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线装置论文和设计-成三荣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线装置,包括:机器人(23)、工装板(2)、取线夹具(4);在机器人(23)的一侧设有倍速线链(8),工装板(2)设置在倍速线链(8)上,在工装板(2)的两端设有用于卡住线束的卡扣组件(5),在机器人(23)的机械臂上设有快换盘公头(31),在取线夹具(4)上设有快换盘母头(32),本实用新型通过机器人使用取线夹具和卡扣组件实现了快速取线,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取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23)、工装板(2)、取线夹具(4);在机器人(23)的一侧设有倍速线链(8),工装板(2)设置在倍速线链(8)上,在工装板(2)的两端设有用于卡住线束的卡扣组件(5),在机器人(23)的机械臂上设有快换盘公头(31),在取线夹具(4)上设有快换盘母头(32)。

设计方案

1.一种取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23)、工装板(2)、取线夹具(4);在机器人(23)的一侧设有倍速线链(8),工装板(2)设置在倍速线链(8)上,在工装板(2)的两端设有用于卡住线束的卡扣组件(5),在机器人(23)的机械臂上设有快换盘公头(31),在取线夹具(4)上设有快换盘母头(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5)包括上卡板(51)与下卡板(52), 下卡板(52)固定在工装板(2)上,上卡板(51)的一端和下卡板(52)的一端转动连接,上卡板(51)的另一端和下卡板(52)的另一端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线夹具(4)包括铝型材支架(16),在铝型材支架(16)的两端设有夹爪(19)和前推气缸(1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卡板(51)与下卡板(52)的转动连接端设有扭簧(13),扭簧(13)的一条扭臂和上卡板(51)固定连接,另一条扭臂和下卡板(5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上卡板(51)卡接的一端的下卡板(52)上设有伸缩杆(53),伸缩杆(53)的一端和下卡板(52)固定连接,另一端连设有楔形挂钩(15),在伸缩杆(53)的外部套有弹簧(14),弹簧(14)的一端抵在下卡板(52)上,另一端抵在楔形挂钩(15)的底部,在上卡板(51)内设有与楔形挂钩(15)对应的卡(1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取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铝型材支架(16)每端的夹爪(19)为两个或者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机器人(23)的一侧设有输送线(6),在输送线(6)上设有周转箱(7),在机器人(23)的另一侧设有不良品箱(9)。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线束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线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发展日新月异,与常规汽车导线相比新能源汽车线束有零部件多、结构复杂的特点,需要做的操作工序更多,也更加复杂,然而,目前的取线装置取线效率较低,已经不足以适应要求日益提高的现代化工业生产,因此,如何是的目前的取线效率更高,成了当下汽车线束加工行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线装置,能够提高线束加工过程中取线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取线装置,包括:机器人、工装板、取线夹具;在机器人的一侧设有倍速线链,工装板设置在倍速线链上,在工装板的两端设有用于卡住线束的卡扣组件,在机器人的机械臂上设有快换盘公头, 在取线夹具上设有快换盘母头。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组件包括上卡板与下卡板, 下卡板固定在工装板上,上卡板的一端和下卡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上卡板的另一端和下卡板的另一端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取线夹具包括铝型材支架,在铝型材支架的两端设有夹爪和前推气缸。

进一步的,在上卡板与下卡板的转动连接端设有扭簧,扭簧的一条扭臂和上卡板固定连接,另一条扭臂和下卡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与上卡板卡接的一端的下卡板上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和下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连设有楔形挂钩,在伸缩杆的外部套有弹簧,弹簧的一端抵在下卡板上,另一端抵在楔形挂钩的底部,在上卡板内设有与楔形挂钩对应的卡槽。

进一步的,在铝型材支架每端的夹爪为两个或者四个。

进一步的,在机器人的一侧设有输送线,在输送线上设有周转箱,在在机器人的另一侧设有不良品箱。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机器人使用取线夹具和卡扣组件实现了快速取线,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卡板与下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取线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和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图1-4,一种取线装置,包括:机器人23、工装板2、取线夹具4;在机器人23的一侧设有倍速线链8,工装板2设置在倍速线链8上,在工装板2的两端设有用于卡住线束的卡扣组件5,在机器人23的机械臂上设有快换盘公头31, 在取线夹具4上设有快换盘母头32。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组件5包括上卡板51与下卡板52, 下卡板52固定在工装板2上,上卡板51的一端和下卡板52的一端转动连接,上卡板51的另一端和下卡板52的另一端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取线夹具4包括铝型材支架16,在铝型材支架16的两端设有夹爪19和前推气缸17。

为了方便楔形挂钩15脱离后上卡板51自动打开,在上卡板51与下卡板52的转动连接端设有扭簧13,扭簧13的一条扭臂和上卡板51固定连接,另一条扭臂和下卡板52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与上卡板51卡接的一端的下卡板52上设有伸缩杆53,伸缩杆53的一端和下卡板52固定连接,另一端连设有楔形挂钩15,在伸缩杆53的外部套有弹簧14,弹簧14的一端抵在下卡板52上,另一端抵在楔形挂钩15的底部,在上卡板51内设有与楔形挂钩15对应的卡槽18。

为了适应不同的线型,在铝型材支架16每端的夹爪19为两个或者四个。

在机器人23的一侧设有输送线6,在输送线6上设有周转箱7,在在机器人23的另一侧设有不良品箱9。

工作的时候,在上一工序中已经被检测完成的成品线束1被卡扣组件5固定住,上卡板51和下卡板52上都设有和成品线束1两端接头对应的凹槽,将成品线束1两端放入凹槽后,将上卡板51和下卡板52通过楔形挂钩15卡在卡槽18内固定住。当需要取线的时候,机器人23通过机械臂上设有快换盘公头31和固定在铝型材支架16上的快换盘母头32对接将取线夹具4提起,通过取线夹具4两端的前推气缸17顶住伸缩杆53让其回缩,待楔形挂钩15和卡槽18脱离后扭簧13将上卡板51抬起,再通过夹爪19将线束夹起,良品线束被放入周转箱7送走,不良品被放入不良品箱9。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定本实用新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取线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9295.1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461213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H01B 13/00

专利分类号:H01B13/00;H01B13/012

范畴分类:38A;

申请人:昆山沪光汽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昆山沪光汽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326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张浦镇沪光路388号

发明人:成三荣;周晔

第一发明人:成三荣

当前权利人:昆山沪光汽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董建林

代理机构:32224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取线装置论文和设计-成三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