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概念论文_李真

导读:本文包含了公正概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公正,概念,核心价值观,正义,马克思,公平,哲学。

公正概念论文文献综述

李真[1](2018)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正”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进步,公正问题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公正问题的研究如果不能跳出西方"先验制度主义"的研究路径,在面向中国现实的基础上致力于消除现代世界的不公正现象,就难以真正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正观。相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公正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正"是生产力发展的价值诉求与社会主义价值立场内在契合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时代语境和问题意识中,机会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公正"的重要维度,程序公正和实质公正共同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社会公正保障体系,为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涵阐释和真正落地提供全面支撑。(本文来源于《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王夏昊[2](2018)在《司法公正概念的反思和重构——以法律论证理论为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法学界关于司法公正概念的主流观点强调程序公正处于优先地位。这种观点,一方面认为实践或规范性命题的证成是非理性的,另一方面又不能解决如何判断法律适用是不是正确的判断标准。商谈理论是关于实践理性的程序理论,认为实践或规范性命题在理性上是可证成的。法律商谈或论证是建立在一般理性实践商谈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是一般理性实践商谈的特殊情形。法律商谈或论证程序限制和限缩了一般理性实践商谈程序的商谈可能性空间,但是,它并不能保证商谈或论证结果是最终的、不可推翻的和唯一的。法庭诉讼程序在时间、社会和实质等方面对法律商谈或论证程序作出了限制和限缩,通过其结束争议和决断机制保证法律决定的最终性、不可推翻性和唯一性。这两种程序规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规则,各自具有独立性,它们对于法官做法律决定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相互限制相互制约,共同保证合理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律决定得以产生。(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方宁[3](2018)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概念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介绍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探讨公正的内涵。(本文来源于《学园》期刊2018年06期)

刘曙光[4](2016)在《试论政治哲学视角下的尊严与公正概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尊严源于权利理论,从人们对尊严的概念能够推断出大众的平等观,简单来说就是公民在自身人格及国家法律权利方面的平等。但是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分析,尊严与公正并不仅仅只是大众意识中的平等观这么简单。在政治哲学的视角下,各类自由平等及福利观念、资源与权利平等观念等,可以在解决我国政治权力与资源平等问题的基础上,全面提高社会福利,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本文基于政治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尊严、公正的概念。(本文来源于《党史博采(理论)》期刊2016年01期)

张嘉江[5](2015)在《中学生自我概念清晰性、公正世界信念与道德判断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而且道德教育素来是教育中的重头戏,但是,当代中国学校的道德教育实效性似乎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则纵繁复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文中,“公平”一词共出现了20次,对公平的解读,甚是引人瞩目。中学生处于生理心理的发展的加速期和过渡阶段,自我概念开始形成并趋于稳定。当前社会中发生的一系列公平与不公平现象,其对当代中学生的道德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关注中学生自我概念清晰性、公正世界信念及道德判断发展情况及其对道德判断的影响。选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以及林德道德判断测验作为研究工具,研究首先对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进行因素结构的探索和检验、对公正世界信念进行中学生群体的适用性检验以及对道德判断测验进行质量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叁个测验各项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其次,从不同中学选取初一到高叁各年级,共计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被试人数为827人,对自我概念清晰性、公正世界信念以及道德判断进行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并对叁者关系进行探讨,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中学生自我概念清晰性水平整体较低。多元方差分析显示,中学生自我概念清晰性在性别和年级变量中存在显着差异。2.中学生内在不公正世界信念随年级升高则出现上升趋势,终极公正世界信念随年级升高而呈现下降趋势,而内在公正世界信念则波动发展。多元方差分析显示,中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在性别、独生子女、年级等类别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3.中学生道德判断结果显示,整个中学阶段C分数发展呈“U”形状,C分数从初二年级开始表现出随年级的提高而提高。而且男女生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趋势。年级差异显示,高中生C分数显着高于初中生。4.相关分析表明,自我概念清晰性与内在不公正世界信念显着负相关,与内在公正世界信念显着正相关。道德判断测验态度1、态度2与终极公正显着正相关,与内在不公正显着负相关,态度2与稳定水平显着负相关。C分数与阶段1、阶段2、阶段3显着负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内在不公正世界信念对道德判断影响较大。5.对中学生进行内在不公正世界信念在自我概念清晰性稳定水平与态度2中介作用分析检验,发现中学生群体、男生群体以及高中生群体中内在不公正世界信念在自我概念清晰性稳定水平与态度2中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女生群体和初中生群体中,内在不公正世界信念无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5-05-25)

迟艳杰[6](2015)在《分级教学引出的对教育公平、公正、正义概念与价值的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级教学案例引发了关于教育公平和正义的讨论,首先涉及到基本概念的澄清。公平意味着正确的对等性,而平等则意味着均等或等质。教育机会和资源配置的平等是教育公平的应有含义,但教育结果只有使人各得其所,才是公平。公正之于教育表现为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内在是指公正作为伦理准则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的"金规则";外在体现于教育法规和法律,它们以一视同仁的原则为依据,是调节教育行为的规范和机制。市场经济和社会邪恶的存在要求我们从社会制度的基础和人与人关系两个维度来理解正义,即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义还指向人的道义追求和人格要求——正义感。公平与卓越是并行不悖的价值,我们不能因倡导教育均衡发展而忽视英才教育,否则我们的教育将是平庸的教育,而不是优质的教育,更不是强国的教育。(本文来源于《教育科学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张玮祎[7](2014)在《公正及发展公正的概念界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公正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涉及哲学、经济学、法理学、政治学以及伦理学等各个领域。发展公正是从发展哲学的层面研究社会的公正性,使人们从本质上重视公正性的重要性,更为人们解决现实性的社会问题提供保障,因此,公正及发展公正问题的研究,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要研究公正问题,必须首先了解公正及发展公正的概念。本文通过辨析公正与正义、公平、平等之间的关系,指出公正是社会关系的均衡合理以及达到这种均衡合理的关系所要恪守的规范尺度;发展公正是人们对社会发展的一种价值评价,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人们对发展公正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本文来源于《商业文化》期刊2014年17期)

亓光[8](2013)在《理解公正概念的新境域——政治哲学的一种可能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公正是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在理解公正概念的当代尝试中,概念分析的语境条件和逻辑主轴以及政治哲学与概念语境的结合构成了一种新的作为概念语境的政治哲学。在这一转变和构建中,理解公正概念的解析方法向其内在要素伸展,体现为方法论上的适度怀疑论,并引发了公正概念内部要素的意义转换和结构重组,即体现为概念内在有限维度的生成和选择。在时间度、空间度和事实度的结构中,政治评价行为、政治生活结构和政治价值建构体现了政治生活与概念语境在公正范畴内的有机统一,并在特定的政治结构中保证了公正概念多"维"结构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贵州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11期)

马俊峰,Huang,Yusheng[9](2013)在《公正概念的价值论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公正问题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予以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理论界热烈争论的问题。本文认为,公正不是一个描述性概念,而是一个价值概念,一种规范性概念,因此,必须从哲学价值论的角度才能获得更好的理解。公正作为制度的首要价值,作为一种元规范和价值调节原则,它是自由与平等之间矛盾的暂时解决方式,是自由和平等的合题。公正作为一种标准,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范围,上限是相关各方"都很满意",下限则是"还能接受"。公正概念自身又包含着形式与实质、应然与实然、历史维度与现实维度之间的张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期刊2013年S1期)

郭台辉,王康[10](2013)在《概念比较:正义、公平、公正——政治哲学史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正义、公平、公正有何差异?有何关系?通过考察这叁个概念在政治哲学史上的原初差异、混用条件及关系变迁,可以看出,古希腊的政治哲学基本奠定叁者的差异与关系框架,其中,正义在价值等级体系中起统帅作用,而公平与公正是实现正义的两个互补向度。叁个概念的内涵与关系在古罗马和中世纪几乎没有变化,只增加宗教权威的诉求,但在现代社会隶属于自由与平等的主题。当代复兴的政治哲学试图把叁者的传统关系嫁接在现代个人主义的形而上学基础上,以克服西方的宪政危机和现代危机,但忽视概念之间的差异,给政治哲学研究带来更大的困难。(本文来源于《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公正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法学界关于司法公正概念的主流观点强调程序公正处于优先地位。这种观点,一方面认为实践或规范性命题的证成是非理性的,另一方面又不能解决如何判断法律适用是不是正确的判断标准。商谈理论是关于实践理性的程序理论,认为实践或规范性命题在理性上是可证成的。法律商谈或论证是建立在一般理性实践商谈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是一般理性实践商谈的特殊情形。法律商谈或论证程序限制和限缩了一般理性实践商谈程序的商谈可能性空间,但是,它并不能保证商谈或论证结果是最终的、不可推翻的和唯一的。法庭诉讼程序在时间、社会和实质等方面对法律商谈或论证程序作出了限制和限缩,通过其结束争议和决断机制保证法律决定的最终性、不可推翻性和唯一性。这两种程序规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规则,各自具有独立性,它们对于法官做法律决定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相互限制相互制约,共同保证合理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律决定得以产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正概念论文参考文献

[1].李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正”概念[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18

[2].王夏昊.司法公正概念的反思和重构——以法律论证理论为基础[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方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概念的探析[J].学园.2018

[4].刘曙光.试论政治哲学视角下的尊严与公正概念分析[J].党史博采(理论).2016

[5].张嘉江.中学生自我概念清晰性、公正世界信念与道德判断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6].迟艳杰.分级教学引出的对教育公平、公正、正义概念与价值的辨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5

[7].张玮祎.公正及发展公正的概念界定[J].商业文化.2014

[8].亓光.理解公正概念的新境域——政治哲学的一种可能选择[J].贵州社会科学.2013

[9].马俊峰,Huang,Yusheng.公正概念的价值论分析(英文)[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

[10].郭台辉,王康.概念比较:正义、公平、公正——政治哲学史的考察[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

论文知识图

城市公园空间公正概念推演过程基于组织公正的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估系...学生客观、公正评价概念图的情况学生愿意评价概念图的情况应聘者反应的整合模型:大学生对家人或朋友的合法权益遭受侵...

标签:;  ;  ;  ;  ;  ;  ;  

公正概念论文_李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