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基InSAR观测地球大尺度形变能力的初步研究——以固体地球垂向潮汐形变为例

月基InSAR观测地球大尺度形变能力的初步研究——以固体地球垂向潮汐形变为例

论文摘要

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原理出发,针对月基InSAR观测地球宏观物理现象的大尺度、连续性、长期性、动态观测等特点,首次以固体地球垂向潮汐形变为例对月基InSAR观测地球大尺度形变现象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了该技术的远程大范围观测能力。根据固体地球垂向潮汐形变的大尺度分布特征和月基雷达的超大幅宽的观测特点,采用简化月基雷达观测几何模型,选定经纬跨度均为50°的中低纬区域为模拟测区,并计算了月基雷达重访周期与雷达波束扫过选定模拟测区内各点时的垂向潮汐形变,将形变计算结果进行时间差分,得到差分相对垂向潮汐形变,即是月基InSAR可观测到的垂向潮汐形变。模拟数值结果表明,月基雷达的重访周期约为24.8 h,在30天内各点的差分垂向潮汐形变可达30 cm。鉴于目前月基InSAR的理论形变观测精度达到厘米级,因此理论上用月基InSAR技术能够观测到模拟测区固体地球大范围垂向潮汐整体形变,也能利用观测数据研究地球潮汐大范围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另一方面模拟结果也可为月基SAR观测其他地球宏观物理现象的参数设计与模拟提供参考。

论文目录

  • 1 引言
  • 2 固体地球垂向潮汐形变的月基InSAR观测模型
  •   2.1 固体地球垂向潮汐形变基本原理
  •   2.2 月基InSAR观测模型
  • 3 模拟方案与结果
  • 4 结论与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马成龙,陈晓东,江利明,孙和平,徐建桥,董景龙,李德伟

    关键词: 月基,固体地球垂向潮汐形变,仿真模拟,观测能力,潮汐形变时空特征

    来源: 地球科学进展 2019年0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地球物理学

    单位: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固体地球运动现象的月基观测机理与模型研究”(编号:415908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我国大陆连续重力台站背景噪声的综合研究”(编号:41574072)资助~~

    分类号: P312.4;P237

    页码: 164-174

    总页数: 11

    文件大小: 4031K

    下载量: 103

    相关论文文献

    • [1].荥阳倾斜潮汐形变震前异常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18)
    • [2].麻城台倾斜潮汐形变观测资料质量与映震效能评定[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9(06)
    • [3].丹东台数字潮汐形变DSQ水管仪同震响应分析[J]. 防灾减灾学报 2016(02)
    • [4].昌宁5.1级地震前潮汐形变短临异常识别[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7(03)
    • [5].中强地震前朝阳地震台地倾斜异常特征分析[J]. 东北地震研究 2008(01)
    • [6].中国大陆倾斜固体潮汐测量结果及评价方法研究[J]. 国际地震动态 2012(06)
    • [7].滇西永胜定点形变监测到的多次重现的震兆异常[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8(03)
    • [8].巴东Ms5.1地震前的潮汐形变观测异常分析[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4(03)
    • [9].泰安台水平摆对范县4.3级地震的潮汐异常响应[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3(S1)
    • [10].高阶统计量在形变固体潮汐异常信息提取中的应用[J]. 西北地震学报 2012(04)
    • [11].基于增量自校的潮汐形变观测数据格值变化检测和数据归算[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7(04)
    • [12].湖北省潮汐形变观测异常及干扰识别[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3(S1)
    • [13].濮阳M_L4.6级地震泰安地震台潮汐形变短临异常的识别[J]. 华北地震科学 2009(01)

    标签:;  ;  ;  ;  ;  

    月基InSAR观测地球大尺度形变能力的初步研究——以固体地球垂向潮汐形变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