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远红外纤维的发展和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霍子龙,许多,吴圆凤,杨超,吉强[1](2021)在《远红外功能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指出研讨了远红外纤维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常用远红外添加剂、制备方法以及远红外纤维的功能,并对远红外纤维的应用前景进行探究,为远红外功能纤维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
李萱[2](2020)在《远红外面料骑行裤对运动疲劳及疲劳恢复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健身塑型需求及健身房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骑行运动,并且开始追求专业训练。而往往在专业的运动过程中,有疲劳才能达到有效的训练效果,肌肉疲劳程度及其运动后疲劳的恢复状态都影响着运动者运动能力的发挥。但研究发现,现有的疲劳缓解方法都不具备及时性,且装置设备复杂。因此,轻便有效的抗疲劳方案显得备受关注。本课题采用远红外面料制成骑行裤探究其对运动疲劳及疲劳恢复的影响,为功能运动服市场的开拓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课题对Emana远红外纤维进行性能研究,根据Emana纤维形态特点,以Emana纤维、普通锦纶为包覆纱原料作为底纱,设计3水平的组织结构与5水平的交织比例,采用全因素试验设计织造15条无缝针织骑行裤。对15组骑行裤方案进行骑行功能测试,从生理、心理、体表三个维度下,采用心率、血压、主观疲劳评价、表面肌电信号、体温、围度差、血流灌注量七个指标,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二维核密度分布等方法衡量骑行裤远红外面料、交织比例及组织结构对骑行运动中的疲劳缓解及运动后肌肉疲劳恢复的影响,并分析运动阶段及恢复阶段疲劳作用的时段和作用的肌群,探究运动疲劳的完整过程。然后运用灰色近优综合评价分别对运动疲劳缓解效果及运动后疲劳恢复效果考虑不同的评价指标,对15组骑行裤方案进行评判,找出抗运动疲劳最优的骑行裤方案及最利于疲劳恢复的骑行裤方案。主要的研究结论分为以下两部分:一是,远红外面料骑行裤对骑行运动中人体运动机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在运动过程中有恢复运动体能的效果。通常在运动到达14~22min时,在远红外面料作用下,体表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一定程度上缓解机体负荷,人体主观感受到体力恢复,且恢复效果随远红外面料含量递增。远红外面料含量100%及75%的骑行裤对运动性能有明显提升效果,运动时长显着增加。综合评价得出,平纹组织-远红外面料含量100%的骑行裤对缓解运动疲劳的效果较佳。二是,远红外面料骑行裤有助于加速血流微循环,对蹬踏运动后肌肉肿胀有一定的减缓作用,其效果与远红外面料含量及恢复期穿着时长正相关。远红外面料骑行裤对蹬踏运动后心率及体温快速恢复有显着作用,且远红外面料含量与恢复速率正相关。综合评价得出,1+2假罗纹组织-远红外面料含量100%及平纹组织-远红外面料含量100%的骑行裤对运动疲劳恢复有较佳效果。
王元元[3](2020)在《远红外纤维无缝针织物结构与血流灌注量及服用性能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饱受慢性疾病的困扰。同时很多疾病都有着朝年轻化发展的趋势,诸如风湿、颈肩腰腿疼痛等,这些疾病大多都是由于血液循环不通畅所致。远红外对人体皮肤微循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远红外织物保健机理的研究方向,临床上也会用一些远红外产品对相关病症进行辅助治疗。对此,本文对远红外纤维无缝织物的人体皮肤血液微循环效应进行研究,开发能够促进人体皮肤血液微循环的远红外纤维无缝针织织物。本文首先对六种不同远红外锦纶纤维制成的无缝针织物结构与人体皮肤血流灌注量及抗静电性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在对六种不同远红外锦纶纱线及一种普通锦纶纱线进行外观形态、拉伸断裂性能、吸湿性能测试分析的基础上,试织了7块无缝针织织物,以其中的1块普通锦纶织物做对照,对6块远红外锦纶织物的人体皮肤微循环效应、远红外发射率、抗静电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碳锦纶织物和咖啡碳锦纶织物相较于其他4块远红外锦纶织物,对人体皮肤微循环效应有着更好的促进作用;六种远红外锦纶织物均有着良好的远红外发射功能,它们的远红外发射率数值差异很小;石墨烯和生物质石墨烯锦纶织物相比较其他5块远红外锦纶织物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效果。确定面纱材料选用咖啡碳锦纶纱线与石墨烯锦纶纱线,以面纱进纱比、织物组织为试验因素,设计实验因素水平如下:面纱中咖啡碳锦纶与石墨烯锦纶排列比的水平有:100:0、75:25、50:50、25:75,织物组织结构水平如下:1+3罗纹组织、1+1假罗纹组织、平针添纱组织,根据全面试验设计实验方法,在无缝针织机上制织12块织物。通过对12块织物进行皮肤血流灌注量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这12块织物中对织物促进人体皮肤微循环效应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面纱进纱比,其次是组织结构;当面纱全用咖啡碳锦纶纱线,组织结构为平针添纱时,织物促进人体皮肤微循环效应的作用相对较好。通过抗静电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这12块织物中对织物抗静电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面纱进纱比,其次是组织结构;当面纱进纱比为25:75,组织结构为平针添纱时,织物的抗静电性性能相对较好。再对这12块织物进行服用舒适性能、服用外观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测试内容包含:保暖性、吸湿性、透湿性、透气性、抗皱性、悬垂性、抗起毛起球性,研究结果表明,组织结构对织物保暖性、透湿性、透气性、抗皱性、悬垂性影响最大;面纱进纱比对织物吸湿性、抗起毛起球性影响最大。对这12块织物的各项试验结果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块试样的综合性能从优到差的排列为:#4>#1>#7>#12>#11>#3>#10>#8>#6>#2>#5>#9,从中可以看出#4、#1以及#7无缝针织物综合性能相对最佳。通过上述结论,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关于冬季用肩颈远红外保健进行调查研究,对263名消费者进行相关调研。从而开发了一套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具有促进人体皮肤微循环效应的远红外无缝针织服装。
王帆,杜紫晴,王铭予[4](2019)在《远红外保健纤维的应用与发展》文中指出远红外保健纤维[1]是在纤维加工过程中加入远红外吸收剂制成的,是一种高效的保温材料。同时,远红外辐射具有激活细胞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和抑菌除臭作用,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并已投入生产使用的一种新型功能纤维。目前,远红外纤维与磁疗相结合,正成为一种复合型保健纤维。
黄家鹏[5](2019)在《吸光发热远红外聚酰胺6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酰胺6(PA6)纤维凭借良好的吸湿性、柔软性、亲肤性、回弹性,广泛应用于服用纺织领域。随着消费水平不断升级,在现有纤维产品基础上,进一步地开发具有保暖、质地轻盈特性的PA6纤维不仅能够满足当代人们在办公室的快节奏生活中对于健康、保暖的需求,同时与年轻人“轻装上阵”的理念所契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目前市场上具有保暖保健功能的远红外纤维仅在远红外(≥2500nm)区段具有较好的辐射性,对于可见光(400760nm)及近红外(7602500nm)区段吸收较少,不能充分有效利用日光辐射中的能量来保暖发热。为此,通过设计核壳结构功能粉体使得吸光发热与远红外辐射之间起到协同效应,并经复配拓宽了粉体在近红外区的吸收段,在此基础上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得到改性PA6,再经熔融纺丝的方法制备得到了可见光、近红外区段高吸收的吸光发热远红外PA6纤维,并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窄带隙的CuFe2O4(CF)粉体为核层、远红外发射粉体SiO2(SD)为壳层的核壳结构CF@SD,不仅提高了单一远红外粉体的吸光性能,同时增强了吸光发热与远红外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通过引入SD作为壳层,增强了粉体在9μm波长处的吸收,与人体吸收峰匹配,所辐射的远红外更易于被人体吸收;而相较于CF及两步包覆法制备的CF600@SD,一步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的CF@SD-600对1902600nm波长范围内光的反射率更低;并且经过与Cs0.33WO3@SiO2(CTO@SD)进行复配,吸光发热性能均大于某一单一粉体。进一步,优选5CF:5CTO复配比例的功能粉体作为改性功能组分,为了提高功能粉体在PA6中的分散性,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得吸光发热远红外PA6切片,并对体系的结晶、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粉体的加入使得体系Avrami指数n增大,起到了成核剂的作用,并且使得F(T)减小,体系达到相同结晶度时其所需的冷却速率更低;同时,粉体的加入造成了体系的熔体流动性变差,因此相应地将纺丝温度调整到290℃附近。其次,为了改善PA6切片纺丝前需经萃取(常规PA6切片含有约10%的热水可萃取物含量)而导致的加工成本增加的问题,在PA6缩聚阶段通过真空条件来降低体系中热水可萃取物含量,结果表明所制得切片的热水可萃取物含量均在2wt%以下,同时由于水分的快速脱除,体系的反应效率提高。最后,将制得的PA6切片不经萃取直接熔融纺丝制得吸光发热远红外PA6纤维,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粉体低含量(1wt%)添加时不仅使得织物300s吸光发热性能提高了80%、远红外发射率提高了0.12,并且使得PA6纤维结晶度提高了16.02%,同时促进了PA6的α晶型的生成,经3.8倍拉伸后的纤维断裂强度提高了0.3cN/dtex。
吴波伟,黄顺伟[6](2018)在《远红外纺织品的制备与应用》文中认为介绍远红外纺织品的作用原理,以及目前远红外纺织品的生产制备工艺。根据远红外纺织品功能的应用,将远红外纺织品分为三类:保温用纺织品、保健用纺织品和卫生用纺织品。同时分析远红外纺织品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指出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杜敏芝,田明伟,曲丽君[7](2016)在《远红外纺织品及新型石墨烯远红外功能纺织品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远红外纺织品研发原理、功能与应用、加工方法以及新型石墨烯远红外纺织品的种类及其发展现状,展望了远红外纺织品的前景。新型石墨烯远红外功能纺织品集远红外发射、防静电、抗紫外、抗菌和电热等服用性能于一体,具有优异的保暖、保健、理疗的功效,在功能纺织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王玉,李青山,杨帆[8](2015)在《远红外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介绍了远红外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国内外发展概况,展望了远红外纳米纤维广阔的市场前景。
许强,于坤,薛瑞[9](2015)在《图像分析技术在远红外纤维成分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介绍了图像分析技术在纺织品质量检测方面的应用,分析了远红外纤维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检测依据,认为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远红外纤维成分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
吴建华[10](2014)在《远红外纺织品的加工技术》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远红外线辐射的保健机理,对用于远红外纺织品加工的远红外辐射物质的辐射率和安全性提出了要求。从实际生产出发,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目前国内外远红外纺织品生产的主要方法和工艺过程,对制备远红外纤维的纺丝技术原理和远红外后整理的工艺特点地进行了探讨,并预测了远红外纺织品的开发前景。
二、远红外纤维的发展和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远红外纤维的发展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远红外功能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远红外功能作用机理 |
2 远红外添加剂 |
2.1 具有远红外辐射性能的陶瓷粉 |
2.2 石墨烯 |
2.3 远红外添加剂的特点 |
3 远红外功能纤维的制备方法 |
3.1 造粒法 |
3.2 母粒法 |
3.3 溶液纺丝法 |
3.4 注射法 |
3.5 复合法 |
4 远红外纤维的功能及用途 |
4.1 保温功能及用途 |
4.2 保健功能及用途 |
4.3 抗菌性能及应用 |
5 远红外纤维所面临的问题 |
6 远红外纤维的发展趋势 |
(2)远红外面料骑行裤对运动疲劳及疲劳恢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远红外功能服的研究现状 |
1.2.2 运动疲劳评判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远红外纤维性能研究及骑行裤制备 |
2.1 远红外纺织品的特性及应用 |
2.1.1 远红外作用机理 |
2.1.2 远红外纤维制备方法 |
2.1.3 纳米级粉体 |
2.1.4 远红外纺织品 |
2.2 Emana远红外纤维性能 |
2.2.1 Emana远红外纤维概述 |
2.2.2 Emana远红外纤维形态测试 |
2.3 骑行裤制备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远红外面料骑行裤功能性实验设计 |
3.1 骑行裤压力测试 |
3.1.1 实验对象与测试点选取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实验结果分析 |
3.2 实验设计 |
3.2.1 实验测试指标选取 |
3.2.2 实验测试点选取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实验仪器的选择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4.1 表面肌电信号 |
4.1.1 多因素方差分析 |
4.1.2 肌肉状态时段分析 |
4.2 心率 |
4.2.1 时长分析 |
4.2.2 恢复时段分析 |
4.3 血压 |
4.4 体表温度 |
4.4.1 运动体温变化分析 |
4.4.2 绝对体温分析 |
4.4.3 恢复体温分析 |
4.5 血流灌注量 |
4.6 围度值 |
4.7 主观疲劳评价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评价 |
5.1 灰色近优综合评价 |
5.2 评价指标选取 |
5.2.1 运动中疲劳评价指标 |
5.2.2 运动疲劳恢复评价指标 |
5.3 评价结果 |
5.3.1 运动中疲劳评价结果 |
5.3.2 运动疲劳恢复评价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各模型时长-恢复心率拟合表 |
附录二: 恢复期心率值表 |
附录三: 绝对体温-远红外面料含量估计边际均值拟合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远红外纤维无缝针织物结构与血流灌注量及服用性能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远红外及微循环血流灌注量 |
1.1.2 远红外在医疗上的应用 |
1.2 医疗保健纺织品的研究现状 |
1.2.1 功能纺织品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远红外纤维研究进展 |
1.2.2.1 茶叶碳纤维 |
1.2.2.2 火山岩纤维 |
1.2.2.3 竹炭纤维 |
1.2.2.4 石墨烯纤维 |
1.2.2.5 咖啡碳纤维 |
1.3 无缝针织技术的发展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六种远红外纤维的性能研究及其无缝针织物试样方案的建立 |
2.1 六种远红外纤维的性能研究 |
2.1.1 纱线的选择 |
2.1.2 纱线的外观形态测试 |
2.1.3 纱线的拉伸断裂性能测试 |
2.1.4 纱线的吸湿性测试 |
2.2 六种远红外无缝针织物试样方案的建立 |
2.2.1 纱线方案的确定 |
2.2.2 组织结构的确定 |
2.2.3 面纱进纱比的确定 |
2.2.4 试样方案的建立 |
2.3 六种远红外无缝针织物试样基本规格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六种远红外无缝针织物试样织物的功能性研究 |
3.1 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测试实验方案的研究 |
3.1.1 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测试实验设备 |
3.1.2 实验测试准备 |
3.1.2.1 测试前准备要求 |
3.1.2.2 受试者条件及测试指标 |
3.1.2.3 血流促进倍数计算方法 |
3.1.3 实验试样的配置 |
3.1.3.1 织物打孔测试方案的确定 |
3.1.3.2 织物覆盖时间及织物宽度的确定 |
3.2 皮肤微循环测试方法的制定 |
3.3 六种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的皮肤微循环性能研究 |
3.3.1 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测试 |
3.3.2 实验结果分析 |
3.4 六种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的远红外发射率研究 |
3.4.1 织物的远红外发射率测试 |
3.4.2 实验结果分析 |
3.5 六种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的抗静电性能研究 |
3.5.1 织物的抗静电性能测试 |
3.5.2 实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远红外纤维无缝针织物优化试样方案的建立及制备 |
4.1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优化试样方案的建立 |
4.1.1 纱线方案的确定 |
4.1.2 织物组织的确定 |
4.1.3 织物面纱进纱比的确定 |
4.1.4 织物试样方案的建立 |
4.2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试样基本规格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的功能性研究 |
5.1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的皮肤微循环功能研究 |
5.1.1 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测试 |
5.1.2 实验结果分析 |
5.2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的抗静电性能研究 |
5.2.1 织物的抗静电性能测试 |
5.2.2 实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远红外纤维无缝针织物的服用舒适性能研究 |
6.1 织物的保暖性 |
6.1.1 保暖性测试 |
6.1.2 实验结果分析 |
6.2 织物的吸湿性 |
6.2.1 吸湿性测试 |
6.2.2 实验结果分析 |
6.3 织物的透湿性 |
6.3.1 透湿性测试 |
6.3.2 实验结果分析 |
6.4 织物的透气性 |
6.4.1 透气性测试 |
6.4.2 实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的外观性能研究 |
7.1 织物的抗皱性 |
7.1.1 折皱回复性测试 |
7.1.2 实验结果分析 |
7.2 织物的悬垂性 |
7.2.1 悬垂性测试 |
7.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7.3 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 |
7.3.1 抗起毛起球性测试 |
7.3.2 实验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综合性能评判 |
8.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决策步骤 |
8.2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性能的综合评判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促进人体皮肤微循环效应的远红外无缝针织服装的设计开发 |
9.1 问卷调查 |
9.1.1 问卷调查对象及内容 |
9.1.2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9.2 设计思路 |
9.3 设计流程 |
9.3.1 原料选择 |
9.3.2 款式和组织设计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4)远红外保健纤维的应用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功能纤维 |
2 远红外纤维的结构特点 |
3 远红外保健纤维的原理 |
4 远红外保健纤维的发展 |
5 远红外保健纤维的应用 |
6 远红外保健纤维的发展前景 |
(5)吸光发热远红外聚酰胺6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PA6 纤维的概述 |
1.3 吸光发热远红外纤维的改性研究 |
1.3.1 吸光发热远红外纤维的保暖机理 |
1.3.2 吸光发热远红外纤维的保健机理 |
1.3.3 吸光发热远红外PA6 纤维的制备方法 |
1.3.4 吸光发热远红外纤维的测试方法 |
1.3.5 吸光发热远红外纤维的研究进展 |
1.4 吸光发热远红外粉体的选择及制备 |
1.4.1 二氧化硅的结构及性质 |
1.4.2 尖晶石铁氧体的结构与性质 |
1.4.3 尖晶石铁氧体常见的制备方法 |
1.4.4 二氧化硅常见的制备方法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核壳结构吸光发热远红外粉体的合成及其结构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吸光发热远红外纳米粉体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热稳定性测试 |
2.3.2 透射电镜测试(TEM)测试 |
2.3.3 粒径测试 |
2.3.4 X射线衍射测试 |
2.3.5 红外光谱测试 |
2.3.6 紫外可见近红外测试 |
2.3.7 吸光发热性能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前驱体热稳定性分析 |
2.4.2 不同包覆方式的包覆效果 |
2.4.3 粒径分析 |
2.4.4 不同包覆方式及煅烧温度对粉体物相结构的影响 |
2.4.5 红外光谱分析 |
2.4.6 光吸收性能分析 |
2.4.7 吸光发热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原位聚合方法制备的聚酰胺6及其结构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吸光发热远红外聚酰胺6 切片的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相对粘度测定 |
3.3.2 热水可萃取物含量测试 |
3.3.3 差示扫描量热测试(DSC) |
3.3.4 热稳定性测试 |
3.3.5 毛细管流变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相对粘度分析 |
3.4.2 热水可萃取物含量分析 |
3.4.3 熔融结晶行为分析 |
3.4.5 热稳定性分析 |
3.4.6 流变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吸光发热远红外聚酰胺6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吸光发热远红外聚酰胺6 纤维及织物的制备 |
4.3 测试与表征 |
4.3.1 扫描电镜(SEM)测试 |
4.3.2 X射线衍射测试 |
4.3.3 声速取向测试 |
4.3.4 复丝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
4.3.5 紫外可见近红外测试 |
4.3.6 吸光发热性能测试 |
4.3.7 远红外发射率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吸光发热粉体在PA6 基体中的分散性 |
4.4.2 纤维结晶结构分析 |
4.4.3 纤维大分子取向分析 |
4.4.4 纤维力学性能分析 |
4.4.5 织物的光吸收性分析 |
4.4.6 织物的吸光发热性能分析 |
4.4.7 织物的远红外发射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远红外纺织品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远红外纺织品的作用原理 |
2 远红外纺织品的生产制备 |
2.1 远红外纤维的制备 |
2.2 后整理制备远红外织物 |
3 远红外纺织品的功能 |
3.1 保温用纺织品 |
3.2 保健用纺织品 |
3.3 卫生用纺织品 |
4 远红外纺织品的发展前景 |
(7)远红外纺织品及新型石墨烯远红外功能纺织品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远红外纺织品研究的理论依据 |
2 远红外添加剂种类 |
3 远红外纺织品的功能及应用 |
4 远红外纺织品分类及加工方法 |
4.1 远红外纤维 |
4.2 远红外织物 |
5 传统远红外纺织品的发展 |
6 新型石墨烯远红外功能纺织品的发展 |
7 未来远红外纺织品发展趋势 |
(9)图像分析技术在远红外纤维成分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远红外纤维 |
2图像分析技术在常规纺织品质量检测方面的应用 |
2.1国外的研究现状 |
2.2国内的应用研究 |
3远红外纤维定量检测方法现状 |
4图像分析法检测远红外纤维成分依据 |
5结论 |
(10)远红外纺织品的加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远红外线辐射的保暖保健机理 |
2 远红外辐射功能助剂 |
3 远红外纤维的制造技术 |
3.1 改性树脂法 |
3.2 母粒法 |
3.3 注射法 |
3.4 溶液纺丝法 |
4 织物的远红外后整理技术 |
4.1 涂层法 |
4.2 浸轧法 |
4.3 浸渍法 |
4.4 其他方法 |
5 结语 |
四、远红外纤维的发展和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远红外功能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霍子龙,许多,吴圆凤,杨超,吉强. 染整技术, 2021(07)
- [2]远红外面料骑行裤对运动疲劳及疲劳恢复的影响[D]. 李萱.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3]远红外纤维无缝针织物结构与血流灌注量及服用性能关系的研究[D]. 王元元.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
- [4]远红外保健纤维的应用与发展[J]. 王帆,杜紫晴,王铭予. 辽宁丝绸, 2019(04)
- [5]吸光发热远红外聚酰胺6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黄家鹏. 东华大学, 2019(01)
- [6]远红外纺织品的制备与应用[J]. 吴波伟,黄顺伟. 产业用纺织品, 2018(01)
- [7]远红外纺织品及新型石墨烯远红外功能纺织品的研究进展[J]. 杜敏芝,田明伟,曲丽君.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4)
- [8]远红外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A]. 王玉,李青山,杨帆. 全国第十五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 2015
- [9]图像分析技术在远红外纤维成分检测中的应用[J]. 许强,于坤,薛瑞. 山东纺织科技, 2015(04)
- [10]远红外纺织品的加工技术[J]. 吴建华. 纺织导报, 2014(05)
标签:骑行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