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关东豪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豪族,汉代,宗族,关东,士族,组织,世族。
关东豪族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尹建东[1](2012)在《汉代地域性豪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以关东、关中、江南及西南豪族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汉代以来地域性豪族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东、关中、江南以及西南等地的豪族,在结构、形态等方面都表现出某些相同或相近的特点,但是由于不同地域社会、经济、文化的构成状况与发展方向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各地豪族在形成时间、来源途径、发展演变特点等方面形成诸多差异。尽管这些差异并不影响豪族本身所具有的形态特征,但它不可避免地造成豪族地域发展的不平衡,豪族在地方社会变迁中的不同作用和影响,对此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应予以充分重视。(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崔向东[2](2011)在《汉代豪族的儒化与士族化——以关东豪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豪族形态是不断演变的,豪族的官僚化并进而世族化,从文化形态上看便是豪族的儒化与士族化。西汉中期以后,关东豪族开始儒化,东汉时关东豪族不断士族化,就全国而言,士族化进程最快。在关东豪族的儒化和士族化进程中,统治者提倡儒学和家族的经学传承固然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通过通经而获取权力才是豪族主动儒化的内在动力,豪族儒化与士族化是文化与权力的互动与再生产过程,即文化与权力相结合。豪族世代实现文化(世学)与权力(世宦)的循环,则形成了士族。士族和世族具有同质性,士族即世族。(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1年01期)
尹建东[3](2009)在《试论北魏统治时期关东豪族士族化的过程及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以来,关东地区的豪族大姓凭借其优越的家世背景和深厚的学术文化传统曾一度走上了士族化的发展道路。但"永嘉之乱"后的五胡内迁与长期战乱,极大地改变了关东豪族原有的历史发展轨迹。在异常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关东豪族的士族化过程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却迥异于魏晋时期,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北朝社会政治的走向。(本文来源于《思想战线》期刊2009年S2期)
尹建东[4](2002)在《论汉代关东豪族宗族组织的构成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关东豪族实际上是以宗族中的核心家族为中心 ,在同族基础上相互结合而形成的血缘性社会群体。在宗族内部 ,宗族成员通过定期的祭祖与聚会活动来增进相互间的血缘联系和认同意识 ,从而使宗族组织的凝聚力得到加强 ;而经济互助与武装自保则是宗族社会功能的主要表现形式 ,它对关东豪族的生存发展及社会势力的扩张同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2年05期)
尹建东[5](2001)在《试论汉代地方豪族的宗族组织──以关东豪族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地方豪族宗族组织是在战国以来宗法制度民间化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其中,“九族”是宗族亲属关系的最大范围,而核心家族则在宗族中处于支配地位。宗族成员通过定期的祭祖、聚会活动来增进相互间的血缘联系和认同意识,从而使宗族组织的凝聚力得到加强。在宗族内部,经济赈恤和武装自保是宗族社会功能的主要体现形式。它不仅起到了维系宗族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宗族组织对地方社会的控制与支配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1年06期)
尹建东[6](2001)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东豪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现有文献和考古材料为依据,并在广泛吸取和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宏观考察与个案剖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东豪族的发展阶段、宗族形态、经济结构及其与乡里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探讨,进而揭示出汉代以来八百年间关东豪族的演进历程以及作为一个地方性社会群体与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和互动作用。作者认为,(一)关东豪族在身份地位上具有多层次的结构特点,它既不同于一般的平民阶层,又与东汉以来的世家大族有着明显的区别,是一个介于“官”和“民”之间不断流变的社会阶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关东豪族的形态特征与发展走向均不尽相同。(二)宗族是关东豪族社会势力的基础和核心。关东豪族实际上就是以宗族内某一强有力的家族为中心把同族人集合为一个整体的社会地方势力。因而维持宗族组织的稳定与延续对关东豪族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叁)关东豪族缺乏世家大族那样的政治特权,其发展的出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土地的经营并以此致富,而主要不是表现在对政治的经营上。经济活动在关东豪族社会生活中始终占据首要地位。(四)作为一个地域性社会群体,关东豪族势力的发展通常不会对王朝上层产生直接影响,但他们对乡里社会的影响则始终没有间断过,而且这种影响力一般都具有破坏性与建设性双重特点。除此之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还对一些具体和疑难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并提出了若干新的见解。(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1-03-30)
尹建东[7](2001)在《汉代“抑豪”政策的变迁与关东豪族势力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关东豪族在汉初并不被看作是合法性的社会存在,因而一度受到政府的打击抑制。不过“抑豪”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豪族势力扩张的问题。所以西汉中期以后,随着“抑豪”政策的松弛,关东豪族得到了更快的发展。以至到东汉时期,关东豪族凭借其强大的社会经济势力成为中央王朝在地方社会的支撑性力量。(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1年02期)
关东豪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汉代豪族形态是不断演变的,豪族的官僚化并进而世族化,从文化形态上看便是豪族的儒化与士族化。西汉中期以后,关东豪族开始儒化,东汉时关东豪族不断士族化,就全国而言,士族化进程最快。在关东豪族的儒化和士族化进程中,统治者提倡儒学和家族的经学传承固然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通过通经而获取权力才是豪族主动儒化的内在动力,豪族儒化与士族化是文化与权力的互动与再生产过程,即文化与权力相结合。豪族世代实现文化(世学)与权力(世宦)的循环,则形成了士族。士族和世族具有同质性,士族即世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关东豪族论文参考文献
[1].尹建东.汉代地域性豪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以关东、关中、江南及西南豪族为中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2].崔向东.汉代豪族的儒化与士族化——以关东豪族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2011
[3].尹建东.试论北魏统治时期关东豪族士族化的过程及特点[J].思想战线.2009
[4].尹建东.论汉代关东豪族宗族组织的构成特点[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5].尹建东.试论汉代地方豪族的宗族组织──以关东豪族为中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6].尹建东.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东豪族研究[D].四川大学.2001
[7].尹建东.汉代“抑豪”政策的变迁与关东豪族势力的发展[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