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植被演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植被,鄱阳湖,盐沼,菌根,真菌,水陆,喀斯特。
植被演替论文文献综述
夏添,陈一宁,高建华,黄思龙[1](2019)在《植被演替对杭州湾南岸盐沼物质循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选择杭州湾庵东浅滩作为研究区,选取盐沼区叁个不同植被带进行柱状样的采集,通过测量沉积物的粒度、沉积速率、碳氮含量(有机碳、总碳、总氮、碳氮比)等参数,系统分析研究区盐沼湿地植被演替对盐沼物质循环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植被覆盖下沉积物粒径差异显着,沿海向陆逐渐变细;沉积速率从海叁棱藨草滩、互花米草滩、植被交错区依次递减;总碳、总氮、有机碳含量特征为互花米草滩>植被交错区>海叁棱藨草滩,碳氮比介于6~9,有机碳以海源物质为主;通过计算,发现有机碳埋藏速率为互花米草[159 g/(m2·a)]>海叁棱藨草[140 g/(m2·a)]>植被交错区[119 g/(m2·a)]。从整体上来看,杭州湾南岸盐沼从海叁棱藨草群落向互花米草群落演替时,沉积物颗粒发生细化,沉积速率有所变化,而总碳、有机碳、总氮含量增加,盐沼有机碳埋藏速率增加。(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黄怀萱[2](2019)在《基于高分1号影像的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植被演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3S(GPS、GIS和RS)技术可以为湿地研究、合理评价湿地变化和预测未来湿地发展趋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选取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区,由于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连续的大范围的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宏观性,采用2013年和2017年2期的高分1号遥感数据,综合运用RS与GIS技术系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信息,在波普特征分析和影像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专家知识发现探索水体、泥滩、湿生植物和挺水植物等信息的自动提取方法,为高分1号影像处理和湿地研究提供参考。通过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遥感影像解译结果的综合分析,对鄱阳湖研究区域水陆交错带植被的演替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江西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邓慧平,丹利,王倩[3](2019)在《西南亚高山区流域植被演替与地表水量平衡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西南亚高山区流域植被与地表水量平衡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用生物物理/动态植被模型SSi B4/TRIFFID与流域水文模式TOPMODEL的耦合模式SSi B4T/TRIFFID模拟了不同气候情景下西南亚高山区的梭磨河流域植被演替和水量平衡过程,分析了流域尺度植被与水量平衡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降水不变温度增加1℃,流域年径流深减小14. 8%~20. 1%;温度不变降水增加10%,流域年径流深增加19. 8%~28. 7%,而蒸散仅略有增加;降水不变温度增加2℃,流域蒸散增加28. 9%~39. 0%,径流深减小39. 9%~53. 5%;在C3草、苔原灌木和森林3种植被类型中,生长季森林叶面积指数对温度变化最敏感。西南亚高山区流域蒸散对温度变化敏感但对降水变化不敏感,径流对降水和温度变化均很敏感,温度增加通过增加蒸散而减小径流,蒸散与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程度与流域植被覆盖类型有关。随着温度增加,由于森林冠层截留蒸发和蒸腾随温度增加而显着增加,在3种植被类型中森林蒸散增加幅度最大,森林覆盖的流域蒸散和径流对温度变化最敏感。(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黄怀萱[4](2019)在《土地垦殖行为对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植被演替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土地利用行为极大地影响着全球的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物种入侵等影响导致湖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湿地植被格局随之发生一定程度上的演变。为了制定科学的湿地利用和保护策略,实现湿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定量掌握和研究湿地的现状和动态变化,而3S(GPS、GIS和RS)技术可以为湿地研究、合理评价湿地变化和预测未来湿地发展趋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本文选取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区,由于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连续的大范围的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宏观性,采用2013年和2017年两期的高分一号遥感数据,综合运用RS与GIS技术系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信息,在波普特征分析和影像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专家知识发现探索水体、泥滩、湿生植物和挺水植物等信息的自动提取方法,为高分一号影像处理和湿地研究提供参考。全面、客观的反映了近五年土地垦殖对鄱阳湖湿地的影响。分析该研究区植被格局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合理开发鄱阳湖区域资源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研究区域内湿地水陆交错带为研究对象,选取了65个样地实地调查其水陆交错带宽度、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率、人为干扰度、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垦殖土地距水陆交错带距离等指标,借助聚类分析的方法将鄱阳湖湿地水陆交错带现有主要植被进行汇总分类研究,将鄱阳湖地区水陆交错带现有植被配置分为了五类。然后通过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遥感影像解译结果的综合分析,先对研究区域湿地周边开垦情况进行分析,再对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植被的演替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排除人为影响较严重的区域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探讨土地垦殖行为对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植被演替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针对该研究区域近五年的土地垦殖行为对湿地水陆交错带生态环境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4)
廖露莹[5](2019)在《泸沽湖流域38.2—23.0 ka BP的植被演替、气候变化与森林火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泸沽湖LGH2钻孔785—1300 cm段进行花粉/炭屑分析,探讨泸沽湖流域38.2-23.0 ka BP期间的植被演替、气候变化和森林火灾史。此段沉积物的年代控制模式经两步完成,首先结合LGH1钻孔的~(14)C测年和两孔(LGH1和LGH2)的碳酸盐含量对比确定6个年代控制点,随后根据这些控制点作线性插值获得各深度的年代。花粉/炭屑分析样品以5 cm间隔共取样104个,对花粉/炭屑数据包括花粉/炭屑百分比、浓度和通量以TILIA软件作图式和花粉带的数值聚类划分,并以CANOCO软件对花粉百分比数据作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花粉/炭屑分析结果、花粉百分比数据的PCA分析结果以及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和碳酸盐含量表明,泸沽湖流域在过去38.2—23.0 ka BP期间植被、气候、火灾状况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阶段Ⅰ(38.2—35.2 ka BP;1300-1200 cm):本阶段泸沽湖流域植被主要为云/冷杉属(Picea/Abies)为建群种的亚高山暗针叶林和松属(Pinus)为建群种的松林,林中伴有一些高山栎(Quercus(E))、蔷薇科(Rosaceae)灌丛,林下和湖边生长有禾本科(Poaceae)、蒿属(Aretmisia)、莎草(Cyperaceae)等草本植物。PCA结果表明,第一、二主成分分别为温度和湿度的代用指标;指示此阶段气温较为温凉,湿度偏干,因此此阶段古气候温凉偏干。从炭屑指标看,本阶段的火灾发生频率较高。阶段Ⅱ(35.2—29.3 ka BP;1200-1000 cm):本阶段暗针叶林大规模扩张,松林逐渐收缩,其他乔灌木成分变化不大,主要草本植物减少。主成分分析结果指示温度和湿度均比上阶段有所下降,表现为温寒干旱。本阶段火灾发生频率极高,且在34.6 ka BP左右出现火灾频率的峰值。阶段Ⅲ(29.3—25.7 ka BP;1000-860 cm):由云/冷杉组成的暗针叶林保持上阶段末期规模,松林继续收缩,林下和湖边草本植物增多。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和湿度分别处于38.2—23.0 ka BP的最低和最高,寒冷湿润的气候条件。本阶段炭屑含量下降,森林火灾呈持续走低的趋势。阶段Ⅳ(25.7—23.0 ka BP;860-785 cm):暗针叶林明显萎缩,松林和高山栎林扩张,林下和湖边草本植物进一步增加。主成分分析结果指示气温上升、湿度下降,为温凉偏湿气候。各粒级的炭屑浓度和炭屑通量都处于最低阶段,表明火灾发生频率低。泸沽湖LGH2钻孔785—1300 cm段的花粉谱总体上反映了在泸沽湖流域38.2—23.0 ka BP的植被主要是由云/冷杉组成的亚高山暗针叶林和松林。流域植被经历了亚高山暗针叶林+松林——暗针叶林扩张+松林缓慢收缩——暗针叶林规模维持高位+松林持续萎缩——暗针叶林急剧收缩+松林和高山栎林快速扩张四个阶段性变化。同时,泸沽湖流域气候经历了温凉偏干—温寒干旱—寒冷湿润—温凉偏湿的变化,森林火灾经历了火灾发生频繁—火灾发生非常频繁—火灾发生频率较低—火灾发生频率仍低的变化。(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3)
夏添[6](2019)在《植被演替与人类活动对盐沼物质循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滨海盐沼位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互地带,是一种特殊的湿地类型,具有“源-汇”双重功能,在全球物质循环中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敏感区域。盐沼植被在盐沼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对盐沼物质循环有重大影响。盐沼植被演替过程会导致盐沼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进而对盐沼物质循环产生影响。以围垦为主的人类活动显着改变了盐沼沉积物的性质,对盐沼物质循环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以杭州湾南岸盐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沉积学与生物地球化学的基本方法,系统探讨了植被演替和人类活动对盐沼物质循环产生的影响,为阐明植被演替过程和人类对盐沼的开发所引起的环境变化提供依据。本项研究在杭州湾南岸庵东浅滩盐沼不同的植被带(本地种和外来种)以及盐沼围垦区内、外采集了一系列柱状和表层沉积物样品,在实验室内测量沉积物粒度、沉积物总碳(TC)含量、总氮(TN)含量、有机碳(TOC)含量、含水率、210Pb活度以及地下生物量等相关参数。计算了沉积速率、TOC含量的贡献率和TOC埋藏速率等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植被演替和围垦对于沉积物组分、沉积速率以及碳氮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盐沼区植被从海叁棱藨草向互花米草演替时,沉积物颗粒发生细化。潮间带的颗粒物自海向陆逐渐变细,光滩沉积物最粗。围垦区沉积物颗粒发生粗化现象,表层沉积物特征与光滩类似,柱状沉积物颗粒大小则介于光滩与海叁棱藨草滩沉积物之间。沉积速率大小依次为海叁棱藨草滩(2.81 cm·yr-1)>互花米草滩(2.36 cm·yr1)>植被交错区(2.05cm·yr-1)>光滩(1.59 cm·yr-1)>围垦区(1.2 cm·yr-1)。其中,最靠近光滩的海叁棱藨草滩由于植被分布接近低潮区,增加了水流阻力,为水体悬浮物沉降提供了可能,直接阻挡并导致水体中粒径较大颗粒物沉降,互花米草滩由于对沉积物捕获能力更强,但是受限于沉积物被海叁棱藨草大量捕获,所以沉积速率次之;围垦区由于围垦导致物质来源迅速减少,沉积速率最低。表层沉积物碳氮含量具有如下规律:1)TC、TN呈现“互花米草滩>围垦区>海叁棱藨草滩>植被交错区>光滩”的规律。2)TOC呈现“互花米草滩>围垦区>光滩>海叁棱藨草滩>植被交错区”的规律。通过柱状样分析垂向碳氮含量规律,天然盐沼表现出了自海向陆变化的规律:随着高程的增加以及植被的演替沉积物碳氮含量显着增高;而围垦区柱状TOC含量比光滩显着降低,平均降低1.26‰,表现出了碳释放的特征。从物质来源方面来看,碳氮比(C/N)揭示表层光滩具有明显的陆源特征,而植被带内由于植物本身碳氮物质输入的影响,C/N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以光滩TOC含量作为系统的输入源估算TOC贡献率,结果发现海叁棱藨草滩植被TOC贡献率为18.85%,植被交错区为27.10%,互花米草滩为45.48%。而围垦区TOC含量大幅降低,由储碳固碳向碳释放转变。利用柱状样TOC平均含量与柱状样沉积速率计算TOC埋藏速率,结果表明TOC埋藏速率具有“互花米草滩(159g·m-2.a-1)>海叁棱藨草滩(140 g·m-2·a-1)>植被交错区(119 g·m-2·a-1)>光滩(63 g·m-2·a-1)”的特征,在互花米草滩与海叁棱藨草滩之间形成了TOC埋藏速率的低谷,表明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和本地先锋物种海叁棱藨草对于TOC埋藏的方式有所区别。总体来看,在杭州湾南岸滨海盐沼的演化过程中,植被演替和人类围垦活动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当植被从海叁棱藨草演替到互花米草时,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碳氮含量显着增加,盐沼的碳埋藏能力增加。而围垦活动主要导致沉积物颗粒发生粗化,碳氮物质在围垦区表层沉积物中富集,在垂向上迅速减少,整体上减少了碳埋藏量。(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23)
丁国强[7](2019)在《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2.2-1.8 Ma)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泥河湾层被认为是中国北方早第四纪的标准地层,是研究早更新世环境变化的理想区域,其中2.2-1.8 Ma是早更新世一个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两次古地磁倒转事件。本文在较为准确的古地磁年代框架下,通过对泥河湾盆地郝家台地区NHA钻孔约24 m(12980-10600 cm)岩芯共120个样品进行了孢粉、粒度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重建了该地区早更新世2.2-1.8 Ma期间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孢粉组合中主要以乔木花粉为主,其中松属花粉占绝对优势,百分比含量多高于60%,指示植被以松林为主,气候总体温暖湿润,但在不同阶段也存在变化:2.22-2.14 Ma期间,孢粉组合中除了以偏暖的松属花粉为主以外,喜冷的云杉属花粉在大部分样品中均达到10%以上(最高达80%),反映时段内植被主要以松林为主之外,山地云杉林在个别时段(2.19-2.18 Ma和2.15-2.14 Ma)也发生明显扩张,出现短暂冷期。2.14-1.97 Ma为研究段最温暖湿润期,孢粉组合中松属花粉为主,其含量多高于50%,云杉属花粉含量多低于10%,阔叶乔木花粉显着增加,平均含量达10%左右,其中主要以栎属、桦木属和榆属为主;但2.05 Ma之后阔叶树花粉含量减少,蒿属、藜科等旱生草本花粉增加,表明研究区2.05 Ma之后温度及湿度有所下降。1.97-1.83 Ma为研究段最寒冷干燥期,大体对应奥杜威古地磁倒转时期,该时段孢粉组合中云杉属花粉含量明显上升,松属(多低于50%)和阔叶乔木(多低于5%)花粉含量明显下降,耐旱草本花粉明显升高,其含量多高于15%,以蒿属和藜科为主;沉积物粒度明显变粗;地球化学元素中CIA和Ti含量降低,干旱指数、CaCO_3含量和SiO_2/Al_2O_3比值增加,研究区松林和阔叶林面积减少,云杉林向低海拔扩张,且研究区森林开放度增多,草本植物含量增多,气候总体偏干,温度逐步下降。此外泥河湾盆地NHA钻孔揭示的早更新世气候变化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也有较好的对比性:其中MIS 84和MIS 82阶段,以云杉属花粉含量升高,气候冷湿为特点;MIS 74、MIS 72以及MIS 70阶段,以云杉属和蒿属、藜科花粉含量升高,气候冷干为特点。通过研究区植被和气候研究发现,泥河湾盆地奥杜威时期寒冷干燥气候,可能与全球变冷、东亚冬季风增强和青藏高原隆升有关。(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1)
刘鸿飞[8](2019)在《AMF在撂荒植被演替过程中的生态效应及其对种间关系的影响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氮磷养分匮乏是制约陕北黄土丘陵半干旱区草地植被恢复的重要因素。丛枝菌根真菌(AMF)能与70%以上的陆生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其能够通过提高宿主植物对土壤氮磷养分的吸收和同化能力(特别是磷)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竞争力。在植被撂荒演替过程中植物种间关系对维持草地植被生产力和群落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菌根真菌网络(common mycorrhizal networks,CMNs)能够通过介导植物间营养元素的传输改变植物种间元素的吸收利用,进而对植物种间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关于AMF在撂荒植被演替过程中的生态效应及其对种间关系的影响机制有待于更加深入地研究。本文首先通过野外调查的方法,系统研究了AMF对黄土丘陵区撂荒植被演替过程中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养分积累、种间关系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生态位植物与AMF之间的协同演变机制,探讨了土壤氮磷相对匮乏对植被恢复以及AMF生态效应的限制作用。结合区域氮磷元素相对匮乏的背景,本文进一步通过室内模拟试验,以黄土丘陵区自然演替后期阶段的优势草种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C4植物)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豆科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标记法等方法探讨了AMF对共生植物种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包括对植物种间元素吸收、分配与积累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撂荒演替过程中土壤球囊霉素在各级团聚体中的分配和积累对土壤碳氮含量的恢复,以及维持土壤团聚体和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撂荒演替中植物总生物量的恢复主要受土壤氮含量的限制,并且植物多样性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植被总生物量。植物和AMF的共生关系受土壤全磷含量限制,该关系有利于提高宿主植物的竞争能力以及促进生态位的分化,进而促进植被正向演替。随着撂荒演替植物总地上生物量及其与AMF共生关系促进了植物根际球囊霉素的积累,进一步提高了土壤碳氮含量。相比于伴生种,优势种通过AMF在其根际积累更多球囊霉素,进而促进了碳氮在其根际土壤的积累。(2)当土壤氮磷相对匮乏时,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群落中菌根真菌网络优先向白羊草供给氮素,显着增加白羊草地上部和地下部全氮含量以及地下生物量(32.22%),并显着降低达乌里胡枝子地下部全氮含量,但显着增加了其地上(34.52%)和地下生物量(19.44%)。当低氮添加(25 mg kg~(-1))时,菌根真菌网络增加向白羊草地下部并减少向达乌里胡枝子的氮素供给,显着提高白羊草地下生物量(31.75%)和达乌里胡枝子净光合速率(13.95%)。当高氮添加(50 mg kg~(-1))时,菌根真菌网络减少向达乌里胡枝子的氮素供给,显着降低白羊草地下生物量,但显着增加达乌里胡枝子地下生物量。菌根真菌网络降低了白羊草地下部以及达乌里胡枝子地上部和地下部全磷含量,该负效应随氮添加逐渐减小。土壤氮的有效性增加时,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对土壤磷素的种间竞争加剧,导致对两种植物地上部生长无促进作用。(3)当土壤氮磷匮乏时,菌根真菌网络显着提高土壤CBH活性和水溶性碳磷含量,并显着提高达乌里胡枝子土壤NAG活性和水溶性有机氮含量,但显着降低白羊草土壤NAG活性和水溶性有机氮含量。当低氮添加(25 mg kg~(-1))时,菌根真菌网络显着提高土壤BG、AP、和BX活性,进而提高土壤氮磷的有效性,但导致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显着降低。当高氮添加(50 mg kg~(-1))时,菌根真菌网络降低了白羊草土壤AP活性和达乌里胡枝子土壤NAG活性,导致白羊草土壤速效磷含量以及达乌里胡枝子土壤水溶性无机氮含量显着降低。虽然氮添加下达乌里胡枝子通过菌根网络竞争氮素的能力弱于与白羊草,但是达乌里胡枝子通过减少植物向土壤的氮素输入来提高植物的氮素利用效率。(4)磷添加增加了植物通过AMF吸收土壤氮素的含量。当低磷添加(30 mg kg~(-1))时,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群落中菌根真菌网络显着增加向白羊草地上部的氮素供给,同时减少向达乌里胡枝子地上部的氮素供给,进而显着提高白羊草(42.01%)和达乌里胡枝子(109.94%)净光合速率以及白羊草地下部全氮含量,导致显着提高了白羊草(70.67%)和达乌里胡枝子(36.92%)地上部生物量。当高磷添加(100 mg kg~(-1))时,菌根真菌网络优先向达乌里胡枝子地上部供给氮素,抑制了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的光合作用,显着提高达乌里胡枝子地上生物量(46.24%),但对白羊草地上部生长无促进作用。相比于土壤氮素匮乏,土壤磷素匮乏对菌根真菌网络在共生植物种间互惠关系的限制作用更大。土壤磷有效性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达乌里胡枝子通过菌根真菌网络与白羊草竞争土壤氮素的能力。(5)当低磷添加(30 mg kg~(-1))时,菌根真菌网络显着提高土壤BG、NAG和AP活性,促进了土壤水溶性有机质的降解,导致土壤水溶性碳氮磷含量显着降低。当高磷添加(100 mg kg~(-1))时,菌根真菌网络显着提高土壤NAG、CBH、和LAP活性,促进土壤氮循环,并显着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但显着降低土壤AP活性,导致土壤水溶性全磷含量显着降低。随着土壤磷的有效性增加,菌根真菌网络显着降低植物输入土壤的氮素含量,提高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种间的氮素利用效率。(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吴阳[9](2019)在《植被演替过程土壤生态酶计量学及关键生物类群演变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人类活动的直接干预,导致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使之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所以研究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进程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子午岭植被恢复过程中6种恢复阶段:农田、草地、灌木、山杨、混交林和辽东栎为研究对象,模拟植被次生演替阶段,通过研究土壤生态酶计量学、土壤线虫群落、土壤AMF和nirH两种微生物群落以及土壤酶动力学温度敏感性特征,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恢复的后期阶段土壤酶活性要显着大于前期阶段(P<0.05),但是单位MBC下土壤酶BG,LAP和ALP活性随着植被恢复进程逐渐减少,说明随着植被恢复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逐渐减小;植被恢复过程的所有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N限制,且土壤微生物N养分限制越来越弱,P养分限制越来越强。(2)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线虫的多样性指数越来越高,均匀度指数缓慢增长,丰富度指数降低;土壤线虫的后期恢复阶段林地的代谢足迹要大于前期恢复阶段,在向顶级群落演变过程中,真菌通道变弱,细菌通道变强。(3)植被恢复显着改变了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的chao1和谱系多样性,但是对土壤nirH群落影响不显着(P<0.05)。冗余分析后得出:NO_3~--N是丛枝菌根真菌和nirH微生物群落谱系多样性和chao1的共同影响因子。植被恢复显着改变了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和nirH微生物群落结构,TP和NO_3~--N是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和nirH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的共有驱动因子。(4)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酶动力学参数Km减小,对温度的敏感性增强,土壤酶对底物的亲和力变强,对土壤酶的催化效率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杨泽良,任建行,况园园,李萍芳,向国红[10](2019)在《桂西北喀斯特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经典统计与排序分析方法,研究了桂西北喀斯特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桂西北喀斯特植被演替对土壤养分有较大的影响,除了土壤容重和全磷含量以外,由草地到原生林的演替过程中,土壤养分均呈显着的变化趋势(p<0.05)。随着演替的进行,土壤pH值和容重逐渐减小。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着演替而逐渐增加趋势,其大小依次变现为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地,其中不同演替阶段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差异均显着(p<0.05)。(2)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大小依次变现为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地,其中灌丛和次生林MBP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MBC/MBN随着演替的进行呈逐渐减小趋势,MBC/MBP和MBN/MBP随着演替的进行呈逐渐增加趋势。(3)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组成不同,其中以细菌数目最多,土壤微生物种群总数量、细菌和放线菌数目依次为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地。(4)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物种丰富度指数(H)、均匀度指数(E)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依次表现为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地(p<0.05);而优势度指数(Ds)依次表现为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地,并且不同演替阶段优势度指数(Ds)差异不显着(p>0.05)。(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均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其中,土壤微生物量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贡献最大,而MBN,SOC和细菌数目是影响桂西北喀斯特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布的主要因子。(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植被演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3S(GPS、GIS和RS)技术可以为湿地研究、合理评价湿地变化和预测未来湿地发展趋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选取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区,由于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连续的大范围的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宏观性,采用2013年和2017年2期的高分1号遥感数据,综合运用RS与GIS技术系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信息,在波普特征分析和影像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专家知识发现探索水体、泥滩、湿生植物和挺水植物等信息的自动提取方法,为高分1号影像处理和湿地研究提供参考。通过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遥感影像解译结果的综合分析,对鄱阳湖研究区域水陆交错带植被的演替进行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被演替论文参考文献
[1].夏添,陈一宁,高建华,黄思龙.植被演替对杭州湾南岸盐沼物质循环的影响[J].海洋科学.2019
[2].黄怀萱.基于高分1号影像的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植被演替分析[J].江西科学.2019
[3].邓慧平,丹利,王倩.西南亚高山区流域植被演替与地表水量平衡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模拟[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9
[4].黄怀萱.土地垦殖行为对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植被演替的影响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9
[5].廖露莹.泸沽湖流域38.2—23.0kaBP的植被演替、气候变化与森林火灾[D].云南师范大学.2019
[6].夏添.植被演替与人类活动对盐沼物质循环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9
[7].丁国强.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2.2-1.8Ma)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9
[8].刘鸿飞.AMF在撂荒植被演替过程中的生态效应及其对种间关系的影响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9].吴阳.植被演替过程土壤生态酶计量学及关键生物类群演变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10].杨泽良,任建行,况园园,李萍芳,向国红.桂西北喀斯特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J].水土保持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