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猬草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麦,染色体,胚乳,麦草,系统,表皮,蛋白。
猬草属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琴,周永红[1](2013)在《小麦族猬草属植物分类处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猬草属HystrixMoench是禾本科小麦族的一个多年生小属,全世界约10余种,主要分布于北美、中亚和西亚。该属由Moench(1794)建立,该属植物的一个显着形态特征是:颖缺失或呈针状颖,明显区别于小麦族其它属物种,模式种为H.patulaMoench。Baden等(1997)认为猬草属包含6个种:H.patula,H.californica,H.duthiei,H.komarovii,H.coreana和H.sibirica。其中H.duthiei包含3个亚种:H.duthiei ssp.duthiei,H.duthiei ssp.longearistata和H.duthiei ssp.japonica。中国分布有3种:H.komarovii,H.duthiei和H.coreana。(本文来源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分会场: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期刊2013-10-13)
刘静[2](2013)在《小麦族猬草属和赖草属植物的系统发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族(Triticeae)是禾本科(Poaceae)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类群,约有28属380余种。小麦族内大多数物种为草原和草甸的主要组成成分,许多种类是优良的牧草,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也是现代麦类作物改良和牧草遗传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因此,对小麦族植物进行正确分类,研究各类群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进化历史,在理论和实践上有重要意义。猬草属(Hystrix Moench)由Moench(1794)根据其颖强烈退化甚至缺失的特点而建立,模式种为Hy. patula Moench。自建属以来,猬草属的分类地位和界限、物种的染色体组组成等一直处于争论之中。Dewey(1982,1984)基于染色体组分析,认为模式种Hy. patula含有StH染色体组,因此将猬草属物种合并到含StH染色体组的披碱草属(Elymus)中。Jessen&Wang(1997)通过染色体组分析以及基因组特异RAPD标记认为Hy. coreana和Hy. californica具有赖草属(Leymus Hochst.)的NsXm染色体组,将Hy.coreana组合到赖草属中。Zhang et al.(2006)基于染色体组分析和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认为Hy. patula含有StH染色体组,Hy. duthiei和Hy.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含Ns染色体组,与赖草属物种亲缘关系密切。Ellneskog-Staam et al.(2007)根据基因组原位杂交和Southen杂交的结果显示:分布于中国东北的Hy. komarovii具有与Hy. patula相似的StH染色体组,而猬草属其余物种(Hy. duthiei、Hy.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和Hy. coreana)的两个染色体组为Ns1Ns2。因此目前关于猬草属的系统学问题主要是猬草属是否是一有效的属,该属物种的染色体组组成以及与近缘属物种的关系如何,一直是争议的焦点。本研究从微形态结构(表皮微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细胞学(染色体组分析、基因组原位杂交)和分子系统学(叶绿体atpB-rbcL基因间隔区、低拷贝核RPB2基因、多拷贝核ITS序列)叁个方面对猬草属和赖草属物种进行系统学研究,重点探讨猬草属的系统地位、猬草属和赖草属植物的染色体组组成、可能的二倍体属供体、以及属(种)间的系统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叶绿体基因间隔区atpB-rbcL序列对猬草属、赖草属和近缘属物种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1)猬草属模式种Hy. patula与拟鹅观草属和披碱草属物种聚为一支,表明Hy. patula与披碱草属植物亲缘关系近,其母本来源为含St染色体组的拟鹅观草属物种;(2) Hy. duthiei、Hy.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4个新麦草属物种及L. mollis和所有欧亚分布的赖草属物种聚在一支,说明Hy. duthiei、Hy.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与欧亚赖草亲缘关系较近,其母本供体来自含Ns染色体组的新麦草属物种;(3)Hy. coreana和Hy.komarovii与北美赖草及冰草属、旱麦草属、大麦属物种处于同一分支,表明Hy. coreana和Hy. komarovii与北美赖草具有较近亲缘关系,其母本供体为未知来源的Xm染色体组。2、对猬草属、赖草属及近缘属物种的低拷贝核基因RPB2的分子序列和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异源多倍体物种中Ns拷贝的RPB2序列的核苷酸多态性明显高于其二倍体供体物种的序列多态性,中性检测Tajima's D值和Fu and Li'F值均呈显着负值,暗示NsXm染色体组物种多倍化后发生了明显的种群扩张和遗传分化;(2)RPB2基因在Hy. coreana、Hy. duthiei、Hy.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L. karelinii、L. innovatus、 L. paboauns、L. salinus、L. shanxiens和L. mollis中表现为多个拷贝序列,并且有7个来自Hy. coreana、Hy. duthiei、L. salinus、L. karelinii的RPB2序列为重组(嵌合)序列,推测重组序列来源于种间杂交和基因重组;(3)猬草属模式种Hy. patula含有StH染色体组,与披碱草属、拟鹅观草属和大麦属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猬草属的其它物种Hy.duthiei、Hy.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Hy. coreana和Hy. komarovii含有NsXm染色体组,与新麦草属和赖草属植物亲缘关系密切;(4)H染色体组可能以基因渗入的方式参与Xm染色体组的组成;(5)L. molli与中亚赖草L. multicaulis关系密切,北美分布的L. mollis可能是由中亚分布的物种迁徙而至,并且与StH染色体组物种发生过遗传交流。3、对含NsXm染色体组组成的猬草属、赖草属及近缘二倍体属物种的ITS序列进行序列特征分析,构建ITS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猬草属物种的ITS序列与赖草属和新麦草属聚类,表明Hy. coreana、Hy. duthiei、Hy.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和Hy. komarovii与赖草属植物亲缘关系较近;(2)猬草属和赖草属物种中Ns-染色体组类型的ITS序列来源于新麦草属,P/F和St染色体组类型的ITS序列分别来源于AgropyronlEremopyrum和Pseudoroegneria物种;(3)ITS序列呈现出单亲类型(Ns染色体组类型)占优势,推测与赖草属的部分异源多倍体起源有关;(4)猬草属和赖草属物种的Ns类型的ITS序列聚类呈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显示猬草属和赖草属物种的ITS谱系结构与物种的地理分布存在关联,推测不同生态和地理环境下的自然选择导致物种的适应分化和物种形成,并且也引起rDNA基因的进化分歧。4、对猬草属和赖草属物种进行了属(种)间人工杂交及细胞遗传学观察。杂交结果如下:(1)共计进行了23组种间及属间杂交组合,获得13个组合的杂种植株;(2)以Hy.duthiei和Hy.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为母本与Hy. coreana及赖草属物种的授粉率较高,杂交后种子发育初期结实率可达38%,但是种子发育后期衰退,导致形成干瘪种子,可能与某些影响胚乳发育的基因有关;(3)赖草属种间杂交结实率较高,容易获得杂种植株。对杂种F1减数分裂中期Ⅰ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配对情况进行了观察和统计,结果显示:L.multicaulis x L. crassiusculus平均每细胞形成12.87个二价体,L. qinghaicus x L. multicaulis和L. multicaulis x L. qinghaicus平均每细胞分别形成12.07和11.92个二价体,表明L.crassiusculus和L. qinghaicus具有与L. multicaulis相同的染色体组组成,即NsXm染色体组,作为赖草属中的新分类群是恰当的。5、对3个猬草属物种(Hy. komarovii、Hy. core ana和Hy.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和4个赖草属物种(L.flexus、L. mundus、L. racemosus和L. secalinus)进行单色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结果表明:(1) Hy. komarovii的染色体组中不含St染色体组和H染色体组;(2) Hy. komarovii、Hy. coreana和Hy.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与供试的4个赖草属物种的染色体组成相似,很可能为两个来源于新麦草属的Ns染色体组,或Xm染色体组与Ns染色体组高度同源;(3)Ee染色体组与NsXm染色体组有一定的同源性,导致一些高度重复的小片段杂交;(4)Xm染色体组并非来自P染色体组。6、对猬草属和赖草属以及近缘属披碱草属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和叶片横切面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叶表皮形态与解剖结构都具有种内稳定性和种间差异性,具有物种鉴分的参考价值,但在属间或属内分组水平上的分类意义不大;(2)在叶表皮微形态上长细胞的壁形态、短细胞的有无、气孔的密度等性状差异明显;(3)解剖结构上,中肋的存在与否及形态、中央维管束的分布位置等性状具有较高的区分价值;(4)叶表皮形态与解剖结构特征表现出与植物所生长的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3-04-19)
刘静,张海琴,凡星,沙莉娜,曾建[3](2012)在《基于叶绿体atpB-rbcL序列探讨猬草属和赖草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和母系起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小麦族猬草属、赖草属(NsXm)、披碱草属(StH)及含不同染色体组(St、H、Ns、Eb、Ee、P、F、V、W)的近缘二倍体属共46个类群的叶绿体基因间隔区atpB-rbcL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探讨猬草属和赖草属植物系统发育关系及母系起源。结果显示,1)猬草属模式种H.patula与拟鹅观草属和披碱草属物种聚为一支,表明H.patula与披碱草属植物亲缘关系近,其母本来源为含St染色体组的拟鹅观草属物种;2)猬草、长芒猬草、4个新麦草属物种及滨麦和所有欧亚分布的赖草属物种聚在一支,说明猬草、长芒猬草与欧亚赖草亲缘关系较近,其母本供体来自含Ns染色体组的新麦草属物种;3)高丽猬草和东北猬草与北美赖草及冰草属、旱麦草属、大麦属物种处于同一分支,表明高丽猬草和东北猬草与北美赖草具有较近亲缘关系,其母本供体为未知来源的Xm染色体组。研究结果支持将H.patula组合到披碱草属中,猬草、长芒猬草、高丽猬草和东北猬草应组合到赖草属中。(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刘静,丁春邦,杨瑞武,周永红[4](2009)在《小麦族猬草属和赖草属物种的叶表皮微形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4种猬草属和12种赖草属植物叶表皮进行光镜观察,发现叶下表皮呈现较丰富的微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长细胞形态、短细胞类型及分布、刺毛的有无、气孔器的形态与分布等;表皮微形态的性状组合特征与植物所生长的生态环境有较大的关联;叶表皮微形态具有区分物种的价值,但在属间或属内分组水平上的分类意义不大。(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张海琴,周永红,杨瑞武,丁春邦,张利[5](2008)在《猬草属与其近缘属物种的RAPD和ISSR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猬草属及其近缘属(新麦草属、赖草属)物种11种1变种共13份材料进行了RAPD和ISSR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新麦草属物种和赖草属物种各自聚类在一起;②猬草属模式种Hystrixpatula与其他猬草属物种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③Hystrix coreana、H.duthiei ssp.duthiei和H.duthiei ssp.longearistata与含Ns基因组的新麦草属物种及具NsXm基因组的赖草属物种聚在一起。以上结果与细胞学结果类似,表明H.patula与其他猬草属物种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而H.coreana、H.duthiei ssp.duthiei和H.duthiei ssp.longearistata与新麦草属及赖草属物种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两种标记得到的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聚类图基本一致,但ISSR引物扩增的多态性高于RAPD标记,且PCR扩增反应优于RAPD反应。RAPD和ISSR标记可作为评价小麦族物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分子标记技术。(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刘静,杨瑞武,张海琴,周永红[6](2007)在《猬草属及其近缘属种子胚乳细胞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小麦族猬草属、赖草属、新麦草属、拟鹅观草属、披碱草属和Lophopyrum共6属20份材料的胚乳细胞特征进行解剖观察,发现不同属种植物种子胚乳细胞存在丰富的多样性,不同物种的胚乳细胞在大小、形状和数量上均表现出差异,但不能很好地反映种以上的组、属以及基因组间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张颖,张利,张海琴,丁春邦,周永红[7](2006)在《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物种的醇溶蛋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酸性聚丙烯胺凝胶电泳(A-PAGE)对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19个物种进行醇溶蛋白电泳分析,19份材料电泳分离出75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条带,均为多态性带。结果表明:①19个物种具有很显着的醇溶蛋白遗传差异;②聚类分析显示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物种各自聚为一类;猬草属的模式种Hystrix patula与披碱草属物种聚类在一起,而H.duthiei和H.longearistata单独聚为一类;③本研究结果与形态学、细胞学、RAPD和RAMP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鹅观草属、披碱草属和仲彬草属分别作为属分类等级处理是恰当的,猬草属的系统地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刘静,杨瑞武,张海琴,周永红[8](2006)在《小麦族猬草属和近缘属物种醇溶蛋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小麦族猬草属、赖草属、新麦草属、拟鹅观草属、披碱草属和Lophopyrum共6属19份材料进行醇溶蛋白遗传分析。结果表明:①19份材料共出现19种不同的醇溶蛋白图谱,共分离出56条带纹,多态性高达100%,说明属间和种间具有丰富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态性;②Hystrix duthieissp.duthiei与H.duthieissp.longearistata的亲缘关系较近,它们与H.patula的亲缘关系较远;Psathyrostachys juncea和Psa.huashanica亲缘关系较远;Lophopyrum elongatum和Lo.bessarabicum的亲缘关系较远;③含相似染色体组的物种能各自聚类在一起,它们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④醇溶蛋白揭示的亲缘关系与形态学、细胞学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醇溶蛋白能够用于小麦族多年生物种系统亲缘关系分析。(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张春,周永红,于海清,凡星,张海琴[9](2006)在《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物种的酯酶同工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小麦族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19个物种的幼叶酯酶同工酶比较分析,电泳分离出迁移率不同的24条酶带。结果表明:①4个属19个物种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多态性较高,遗传差异较大,其属间变异大于种间变异;②形态相似,染色体组相同的物种聚类在一起;猬草属模式种Hystrix patula和披碱草属的4个物种聚在一起,而H.duthiei和H.longearistata聚在一起;③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与前人的细胞学和形态学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仲彬草属、鹅观草属和披碱草属作为属分类等级处理是恰当的,猬草属的系统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张颖,周永红,张利,张海琴,杨瑞武[10](2006)在《小麦族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细胞质基因组PCR-RFLP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23个物种和1份外类群共24份材料进行了细胞质基因组PCR-RFLP分析。3个叶绿体和3个线粒体通用引物扩增出的片段,用15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其进行酶切。在47种引物/酶组合中,获得329条DNA片段,其中304条具有多态性,占92.4%。结果表明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材料存在属间和种间多态性,遗传相似系数较高。聚类分析显示仲彬草属单独聚为一类,鹅观草属R.grandis、R.aristiglumis、R.elytrigioides、R.alashanica、R.magnicaespes聚为一类,R.caucasica、R.ciliar-is、R.amurensis、R.japonensis聚在一起,5个披碱草属材料、3个猬草属材料和1个鹅观草属物种R.kamoji聚为一类。这些结果与前人对其进行的RAPD和RAMP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仲彬草属作为属分类等级处理是恰当的,对于鹅观草属、披碱草属和猬草属的系统地位和一些物种的分类处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2006年04期)
猬草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麦族(Triticeae)是禾本科(Poaceae)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类群,约有28属380余种。小麦族内大多数物种为草原和草甸的主要组成成分,许多种类是优良的牧草,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也是现代麦类作物改良和牧草遗传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因此,对小麦族植物进行正确分类,研究各类群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进化历史,在理论和实践上有重要意义。猬草属(Hystrix Moench)由Moench(1794)根据其颖强烈退化甚至缺失的特点而建立,模式种为Hy. patula Moench。自建属以来,猬草属的分类地位和界限、物种的染色体组组成等一直处于争论之中。Dewey(1982,1984)基于染色体组分析,认为模式种Hy. patula含有StH染色体组,因此将猬草属物种合并到含StH染色体组的披碱草属(Elymus)中。Jessen&Wang(1997)通过染色体组分析以及基因组特异RAPD标记认为Hy. coreana和Hy. californica具有赖草属(Leymus Hochst.)的NsXm染色体组,将Hy.coreana组合到赖草属中。Zhang et al.(2006)基于染色体组分析和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认为Hy. patula含有StH染色体组,Hy. duthiei和Hy.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含Ns染色体组,与赖草属物种亲缘关系密切。Ellneskog-Staam et al.(2007)根据基因组原位杂交和Southen杂交的结果显示:分布于中国东北的Hy. komarovii具有与Hy. patula相似的StH染色体组,而猬草属其余物种(Hy. duthiei、Hy.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和Hy. coreana)的两个染色体组为Ns1Ns2。因此目前关于猬草属的系统学问题主要是猬草属是否是一有效的属,该属物种的染色体组组成以及与近缘属物种的关系如何,一直是争议的焦点。本研究从微形态结构(表皮微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细胞学(染色体组分析、基因组原位杂交)和分子系统学(叶绿体atpB-rbcL基因间隔区、低拷贝核RPB2基因、多拷贝核ITS序列)叁个方面对猬草属和赖草属物种进行系统学研究,重点探讨猬草属的系统地位、猬草属和赖草属植物的染色体组组成、可能的二倍体属供体、以及属(种)间的系统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叶绿体基因间隔区atpB-rbcL序列对猬草属、赖草属和近缘属物种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1)猬草属模式种Hy. patula与拟鹅观草属和披碱草属物种聚为一支,表明Hy. patula与披碱草属植物亲缘关系近,其母本来源为含St染色体组的拟鹅观草属物种;(2) Hy. duthiei、Hy.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4个新麦草属物种及L. mollis和所有欧亚分布的赖草属物种聚在一支,说明Hy. duthiei、Hy.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与欧亚赖草亲缘关系较近,其母本供体来自含Ns染色体组的新麦草属物种;(3)Hy. coreana和Hy.komarovii与北美赖草及冰草属、旱麦草属、大麦属物种处于同一分支,表明Hy. coreana和Hy. komarovii与北美赖草具有较近亲缘关系,其母本供体为未知来源的Xm染色体组。2、对猬草属、赖草属及近缘属物种的低拷贝核基因RPB2的分子序列和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异源多倍体物种中Ns拷贝的RPB2序列的核苷酸多态性明显高于其二倍体供体物种的序列多态性,中性检测Tajima's D值和Fu and Li'F值均呈显着负值,暗示NsXm染色体组物种多倍化后发生了明显的种群扩张和遗传分化;(2)RPB2基因在Hy. coreana、Hy. duthiei、Hy.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L. karelinii、L. innovatus、 L. paboauns、L. salinus、L. shanxiens和L. mollis中表现为多个拷贝序列,并且有7个来自Hy. coreana、Hy. duthiei、L. salinus、L. karelinii的RPB2序列为重组(嵌合)序列,推测重组序列来源于种间杂交和基因重组;(3)猬草属模式种Hy. patula含有StH染色体组,与披碱草属、拟鹅观草属和大麦属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猬草属的其它物种Hy.duthiei、Hy.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Hy. coreana和Hy. komarovii含有NsXm染色体组,与新麦草属和赖草属植物亲缘关系密切;(4)H染色体组可能以基因渗入的方式参与Xm染色体组的组成;(5)L. molli与中亚赖草L. multicaulis关系密切,北美分布的L. mollis可能是由中亚分布的物种迁徙而至,并且与StH染色体组物种发生过遗传交流。3、对含NsXm染色体组组成的猬草属、赖草属及近缘二倍体属物种的ITS序列进行序列特征分析,构建ITS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猬草属物种的ITS序列与赖草属和新麦草属聚类,表明Hy. coreana、Hy. duthiei、Hy.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和Hy. komarovii与赖草属植物亲缘关系较近;(2)猬草属和赖草属物种中Ns-染色体组类型的ITS序列来源于新麦草属,P/F和St染色体组类型的ITS序列分别来源于AgropyronlEremopyrum和Pseudoroegneria物种;(3)ITS序列呈现出单亲类型(Ns染色体组类型)占优势,推测与赖草属的部分异源多倍体起源有关;(4)猬草属和赖草属物种的Ns类型的ITS序列聚类呈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显示猬草属和赖草属物种的ITS谱系结构与物种的地理分布存在关联,推测不同生态和地理环境下的自然选择导致物种的适应分化和物种形成,并且也引起rDNA基因的进化分歧。4、对猬草属和赖草属物种进行了属(种)间人工杂交及细胞遗传学观察。杂交结果如下:(1)共计进行了23组种间及属间杂交组合,获得13个组合的杂种植株;(2)以Hy.duthiei和Hy.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为母本与Hy. coreana及赖草属物种的授粉率较高,杂交后种子发育初期结实率可达38%,但是种子发育后期衰退,导致形成干瘪种子,可能与某些影响胚乳发育的基因有关;(3)赖草属种间杂交结实率较高,容易获得杂种植株。对杂种F1减数分裂中期Ⅰ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配对情况进行了观察和统计,结果显示:L.multicaulis x L. crassiusculus平均每细胞形成12.87个二价体,L. qinghaicus x L. multicaulis和L. multicaulis x L. qinghaicus平均每细胞分别形成12.07和11.92个二价体,表明L.crassiusculus和L. qinghaicus具有与L. multicaulis相同的染色体组组成,即NsXm染色体组,作为赖草属中的新分类群是恰当的。5、对3个猬草属物种(Hy. komarovii、Hy. core ana和Hy.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和4个赖草属物种(L.flexus、L. mundus、L. racemosus和L. secalinus)进行单色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结果表明:(1) Hy. komarovii的染色体组中不含St染色体组和H染色体组;(2) Hy. komarovii、Hy. coreana和Hy.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与供试的4个赖草属物种的染色体组成相似,很可能为两个来源于新麦草属的Ns染色体组,或Xm染色体组与Ns染色体组高度同源;(3)Ee染色体组与NsXm染色体组有一定的同源性,导致一些高度重复的小片段杂交;(4)Xm染色体组并非来自P染色体组。6、对猬草属和赖草属以及近缘属披碱草属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和叶片横切面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叶表皮形态与解剖结构都具有种内稳定性和种间差异性,具有物种鉴分的参考价值,但在属间或属内分组水平上的分类意义不大;(2)在叶表皮微形态上长细胞的壁形态、短细胞的有无、气孔的密度等性状差异明显;(3)解剖结构上,中肋的存在与否及形态、中央维管束的分布位置等性状具有较高的区分价值;(4)叶表皮形态与解剖结构特征表现出与植物所生长的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猬草属论文参考文献
[1].张海琴,周永红.小麦族猬草属植物分类处理研究[C].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分会场:系统与进化植物学.2013
[2].刘静.小麦族猬草属和赖草属植物的系统发育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3].刘静,张海琴,凡星,沙莉娜,曾建.基于叶绿体atpB-rbcL序列探讨猬草属和赖草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和母系起源[J].草业学报.2012
[4].刘静,丁春邦,杨瑞武,周永红.小麦族猬草属和赖草属物种的叶表皮微形态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9
[5].张海琴,周永红,杨瑞武,丁春邦,张利.猬草属与其近缘属物种的RAPD和ISSR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8
[6].刘静,杨瑞武,张海琴,周永红.猬草属及其近缘属种子胚乳细胞多样性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7
[7].张颖,张利,张海琴,丁春邦,周永红.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物种的醇溶蛋白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6
[8].刘静,杨瑞武,张海琴,周永红.小麦族猬草属和近缘属物种醇溶蛋白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6
[9].张春,周永红,于海清,凡星,张海琴.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物种的酯酶同工酶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6
[10].张颖,周永红,张利,张海琴,杨瑞武.小麦族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细胞质基因组PCR-RFLP分析[J].遗传.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