固定杆3,并且固定杆3安装在活动筒4的内部,同时活动筒4固定在壳体2上,固定杆3上固定有固定环5,且固定环5和固定棒6相连接,并且固定棒6安装在固定槽7的内部,同时固定槽7开设在活动筒4上,壳体2上连接有控制杆8,且控制杆8上开设有活动杆9,并且活动杆9的内部安装有活动槽10,控制杆8和联动杆11相连接,且联动杆11安装在壳体2上,并且联动杆11安装在联动筒12的内部,联动筒12安装在筒槽13的内部,且筒槽13开设在壳体2上,并且联动筒12上开设有工作槽14,同时工作槽14的内部安装有工作球15,壳体2的外部安装有密封气囊16,且壳体2上固定有连接筒21,并且壳体2上安装有胎压检测传感器22,控制杆8安装在控制筒17的内部,且控制筒17上固定有工作块18,并且工作块18和功能块19相连接,功能块19安装在功能槽20的内部,且功能槽20开设在连接筒21上。
本例中固定杆3和活动筒4为滑动连接,且活动筒4上等间距分布有固定环5,并且固定环5和固定棒6为卡合连接,同时固定棒6和固定槽7为螺纹连接,这种设计保证了固定杆3能够有效在活动筒4中进行滑动,固定棒6能够有效在固定槽7中进行运动,固定棒6能够有效通过固定环5对活动筒4的位置进行固定;
控制杆8通过活动杆9和活动槽10组成滑动连接,且控制杆8和联动杆11上均设置有锥齿轮,并且控制杆8和联动杆11上的锥齿轮为啮合连接,这种设计保证了控制杆8能够有效通过活动杆9在活动槽10的方向上进行运动,同时控制杆8能够有效带动联动杆11运动;
联动杆11和联动筒12为螺纹连接,且联动筒12和筒槽13为滑动连接,并且联动筒12和工作槽14均关于控制杆8的中心线等角度设置,同时工作槽14和工作球15为嵌套连接,这种设计保证了联动杆11能够有效带动联动筒12运动,联动筒12能够有效在筒槽13中进行运动,联动筒12能够有效带动工作球15运动,工作球15能够有效在工作槽14中进行运动;
控制筒17和控制杆8为滑动连接,且工作块18关于控制筒17的中心线等角度设置,并且工作块18和功能块19为卡合连接,这种设计保证了控制筒17能够有效在控制杆8上进行滑动,功能块19能够有效通过工作块18对控制筒17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进一步对控制杆8的位置进行固定;
功能块19和工作块18纵截面的形状均为直角梯形,且功能块19和功能槽20为滑动连接,这种设计保证了功能块19能够有效对工作块18的位置进行固定,同时功能块19能够有效在功能槽20中进行运动。
工作原理:当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壳体2放置管体1的内部,将装置上的密封气囊16通过密封气囊16上相连接的打气管和装置外部的打气机接通,同时为装置中胎压检测传感器22中的相关电路和打气机接通电源,其中胎压检测传感器22和打气机均为现有成熟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转动控制筒17,控制筒17带动控制杆8转动,控制杆8通过控制杆8和壳体2相连接的旋转轴承转动,控制杆8带动联动杆11转动,联动杆11通过联动杆11和壳体2相连接的旋转轴承转动,联动杆11带动联动筒12在筒槽13中进行滑动,联动筒12带动工作球15和管体1的内壁相接触,从而使装置上的壳体2和管体1的位置相对固定,其中在控制筒17转动时,控制筒17带动工作块18对功能块19进行挤压,工作块18的斜面对功能块19的斜面进行挤压,功能块19在功能槽20中滑动,功能块19不影响工作块18的正常运动,当联动筒12受到外力向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时,联动筒12带动控制筒17向之前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控制筒17带动工作块18和功能块19卡合,功能块19的直角边对工作块18的直角边进行卡合,从而控制筒17的位置固定,联动筒12无法向相反方向运动,打开和密封气囊16向连接的打气机,打气机为密封气囊16中注入气体,密封气囊16膨胀,密封气囊16和管体1的内壁相接触,密封气囊16对管体1的内壁进行加压,从而装置通过密封气囊16、管体1和壳体2组成一个密封空间,通过胎压检测传感器22对空间内部的气压进行检测,胎压检测传感器22将检测的压力数据通过无线信号传送到装置外部,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打气机停止为密封气囊16进行打气,通过对胎压检测传感器22检测到的压力信号进行观察,实现对管体1的密封性进行检测,当需要对检测位置进行改变时,通过打气机将密封气囊16中的气体放出,推动控制筒17,控制筒17带动壳体2运动,管体1带动工作球15在工作槽14中进行运动,从而实现壳体2上胎压检测传感器22的运动,将壳体2运动到需检测的位置,继续重复上述操作,实现对不同位置密封性的检测;
当需要将壳体2从管体1的内部取出时,拉动控制筒17,控制筒17在控制杆8上滑动,控制筒17带动工作块18和功能块19脱离卡合,向初始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控制筒17,控制筒17带动联动筒12向管体1的内侧运动,工作球15和管体1的内壁脱离,通过打气机将密封气囊16内部的气体放出,将壳体2从管体1的内部取出,操作完成;
当装置需要对检测的范围进行调整时,转动固定棒6,固定棒6在固定槽7中运动,固定棒6和固定环5脱离卡合,向水平相反的方向拉动壳体2,壳体2带动固定杆3在活动筒4中进行滑动,同时壳体2带动固定槽7通过活动槽10在活动杆9上进行滑动,从而实现对装置上壳体2之间间隙的调整,从而对密封空间的大小进行调整,当需要对调整后的位置进行固定时,向之前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固定棒6,固定棒6和固定环5卡合,装置上壳体2的位置固定,操作完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668187.0
申请日:2019-05-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2(甘肃)
授权编号:CN209764365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G01M3/28
专利分类号:G01M3/28
范畴分类:申请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西北电力建设甘肃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西北电力建设甘肃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银安东路110号
发明人:牟君君;刘立岩;梁晓红;胡洋;郭小平;郝学锋;刘波英
第一发明人:牟君君
当前权利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西北电力建设甘肃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孙李林
代理机构:61239
代理机构编号: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