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聚酰亚胺论文_李昶红,刘玲,李薇

导读:本文包含了含氟聚酰亚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酰亚胺,波导,亚胺,氟化,薄膜,流电,基团。

含氟聚酰亚胺论文文献综述

李昶红,刘玲,李薇[1](2019)在《一种新型含氟聚酰亚胺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4-二氨基-1-[(4′-叁氟甲基)苯氨基苯基]苯胺与1,4,5,8-萘甲酸二酐为单体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氟聚酰亚胺聚合物(FPI)。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合成的含氟聚酰亚胺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溶解性、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等进行了测定分析。实验结果表明:FPI溶解性能优异;弹性模量为7.43 GPa,断裂强度大,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热分解温度为550℃,表明该FPI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余彬,蒋彩荣,汪称意,赵晓燕,李坚[2](2019)在《一类高透明含氟共聚型聚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2′-双(叁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TFMB)、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3, 3′,4,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ODPA)为原料,间甲酚为溶剂,按不同的配比,采用一步法制备了一系列低成本含氟共聚型聚酰亚胺CPI-1~CPI-4,进一步制备成膜。通过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对该系列含氟聚酰亚胺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采用UV光度计、TGA、DSC、拉伸性能试验机对其溶解性能、光学性能、热性能、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列含氟聚酰亚胺室温下能溶于二甲基亚砜(DMSO)、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叁氯甲烷(CHCl_3)等有机溶剂,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成膜性。所制薄膜具有优良的光学透明性,在紫外光波长400nm时的透光率均在70%以上。CPI-1~CPI-4的起始分解温度均大于500℃,N_2氛围下800℃的质量残留百分数均在52%以上,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66~170℃。此外,CPI-1~CPI-4薄膜的拉伸强度在89.8~105.3MPa,弹性模量在1.3~1.7 GPa,断裂伸长率在9.7%~18.4%,表现出较好的机械性能。(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9年12期)

杨攀[3](2019)在《含氟支化磺化聚酰亚胺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FB)是一种新型能源储存系统,具有结构设计灵活、成本低、寿命长、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隔膜作为VRFB的关键材料之一,不仅需传递质子,还需抑制电解液间的交叉污染。目前,运用于VRFB中的商业隔膜是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Nafion系列膜。但Nafion系列膜高昂的价格、低的质子选择性以及严重的钒离子渗透率使得其在VRFB中的大规模商业应用中受到阻碍。因此,必须开发新型隔膜以满足VRFB应用的商业化需求。磺化聚酰亚胺(SPI)膜具有合理的质子传导率、低的钒离子渗透率、良好的机械强度和成膜性、优异的热稳定性以及低廉的价格等优点。但是,就如多数磺化芳香性高分子隔膜一样,没有经过结构设计和优化的SPI膜的化学稳定性较差,这就限制了其在VRFB中的长期运行。研究表明:相比于线型隔膜,支化高分子隔膜具有更为优异的化学稳定性。此外,含氟的高分子膜比非氟高分子膜具有更低的钒离子渗透率和更高的化学稳定性。同时,离子交联结构也可进一步增强隔膜的阻钒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本论文首先合成了一种具有含氟支化结构的非磺化叁胺单体,并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支化度的含氟支化SPI(Fb-SPI)膜。然后,合成了一种含有侧链咪唑基团的非磺化二胺单体,并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磺化度的侧链离子交联型含氟支化SPI(sc-Fb SPI)膜。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合成了一种含氟支化非磺化叁胺单体1,3,5-叁(2-叁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苯(TFAPOB)。然后,以1,4,5,8-萘四甲酸二酐(NTDA)、TFAPOB、2,2'-双磺酸联苯胺(BDS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单体,通过缩聚反应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支化度(4%-12%)的含氟支化SPI(Fb-SPI)膜。TFAPOB和Fb-SPI膜的化学结构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ATRFTIR)和氢谱-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1H NMR)进行表征,膜的表面和断面形貌以及元素的分布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散射光谱仪(SEM-EDS)进行表征。此外,详细地测试了Fb-SPI膜的各项物化性能。结果表明:Fb-SPI膜比线型SPI(lSPI)膜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且其钒离子渗透率(2.45-0.99×10-7 cm2 min-1)远低于Nafion 117膜(17.1×10-7 cm2 min-1)。此外,Fb-SPI膜的质子选择性(0.67-3.5×105 S min cm-3)也高于Nafion 117膜(0.34×105 S min cm-3)。使用具有最高质子选择性的Fb-SPI-10膜的VRFB的自放电时间(166 h)长于使用Nafion 117膜的电池(97 h)。在电流密度40-80 m A cm-2下进行了500次循环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在等电流密度下,使用Fb-SPI-10膜的VRFB的库伦效率(98.4-99.7%)和能量效率(69.0-79.7%)分别高于使用Nafion 117膜的VRFB。此外,使用Fb-SPI-10膜的VRFB的容量保留率亦高于或可比于使用Nafion 117膜的电池。(2)为进一步提高Fb-SPI膜的化学稳定性和阻钒性能,合成一种含侧链咪唑基团的非磺化二胺单体(BIPBD)。以NTDA、BDSA、TFAPOB和BIPBD为原料,通过缩聚反应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磺化度(40-70%)的侧链离子交联型含氟支化SPI(sc-Fb SPI)膜。利用FTIR、ATR-FTIR和1H NMR对BIPBD和sc-Fb SPI膜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表征了循环充放电前后隔膜表面和断面的形貌。此外,测试了sc-Fb SPI膜的各项物化性能,结果表明:sc-Fb SPI膜的钒离子渗透率(0.36-3.87×10-7cm2 min-1)远低于Nafion 115膜(27.43×10-7 cm2 min-1)。同时,所有sc-Fb SPI膜的质子选择性(0.89-4.20×105 S min cm-3)也均高于Nafion 115膜。使用具有最高质子选择性的sc-Fb SPI-60膜的VRFB的自放电时间(232 h)长于使用Nafion 115膜的VRFB(82 h)。在等电流密度条件下,使用sc-Fb SPI-60膜的VRFB的充放电容量和充放电能量分别高于使用Nafion 115膜的电池。此外,在电流密度60-80 m A cm-2下对使用sc-Fb SPI-60和Nafion 115膜的VRFB进行了300次循环充放电循环测试。在相同电流密度下,使用sc-Fb SPI-60膜的VRFB的CE(97-99.5%)、EE(68.2-75.1%)和容量保留率(50.5-55.1%)分别高于使用Nafion 115膜的VRFB。(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王汉利,阮雪华,代岩,贺高红,单体美[4](2018)在《含氟聚酰亚胺的气体渗透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玻璃态聚合物中引入立体侧基,能够降低主链堆迭,增加自由体积,提高聚合物的气体渗透性.提出利用立体结构的六氟叁苯二胺(BABTFMM),同六氟二酐(6FDA)进行缩聚制备具有高气体渗透性的含氟聚酰亚胺,采用巨正则蒙特卡罗(GCMC)和分子动力学(MD)方法预测了其气体渗透分离性能.分子模拟结果表明,二胺单体中的六氟二甲苯侧基通过空间位阻和主链构型限制,增加了含氟聚酰亚胺的主链间距,降低了堆积密度,增加了自由体积,可以提高含氟聚酰亚胺的气体渗透性.制备了6FDA-BABTFMM和6FDA-ODA两种含氟聚酰亚胺的均质膜进行气体渗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气体渗透性能测试结果同分子模拟结果一致,6FDA-BABTFMM较6FDA-ODA型聚酰亚胺的渗透性大幅增加,O_2、N_2、CH_4和CO_2渗透速率分别为25.1×10~(-9)、6.8×10~(-9)、5.7×10~(-9)、103.8×10~(-9 )mol/(m~2·s·Pa).(本文来源于《膜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张明艳,高升,吴子剑,崔宏玉,高岩[5](2018)在《亚胺化途径对含氟聚酰亚胺薄膜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热亚胺化方式会对含氟聚酰亚胺的应用范围造成限制,但低温亚胺化会对其性能造成一定影响。以含氟单体4, 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6FDA)和4, 4'-二氨基-2, 2'-双叁氟甲基联苯(TFMB)合成聚酰胺酸(PAA),然后分别通过80℃/1 h,110℃/2 h,150℃/2 h,200℃/1 h,250℃/30 min,300℃/30 min梯度升温热亚胺化和加入乙酸酐/吡啶混合液的方式使其亚胺化,制备两种聚酰亚胺(PI)薄膜,对薄膜各项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由化学亚胺化制备的薄膜拥有更好的透明性、溶解性和力学性能;而热亚胺化制成的薄膜拥有较小的相对介电常数、较高的热分解温度和更高的亚胺化率。(本文来源于《航空材料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石磊,刘华新[6](2018)在《含氟涂层聚酰亚胺薄膜制备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氟涂层聚酰亚胺薄膜由聚酰亚胺基膜和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烯涂层组成,一般采用浸渍成型工艺,即在聚酰亚胺薄膜上覆以含氟涂层。针对浸渍工艺,重点探讨了浸渍过程中含氟涂层厚度的影响因素,证明采用转移涂覆法可以得到厚度适当、外观质量良好的含氟涂层聚酰亚胺薄膜,浸渍工艺中乳液质量分数、浸渍速率、擦胶辊转动速率及方向、表面粗糙度以及薄膜表面张力对浸渍厚度有较显着的影响,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涂层厚度的调节。(本文来源于《上海化工》期刊2018年11期)

尹晓东[7](2018)在《氟化石墨烯/含氟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氟聚酰亚胺由于自身较低的介电常数,高透光性,优异的化学和热稳定性,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绝缘材料。最近有报道表明将一些无机低介电材料加入到有机高分子材料中,能够改善其介电性和力学性能。氟化石墨烯,具有丰富强极性的C-F键和可调控的F/C,较低的介电常数(≈1.2)和高透光性,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低介电纳米填料。加强无机填料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改善性能的关键方法。氟化石墨烯和含氟聚酰亚胺由于C-F键的互相排斥,分散性较差。在本文中,首先制备得到4,4’-二氨基-2,2’-双叁氟甲基联苯(TFDB)通过氢键连接的氟化石墨烯(t-FG),再进行下一步的复合得到了一种低介电的氟化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薄膜,t-FG和聚酰亚胺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力提高了t-FG在聚酰亚胺基体中的分散性,并且研究了不同含量t-FG对复合薄膜光学、力学和介电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TFDB水热插层反应制备得到了横向尺寸大于5μm的低片层t-FG,作为纳米填料加入到聚酰亚胺基体中。当t-FG含量为0.75wt%时,由于较强的相互作用,t-FG均匀分散于聚酰亚胺基体中,得到了一种高透明的柔韧薄膜,兼具低介电常数(2.09)和低介电损耗(0.0019),高拉伸强度(300.1MPa),低吸水率(0.1%)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并且,它作为介电层应用至有机薄膜晶体管器件中,场迁移率达到0.21 cm~2 V~-11 s~(-1),开关比为4.2×10~3。因此,这种高透明且柔韧的低介电薄膜在透明柔性显示器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8-05-01)

闫欠,包维维,张少丹[8](2018)在《含氟聚酰亚胺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新型含氟二胺单体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六氟丙烷(HFBAPP),通过两步法缩聚反应得到一类新型含氟及非共面结构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聚酰亚胺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较好的溶于常规有机溶剂,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N,N-二甲基甲酰胺(DMF)等;耐热性能突出,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352℃,氮气中5%热失重温度在477℃以上。(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8年07期)

秦政坤,许多,刘维,宋明星,王国峰[9](2018)在《一种含氟聚酰亚胺光波导材料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二胺单体FFDA与二酐单体6FDA在195℃下进行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含氟聚酰亚胺光波导材料.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确定其分子结构,在此基础上对所得材料进行相应性能表征.表征结果显示,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光学透明性(95%以上)及热稳定性(玻璃化温度375℃),可以用于光波导器件的制作,是一种新型的光波导制作材料.(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杜奔[10](2017)在《含氟聚醚醚酮改性聚酰亚胺耐热漆包线漆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宇航、电子和核能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有些电机要求长期在200℃以上工作且工作环境的温湿度变化都很大,因而要求线圈漆包线漆具有耐湿热性以确保电气产品在湿热条件下的绝缘性能。聚酰亚胺(PI)是目前有机类漆包线漆中耐热等级最高的绝缘漆,但其耐湿热性差、力学性能差,影响了它在航空领域的应用。本文利用含氟聚醚醚酮(FPEEK)对PI进行共聚改性,以期得到耐湿热性高、力学性能好的改性聚酰亚胺漆包线漆。首先以均苯四甲酸二酐和4,4先-二氨基二苯醚为原料,通过亲核缩聚反应合成了聚酰胺酸(PAA),然后将其在马口铁上流涎成膜,阶梯加热亚胺化得到PI漆膜。重点考察了加料比、加料顺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PAA合成反应的影响;研究了升温速率和恒温停留时间对PAA热亚胺化生成PI的影响。采用红外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和万能试验机等对聚合物结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研究了不同单体配比对PI分子量、力学性能及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I分子量增大,漆膜的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逐渐提高。当均苯四甲酸二酐与4,4子-二氨基二苯醚单体摩尔比接近于1.02:1时,所制备PI的分子量最高为3.84×104 g·mol-1,其初始分解温度、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和断裂伸长率最优,分别为550℃、84.21 MPa、0.86 GPa和15.51%,且漆膜耐湿热性、附着力、柔韧性和抗冲击性分别为3级、2级、0.5 mm和50 cm。考察了不同配比的六氟双酚A和4,4'-二氟二苯甲酮对制得的端羟基FPEEK分子量的影响。应用端羟基FPEEK对聚酰亚胺进行共聚改性,制得含氟聚醚醚酮-聚酰亚胺(PI-co-FPEEK)共聚物,考察了FPEEK的含量和分子量对共聚物结构和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PEEK含量增加,PI-co-FPEEK的热稳定性有所下降,但均保持在500℃以上,而漆膜的附着力和耐湿热性整体上变好;随着共聚物中FPEEK分子量的增大,PI-co-FPEEK的热稳定性下降,而力学性能则由于共聚物分子量的偏低而变差。当采用FPEEK的分子量为3011g·mol-1、含量为5mol%时,制得的共聚物漆膜耐湿热性、附着力、柔韧性和抗冲击性能分别达到了 1级、1级、4 mm和35 cm,其初始分解温度、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520℃,81.32 MPa、0.79 GPa 和 13.34%。(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11-29)

含氟聚酰亚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2,2′-双(叁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TFMB)、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3, 3′,4,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ODPA)为原料,间甲酚为溶剂,按不同的配比,采用一步法制备了一系列低成本含氟共聚型聚酰亚胺CPI-1~CPI-4,进一步制备成膜。通过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对该系列含氟聚酰亚胺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采用UV光度计、TGA、DSC、拉伸性能试验机对其溶解性能、光学性能、热性能、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列含氟聚酰亚胺室温下能溶于二甲基亚砜(DMSO)、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叁氯甲烷(CHCl_3)等有机溶剂,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成膜性。所制薄膜具有优良的光学透明性,在紫外光波长400nm时的透光率均在70%以上。CPI-1~CPI-4的起始分解温度均大于500℃,N_2氛围下800℃的质量残留百分数均在52%以上,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66~170℃。此外,CPI-1~CPI-4薄膜的拉伸强度在89.8~105.3MPa,弹性模量在1.3~1.7 GPa,断裂伸长率在9.7%~18.4%,表现出较好的机械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含氟聚酰亚胺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昶红,刘玲,李薇.一种新型含氟聚酰亚胺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2].余彬,蒋彩荣,汪称意,赵晓燕,李坚.一类高透明含氟共聚型聚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J].精细化工.2019

[3].杨攀.含氟支化磺化聚酰亚胺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9

[4].王汉利,阮雪华,代岩,贺高红,单体美.含氟聚酰亚胺的气体渗透性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2018

[5].张明艳,高升,吴子剑,崔宏玉,高岩.亚胺化途径对含氟聚酰亚胺薄膜性能的影响[J].航空材料学报.2018

[6].石磊,刘华新.含氟涂层聚酰亚胺薄膜制备方法探讨[J].上海化工.2018

[7].尹晓东.氟化石墨烯/含氟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8

[8].闫欠,包维维,张少丹.含氟聚酰亚胺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广东化工.2018

[9].秦政坤,许多,刘维,宋明星,王国峰.一种含氟聚酰亚胺光波导材料的合成与表征[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杜奔.含氟聚醚醚酮改性聚酰亚胺耐热漆包线漆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含氟聚酰亚胺含氟聚酰亚胺的红外光谱含氟聚酰亚胺的红外光谱HFPI系列含氟聚酰亚胺TGA曲线含氟聚酰亚胺的溶解性能含氟聚酰亚胺的波长与传输损失

标签:;  ;  ;  ;  ;  ;  ;  

含氟聚酰亚胺论文_李昶红,刘玲,李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