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生甲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甲虫,群落,昆虫,典范,生物量,生境,结构。
水生甲虫论文文献综述
彭吉栋,任国栋,武大勇[1](2014)在《白洋淀湿地水生甲虫资源与发生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关于白洋淀湿地水生甲虫的首次研究报道。作者于2012年7-8月和2013年5-10月分别对白洋淀湿地不同生境中水生甲虫进行考察,共获得标本1752头,隶属于2亚目7科25属28种,其中肉食亚目沼梭甲科、伪龙虱科和鼓甲科各1属1种,龙虱科6亚科12属12种;多食亚目牙甲科2亚科8属11种,叶甲科和长泥甲科各1属1种。就数量而言,牙甲科1314头,最多,占总头数的75%,发生频率在7月上旬达到最高值;龙虱科300头,占总数的17.12%,最高值呈现在7月下旬;其他类群的发生主要集中在7月,但种群数量较少。另外,编制了白洋淀湿地水生甲虫的各级分类阶元识别检索表。(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M.,Saeed,HEYDARNEJAD[2](2010)在《伊朗一沼泽中水生甲虫体长与体重的关系(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所用标本为7种水生甲虫,均采自伊朗Choghakhor沼泽。通过对水生甲虫的体长和体重的测量,研究其体长-体重关系(LWR)。结果表明:LWR参数b的变动范围在2.315~3.117之间。所有被观察的水生甲虫体长与体重关系明显,相关系数(r2)均高。本研究所得到的这种相互关系可被用于确定甲虫体重,并有助于解决其他的一些生态学问题。本研究所提出的体长-体重关系(LWR)限制于所观察到的标本体长范围。(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0年08期)
赵玲,郑哲民,地里拜尔,贾凤龙[3](2009)在《水生甲虫系统发育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回顾了水生甲虫近十几年来各个分类阶元水平系统关系的研究历史,对代表性的水生甲虫类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普遍存在的共识和争议。在研究进展中还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水生甲虫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尝试,虽然其研究结果还未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但必将是对现有研究方法的补充。(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09年02期)
赵玲,贾凤龙,地里白尔.吐尔逊,郑哲民[4](2009)在《新疆水生甲虫(昆虫纲:鞘翅目)(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新疆地区静水和流水生境里水生鞘翅目昆虫共7科、32属、66种,其中包括16个中国新纪录,并列出各种在新疆境内的分布.(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期刊2009年01期)
地里白尔·吐尔逊,赵玲[5](2008)在《新疆北疆地区水生甲虫种类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新疆北疆地区水生甲虫6个科29个属53个种,其中15个中国新记录种。采集的种类中牙甲科和龙虱科的种类占绝对优势,前者有9个属23个种,占水生甲虫种类的43%,后者共有13个属18个种,占总种类的34%,其次是沟背牙甲科,仅1属5种,占总种类的9%,豉甲科3个属4个种,占总种类的8%,沼梭科2属2种,占总种类的4%,平唇水龟虫科,仅1属1种,占总种类的2%。(本文来源于《新疆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吴璟,杨莲芳,李强,王备新[6](2008)在《西苕溪中上游流域水生甲虫分布与环境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生甲虫(昆虫纲,鞘翅目)群落结构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制约.西苕溪中上游流域38个样点共发现水生甲虫12科36个分类单元.优势属是长角泥甲科的Stenelmis属和扁泥甲科的Psephenoides属,出现频度分别为30和22,但有29属的出现频率不大于5.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鞘翅目群落组成受荫蔽度、总氮、电导率和栖境质量影响最大.样点环境指标聚类结果与CCA结果一致,样点被分为3组.从第1组至第3组,水体中的总氮(2.80→3.52mg/L)和化学需氧量(14.5→20.29mg/L)明显上升,荫蔽度(18→6)明显降低.第1组(18个分类单元)和第3组(16个分类单元)的水生甲虫种类组成差异极显着(P<0.01),第2组水生甲虫多样性最高(26个分类单元).Macronychus,Zaitzevia,Scirtes,Stenocolus,Berosus,Laccobius和Ectopria属可作为清洁水体指示生物,Hydrocassis和Ancyronyx属是重污染水体指示生物.图3表4参16(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吴璟[7](2007)在《西苕溪流域水生甲虫群落与环境以及底栖动物完整性与土地利用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的溪流理化指标和栖境指标下水生甲虫群落结构,并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了土地利用与生态完整性之间的关系。群落结构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制约。2005年西苕溪中上游流域38个样点共发现水生甲虫12科36属种。优势属是长角泥甲科的Stenelmis和扁泥甲科的Psephenoidss属,出现频度分别为78.97%和67.89%,但有29属的出现频率不大于15%。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鞘翅目群落组成受荫蔽度、总磷、电导率和栖境质量影响最大.样点环境指标聚类把样点被分为叁组。第1组(18属种)和第3组(16属种)的水生甲虫种类组成差异极显着(P<0.01)。第2组水生甲虫多样性最高(26属种)。Macronychus,Zaitzevia,Scirtes,Stenocolus,Berosus,Laccobius,Ectopria属可作为清洁水体指示生物,Hydrocassis和Ancyronyx属是重污染水体指示生物.生物完整性是诊断溪流生物学状况和生态健康的重要指标。利用2003年西苕溪TM数据和DEM模型计算了62个样点上游3种空间尺度下(亚流域、沿岸和局部)的土地利用类型。结果表明,耕地,民居和竹园在流域中的百分比与B-IBI负相关,耕地百分比对B-IBI的影响在亚流域(r=-0.527,p<0.001),河岸(r=-0.665,p<0.001)和局部(r=-0.696,p<0.001)尺度上均显着。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百分比与B-IBI正相关。阔叶林百分比在亚流域(r=0.333,p<0.001),河岸(r=0.589,p<0.001)和局部尺度(r=0.618,p<0.001)与B-IBI显着相关。而针叶林百分比仅在亚流域尺度(r=0.366,p<0.001)与B-IBI显着相关。在研究流域内耕地百分比小于50%的情况下,B-IBI并非随着耕地百分比的增长而线性下降,而是在达到一定阀值后(亚流域尺度,27%;河岸尺度,57%;局部尺度,59%)耕地的影响逐渐趋缓。在耕地百分比小于阀值前,B-IBI在局部尺度上与耕地百分比的增长的关系最强(r=-0.808,p<0.001,n=46)。建议在沿岸区增加阔叶林,针叶林与混交林的占有率,或者建立耕地与溪流间的林地缓冲带,有助于保护和恢复西苕溪生态健康。(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7-06-01)
赵玲[8](2003)在《部分水生甲虫线粒体DNA序列的分析及系统进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用线粒体DNA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细胞色素b(Cytb)作为分子标记,基于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我国水生甲虫4科9种10个个体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文共测定了9种水生甲虫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编码区—485bp,并用粪金龟科的粪堆粪金龟作为外群构建分子系统树,以期从分子水平获得它们的系统进化关系,并为其利用与防治提供分子生物学方面的依据。 1.实验共获得9种水生甲虫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中间485bp的序列,其中龙虱科叁个种四个个体,分别为:R. suturalis Macleay(ID_1与IE_1)、H. grammicus Cermar(IEc)、A. japonicus Sharp(ID_2);牙甲科叁个种:A. mater Sharp(CKS_4)、B. elogatulus Jorden(ⅡA)、H. acuminatus Motschulsky(ⅢA);沼梭甲科二个种:P. chinensis Falkenstroem(ⅣA)、H. chinensis Falkenstroem (CKS_3)及豉甲科:Oretochilus. sp(CJ)一个种。此外,还获得外群粪堆粪金龟G. stercorarius Linnaeus Cytb基因中间485bp的序列,共11条序列。 2.对得到的序列分别采用Contig Express、Clustalx1.8、Megalign、Mega2.1软件以及PHYLIP软件包进行序列的处理与比较分析,统计出核苷酸组成和遗传距离等数据,并在Mega2.1软件中采用叁种距离矩阵法(UPGMA、N-J、ME)、在PHYLIP软件包中采用最大简约法(MP)与最大似然法(ML)分别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以确定各个分类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 3.Cytb基485bp序列的核苷酸组成在龙虱科种内的不同地理种群间差异较小(例ID_1与IE_1),种间差异相对较大;叁种龙虱(R. suturalis Macleay、H. grammicus Cermar、A. japonicus Sharp)A、T、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8.6%、33.1%、12%、16.3%,A+T的平均含量较高,为71.7%,G+C平均含量相对较低,为28.3%。就每个氨基酸密码子来看,第叁位点有很高的A+T含量,达90.6%。 4.用Cytb序列初步探讨了A. mater Sharp(CKS_4)、B. elogatulus Jorden(ⅡA)、H. acuminatus Motschulsky (ⅢA)叁种牙甲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Cytb基因485bp序列在这叁种牙甲之间变异较大,通过对叁种龙虱与叁种牙甲作一比较分析,发现叁种牙甲之间无论是在遗传距离上还是在碱基差别以及核苷酸的变异率上都比前者值大,由此表明牙甲科叁个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不及龙虱科叁个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近。5.总体看来,水生甲虫九个物种DNA序列的A+T平均含量均较高,这与其它昆 虫如直翅目和同翅目昆虫基本一致。就每个氨基酸密码子来说,第叁位点A +T含量最高,其它昆虫多数也是如此。另外,通过分析还发现颠换普遍高于 转换,转换以A—一G为主,颠换以A—一T为主,这可能与水生甲虫有较高 的A、T含量有关。6.由距离矩阵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基本一致,差异 仅表现在 P chinens。s Falkenstroem(VA)、f的In。sls Falkenstroem(CKS。) 的系统关系上。系统树所显示的结果也与传统形态分类学基本吻合。有关 只 oh。nensls Falkenstroem(IVA)、H chjnensls Falkenstroem(CKS。)的系统 关系尚须进一步研究。7.从分于水平方面提供了水生甲虫总科以下部分科、种的系统发生关系:在科 间关系上,沼梭甲科比龙虱科和鼓甲科原始,且分化较早,龙虱科与鼓甲科 属于姐妹群,亲缘关系较近;在龙虱科种内,人jbponicus Sharp分化最早, 比其它种类原始:在牙甲科内,f。CundI7StUS MOtSChUISky 分化最早而 人帖t叮 bh。rp、B e1OgstUIUS Sh。Tp为较近化种类,亲缘关系较近。 总之,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水生甲虫部分科间及种间的系统进化 关系。(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3-04-01)
马玉堃,郑立君,孙中武,付宝荣[9](2002)在《叁种水生甲虫营养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是世界上种类最大的生物类群。目前已知全球有 3 6 5 0余种昆虫可供食用 ,专家们预计 ,在未来的食物来源中 ,昆虫将成为其中最重要的一员[1] 。近年来昆虫作为食用或食品加工原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2~ 8] ,但对水生昆虫的营养成分还未见报(本文来源于《营养学报》期刊2002年01期)
贾凤龙[10](1997)在《叁峡库区水生甲虫(昆虫纲:鞘翅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长江叁峡库区水生鞘翅目昆虫共3科、17属、27种.其中龙虱科9属、15种,牙甲科7属、11种,沼梭科1属1种.并列出各种在国内外的分布.(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7年S2期)
水生甲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所用标本为7种水生甲虫,均采自伊朗Choghakhor沼泽。通过对水生甲虫的体长和体重的测量,研究其体长-体重关系(LWR)。结果表明:LWR参数b的变动范围在2.315~3.117之间。所有被观察的水生甲虫体长与体重关系明显,相关系数(r2)均高。本研究所得到的这种相互关系可被用于确定甲虫体重,并有助于解决其他的一些生态学问题。本研究所提出的体长-体重关系(LWR)限制于所观察到的标本体长范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生甲虫论文参考文献
[1].彭吉栋,任国栋,武大勇.白洋淀湿地水生甲虫资源与发生概况[J].环境昆虫学报.2014
[2].M.,Saeed,HEYDARNEJAD.伊朗一沼泽中水生甲虫体长与体重的关系(英文)[J].昆虫学报.2010
[3].赵玲,郑哲民,地里拜尔,贾凤龙.水生甲虫系统发育研究进展[J].四川动物.2009
[4].赵玲,贾凤龙,地里白尔.吐尔逊,郑哲民.新疆水生甲虫(昆虫纲:鞘翅目)(英文)[J].JournalofForestryResearch.2009
[5].地里白尔·吐尔逊,赵玲.新疆北疆地区水生甲虫种类调查[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
[6].吴璟,杨莲芳,李强,王备新.西苕溪中上游流域水生甲虫分布与环境的关系[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8
[7].吴璟.西苕溪流域水生甲虫群落与环境以及底栖动物完整性与土地利用关系[D].南京农业大学.2007
[8].赵玲.部分水生甲虫线粒体DNA序列的分析及系统进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
[9].马玉堃,郑立君,孙中武,付宝荣.叁种水生甲虫营养成分分析[J].营养学报.2002
[10].贾凤龙.叁峡库区水生甲虫(昆虫纲:鞘翅目)[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