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靖西市地州镇中心小学533000
摘要:为了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重视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分析,成为重要的教学探究问题。但是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情境的创设效果并不理想。这就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就围绕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要点
一、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分析的必要性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加之数学学习的内容相对枯燥,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学习效率很低。结合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成为完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工作。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主要是数学教师运用多种手段,精心设计富有感情色彩的生活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概念,使学生可以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并快速地理解学习的内容。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因此,进行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工作。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情境的特征
1.生活性。有效的数学情境赋予数学学习以生活情趣。《课程标准》指出: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而且有利于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操作性。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思维的发展都要经历“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小学生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具体形象思维逐步上升。而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创设操作性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从而使抽象的概念、算理具体化。
3.趣味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
4.参与性。有效的教学情境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学习实际,应该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到情境之中。
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1.情境的创设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要刻意制造些什么,也不要额外添加些什么。要立足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力争使所创设的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习数学新知识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一些数学经验。这些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粗浅认识”构成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必须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情境创设中的问题要有价值。有了问题才能有思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创设情境除了要贴近生活之外也要结合学生的特征。当然,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不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度,否则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参与。但是开放度太大,问题不着边际,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会浪费大量有效时间,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4.构建操作情境。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动手操作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当然,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农村特点,就地取材,以接地气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
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创设了实物演示情境:将一块土豆切成一个长方体,让学生结合教师的演示说一说“切土豆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接着组织学生独立操作切土豆,同桌互相说一说“长方体的顶点、棱和面分别是怎样形成的”;然后再让学生结合牙膏盒、墨水盒等实物开展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进一步用数学语言表达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各种特征。学生的感知学习始终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促进了学生头脑中相关认知的加工和整理,使得表象清晰、深刻。此外,在小学数学操作实践活动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独立的见解和张扬的个性。
总之,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克服一切困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特别要结合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杜良群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8)。
[2]周小洪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浅析[J].速读(上旬),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