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理性转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非理性主义,勋伯格,理性,哲学,社会实践,康德,尼采。
非理性转向论文文献综述
袁利军[1](2018)在《从西方哲学的非理性主义转向看勋伯格向无调性的创作思维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勋伯格在20世纪初走向"无调性"音乐的举动,虽可以从他个人的视角进行反观,洞察其在这一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进而理解这一历史现象的发生。但如果从历史哲学思潮的视角进行宏观性考察,则会发现他所做的这些实际上与他那个时代的哲学思潮之间存在着深层的关联。从19世纪中叶理性主义思潮的日渐衰落,到以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弗洛伊德以及艺术理论家里格耳和沃林格为代表的非理性时代,再到康定斯基和勋伯格的艺术理念,可以看出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盛对勋伯格向"无调性"的转型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与此同时,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与勋伯格"不协和音的解放"及十二音音乐在思维层面达成一致,也最终导致音乐审美现代性的哲学转向。(本文来源于《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袁利军[2](2018)在《从叔本华到勋伯格——非理性主义哲学转向环境下西方音乐的现代性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历史的主流思潮中,理性思维和理性主义曾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其为社会带来进步和繁荣的同时也最终于19世纪中叶前后引发了自身的生存危机。彼时,启蒙理性、康德和黑格尔的理念逐渐成为过去,而兴起了向以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弗洛伊德等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哲学转向的浪潮。在此影响下,艺术理论家里格耳、沃林格以及艺术各个门类领域大师们的创作也都在悄然发生着突破性的变化。在音乐领域,以勋伯格为代表的无调性音乐则成为音乐界对于非理性主义哲学转向的回应和外化,由此反映出艺术的发展与同时期哲学思潮之间的同步性和同构性的奇妙关联。(本文来源于《歌海》期刊2018年03期)
白雪晖[3](2011)在《非理性主义转向的历史必然性——兼论人类生活方式变迁的实践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的存在是非单一性的,在其多种存在方式中实践是其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因此,从生存论视角、从人的存在方式和生产方式一致性的视角去认识人及其生活方式的变迁才更具有基础性,才是真正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精髓,也才能进一步认识和把握非理性主义哲学发生转向的历史必然性。(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1年02期)
周家荣[4](2010)在《从非理性民主到理性民主的转向:经济效应角度的分析——以云南省石屏县乡镇“直选”为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主是现代社会普通认同的政治价值,它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保障意义。然而,由于现代生活的巨大规模、国家机构的日益官僚化、政治决策不断增长的技术性、市民社会向大众社会转变的趋势等因素,使得民主的理性并未实现,非理性民主的经济风险日渐弥彰。因此,从非理性民主到理性民主的转向是当前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云南省石屏县直选乡镇长是民主理性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创新,它不仅深刻透视出当前中国基层民主中的非理性及其经济风险,还为直接选举的成本分析、民主的经济效应分析提供了一个现实平台。(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宋晓[5](2008)在《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与文学理论的非理性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特征当代西方哲学思潮大体上分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主潮。科学主义思潮以尊重和相信科学为特征,把科学当作哲学的依据,把科学方法(例如实验方法、分析方法、系统方法等)当作哲学方法的重要事实根据,认为哲学为各(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下半月)》期刊2008年04期)
白雪晖[6](2006)在《生存矛盾与非理性主义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哲学发展中,主题、范式的转换及重大问题的提出,一方面取决于哲学自身发展的理论逻辑,另一方面,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折射和反映,它的发展也与时代、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密切相关。过去,理论界对于非理性主义哲学的产生以及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哲学转向的研究,基本上都是着眼于其理论自身的逻辑展开,侧重于研究各种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内在思想及其演变,而将这种转向与社会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研究的较少。其实,这种转向有其深刻的社会实践基础。本篇论文从生存论视角,解析了非理性和非理性主义的概念内涵,在考察人类生存矛盾变化的基础上,着重阐释了非理性主义的产生和转向的社会实践基础,以及从人与社会发展的层面揭示了非理性主义转向的社会实践意义及其局限性。认为在当今时代,人们应当从人类生存的视角重新理解理性与非理性,并尝试性地提出了“生存理性”概念,生存理性即是一种从生存论意义上来理解的新理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6-05-01)
白雪晖[7](2004)在《非理性转向的社会实践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理性向非理性的转向 ,以叔本华的意志主义为开端 ,非理性主义的普遍确立则是在20世纪初。非理性主义的形成及其张显的基础是社会实践。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产物。只有在社会实践的层面上实现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才能正确认识人性。(本文来源于《长白学刊》期刊2004年05期)
白雪晖,杨淑琴[8](2004)在《论理性转向非理性的实践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传统哲学是一种理性占主导地位的理性主义哲学,只是在现代才凸现了非理性主义哲学。这说明,理性与非理性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即不是线形平行发展的。其原因是复杂的,但至少可以这样认为,这是与当时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以及生存环境密切相连的。(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4年02期)
何仁富[9](1999)在《尼采哲学的语言转向和非理性转向──尼采的哲学变革及其对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影响(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尼采哲学的价值转向和人学转向》(《宜宾师专学报》99年2期)一文中,笔者重点讨论了尼采在形而上学和人生价值问题上的变革,指出尼采哲学实现了西方哲学的价值转向和人学转向。本文将进一步讨论尼采哲学变革中的后两个转向,即对人类理性和精神的追问导致的语言转向(本文来源于《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1999年04期)
李春仁[10](1993)在《论德国哲学从理性意志到非理性意志的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德国哲学中,意志以两种形态出现:理性意志和非理性意志。从康德开始,经费希特和谢林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中,理性意志占着主导地位。之后,叔本华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黑格尔并试图将意志从理性主义的藩篱中拉出来。尼采则在此基础上成为一个极端的非理性主义者。德国哲学由理性意志到非理性主义的达一转向,是一种时代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认识根源。(本文来源于《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93年03期)
非理性转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西方历史的主流思潮中,理性思维和理性主义曾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其为社会带来进步和繁荣的同时也最终于19世纪中叶前后引发了自身的生存危机。彼时,启蒙理性、康德和黑格尔的理念逐渐成为过去,而兴起了向以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弗洛伊德等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哲学转向的浪潮。在此影响下,艺术理论家里格耳、沃林格以及艺术各个门类领域大师们的创作也都在悄然发生着突破性的变化。在音乐领域,以勋伯格为代表的无调性音乐则成为音乐界对于非理性主义哲学转向的回应和外化,由此反映出艺术的发展与同时期哲学思潮之间的同步性和同构性的奇妙关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理性转向论文参考文献
[1].袁利军.从西方哲学的非理性主义转向看勋伯格向无调性的创作思维转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8
[2].袁利军.从叔本华到勋伯格——非理性主义哲学转向环境下西方音乐的现代性转型[J].歌海.2018
[3].白雪晖.非理性主义转向的历史必然性——兼论人类生活方式变迁的实践基础[J].求索.2011
[4].周家荣.从非理性民主到理性民主的转向:经济效应角度的分析——以云南省石屏县乡镇“直选”为个案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5].宋晓.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与文学理论的非理性转向[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
[6].白雪晖.生存矛盾与非理性主义转向[D].吉林大学.2006
[7].白雪晖.非理性转向的社会实践基础[J].长白学刊.2004
[8].白雪晖,杨淑琴.论理性转向非理性的实践基础[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9].何仁富.尼采哲学的语言转向和非理性转向──尼采的哲学变革及其对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影响(下)[J].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
[10].李春仁.论德国哲学从理性意志到非理性意志的转向[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