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叶嘉莹的议论文阅读理解

关于叶嘉莹的议论文阅读理解

问:如何评价叶嘉莹先生的学术成就?
  1. 答:叶嘉莹,笔名迦陵,1924年生于北京。幼承家学。1941年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受业于著名词学家顾随。顾随对中国古典诗歌敏锐的感受与深刻的理解,给予叶嘉莹以很大影响。她大学毕业后当过中学教员。1948年举家迁居台湾,在台湾大学等校教授中国古典诗词,并开始发表有关学术论文。1966年应聘赴美国讲学,后赴加拿大,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系教授。自70年代起,她多次回国探亲、讲学,与国内学者合作进行学术研究。退休后在天津南开大学创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倾全力于中华古典文化的研究与弘扬之中。
    作为一个偶尔有着文学少女心的人来说,叶嘉莹先生的书给了我一些很不一样的视角和观点去读诗词。
        某段时间对古诗词很有兴趣,想着跑去图书馆借本赏析来入门,随手就拿了叶先生的书。 刚开始看有些不知所云,心气太浮躁,后来沉下心看虽然也是个一知半解,但是觉得叶先生的观点和分析很有意思,与以前看的书很不一样,当然也有可能是以前看的书太烂了。 哲学一直是学的稀里糊涂的,先生的书里又有大量的西方思想,整体来说充其量也只看懂了一丢丢,但是对我这么一个刚想入文学大门的工科生来说影响真的是非常大的,原来词还可以这么读!文学类本就是各有所长,个人觉得没必要非得排个一二三出来,顶多就是你选择性地认同各家观点,自己形成一些不一样的观点。这几天正在拜读叶嘉莹诗词讲稿 觉得先生博古通今 什么都知道 而且对于诗词的分析非常到位 融汇中西 感觉先生的阅读量非常大 阅读面很广 在说明一句诗词的时候能从很多不同的方面分析 分析的很通俗 她是真正懂诗词的人才会把它们解释的这么易懂 ,佩服佩服。
  2. 答:叶嘉莹认为,应该以“兴道讽诵”的方式,老师先让孩子认字,告诉他诗里写了什么,让他明白诗人的感动何在。而“道”,则在于以讲解来引领.“教小孩是要一步一步来,现在的情况是老师都不懂,学生乱背,错字别字都不通,背得再多有什么用?”叶嘉莹反问。
     在古与今、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作为一名学者,叶嘉莹以辩证眼光观之。近体诗与现代诗,在她看来“各有所得,各有所失”,都有上品与劣作。但与古典诗歌强调内心的兴发感动不同,现代诗更侧重于机智、技巧、安排、造作,看得出制造痕迹,它的根基与美感更来自西方,“接受外国传统、受到外国诗歌影响。”
  3. 答:教是古代的教育传统,而这个时代的诗教,对她而言,就是让诗从抽象变为具体,使今人也能体会当时诗人的感情、心智、意念、理想等,使诗词活起来。
    她曾在加拿大为幼儿园的孩子们讲古诗词,一出手就用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学界往往以为杜诗沉郁顿挫、意蕴丰富,非经人世者难解其中况味,乃至历代对其的阐释、集注都有上百种。但叶嘉莹认为,不能看低小孩的智能而让他们读浅近的诗歌,“要选择真正好的作品,只要老师讲的明白,他们一样会理解,一样能背下来。让小孩子学骆宾王的《鹅》并不合适,这不能算一首好诗,只是骆宾王小时候的习作,对孩子们学诗、作诗没有意义。”
  4. 答:致敬叶嘉莹先生 @老街味道
    未舍耕书贯古今,此生蓬转哂浮沉,
    骑鲸曾是登瀛客,能饭犹存老骥心。
    归汉文姬传旧业,浣花杜叟和知音 。
    布帆无恙江川丽,白首谈诗意最深。
  5. 答:先有感触多,起点高,意境深,然后才是文字美,技法新,修辞活。叶先生文化积淀深厚,博古通今,中外广见多识,传播中华诗词文化的文德雅士。
问:致敬叶嘉莹先生,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继承中,文化是自信主题?
  1. 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经济水平都是得到了一个显著的提高,而且因为现在我们经济发展的10分的迅速,人们的生活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但是有一些传统文化确实得到了一个很大的伤害,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并不怎么知晓,而且对于传统文化这件事情也是不怎么上心,但是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可以说是10分的重要,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当中,文化才是自信的主题,具体介绍如下。
    一、文化是软实力
    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国家想要真正的强大的话,那么肯定是综合实力得到一个显著的提高,在这综合实力当中不单单是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它的软实力可以说是10分的重要,而在任何一个国家当中文化就是这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如果这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的并不是十分好的话,那么这个国家也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
    二、传统文化不可抛弃
    在我看来对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十分的重要的,而且传统文化也是千万不能够抛弃的,因为在传统文化当中有着很多优秀的传统美德,正是因为这些传统美德才能够让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礼仪大国,成为一个礼仪之邦。
    三、应该积极弘扬传统文化
    如今有很多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可以说是10分的不关心,而且对于传统文化也并不是知晓多少,所以说在我看来,在我们生活当中,应该积极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当中的传统美德依然长远的流传下去。
    各位看官,以上就是关于我对“致敬叶嘉莹先生,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继承中,文化是自信主题?”的看法,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下面评论哦。
  2. 答:因为只有文化过硬,才是我们自信的资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
  3. 答:只有自信的文化才能够让一个民族变得更好,自信才能够做成大事。
  4. 答:致敬叶嘉莹先生,其实我个人认为在文化继承中,文化就是自信这一主题是非常恰当了。因为自信这个词语加上了文化就显得很有味道。
  5. 答:其实这样的主题也是为了让人们拥有更多的信心去继承这些文化,将这些文化全部都传承过来。
问:叶嘉莹的诗学观,你怎么理解?
  1. 答:(1)“感发”是一种感性活动。既是感情抒发,像张衡《四愁诗》便生发出“一份感发的生命”;也是感觉流露,随便一些小事都能引起“一种十分敏锐的诗人的感觉”;还是感动的表达,自然界和人事界都因感动人而滋生出诗的感发力量,总之,中国诗充满“那种靠感性直接产生的感发力量”。
    (2)因此“感发”就与理性活动对立。“直接的感动”和“运用思力去想他的感情”乃两回事,潘岳《悼亡诗》即属后者。
    (3)“感发”超越着社会性。叶嘉莹反复申述“感发之生命的超越于外表之社会局限以外的本质方面”,并把这种超越对象定为“文以载道”的中国文学创作传统,颇以为“文学就是文学,我们为什么非要让它载道呢?”
    (4)“感发”相对于形式技巧而言。像太康诗人三张、二陆、两潘等人注重修饰,使“诗歌中那种直接感发的力量就逐渐消失了”,因为感发力在相当大程度上不存于“那种全凭技巧编排制作出来的诗与词”中。
    (5)“感发”注重反应的直接性。谈及曹植诗时,叶嘉莹区分“理性的诗人”与“纯情的诗人”两种创作主体类型,指出不同于前者的“节制和反省”,后者“对外界的反应是直接的,较缺乏节制和反省。事情怎样来了,他就怎样直接地反射回去”。
    (6)“感发”乃是创作主体先行具有的一种力量素质,这种素质与外物的因缘互动产生出诗,指向所及,也便是“气”。这一点显得很关键。
  2. 答:中国诗词爝火不息,许多双手在为之传薪。这其中热切的一位,应数加拿大籍著名华人学者叶嘉莹教授。每依北斗,常怀桑梓,确乎是这位幼承书香、师出辅仁大学国文系的诗人的一瓣心香。多年来,叶先生不顾年高,赴国内大江南北讲授诗词之道,触发吟诵之美,著作等身,据其讲演录音整理而成的书稿已出版有十数册之多,功泽国人无量。我们读一位诗词学者的论著,很期待他关于诗的基本立场。叶嘉莹便有自己鲜明的诗学观,曰“诗歌当以感发之生命为主要之质素”。熟悉叶氏著述的人都知道,她写得纵多,却无不紧紧围绕着这条主线立意。这告诉了我们,一颗去国怀乡的敏感诗心,仍是多么的古典而中国。因为当叶嘉莹反复强调,诗所以令人心不死,盖在于那股感发生命的力量时,这样的立场其实和两千年前的孔子异代响应,也与一百年前的王国维遥相承接。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兴者,谓诗让人精神感动奋发也。这是叶氏“感发之生命”论的先声。千载之间,一条心心相印的诗脉清晰可寻。是啊,浮躁的年代,让精神获得沉淀的机遇已显得奢侈而精贵,坐下来读几首中国诗,往遥远的传统长河里轻掬起几瓣珍羽,摩挲吟哦,便已是在悄然感发生命,善莫大焉了。叶氏之功于斯为盛。但在以上所得外,有没有可能,叶嘉莹这一诗学观也存在着可疑之处?这便涉及其彼此相关的两个关键词:“感发”与“生命”。
关于叶嘉莹的议论文阅读理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