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活动论文-诸葛晨晨

戏曲活动论文-诸葛晨晨

导读:本文包含了戏曲活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台州,戏曲活动,惠民,周启,越剧团,折子戏,文化馆,戏曲文化,一抢而空,嘉年华

戏曲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诸葛晨晨[1](2019)在《“越美台州 文旅惠民”戏曲活动周启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诸葛晨晨)一场戏曲嘉年华登陆台州,荟萃名家,好戏连台,让戏迷朋友们过足瘾。12月11日至15日,由台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台州市文化馆等承办的“越美台州 文旅惠民”戏曲活动周在台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剧院连演5晚。市文化馆副馆长、市(本文来源于《台州日报》期刊2019-12-12)

陈浩楠[2](2019)在《苏少卿戏曲活动叙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苏少卿自少年起就与戏曲结缘,其戏曲活动贯穿于清末民国至20世纪60年代末的戏曲发展过程。苏少卿一生致力于戏曲艺术的发展,他在戏曲创作、戏曲评论、戏曲研究、戏曲教育等方面皆有不俗的成就,为京剧的健康繁荣发展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整体考察苏少卿一生的戏曲活动,有利于当代学人进一步了解清末民国至20世纪60年代末戏曲艺术的发展情况。关于苏少卿的戏曲活动及其戏曲观,本文将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再做探讨。(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19年09期)

胡小东[3](2019)在《尴尬境遇与积极意义:抗战期间贵阳戏曲活动叙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期间,几乎所有的文艺形式都加入到了抗战宣传热潮中。众多文艺界人士的涌入以及教育西迁等因素使得抗战期间贵阳的文艺活动丰富多彩。但因为只有少部分戏曲活动积极配合了抗战宣传,所以不仅当地主流报纸鲜有关注,还受到了权威专家人士的严厉批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的境遇。造成这种境遇有其内外的各种因素,但透过尴尬境遇的表象也可以发现其对于贵阳戏曲的发展以及传统戏曲自身的保护传承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戏剧文学》期刊2019年09期)

谷曙光[4](2019)在《褚民谊戏曲活动钩沉索隐》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对褚民谊的戏曲活动和戏曲观点作了概述,从文献史料出发,爬梳了褚民谊与戏曲的诸多关联。归纳总结出若干小专题,诸如褚民谊与公余联欢社;褚民谊与昆曲;乐天居士票京戏;策划并资助出版《昆曲集净》《中国戏剧史》;褚民谊与名伶梅兰芳、程砚秋;褚民谊的戏曲文章与观点等,逐一论列,其中有些内容是首次揭橥,还有的订正已有研究的错讹。论文指出,不宜埋没褚民谊在戏曲方面的一些有益作为。论文有助于搞清一些历史事实,在文献上有发覆祛疑之功。(本文来源于《戏曲艺术》期刊2019年03期)

邓雯超[5](2019)在《祁彪佳的戏曲审美及戏曲活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祁彪佳的《祁忠敏公日记》中记录了大量观剧资料,这些资料向后人展示了晚明江南地区戏曲演出的盛状。结合日记,跟《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分析《曲品》中关于"妙品"的定义,以及剧目,同时分析晚明戏曲的表演特点。(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3期)

蓝颖[6](2019)在《民国英文报刊对中国戏曲活动的报道研究(1911-1938)——以民国《大陆报》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陆报》(China Press)作为第一份美国人在沪创办的英文报刊,是美国侨民了解中国社会的窗口,该报刊对中国戏曲的报道为中国戏曲提供一个"他者"视角,可以多元化认识民国时期中国的戏曲生态。文章通过对《大陆报》所登载的戏曲活动的消息进行分类整理和研究,以此探析近代西方视野下中国的戏曲意象。《大陆报》的戏曲报道如同科学社会学家拉图尔所说的"节点",以此串联民国时期政治,文化,经济之网,并将之纳入全球化视野中进行考察,对现代中国文化的"输出"有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婉如[7](2019)在《上海抗战时期戏曲活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解放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自鸦片战争起,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抵御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面对日军的侵略和占领,上海各个阶层、各政治力量和各社会团体同仇敌忾、奋起御侮,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一时期,上海的戏曲界将戏曲艺术作为斗争武器,发挥了抗日宣传、动员民众的积极作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1月12日,国军从上海撤退,上海进入“孤岛”时期。这一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京剧创作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欧阳予倩和周信芳分别带领中华剧团和移风社编演了多部历史剧,以古喻今,鼓舞市民加入抗日救亡的战斗。尽管遭到汪伪当局的禁演和威胁,戏曲艺人不退缩、不动摇、不妥协,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越剧演出繁盛,成为戏曲舞台上的后起之秀。申曲蜕变成沪剧,电台播音、剧场演出,观众遍及上海滩,成为一个成熟的剧种。此时,昆曲演出虽然屡受挫折,但艺人们始终没有放弃任何演出机会,坚守在舞台上。1941年12月8日,日军占领租界,上海进入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日军的魔爪伸到了上海的每个方面,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加强了对上海的控制。一方面,汪伪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戏剧审查制度,以此来控制戏曲的演出市场,在思想上奴役上海市民。另一方面,汪伪政府用尽一切卑鄙的手段逼迫名角为其演出。一些剧种如粤剧、淮剧、扬剧等退出上海,回到了发源地。这一时期,京剧的演出虽然没有中断,但新编剧目很少,多以演出传统剧目为主。商业化的戏曲市场弊端显露,剧院方邀请名角演出,可以迅速获得经济回报。越剧和沪剧在此时蓬勃地发展起来,不仅频繁地推出新剧目,还对本剧种进行了成功的改革,受到上海广大市民的欢迎。越剧和沪剧之所以能在沦陷时期得以发展,主要是因为他们演出的剧目与当时市民的心态相吻合;通过改革,越剧和沪剧的艺术更为成熟。抗战时期,戏曲报刊与战前相比,在数量有所减少,但其价值并没有降低。京剧期刊依然深受读者的喜爱,张古愚创办的《十日戏剧》和郑子褒的《戏剧月刊》是这一时期最受读者欢迎的京剧刊物。评论家撰写的京剧评论内容精彩,观点客观。越剧和沪剧分别有了各自的专刊,发行量很大,评论界和剧界的互动平凡,共同推动戏曲的发展。在教育和传承方面,京剧艺人着眼培养新的接班人,为传承民族戏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39年11月8日,上海戏剧学校正式成立,这是一所京剧专科学校,以“提倡与整理传统戏曲,培养京剧人才”为目的,从该校毕业的“正”字辈艺人成为抗战胜利后上海京剧舞台的生力军。在越剧方面,越剧女班在上海兴起后,越剧男班逐渐衰落,其艺人纷纷缀演、转业,其中一部分进入女子越班中执教。整个抗战时期,越剧科班、艺训班在10家左右。沪剧依然以拜师授业为主,由于沪剧事业渐趋繁荣,剧团需要较多演员,文滨剧团曾经举办过训练班。在剧场的经营和剧团的管理方面,战争使得上海部分的剧场毁于战火之中,但是演出的繁荣使剧场得以继续经营下去。抗战时期,剧场和剧团之间的收益分配有包银制、拆账制和承租制叁种。京剧剧团按照商业化模式操作,沪剧和越剧在剧团管理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寻找到一条适合本剧种的经营路线。战争对文化事业造成的损失是无法用数量去计算的。抗日战争期间,上海的戏曲演出之所以能够继续进行,原因在于:上海戏曲艺人响应抗战的号召,编排了大量带有爱国救亡题材的剧目;戏曲市场的成熟保证了戏曲演出能够顺利进行;观众对戏曲的关注和热爱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戏曲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上海戏曲界艺人们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这一时期的民族艺术增添了一抹亮色。(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6)

蒋宸,赵天骄[8](2019)在《清代戏曲活动与观众群体互动关系谫论——“清人笔记中戏曲史料研究”之六》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人笔记中存留着大量的戏曲史料,在演剧规制、演剧场所、观众层次、文化心理,乃至官府禁毁等层面,均有生动而翔实的记载,为我们研究清代戏曲史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以笔记中有关清代戏曲活动与观众层次的史料为基础,通过探析清代戏曲演出的空间场所与观众层次、士人观剧与传统文化的契合与抵牾以及民间戏曲活动与官府禁毁等话题,认为清代的戏曲活动依随演出空间、观剧场所以及演剧内容的不同,集聚了不同社会层次的观众,他们的审美嗜好、兴趣所钟等均不一致。其中士人观剧往往表现出一种既喜好又抵触的"进退失据"的心理特征,而普通百姓观剧则多是满足其在文化知识上的渴求。另外还有一些为迎合普通市民阶层低俗趣味而上演的表现男女狎媟暧昧情状的戏曲,则多成为官府为淳化民风而禁毁的对象。清代戏曲活动中所体现、区分出来的不同层次的观众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牵引着戏曲表演艺术的发展趋向。(本文来源于《嘉兴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平[9](2018)在《捧一把戏曲之乡的泥土——汝州市市井戏曲活动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许多人看来,汝州市在全国众多的城市中只是一个普通的县级市,其实不然,人们似乎小觑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首先,它地舆风水好,北依巍巍嵩山,南望茫茫伏牛,古老的汝水从中穿过,丘陵和河川相间,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实乃惠及一方生民的肥美乡土!它历史悠久,曾为人(本文来源于《东方艺术》期刊2018年24期)

蒋宸,赵天骄[10](2018)在《清中后叶戏曲活动与观众层次趣味关系谫论——清人笔记中戏曲史料研究之五》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的戏曲活动依随市民趣味、世情演变而表现出花雅兴替的历史进程。由于戏曲演出雅部失势,花部浸盛,相当多数的戏曲情节迎合普通市井民众的观演情趣,呈现出与士人所欣赏戏曲剧目颇为不同的格调,主要表现在"乐观忠孝节义之剧"、偏爱大团圆结局、喜好"争夺战斗、攻伐劫杀之事"、爱看低俗趣味的戏目等四个方面。这些有关清代戏曲活动的史料多为文人所记,在审美观念的评判中不乏主观色彩,但这类史料记载,以及其中所蕴涵的各种主观色彩,都是研究戏曲思想史的绝好素材。(本文来源于《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戏曲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苏少卿自少年起就与戏曲结缘,其戏曲活动贯穿于清末民国至20世纪60年代末的戏曲发展过程。苏少卿一生致力于戏曲艺术的发展,他在戏曲创作、戏曲评论、戏曲研究、戏曲教育等方面皆有不俗的成就,为京剧的健康繁荣发展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整体考察苏少卿一生的戏曲活动,有利于当代学人进一步了解清末民国至20世纪60年代末戏曲艺术的发展情况。关于苏少卿的戏曲活动及其戏曲观,本文将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再做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戏曲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1].诸葛晨晨.“越美台州文旅惠民”戏曲活动周启幕[N].台州日报.2019

[2].陈浩楠.苏少卿戏曲活动叙论[J].四川戏剧.2019

[3].胡小东.尴尬境遇与积极意义:抗战期间贵阳戏曲活动叙论[J].戏剧文学.2019

[4].谷曙光.褚民谊戏曲活动钩沉索隐[J].戏曲艺术.2019

[5].邓雯超.祁彪佳的戏曲审美及戏曲活动研究[J].北方文学.2019

[6].蓝颖.民国英文报刊对中国戏曲活动的报道研究(1911-1938)——以民国《大陆报》为中心[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9

[7].王婉如.上海抗战时期戏曲活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8].蒋宸,赵天骄.清代戏曲活动与观众群体互动关系谫论——“清人笔记中戏曲史料研究”之六[J].嘉兴学院学报.2019

[9].张平.捧一把戏曲之乡的泥土——汝州市市井戏曲活动考察[J].东方艺术.2018

[10].蒋宸,赵天骄.清中后叶戏曲活动与观众层次趣味关系谫论——清人笔记中戏曲史料研究之五[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标签:;  ;  ;  ;  ;  ;  ;  ;  ;  ;  

戏曲活动论文-诸葛晨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