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永荣(江西省铅山县中医院334500)
【中图分类号】R7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2-0235-02
【摘要】目的分析双黄连注射剂在临床上的不良反应,回顾性调查其影响因素,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选1000例静脉滴注过双黄连注射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其不良反应,调查其影响因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结果其不良反应类型中以皮肤过敏反应最为多见,不良反应27例(64.3%),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8例(19%),过敏性咳喘3例(7.1%),其他如口腔溃疡和肝功能异常,全身不适4例(9.6%),不良反应累及神经、皮肤、消化、呼吸等多个系统;不良反应总共发生42例(发生率为4.2%);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与男女性别、合并用药和用药剂量等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该充分掌握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科学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不良反应双黄连注射剂影响因素合理用药
双黄连注射剂是由黄芩、金银花和连翘三味清热解毒中药制成的复方制剂,主要通过静脉滴注,具有抗病毒和广谱抗菌的双重疗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1]。近年来,关于其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越来越多,引起社会各学者的重视,本文分析研究双黄连注射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客观总结出其影响因素,为临床科学、合理、规范用药,提供依据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挑选1000例静脉滴注过双黄连注射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30例,女570例,年龄(3-73)岁,平均年龄(43±2)岁;年龄在3-8岁210例,8-14岁230例,14-53岁290例,53-73岁270例;原发疾病:上呼吸道感染570例,扁桃体炎130例,急性咽炎190例,肺炎110例;既往过敏史:氧氟沙星60例、青霉素180例、其余均无药物过敏史。
1.2方法将本组挑选的1000例患者。按照性别、年龄、用药量、用药时间、临床症状及合并用药分别进行整理统计对比,分析其影响因素。
1.3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是采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文1000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42例,发生率为4.2%,不良反应类型中以皮肤过敏反应最为多见,不良反应27例,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8例,过敏性咳喘3例,其他如口腔溃疡和肝功能异常,全身不适4例,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不良反应情况[例,n(%)]
类型人数
过敏反应27(64.3)
呕吐、腹泻8(19.0)
过敏性咳喘3(7.1)
口腔溃疡1(2.4)
肝功能异常1(2.4)
全身不适2(4.8)
注:过敏反应最为多见,P<0.05。
2.2影响因素:⑴本组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其中男性35例,发生率8.14%(35/430),女性7例,发生率1.23%(7/570),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不同年龄层次上,3-8岁发生不良反应7例,发生率3.3%(7/210);8-14岁反应9例,发生率3.9%(9/230);14-53岁反应14例,发生率4.8%(14/290);53-73反应12例,发生率4.4%(12/270),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所以年龄对其不产生影响;⑶用药剂量,超量使用130例,产生不良反应21例,发生率16.1%;合理用药870例,不良反应21例,发生率2.5%,差异明显P<0.05;⑷与抗生素联合用药569例,不良反应37例,发生率6.5%(37/569);末与抗生素联合431例,不良反应5例,发生率1.7%(5/431),差异明显,合并用药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3讨论
双黄连注射剂具有解毒清热、轻宣透邪的功效,中医用来治疗发热、咽痛、咳嗽等外感风热病症,其疗效显著[2]。近年来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咽炎等,但由于各方因素(诸如用药不规范,不对症用药,医生技术水平等)出现少数不良反应病例[3,4]。本文研究表明,在诸多不良反应中以皮肤过敏反应最为多见,其次为消化道反应、呼吸系统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与男女性别、合并用药和用药剂量等相关,与年龄无关联。故临床医师应该充分了解双黄连注射剂的适应症,懂得中医辩证治疗,掌握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科学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敬东,常晓跃.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28例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3):280.
[2]高玉桥,苏丹,曾聪彦.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58例文献资料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4):71.
[3]本秋剑.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药物流行学杂志,2011,15:147.
[4]林飞,尹利辉,金少鸿.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分析[J].中国药事,2009,12(05):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