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盾腹虫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ITSrDNA,盾腹属,系统发育关系,宿主特异性
盾腹虫属论文文献综述
陈明秀,张立强,文春根,孙军,高谦[1](2010)在《依据ITS rDNA序列探讨我国盾腹虫属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盾腹吸虫为寄生扁形动物中一小的类群。我国已报道7种盾腹吸虫,其中5种隶属于盾腹虫属(Aspidogastridae,Aspidogastrinae)。研究测定了在我国采集到的4种盾腹虫属吸虫的核糖体DNA转录内间隔区(ITSrDNA)序列,并分别采用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这4种盾腹吸虫的ITS-1和ITS-2序列的长度分别在728—877bp和518—645bp之间,其G+C含量分别在50.1%—52.3%和49.2%—52.2%范围内。4种盾腹吸虫的种间遗传距离在0.2%—26.9%之间,其中重庆盾腹吸虫(Aspidogaster chongqingensis)和似螺盾腹吸虫(A.limacoides)间仅为0.2%。所构建的最大似然树和邻接树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均支持重庆盾腹吸虫和似螺盾腹吸虫亲缘关系最近,它们与饭岛盾腹吸虫(A.ijimai)亲缘关系较近,而与位于系统树基部的贝居盾腹吸虫(A.conchicola)关系较远。此外,对我国盾腹属种类的宿主特异性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陈明秀[2](2006)在《双身虫亚科和中国的盾腹虫属种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身虫亚科隶属于单殖吸虫纲,钩铗虫目,双身虫科,可分为双身虫属、拟双身虫属、真双身虫属、华双身虫属和侧孔吸虫属5个属,主要寄生于淡水鲤科鱼类的鳃部。盾腹虫属隶属于吸虫纲、盾腹亚纲、盾腹科,可寄生于软体动物、硬骨鱼类和龟鳖类,是寄生扁形动物中最原始的类群。本文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对双身虫亚科和我国的盾腹虫属的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 利用真核生物通用引物扩增并测定9种双身虫(17个样品)的ITS2 rDNA序列,同时收集GenBank数据库中的双身虫种类的ITS2 rDNA序列,根据这些序列分别采用邻接法、最大似然法及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分子证据支持华双身虫属、真双身虫属和前侧孔吸虫属的分类地位,而双身虫属和拟双身虫属并非单系群;本研究所分析的双身虫属的种类与来自欧洲的拟双身虫属种类聚为一枝,而来自中国的拟双身虫属种类单独聚为一枝,而根据遗传距离值和系统树的拓扑结构,来自欧洲的拟双身虫属种类应还原到双身虫属。这样,则双身虫亚科的五个属都单独聚为一枝。拟双身虫属处于系统树的基部,与其它四属相比具有最大的遗传差异。此外,鳊拟双身虫、飘鱼拟双身虫、马口鱼拟双身虫和江西拟双身虫与餐拟双身虫的ITS rDNA的序列差别很小,表明它们可能是同物异名,但这些还需要更多的形态学的证据。鳙前侧孔吸虫和有害前侧孔吸虫存在同样的问题。 以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为分子标记,分析了来自中国不同地域和不同宿主的盾腹虫属种类的分子变异,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重庆盾腹吸虫与似螺盾腹吸虫的序列差异很小,且聚为一枝,支持率很高,说明前者可能是后者的同物异名。系统树支持叁个具有高支持率的主枝,分别对应似螺盾腹吸虫、饭岛盾腹吸虫和贝居盾腹吸虫。似螺盾腹吸虫和饭岛盾腹吸虫亲缘关系较近,形成姊妹群;贝居盾腹吸虫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位于系统树的基部。(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6-05-01)
盾腹虫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双身虫亚科隶属于单殖吸虫纲,钩铗虫目,双身虫科,可分为双身虫属、拟双身虫属、真双身虫属、华双身虫属和侧孔吸虫属5个属,主要寄生于淡水鲤科鱼类的鳃部。盾腹虫属隶属于吸虫纲、盾腹亚纲、盾腹科,可寄生于软体动物、硬骨鱼类和龟鳖类,是寄生扁形动物中最原始的类群。本文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对双身虫亚科和我国的盾腹虫属的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 利用真核生物通用引物扩增并测定9种双身虫(17个样品)的ITS2 rDNA序列,同时收集GenBank数据库中的双身虫种类的ITS2 rDNA序列,根据这些序列分别采用邻接法、最大似然法及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分子证据支持华双身虫属、真双身虫属和前侧孔吸虫属的分类地位,而双身虫属和拟双身虫属并非单系群;本研究所分析的双身虫属的种类与来自欧洲的拟双身虫属种类聚为一枝,而来自中国的拟双身虫属种类单独聚为一枝,而根据遗传距离值和系统树的拓扑结构,来自欧洲的拟双身虫属种类应还原到双身虫属。这样,则双身虫亚科的五个属都单独聚为一枝。拟双身虫属处于系统树的基部,与其它四属相比具有最大的遗传差异。此外,鳊拟双身虫、飘鱼拟双身虫、马口鱼拟双身虫和江西拟双身虫与餐拟双身虫的ITS rDNA的序列差别很小,表明它们可能是同物异名,但这些还需要更多的形态学的证据。鳙前侧孔吸虫和有害前侧孔吸虫存在同样的问题。 以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为分子标记,分析了来自中国不同地域和不同宿主的盾腹虫属种类的分子变异,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重庆盾腹吸虫与似螺盾腹吸虫的序列差异很小,且聚为一枝,支持率很高,说明前者可能是后者的同物异名。系统树支持叁个具有高支持率的主枝,分别对应似螺盾腹吸虫、饭岛盾腹吸虫和贝居盾腹吸虫。似螺盾腹吸虫和饭岛盾腹吸虫亲缘关系较近,形成姊妹群;贝居盾腹吸虫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位于系统树的基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盾腹虫属论文参考文献
[1].陈明秀,张立强,文春根,孙军,高谦.依据ITSrDNA序列探讨我国盾腹虫属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英文)[J].水生生物学报.2010
[2].陈明秀.双身虫亚科和中国的盾腹虫属种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