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活体生物成像技术能够提供关键性的生理和病理信息,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医疗中。借由活体生物成像技术,可以无创的获取病人体内的各种的结构与功能信息,实现对疾病的诊断、病情的监控甚至是外科手术的引导,极大的促进了医疗水平的发展。近年来,荧光成像技术的发展为活体成像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相较于传统的成像方法,荧光成像可以对图像进行实时的宽视域采集,大大提高了时间分辨率。无害的光辐射激发和光辐射信号,大大降低了对成像目标的损害。除此之外,众多种类的荧光探针也可以实现多样化的功能性成像。光子在生物组织中较弱的穿透能力是制约活体荧光成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关的研究表明,生物组织对于光子的散射和吸收,包括生物组织本身的自体荧光,都与光波长有极大的相关性。光的波长在700 nm–1700 nm的近红外区域时,各种组织均表现出极低的散射系数,生物组织对于光子的吸收能力和自体荧光的荧光强度也都大大降低。其中,700 nm-900 nm被称为近红外一区(Near-infrared I,NIR-I),1000 nm-1700 nm被称为近红外二区(Near-infrared II,NIR-II),这两个波长范围也被称为生物组织光学窗口。虽然采用近红外区区域内的荧光信号可以实现更深的成像深度和更高的荧光成像分辨率,但是大多数荧光探针激发波长和荧光波长均在可见光区内,现有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荧光量子产率也普遍较低。为了活体荧光成像的进一步发展,开发出高荧光量子产率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就显得尤为关键。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由于其光学吸收截面大,荧光亮度高,光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佳,易于功能化等特点,在细胞荧光成像、荧光传感检测、活体荧光成像等方向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聚合物纳米粒子的一个显著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分子结构,对其光学性能进行调控。本文就从荧光共轭聚合物的设计出发,有针对性的设计并合成适用于制备荧光纳米粒子探针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并应用于生物成像,主要的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通过采用给受体结构和强给受体单元,成功合成了三种具有较低能隙的荧光共轭聚合物。聚合物显示出很强的吸光能力(560 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3×107 L mol-1cm-1),较长的激发光与荧光波长。利用光谱交叠图进行筛选,我们选择了小分子荧光染料NIR775与聚合物一起制备掺杂纳米粒子。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能在掺杂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首先,保留了聚合物强大的吸光能力和激发波长,可用676 nm激发光激发纳米粒子;其次,荧光发生了显著窄化,半峰宽从140 nm窄化至20 nm,最大荧光峰为780 nm;最后,荧光量子产率由未2%(掺杂前)大幅提升至21%(掺杂后)。流式细胞术显示纳米粒子标记的MCF-7细胞具有很强的荧光信号。通过将标记的MCF-7细胞注入小鼠尾静脉,可以模拟血液中癌细胞的转移过程。利用活体荧光成像,我们监测了到了癌细胞在肺部富集的过程,并实现了在深层器官中对癌细胞的长期追踪成像。2、聚合物在纳米粒子中处于聚集态,由于大部分荧光聚合物具有聚集荧光猝灭现象,在制备成纳米粒子后,荧光量子产率会出现明显的降低。针对这一点,我们通过引入聚集诱导发光荧光团吩噻嗪,在保证近红外荧光(700 nm)的同时,赋予了聚合物聚集诱导发光的性质。聚合物在四氢呋喃溶液中的荧光量子产率为9%,而在制备成纳米粒子后,由于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带来的荧光增强,荧光量子产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2倍以上,达到了23%。以PS-PEG进行包覆以后,荧光纳米粒子探针通过EPR效应在肿瘤区域富集,肿瘤区域显示出很高的荧光强度,最高信噪比达到了3.2。3、进一步的,我们设计并合成了8种近红外一区和近红外二区的聚集诱导发光聚合物。在对受体单元进行调节后,这些聚合物的荧光覆盖了600 nm-1400nm的波长范围。此外,我们通过引入具有较大空间位阻的侧基,减弱了聚合物在制备成纳米粒子后链内或链间的相互作用,在聚集诱导发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纳米粒子的荧光。其中,荧光峰位在1100 nm左右的聚合物在双重的荧光增强下,荧光量子产率从0.08%提升至1.5%。荧光量子产率的大幅度提升证明了这种双重荧光增强策略的有效性。使用具有NIR-II荧光的纳米粒子对小鼠血管进行标记,活体荧光成像清楚的检测出直径只有0.11 mm的脑部血管,显示出非常高的成像分辨率。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张哲
导师: 郑杰
关键词: 荧光共轭聚合物,聚集诱导发光,近红外聚合物点,细胞标记,活体荧光成像
来源: 吉林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生物学,化学
单位: 吉林大学
分类号: O657.3;Q-336
DOI: 10.27162/d.cnki.gjlin.2019.000225
总页数: 132
文件大小: 18861K
下载量: 715
相关论文文献
- [1].神光Ⅲ原型X射线荧光成像原理验证实验[J]. 光学学报 2020(06)
- [2].基于共轭聚合物的纳米粒子用于肿瘤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及光热治疗[J]. 高分子学报 2020(04)
- [3].稀土微粒放射激发荧光成像技术研究进展[J]. 武警医学 2017(04)
- [4].荧光成像技术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14(02)
- [5].叶绿素荧光成像在植物生长环境胁迫中的应用[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9(02)
- [6].铱配合物磷光探针的合成及细胞荧光成像[J]. 化学试剂 2016(11)
- [7].基于同步辐射的快速扫描X射线微束荧光成像方法[J]. 物理学报 2011(09)
- [8].国内新荧光成像技术可清晰呈现血管脉动[J]. 化学分析计量 2013(01)
- [9].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在微创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乡村医药 2020(17)
- [10].新荧光成像技术可清晰呈现血管脉动[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3(01)
- [11].基于随机采样的快速超分辨荧光成像技术研究及其样机实现[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23)
- [12].生物医学荧光成像系统的应用[J]. 医疗装备 2010(06)
- [13].电针对肝脏吲哚菁绿代谢的影响:活体荧光成像技术[J]. 中国针灸 2013(10)
- [14].一种生物在体荧光成像的自适应分割算法[J]. 计算机工程 2011(04)
- [15].赤潮生物监测荧光成像系统背景光源改进[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03)
- [16].荧光成像技术在植物病害检测的应用研究进展[J]. 农业机械学报 2014(04)
- [17].生物荧光成像用分子与纳米探针[J]. 影像技术 2011(06)
- [18].吲哚箐绿荧光成像在甲状旁腺及甲状腺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J].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9(01)
- [19].山葡萄应答霜霉病侵染过程中叶绿素荧光成像的变化[J]. 园艺学报 2015(07)
- [20].荧光成像系统对比度分析与成像仿真[J]. 光学仪器 2018(02)
- [21].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3(06)
- [22].裸鼠胃癌移植瘤的近红外荧光成像[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06)
- [23].便携式荧光成像检测系统[J]. 传感器世界 2019(04)
- [24].近红外荧光成像导航手术研究新进展[J]. 分析仪器 2018(05)
- [25].吲哚菁绿荧光成像在复发性肝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9(10)
- [26].发光ZnSalen配合物在分子荧光成像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科学:化学 2014(02)
- [27].新型有机荧光染料的设计、合成及在荧光成像中的应用[J].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13(04)
- [28].基于在体荧光成像技术的中药抗肿瘤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 时珍国医国药 2011(03)
- [29].基于紫外荧光成像对包装鲜猪肉存储时间预测研究[J]. 包装与食品机械 2011(06)
- [30].细胞内活性小分子近红外荧光成像探针[J]. 化学进展 2013(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