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营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中医内科河南驻马店463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72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输血量及首次进食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急性消化道出血;西医结合;西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067-02
急性消化道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临床常给予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虽然可一定程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临床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我院在常规西药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其相关报告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72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41.58±3.47)岁;出血程度:轻度15例,中度16例,重度5例。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最大年龄64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42.67±3.52)岁;出血程度:轻度16例,中度16例,重度4例。上述所有入选病例均有黑便或呕血症状,部分患者有循环衰竭症状,且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上述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绝对卧床休息、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止血、扩容、输血及抗休克等常规治疗。每天静推40mg奥美拉唑,内镜下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需在内镜下进行止血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给予我院自拟清胃化瘀汤治疗,组方:乌贼骨10g、瓦楞子10g、黄连20g、白芨15g、生大黄10g及地榆炭30g。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分型加减治疗,对于脾胃虚寒型患者加用白术、伏龙肝、阿胶;对于气滞血瘀型患者加用川芎、当归、三七粉;对于胃中积热型患者加用黄岑、大黄、天花粉及石斛;肝胃郁热型患者加用柴胡、大黄、白芍及牡丹皮;对于中气不足型患者加用升麻、人参、陈皮、当归、三七粉。加水煎服(三七粉冲服),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止血时间、输血量及首次进食时间,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作为疗效判定指标。
1.4疗效判断
根据1994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诊断标准》[1]中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价,治疗1周内患者、腹痛、恶心、呕吐、呕血、黑便等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大便隐血试验结果显示为阴性,可视为痊愈;治疗1周内患者上述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大便隐血试验结果显示为(+),可视为显效;患者治疗1周内上述临床症状、体征部分改善,大便隐血试验结果显示为(++),可视为有效;患者治疗1周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大便隐血试验结果等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可视为无效。
1.5统计学分析
研究的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9.5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均数(x-±s)、百分比(%)表示,且分别用t、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
2.2两组患者止血时间、输血量及首次进食时间比较
观察组止血时间为(25.18±4.14)h,输血量为(259.58±19.84)mL,首次进食时间为(2.11±0.45)d;对照组止血时间为(36.98±4.58)h,输血量为(471.24±20.14)mL,首次进食时间为(3.69±0.84)d;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输血量及首次进食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急性消化道出血属于内科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最为常见,主要指的是胃、十二指肠、食管、胰腺及胆管等部位的出血;下消化道出血指的是小肠、直肠及结肠出血,患者可见黑便、呕血等临床表现[2]。现阶段,因人们生活结构及饮食习惯等方面发生极大改变,因此该疾病发生率也随之上升。急性胃黏膜受损、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等均是急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原因;另外,糜烂性胃炎、应激性溃疡等也可导致患者出现出血症状。在中医学中,消化道出血属于“血症”范畴,主要是因外邪入侵、饮食不节、疲劳过度及情志不顺等因素造成脉络受损或血液妄行导致的,中医治疗时需坚持以健脾益胃、止血生肌为基本原则[3]。
自拟清胃化瘀汤中地榆炭有良好的止血效果;白芨具有消肿、收敛止血、生肌之功效;瓦楞子具有软坚散结、制酸止痛之功效;大黄具有止血化瘀之功效;乌贼骨具有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之功效,诸药联合应用止血生肌、制酸止痛、健脾益胃作用显著。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可知,白芨中含有丰富分膜性物质及多种化学成分,有助于愈合面愈合,刺激肉芽组织增生;大黄能够有效降低人体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止血凉血作用[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中医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且观察组止血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急性消化道出血采用中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身体康复,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敬禹,宋涛,王卫星等.动脉造影栓塞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诊疗价值[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5,24(2):114-117.
[2]张冬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7):883-884.
[3]王秀琴员,张兵.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0例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10):1132-1134.
[4]杨蔚.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体会[J].光明中医,2013,28(9):1894-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